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美食文化_第1页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美食文化_第2页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美食文化_第3页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美食文化_第4页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美食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张爱玲的生命体验和人生记忆一直伴随着对“食”的复杂观念和情怀。“食”与“爱食”似乎是她实现自我救赎的现实途径,并使其经由这一生存通道达致个人主题在社会文化层面所希冀的高度;也是经由“食”,她把其小说中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置于“食”“色”这个观察社会的绝佳演练场所,叙写出了女性觅食行为过程所呈现的种种时代因素,所裹挟的形形色色错综复杂的贪欲。她迷恋市井生活,崇尚俗世之美,她的作品中频频出现的美食也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并且以其为没解,使作品更具烟火气,开拓了文学领域的私人生活空间。她写遍了那个时代的人生百味,讥诮风趣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世态人生的炎凉与人生的心酸无奈,她以女性的视野进入一个广阔多彩的真实世界。关键词:张爱玲美食人生百味AbstractEileenchang'slifeexperienceandmemoryhavebeenaccompaniedbyhercomplicatedconceptandfeelingsof"food"."Food"and"lovefood"seemtobetherealisticwayforhertorealizeself-redemption,andmakeherreachtheheightofherpersonalthemeinthesocialandculturallevelthroughthissurvivalchannel.Itisalsothrough"food"thatsheplacesthecharactersinhernovels,especiallythefemalecharacters,in"food"and"sex",aperfectpracticeplacetoobservethesociety,andnarratethevariouserafactorspresentedbytheprocessoffemaleforagingbehaviorandthevariouscomplicatedgreedinvolved.Shewrotealloverthelifeofthatera,mockingandwittylinesrevealtheworldoflifeandlifeofthesordidsadhelpless,sheenteredavastandcolorfulrealworldwiththevisionofwomen.Sheisinfatuatedwiththecitylife,advocatingthebeautyoftheworld,andthefrequentfoodinherworksisalsoeasytocomeby,suchasthenumberoftreasures,andforitsunsolved,makingherworksmorepyrophorical,andopeneduptheprivatelifespaceinthefieldofliterature.literaryfieldofprivatelifespace.Keywords:Eileenchang;foodlife;taste目录TOC\o"1-2"\h\u引言 5一、张爱玲笔下的美食 6第一节粉蒸肉 6第二节炒苋菜 7第三节俄国黑面包 8第四节豆制品 9三.美食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10第一节推动故事情节 10第二节渲染故事环境 10第三节塑造人物形象 11四.美食描写的文学价值 11五.结语 13参考文献 13致谢 14 五味杂陈的人生——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美食文化一、引言张爱玲,中国现当代作家。她的文风独特,别具一格。她长于将一己之现实的苦痛郁闷和惶惑落寞纳入普通人生感慨,把积淀在内心的人生体验和纯真性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她善于捕捉脑海中一瞬出现的灵感,化为笔下意味悠长,讥诮风趣的文字。观察细腻的她将生活感受也带进了文字中,加上她深厚的传统文化造诣,形成她独特又诡谲的艺术风格。张爱玲尤其偏爱市井生活,她的文学作品中弥漫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文如其人,对美食情有独钟的她敏锐地捕捉到到女性与“食”之间的独特关系,认为“食”里有一种让神思飞动起来的因素。她是较早意识到要用现代人的感觉和思维来处理这一题材的作家。另一方面,她用审美的、悲悯的态度来观照人生,对情感的和物质的“饥渴/饥饿感”有着深切的体悟和表现。现代女作家不少,但现代女作家中能写“食”的女作家凤毛麟角。张爱玲就是其中的一员,而且她还是以“人”的视角对待“食”的,这与传统社会要求以妻性母性对待“食”是大不相同的。在她的世界里,爱食有着纯粹的生理和美学意义,不为舅姑、不为丈夫儿女,只为自己及自己的喜好,只为对食物本身的喜悦。所以买个菜回家高兴得要写诗;新绿的豌豆,熟艳的辣椒,金黄的面筋,都让她喜悦,而在篾篓底下洗净的一两片碎菠菜叶迎着亮产生的招展之美更让她喜不自胜[1];让张爱玲久久不能释怀的还有夜晚马路上炒白果摊男孩满怀的火光……张爱玲虽出生贵族之家,却又极少染指名饮大菜,笔下都是些日常吃食:松子糖、绿豆糕、豆浆、臭豆腐、炒白果……作者以这种大俗至雅的文字,小中见大,真切而深致地传达了她从平凡处所走进心向往的俗世之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张爱玲研究曾造就一个热潮。张爱玲研究在学术界红极一时,许多人由此看到了她的作品,发现她作品中独特的魅力,因此产生了极为广大又深远的影响,引起了许多学者和文学工作者的关注。国内外评论界对于张爱玲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对张爱玲文学作品的研究和评论也从简单的价值判断向更深层次拓展。著名学者夏志清与唐文标等人在专门的评述中,中肯地评书了张爱玲的作品。张爱玲对世事人生百态、社会生活常有她独特的观察和体验见解。而她的艺术风格上呈现中西互融,超越雅俗的特征,影响深远。她倾心于市井生活,作品中许多美食描写也是妙趣横生,她纯熟地运用艺术同感的手法,把自己对于美食的理解和感悟形象化地表现出来,观察独到,个性鲜明,譬喻奇警,足见其高超的写作技艺,坚实的文学功底和厚重的传统文化学养,她的文学成就创造了写实小说的新高度。她看重平凡美食,热爱市井生活,她有着独立的思索和率真的人生态度,小中见大,常于琐屑之中见真情,于日常生活中发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她用生活之内的含义和价值评论周遭的生活,展示了真实的人生魅力。本文试就张爱玲对美食的描写,透过异彩纷呈的讥诮描述,领略她笔下的苍凉又回味悠长的人生启示。张爱玲笔下的美食(一)粉蒸肉张爱玲既是文坛奇女子,用现在的话来说更是一个实打实的“吃货”。张爱玲幼时喝鸡汤,只喝了一口便觉得鸡汤有药味。家人没有太在意,之后母亲担忧,问了厨子,厨子说,因为鸡生前没有精神,便喂它吃了药。张爱玲听了不做声,后来用她自己的话来讲,便是“得意的飘飘欲仙,是有生以来最大的光荣。”她笔下的作品中,各色的美食如数家珍,细腻入微,着实令人执迷。张爱玲在《谈吃与画饼充饥》里写道:“报刊上谈吃的文字从不嫌多。”诚或如是言,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最初的审美意识是从舌头上的味觉升华而来的,中国人之将就吃,在世界上恐怕是无与伦比的。张爱玲笔下所描写的美食更是各有风味,精彩纷呈。诗经中,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好婉约,也不乏“眉似远山,唇如点朱”对绰约多姿,楚楚动人妙龄女子形象的比喻,婉约可爱,其后诸多文人墨客的描写大抵还是停留在这个层次。张爱玲却不落窠臼,另辟蹊径,以其独具的视野,灵动而又细腻周至的笔墨,展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她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写道:“如果湘粤一带深目削颊的美人是糖醋排骨,那么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寥寥数语,张爱玲用“糖醋排骨”和“粉蒸肉”这两道人们喜闻乐见的美味,将湘粤和上海一带的美人巧妙地融入了比照,以嗅觉、味觉始能感受的美食,类比视觉、触觉感官上的审美意象,把两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信手拈来,将视觉、味觉合二为一,突破空间局限,且又笔墨流动,不着痕迹,看似反常却正常。在这里,美食妥切地契合了角色的神韵。“湘粤一带深目削颊的美人”的俏丽纤浓,柔中有刚,上海女人的婀娜软糯,优雅知性的鲜明个性形象,活脱脱地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令人不得不折服于作者的体悟之工和神思妙悟。张爱玲的作品中多次出现粉蒸肉这道美食,在《心经》中,许太太对老妈子说:“开饭吧,就我和小姐两个人,桌子上的荷叶粉蒸肉用不着给老父留着了,我们先吃。”粉蒸肉始见于赣菜系列,清代诗人袁枚就曾在他的《随园食单》中有过这样的记述:“用精肥参半之肉,炒米粉黄色,拌面酱蒸之,下用白菜蛰之。”粉蒸肉非受橡胶,香而不腻,咸甜适口,粉白糯滑,集色香味形于一体,深得美食家的青睐。无独有偶,著名作家陆文夫对这道菜有过心驰神往的描述。他说:“简单的猪肉随着时令变换,做法不一。陆文夫还在文中说到,集市上有小贩挑着担子卖新鲜荷叶,想吃了便去集市上买。粉蒸肉的选材做工之精细,雅致,味道之清香悠长,浓淡相宜,深得喜爱美食的文学家们追捧。钟爱美食的张爱玲,自然不能释怀,只是她没有停留在品味的层面,而是将其融入文学作品,移情于人物的描写之中,深得美食的个中三味。正是她匠心独运的过人之处。第二节炒苋菜张爱玲对一种素菜也是情根深种,这道素菜名唤苋菜。苋菜,是野菜中的上品。朱元璋胞弟朱橚在《救荒本草》中写道:“《本草》有苋实,……讹呼为人杏菜。生淮阳川泽及田中,今处处有之。苗高一二尺。茎有线楞。叶如蓝叶而大,有赤白二色。家者茂盛而大;野者,细小叶薄。味甘、性寒,无毒”。他对苋菜有着极高的评价。现代作家周作人在《苋菜梗》一文中提到,“苏颂曰:‘人苋白苋俱大寒,其实一也,但大者为白苋,小者为人苋耳。”苏颂是考订本草的药物学家。张爱玲在记述去上海的舅舅家吃饭时,在诸多的菜肴中却只不厌其烦地推举了一道不足等大雅之堂,看似平淡无奇的炒苋菜。“我总是捧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色的苋菜……朱翠离披,不过这花不香,没有热乎乎的苋菜香”,在张爱玲的笔下,这道菜画面感浓烈,好似比过了许多山珍海味。她又写到“炒苋菜没有蒜,根本不值得一炒”。确实,要是想突出苋菜的美味,辅以蒜或蒜泥,这味道就显出来了。夹一筷子苋菜放置米饭上,饭粒一下就被苋菜染成胭脂色,清艳透亮,实在是非常诱人,秀色可餐不由得令人齿颊生香,食指大动。不怪的郑板桥形容苋菜“白菜青盐苋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有时粗茶淡饭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回味深长,个中情致,又“怎一个‘食’字了得!”苋菜,乡下有人会称他为人性菜。有时遇上饥荒,没有足够的粮食吃,这种山野地头悄无声息随意生长的人性菜,便成为荒年饥民以果腹的佳肴。它不与逢春雨而生的蒲公英等植物争奇斗艳,待繁华落幕,便生意盎然,继续奉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张爱玲是既敏感又感性的,她对苋菜的描写,透过本质看到内在,别有一番独特的生活情趣[3]。透过她对苋菜厚爱和倾情的描述,不难体味她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入世情怀和人生的风雨沧桑。在早春的时节,张爱玲也曾有过青葱的年华,亦曾吹拂到和煦的清风,沐浴过温暖的阳光。只是如过眼云烟,她却经历了“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张爱玲散文《公寓生活记趣》)饱经风云变幻,岁月磨洗的张爱玲,褪去容易受伤的外壳,生长出刺人的齿轮,变得更加坚韧和独立。切肤之痛也许能淡泊下去,但作为一种参照和信念,却会深刻地留在心里。恰如成熟后的苋菜,老而弥坚,这或许是她内心世界所折射出的一个亮点。俄国黑面包张爱玲是一位典型的精致小资女性。她喜欢穿旗袍,喜欢研读红楼梦,也喜欢喝咖啡,吃面包。哪怕生活窘迫,在家庭茶会中也会备齐红茶西点,盛装出席。如此中西结合的一位女性,赋予了她对美食更深刻的理解。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中,张爱玲写道,“吵醒了人,像恼人春色一样使人没奈何。”[4]将面包形容成喊醒自己的闹钟,她可真是一位史无前例的女子。这样甜蜜的烦恼经她笔下写出,生活意趣扑面而来。漂泊中的她常常会想起年少时吃过的面包,到了香港见到同名的食物,同样的店家,买回去一尝,却再也不是记忆中的味道。于是她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中写道,“不过已经桔逾淮而为枳了。”

回到家乡,却没有找到当年的味道,想必张爱玲的心中也是极为遗憾的,这种遗憾化成了“桔逾淮而为积”短短几个字。到了美国,她看到久违的香肠卷,也是兴奋至极的买下,因此又想到了父亲,唤醒了幼时的回忆。思乡的情怀,或许就是开始思念家乡的美食。在美国定居后,张爱玲又听到“热十字小面包”的名字。她满怀希望再次买下,见到的却是粗糙的小圆面包,尝过当然是失望,“即使初出炉也不是香饽饽”。她反复写到面包,字里行间充溢着眷恋故土的情愫,宣泄着不可排解的思乡愁绪。诸般人生况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揉,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这一况味跨国界而穿越古今,作为一个永远充满魅力人的人生悖论,而让人品咂不已。在张爱玲笔下,所有美食的名字都叫做故乡。第四节豆制品《谈吃与画饼充饥》是张爱玲在68岁时写的,而风趣的笔下,自己更像是人间过客,没有辎重,也没有负担,对于年少时喜爱的鲜衣怒马,美食佳肴,早已化为了无谓的需求。张爱玲是一个懂美食也懂爱情的人,她之所以写出如此深刻的文字,显然不只是生理上的欲念和渴求,而是一种心理企盼和情结,因为冷峻严酷的现实生活中,对于物质的渴求,于她早已是昨日黄花了。在她所写的美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千金小姐的品味,又可以看到她逐渐融入市民生活的身影。她除了喜欢洋面包、咖啡,冰淇淋,还尤其喜欢吃豆制食品。臭豆腐干是张爱玲最喜欢吃的小吃之一,她形容买臭豆腐的场景让人每每读到便忍俊不禁。“门口卖臭豆腐干的过来了……似乎总有点可笑。”对于臭豆腐,张爱玲的态度是:错过了,就是一辈子啊。就连豆腐渣张爱玲也要花笔墨是描写一番。“豆腐渣浇上吃剩的红烧肉汤汁一炒……至少是‘花素汉堡’。”[5]如此描写,让一个清高冷静的人突然有了寻常烟火气,读起来也不觉有这么难接近。张爱玲出身名门,自幼也是在贵族学校中成长和学习,十里洋场纸醉金迷,她却偏偏爱写热热闹闹的烟火日子。张爱玲除了臭豆腐,对豆浆也是情有所钟。这样的味道,在张爱玲出国后反倒成了她的念想,她心中的白月光。从香港回国后的张爱玲,就借着那笔下女主人公宣泄了对豆浆的思念。“墙上……豆腐浆,舅母,三阿姨的电话号码……她把手揪着床单,只想回去,回去,回去……”豆浆不像牛奶,有牛奶房可以提供常年订、挨日送的服务,张爱玲和姑姑就让开电梯的司机去住所近处买:“托他买豆腐浆,交给他一只旧的牛奶瓶。陆续买了两个礼拜,他很简单地报告道:‘瓶没有了。’是砸了还是失窃了,也不得而知。再隔了些时,他拿了一只小一号的牛奶瓶装了豆腐浆来,我们问道:‘咦?瓶又有了?’他答道:‘有了。’新的瓶是赔给我们的呢还是借给我们的,也不得而知。”她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化为她笔下平凡的食物,妙笔生花,看透人间四性。张爱玲说“我喜欢听市声。”薇龙在窗口看着乔其乔,王娇蕊在电车上遇见振保,她们的心里在思索什么。张爱玲在陈述她们的命运时,隐藏了自我。她不肯让读者看到她心里,柔软的一面。她把梦想留在了更远的地方,留在了不可说的内心深处。美食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推动故事情节在小说中,人物性格常常要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要更加集中,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她着力表现的饮食男女,就是她要呈现的无处安放而又不得不安放的“苍凉”人生[6]。张爱玲深谙男女之情与“食”之间的纠结关系,她的许多小说从此面向展开。在《殷宝滟送花楼会》中,食物的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人之讲究吃,在世界上恐怕是无与伦比的,味觉是人类觉醒最早的感官。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也使从这里跨上了它无限升华和拓展的第一个台阶。在中国古代,“美”字的本意,和审美意识的起源均源于味觉。先是有了美食、美味,然后才有美色、美声。以五官为基础,其顺序依次是五味-五色-五音等。味觉是获得并体验人的口腹之欲在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那种快感的通道。经由味觉上的美感意识,继而逐渐拓展到嗅觉、视觉、听觉乃至八觉诸领域,最终形成特有的审美意识进入更高一级的精神领域,有了美善合一,美真合一,真善美合一的审美意识系统,负载着文学作品以外的精神道义。《殷宝滟送花楼会》这篇小说记叙了妙龄女子殷宝滟爱上了她的老师,有妇之夫罗潜之的故事。张爱玲以殷宝滟常常给老师带来应时景的食物为切入点,由食物开始,殷宝滟介入了罗潜之与他妻子的生活中。小说中写道,“有一天她给他们带了螃蟹来……他突然凑近前来,发出桂花糖的气味。”将螃蟹与酒作推动两人关系发展的媒介,男女主人公因此感情有了进一步的升华。致使男主人公与妻子的关系就陷入了泥沼。“现在他天天同太太闹……去厨房里忙出忙进。”[1]殷宝滟几次送食物,推动了情节的攀升,高潮,以及回落。透过这几次的描写,张爱玲从侧面表达出殷宝滟的虚伪与自恋。透过这几个场景的描写,食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螃蟹,其次是桂花糖。它既带动了情节的发展,又丰富和突出了小说的主旨[7]。渲染故事环境小说的中心思想也常常依靠环境和人物描写来展露。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为主,是重中之重,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张爱玲小说中,也会用美食来展示社会发展的环境。在《十八春》中,沈太太给世钧送吃的:“这莴笋圆子做得非常精致,把莴笋腌好了,长长的一段,盘成一只暗绿色的饼子,上面塞一朵红红的干玫瑰花。”几句话看出女人的用心,一盘多情的饭菜呈上来,那做饭的人呢?那种情感和压抑,在一盘菜中,含情脉脉地呈现出来了,故事气氛也在几句话中变得旖旎和充满想象。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中她写道,“中国菜以前只有索斋加味精……像轻性中毒。美国罐头汤还有面条是药中甘草,几乎什么汤里都少不了它,等于吃面。”“那在美国呢?除……汉堡、热狗、圈饼甘之如饴?那是他们自己称为junkfood(废料食品)的。透过对西方食物的描写,可以看出张爱玲还是喜欢本国的美食,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国外的速食文化也对我们的饮食文化造成了冲击。对于食物的描写更多的是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味精而言,其实最早接触味精的并非大陆,而是处于日占的台湾。虽然台湾不是以中产主妇群体为主,但是味精还是在台湾打开了销路。但1922年味之素公司开始向中国大陆出口味精后,由于“五四运动”引发的抵制日货大潮余温尚存,在爱国青年眼里,味精和火柴、洋布一起成为军国主义的象征。中西方审美文化的交汇,使得饮食也有了强烈的对比。由这个细节看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国人对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态度,亦如对待饮食一样,常常处于矛盾和抉择之中。毋庸置疑,文学艺术是要反映生活的,但这种反映不是直线的,机械的,简单的,纯直觉和纯理性的,以及庸俗社会学的。它是包含着作家的激情、想象、学养、人生体验和主观意识,对生活进行的幻化和排列组合。塑造人物形象人物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小说的核心就是人物。叙事性文学作品主要通过对人物和人物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典型人物在文学作品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来揭示一定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张爱玲擅长用食物的外观来描写人物的外貌。比如在《雷峰塔》中,把国柱的姨太太形容为“油炸麻雀”,将枇杷父亲的姨太太比作“盐腌青蛙”。她还形容湘粤美人是糖醋排骨,上海女人是粉蒸肉。“姑母这里的娘姨大姐们,似乎都是俏皮人物,糖醋排骨之流。”张爱玲的比喻既细腻又贴切,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沉香屑—第一炉香》里她还写到“她觉得她的手臂像热腾腾的牛奶似的……整个的自己全泼出来了”。这是一段以热牛奶比喻女人臂膊之洁白美丽的绝妙描写。这样的描写既通过读者的视觉来让人感受到乔琪的色迷心窍、蠢蠢欲动的形象,又表现了薇龙的竭力自持却又虚荣不能自拔的心态[8]。除了用食物来描写人物的样貌,张爱玲也常常将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用饮食场景描写出来。《桂花蒸阿小悲秋》中,张爱玲以邻居的阿妈“吃粥”带着孩子们在后阳台上切入描写。从表面看,阿小是厌恶闷热的天气,“眉心紧皱”吹着并吃粥。但结合后文,从深层看,阿小实际上是在厌恶她现如今的状态,无奈的应对来自男性的重压以生存。张爱玲通过对“吃粥”这样一个场景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阿小当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美食描写的文学价值张爱玲是个冷眼的旁观者和体验者。张爱玲给人的印象,微仰着头,颇有些“遗世而独立”的感觉。但这些饮食文字拉近了我们对张爱玲的感观。在女性个体奋斗的道路上,张爱玲的生命体验和人生记忆一直伴随着对“食”的复杂观念和情怀。食与爱食是张爱玲自我救赎的现实途径,并使她经由这一生存通道达致个人主体在社会文化中所期望的人生高度——作家;也是经由“食”,她把其小说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置于食色这个观察社会的绝佳的演练场所,叙写出了女性觅食行为过程所呈现的种种时代因素、所裹挟的种种错综复杂的欲求,并进而表现了在各种权力和“食”之匮乏的影响下,人物的“饥渴/饥饿感”迸发的可怕面目及其败德毁道的力量。孤独的张爱玲对乱世下的人类处境和人性的自私有了比普通人更深切的感受,因而逐渐走向自我封闭[9]。她写遍了那个时代的人生百味,妙趣横生的文字里透露出世态炎凉与人生的辛酸无奈。张爱玲并不是居于时代的文化主流,她孤高傲世地游离于主流思潮及文学之外,却以女性的视野进入到一个广阔的真实世界。她以阴冷灰暗的色调描写了战乱时代生存的记忆,那挥之不去的哀愁给后世的读者以深刻的启示。她以潜在的视角切入生活,极大地开拓了文学领域的私人生活空间,这是张爱玲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五.结语张爱玲说吃是人生“最基本的生活艺术”。[10]她甚至还引用了一个很直观的比对,“男女之事到处一样……而各地的吃食不同”。远在美国的张爱玲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