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重点学校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重点学校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重点学校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重点学校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重点学校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重点学校七年级(上)月考

生物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分)

1.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繁多,无不蕴

含着生命的神奇和美丽。下列各组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向日葵、灵芝、湖底的淤泥

B.蟒螂、雪花、蜂鸟

C.水仙、机器人、珊瑚虫

D.猫耳草、生石花、新冠变种"omicron”

2.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海上明月共潮生B.窗含西岭千秋雪C.芳林新叶催陈叶D.门泊东吴万里船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诗句描写出野草秋冬枯黄春来茂盛的生长周期,体现了生物()

A.能从外界获得营养B.具有遗传变异特性C.能排出体内的废物D.能进行生长

和繁殖

4.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盐。这体现的生物

基本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5.当枯叶岐蝶被鸟类追捕时,它会以一种无规律、错乱般的方式飞行,并很快地落入植物叶片之间,然后

迅速将翅合拢,静止不动。枯叶跳蝶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能进行呼吸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与“植物的向光性”体现出的生物特征相同的诗句是()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C.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7.以下各项科学探究中没有采用调查法的是()

A.了解城市肉价B.统计小区的生态系统类型

C.描写人物外貌D.了解校园内植物的种类

8.某中学七年级三班的同学要进行野外动物调查,行动前,他们不需要()

A.每6〜7人为一组,确定好组长、记录员和各小组成员的任务

B.与所有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要求家长陪同一起进行调查

C.选择好调查场所、设计好调查路线

D.制订好调查计划、准备好调查工具

9.按照生物生活环境来分,可以将生物分为()

A.宠物、作物、家禽和家畜B.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C.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D.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

10.花开花落,似水流年。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而又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那么,生物生活环境是指

()

A.生物生存的空间

B.影响生物生存的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因素

D.以上A、B、C都是

11.下列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B.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

C.蜥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D.雨露滋润禾苗壮

12.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在北京栽培时,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可达6.5千克。这一

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

13.下列古诗文或俗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向阳花木早逢春B.大树底下好乘凉C.“鱼儿离不开水”D.朵朵葵花向太阳

14.二十四节气文化博大精深,它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融汇了先进的农学思想。“夏至种豆,重阳

种麦”体现了什么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温度B,水分C.阳光D.空气

15.“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得人类已经能够适应在地球上的许多地方生活.但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

也存在着严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造成诸如温室效应、粮食短缺等环境问题”对这句话的全面理

解为()

A.生物的生存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B.生物的生存都能影响一定的环境

C.生物的生存都在破坏一定的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以能影响一定的环境

16.在我国北方,梧桐树到了秋天会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①具有生长现象

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③具有应激性

④能适应环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⑥D.③④⑤

17.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生物部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一生态系统由A、B、C三者组成

B.图中的A代表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C.图中的B代表人和动物,是消费者

D.图中A、B、C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18.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等,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

的需要.如这些自养型微生物属于()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产者和消费者

19.某同学在家里制作生态瓶,他用透明的玻璃瓶盛满河水,放入两条小金鱼、三个螺脚和少量尿素,密封

瓶口,并把玻璃瓶放在露天阳台上。老师分析后认为他制作的生态瓶不会成功,主要原因是()

A.不应使用透明玻璃瓶B.不应放入河水和金鱼并密封瓶口

C.不应放入尿素和螺狮并密封瓶口D.不应盛满河水,且没有放入适量水草

20.日本政府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浮游植物T浮游动物一小鱼T大鱼”是日本附近海域中

的一条食物链,若将核污水排入海中则这条食物链中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A.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C.人D.大鱼

21.如图所示,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食物链,此

时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定时间内会引起的数量变化是()

A.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D.丙和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22."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诗句中的鼠与雀、狐与兔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A.仅捕食B,仅竞争C.合作和捕食D.竞争和捕食

23.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草一兔子一狼B.虫T鸟T鹰

C.光一草兔子一狼-细菌D.草T虫T鸟T细菌

24.下图中①表示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富集量,②表示各营养级的数量多少,③表示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

示能量金字塔。如下四条食物链中,推理正确的是()

A.图①:丙一甲-乙一丁B.图②:丁T甲T乙-丙

C.图③:丁一>甲一>乙一>丙D.图④:乙一>■丙一>甲一>丁

25.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

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一丁一甲-乙

B.图中生物再加上分解者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C.若某一残留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乙体内该物质的含量最高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26.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有: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等。生物与环境的

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请分析下列事例,回答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诗中,草与豆苗的关系是o

(4)荒漠中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的十多倍,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和荷叶中都有贯通的气腔,

上述事例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5)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

(6)进入秋冬季,我们很少能看见蛇、青蛙等动物,它们都进入了昏睡状态,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27.在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学过许多概念,不同的概念间常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用一些关联词把一些相关

的概念联系起来,可绘制成概念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概念图。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E______

28.我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湿地生态改善明显。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主要由

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组成,总面积1021.08公顷。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园内共有植物资源

363种,动物资源174种。如图为该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通过实现的。

(2)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如果被捕食者的能量等比例的流向不同捕食者,请写出蛇获得能

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3)该食物网中是否存在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答“存在”或“不存在”)。

(4)该图要构成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

(5)通过生态治理,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自动调节能力明显增强,分析其原因是。

29.打渔张森林公园,位于滨州市博兴县境内,动植物种类丰富,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3%,有乔木林

3万多亩、经济林4.5万亩、绿地20余万平方米。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到打渔张森林公园

研学旅行,利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对该公园的生物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图一表示打渔张森林生态系

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用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乙T生物种类

图二

(1)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生物成分与图三中的(填字母)相对应。

(2)图一的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3)图二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三中(填数字)过程开始的。

(5)打渔张森林公园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

.

30.通过课上的实验探究,小明已经知道光能影响鼠妇的分布,他还想知道H

水分(土壤湿度)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并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投

甲放乙

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鼠妇20只;将大纸盒沿中线均分为间隔3

厘米的甲、乙两个区域;等量的潮湿土壤和干燥土壤。实验步骤如下:

甲区域乙区域

第一步均匀铺撒潮湿的土壤①

第二步压实压实

实验步骤

第三步将20只鼠妇放在3厘米间隔处

第四步30分钟后,统计区域内鼠妇的只数

实验结果18只②

(1)在第一步中乙区域的处理方式①是。

(2)实验中使用了20只鼠妇,而不是1只,好处是o

(3)小明通过计算发现%的鼠妇在甲区域内,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假如小明的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应取他们的值作为得出结论的

依据。

31.湿地生态系统又称“地球之肾”,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源的重要作用。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

地修复”,烟台市鱼鸟河湿地经过几年的修复,由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如今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河,

吸引了生态保护的同学前来实践和研究。

白鹭

(1)修复后的鱼鸟河湿地风景如画,深秋,水杉、红枫等观叶树木五彩斑斓,影响树叶变红的非生物因素

主要是o树叶随风飘落,能将树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是某些细菌和真菌,它们是作为生态

系统中的。

(2)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社团同学经过调查后,绘制了该湿地部分生物的食物网(如图),

其中包括条食物链,食物网中鳏鱼和白鹭的关系是,写出一条包含中华绒螯蟹的最长食物

链。

(3)修复后的鱼鸟河水质清澈,河里生长着大量的芦苇、菖蒲、菱草等水生植物,这些修复时种植的植物

对水质有净化作用吗?同学们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对菖蒲吸收磷酸盐的情况进行探究:

①取甲、乙2个相同的塑料桶,在乙桶中植入10株菖蒲,两个桶中均加入20升生活污水,检测磷酸盐的含

星.O

②将塑料桶放到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连续培养3〜4周。

③每周最后一天从甲、乙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磷酸盐含量,计算出磷酸盐减少的比率(即去除率,

是污水净化指标之一)。结果如下表,该实验的变量是,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组别第一周(去除率)第二周(去除率)第三周(去除率)

甲000

乙52.3%80.6%90.2%

(4)湿地修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为了保护修复好的湿地,你去湿地游玩时应该怎样做?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BC、湖底的淤泥、雪花、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D、猫耳草、生石花、新冠变种"omicron”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D。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

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

遗传和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答案】C

【解析】解:ABD、此三项诗句都描绘的是自然现象,不包含生命现象。

C、芳林新叶催陈叶,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包含了生命现象。

故选:Co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

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

遗传和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答案】D

【解析】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了顽强的野草具有生命周期,体现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

特征。

故选:D。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

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

遗传和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4.【答案】A

【解析】解: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物,供真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

养,而植物灯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盐。这体现的

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故选:Ao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

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

遗传和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5.【答案】D

【解析】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当枯叶岐蝶被鸟类追捕时,它会以一种无规律、错乱般的方式

飞行,并很快地落入植物叶片之间,然后迅速将翅合拢,静止不动,枯叶蜿蝶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生物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D。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

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

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6.【答案】A

【解析】解:A、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指生物体接收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或信号后,通过生理或

行为上的变化来做出相应的反应。“植物的向光性”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都体现了生物能够对

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符合题意;

B、汗腺分泌汗液,汗液通过导管把人体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可见,“锄禾日当午,汗

滴禾下土”体现可生物能够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B不符合题意;

C、“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C不符合题意;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没有生物,没有体现出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

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

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

7.【答案】C

【解析】解:ABD、了解城市肉价、统计小区的生态系统类型、了解校园内的植物种类所使用的方法都属

于调查法,不合题意。

C、人物外貌特征描写属于观察法,符合题意。

故选:C»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

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

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一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一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一对调查结果进

行整理和分析.

8.【答案】B

【解析】解:A、行动前,每6〜7人为一组,确定好组长、记录员和各小组成员的任务,A正确;

B、没有必要与所有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要求家长陪同一起进行调查,B错误;

C、选择好调查场所,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C正确

D、制订好调查计划、准备好调查工具,D正确。

故选:B«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

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

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熟知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一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一对调查结果进

行整理和分析。

9.【答案】B

【解析】解: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可见B

正确。

故选:Bo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生物;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家禽、家畜、作物、宠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根据分类依据的不同可以属于不同的类群。

10.【答案】D

【解析】解: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

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

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故选:D。

环境是生物生存的地点,同时更重要的是指存在于生物周围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它不仅包括生物生

活环境中所需要的许多条件,如阳光、空气、温度、水分、食物等非生物因素.此外,在生物的生活中,

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生物因素也是生物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环境的内涵。

11.【答案】D

【解析】解: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体现了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体现了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螃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南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长,D符合题意•

故选:D。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

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2.【答案】B

【解析】解: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在北京栽培时,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可达6.5

千克,因为西藏的温度、阳光等环境条件与北京不同,这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B。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理解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向阳花木早逢春,体现了环境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B、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树木通过枝叶遮挡阳光,并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降低周围

温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鱼儿离不开水,体现了环境因素中水对生物的影响。

D、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环境因素中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B»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

理解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A

【解析】解:夏至种豆,重阳种麦”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夏至前后是种植大豆的最佳时节,而重阳前后是种

植小麦的最佳时期,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第10个节气,说明这两个时期气温分别有利于两种作物的生长发育,

而其它因素两种季节差异不大。

故选:A»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并是活的度过休

眠期的。

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环境对生物有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而不是可以适应环境,如在沙漠地区植树必须选择

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成活率才高,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植物(水莲水杉)则很难成活;但是生物也可以

影响环境;如蚯蚓可以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题干中“长期的自然选择,

使得人类已经能够适应在地球的许多地方生活。但是,在人类生活生产过程中,也在严重的浪费资源、破

坏环境,造成了诸如温室效应、粮食问题等环境资源问题。”对这句话最合理的解释是人既能适应环境,

又能影响环境。

故选:D。

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怎样影响环境的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16.【答案】B

【解析】解: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够对外界刺

激做出反应,具有应激性,这是梧桐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故选:Bo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

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

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7.【答案】A

【解析】解:A、图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三者组成生物部分,缺少非生物成分,不能

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

B、图中A是生产者,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B正确;

C、图中B是消费者,代表人或者动物,C正确;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

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D正确。

故选:Ao

图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

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

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

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关键知道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和细菌、真菌(分解者)的作用。

18.【答案】A

【解析】解:生产者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所以其营养方式必须是自养.只

要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其营养方式就是自养,它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所以蓝藻、硫细菌、

硝化细菌等,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其营养方

式为自养,故是生产者.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不包括腐生动

物;还包括寄生的植物如菟丝子.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严格的说是腐生细菌和真菌.还包括腐生动物

如蚯蚓和蝇的幼虫等.

故选:A.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特性.生产者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

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所以其营养方式必须是自养.

生产者的营养方式为自养,才能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19.【答案】D

【解析】解:光对生态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动植物的生活需要空气,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

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碳一氧平衡。故自己在制作生态瓶时,要想维持时间

长,应注意的问题是:必须要光照,不可缺少植物,不能缺少空气。该生态瓶中用透明的玻璃瓶盛满河水

且密封瓶口,使瓶内缺少空气,又没有放入适量水草,所以不能产生氧气,导致缺氧造成动物死亡,故ABC

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解答此题目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

20.【答案】D

【解析】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一小

鱼一大鱼”食物链中,大鱼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有害物质积累最多,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理解掌握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D

【解析】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相对数

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甲次之,其次是乙,丁的相

对数量最少,营养级别最高。所以它们之间形成的食物链是:丙一甲-乙一丁;在该食物链中,若乙的数

量增加,在一定时间内,甲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减少,丁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增加,丙的数量因甲的减少

而增加。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

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

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解此题关键是由直方图确定,丙表示生产者,甲表示初级消费者,乙表示次级消费者,丁表示三级消费者,

从而获得解题信息。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地保护和控

制、开发和利用资源。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2.【答案】D

【解析】解:“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是说粮仓充足了老鼠、雀类食物充足,说明鼠与雀是竞争关

系;草没有了,兔子食物缺乏,狐狸也会因兔子的减少而造成食物缺乏,体现了狐与兔之间是捕食关系。

故选:D。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掌握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A

【解析】解:A、草一兔子一狼,从生产者开始,箭头指向捕食者,正确;

B、虫一鸟一鹰,缺少生产者,错误'

CD、光一草T兔子T狼T细菌,草-虫-鸟T细菌,食物链中没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错误;

故选:A»

1.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T初级消费者T次级消费者T……T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

头指向捕食者。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掌握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D

【解析】解:A、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

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图①中食物链为:丁一乙一甲一丙,A错

误;

B、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营养级别越低有机物的总量越多,所以②中食

物链:丙—>乙—)■甲一,,J,B错误;

C、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由图可知:图中丁属于生产者,甲、乙都属于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所以③中食物链:丁T乙或丁T甲T乙,C错误;

D、④表示能量金字塔,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所以营养级别越高,能量总量越少,

故食物链为:乙一丙一甲一丁,D正确。

故选:D。

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

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

食者指向捕食者。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及生物富集现象和食物链的正确书写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

逐级减少;明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和自动调节能力。

【解答】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一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80%,

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20%.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

越少,生物数量越少。

(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

多。

A.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

物链是:丙一丁一甲一乙,A正确;

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故图中生物再加上分解者,

还缺少非生物部分,不能组成了生态系统,B错误;

C.在该食物链中,乙处于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在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

的是乙,C正确;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乙会因食物的增多而数量增加;同时甲以丁为食,甲数量增加,丁

的数量会减少,丙因缺少天敌数量可能增加,D正确。

故选B。

26.【答案】影响影响竞争适应生物圈适应

【解析】解:(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体现出的山寺中的桃花由于受温度的

影响而晚开放的现象,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草与豆,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

杂草与豆苗的关系是竞争。

(4)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生活,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5)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6)冬眠是休眠现象的一种,是动物对冬季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如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种适应。主要

表现为不活动,心跳缓慢,体温下降和陷入昏睡状态。常见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无脊椎动物、两栖类、爬

行类和许多哺乳类(如蝙蝠、刺猬旱獭、黄鼠、跳鼠)等。在冬眠过程中,动物是处于活动(常温)与麻

痹(低温)交替的冬眠阵状态。有些种类动物在此期间进行排泄或进食。大多数种类动物不进食,但进行

某些生理平衡的调整。冬眠动物在长达100多天的冬眠季节内不吃不喝而仍维持生命,是由于有充足的能

量储备,而代谢又降到最低水平,为活动时的1〜2%。冬眠型动物在肥育期内便储存了相当于体重30〜50%

的脂肪,大多数集中于皮下,不仅供给能量还有保温作用。所以,冬眠是动物对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

故答案为:(1)影响;

(2)影响;

(3)竞争;

(4)适应;

(5)生物圈;

(6)适应。

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因此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7.【答案】生物圈非生物部分分解者阳光食物链

【解析】解: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以及其生活环境,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A是生物

圈。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

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

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

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故B是非生物部分,C是分解者,D是阳光,E是食物链。

故答案为:

生物圈;非生物部分;分解者;阳光;食物链

(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

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或者距地面深达2-3千米的岩石

圈,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

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掌握生物圈的概念及生态系统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食物链和食物网7绿色植物一鼠一蛇不存在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生态系统成分变复杂或

生物种类增多

【解析】解:(1)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绿色植物一鼠一蛇,鼠吃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鼠的体内,蛇吃鼠,鼠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蛇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

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该食物网中共有7条食物链,分别是:绿色植

物-草鱼—黑鱼;绿色植物一草鱼一水鸟;绿色植物一虾T黑鱼;绿色植物T虾-水鸟;绿色植物一鼠一

蛇;绿色植物一蝗虫—水鸟;绿色植物一蝗虫-青蛙—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

减的特点,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少,所获得的能量越多,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绿色植物一鼠

一蛇。

(3)该食物网中生物之间存在单一的捕食关系,不存在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

(4)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图示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

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越多,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的能力就越

强,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通过生态治理,该湿地的自动调节能力明显增强,是因为生态系统成分

变复杂或生物种类增多。

故答案为:

(1)食物链和食物网

(2)7;绿色植物—鼠->蛇

(3)不存在

(4)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5)生态系统成分变复杂或生物种类增多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

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即能量往下一级传递只是传递上一级能量的10%〜20%。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其调节功能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此题是一道综合题,关键是熟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食物链的书写、生态平衡等,知识

点繁多,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须认真对待。

29.【答案】C5鼠或昆虫①生物影响环境

【解析】解:(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

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生物成分与图三中的C分解者相对应。

(2)由图可知,图一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绿色植物—吃草籽鸟—鹰、绿色植物一鼠一吃草籽

鸟T鹰、绿色植物T鼠T鹰、绿色植物T杂食性鸟T鹰、绿色植物T昆虫T杂食性鸟T鹰。

(3)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就越多,故根据图二可知的食物链是:丁T乙一甲T丙,

则对应图一中的食物链:绿色植物一鼠一吃草籽鸟一鹰或绿色植物一昆虫一杂食性鸟一鹰。故乙对应图一

中的生物是鼠或昆虫。

(4)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

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即图三中的①光合作用。

(5)打渔张森林公园由于森林覆盖率高,所以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

于生物影响环境。

故答案为:(1)C;

(2)5;

(3)鼠或昆虫

(4)①;

(5)生物影响环境。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