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3讲细胞的物质交换_第1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3讲细胞的物质交换_第2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3讲细胞的物质交换_第3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3讲细胞的物质交换_第4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3讲细胞的物质交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细胞的组成与结构

第3讲

细胞的物质交换玻璃纸(半透膜)清水半透膜蔗糖分子水分子蔗糖溶液液面上升说明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量>渗出的水分子数量考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影响渗透作用中液面变化的因素分析渗透作用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现象渗透压概念: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内溶质微粒的数目【思考】若蔗糖分子能通过半透膜,最终结果是什么?蔗糖清水结论:浓度差维持高度差,且液面高的一侧浓度大考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影响渗透作用中液面变化的因素分析易错提醒:①膜两侧的水分子始终是双向运动②渗透平衡≠浓度相等【例题】A(允许水和离子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考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影响渗透作用中液面变化的因素分析考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影响渗透作用中液面变化的因素分析

特别提醒:走出渗透作用发生的“4”个误区

(1)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多

(2)实验中观察指标为漏斗内液面变化,但不能用烧杯页面变化做描述指标,因为现象不明显。

(3)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

(4)如果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液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变式1:下图中X、Y、Z分别为蒸馏水、30%葡萄糖溶液、30%淀粉溶液,且单糖能通过半透膜而二糖、多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A的现象是左侧液面先下降后上升,最终左右液面持平

B.A装置左右侧替换为等量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左右侧分别加入相等且适量的蔗糖酶、淀粉酶,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

C.装置B烧杯中溶液液面下降的速率逐渐减缓

D.装置B达到渗透平衡后,由于液面差的存在,水分子向半透膜两侧扩散的速度不同DXB半透膜细胞膜浓度差细胞质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注意:吸水、失水速率取决于

.①原理浓度差考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形态不变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水分子进出动态平衡②现象现象细胞壁:全透性、伸缩性小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细胞液: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伸缩性大原生质体:除去细胞壁后的细胞质壁分离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复原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和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考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

(2)成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未成熟植物细胞通过吸胀吸水)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质壁分离产生原因内因:活的、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细胞壁)教材P28①成熟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失水原生质层伸缩性>细胞壁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质壁分离产生条件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1.实验原理①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2.实验材料___色的洋葱鳞片叶_______细胞紫外表皮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低倍显微镜等②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③原生质层的伸缩性>细胞壁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观察将外界溶液染色后可以思考:1.能否用内表皮细胞观察?2.能否用叶肉细胞观察?能,根据叶绿体位置判断若用0.5g/ml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但不能复原。因为细胞过度失水死亡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制临时装片低倍镜观察①液泡大小及颜色②原生质层位置0.3g/ml蔗糖溶液低倍镜观察①液泡变小颜色加深②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③细胞大小基本不变清水低倍镜观察①液泡变大颜色变浅③细胞大小基本不变②原生质层贴近细胞壁A组B组C组第一次:A组对照组,B组实验组第二次:B组对照组,C组实验组自身前后对照3.实验步骤及现象清水、0.3g/ml的蔗糖溶液、KNO3、尿素、甘油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和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水稻吸收水的速率大于吸收Ca2+和Mg2+的速率,导致培养液中Ca2+和Mg2+相对浓度增高结论:细胞对于无机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初始浓度0Mg2+

Ca2+SiO44-

离子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水稻番茄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吗?①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②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是不同的③植物吸收水和离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完成《大红》P23例题、

变式1、变式2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方向能量载体蛋白影响因素举例

五、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跨膜运输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高→低)一般逆浓度梯度(低→高)不消耗消耗不需要需要需要水、气体(O2、CO2)、脂溶性物质(甘油、脂质、苯)哺成红吸收葡萄糖K+外流、Na+内流葡萄糖、离子、氨基酸等意义:根据生命活动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浓度差浓度差、载体数量能量、载体数量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图示1.跨膜运输

受载体蛋白数量制约P点后低→高浓度受载体蛋白数量制约无氧呼吸供能受载体蛋白数量制约五、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方式胞吞胞吐方向特点结构基础举例

易错2.膜泡运输(非跨膜运输)

胞外→内胞内→外不需要载体,但消耗能量,穿过0层膜膜的流动性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吞食分泌蛋白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五、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运输的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eg.神经递质为小分子)六、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1.图解①图示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甲:

;乙:

;丙:

②图中物质a表示

③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甲:

;乙:

;丙: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载体蛋白浓度差浓度差和载体蛋白载体蛋白和能量①物质浓度

方式: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六、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②O2浓度

方式:

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特例:若为哺成红,还可表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六、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③温度

生物膜的流动性酶活性1.探究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的方法2.探究是自由扩散还是协助扩散的方法

七、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呼吸抑制剂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蛋白酶(蛋白抑制剂)协助扩散自由扩散图①表示葡萄糖、Na+和O2进出肝细胞的方式,图②、图③表示这些物质进出该细胞时,载体数量或O2浓度与运输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运输速度符合图②和图③

B.Na+运出该细胞的速度符合图②,不符合图③

C.O2进入该细胞不符合②,符合③

D.K+进入该细胞的方式和Na+运出该细胞的方式相同C主干精要——熟一熟核心知识打基础二2.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判断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f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1)细胞吸水大于失水是

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明显失水的是

组。a、b、cd、e、f主干精要——熟一熟核心知识打基础二(2)花冠细胞液浓度介于

mol·L-1之间。(3)若要进一步确定使花冠细胞吸水和失水基本相等时的蔗糖溶液浓度,简要的操作步骤是再在

mol·L-1之间设置

,配制蔗糖溶液,重复该实验。使花冠细条实验前长度与实验后长度比值为1的蔗糖溶液浓度,即为使花冠细胞吸水和失水基本相等的蔗糖溶液浓度。0.4~0.50.4~0.5一系列浓度梯度主干精要——熟一熟核心知识打基础二[澄清概念]1.判断下列有关质壁分离的叙述的正误(1)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降低。()(2)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3)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可用于观察白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4)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是单向进行的。()(5)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必须使用高倍显微镜。()(6)细胞核不属于原生质层的组成部分。()√×√××√主干精要——熟一熟核心知识打基础二2.判断有关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的正误(1)液泡膜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H+,建立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该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2)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3)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4)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5)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6)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