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1页
2023届山东省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2页
2023届山东省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3页
2023届山东省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4页
2023届山东省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

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

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能

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对曰:“意闻好直之士,家不处乱国,

身不见污君身今得见王而家宅乎齐意恶能直?”宣王怒曰「'野士也!”将罪之。能意日:

“臣少而好事,长而行之,王胡不能与野士乎,将以彰其所好耶?”王乃舍之。若能意

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此贤主之所求,而不肖

主之所恶也。赵简子攻卫,附郭。自将兵,及战,且远立,又居于屏蔽之下。鼓之而士

不起。简子投椁而叹曰:“呜呼!士之速弊一若此乎!”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曰;“亦

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怫然作色曰:“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

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对曰:“昔吾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用

此士也。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秦人袭我,逊去绛七十,用此士也。文

公即位二年,砥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围卫取曹,拔石社,

定天子之位,成粤多于天下,用此士也。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乃去屏蔽

犀槽,而立于矢石之所及,一鼓而士毕普之。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

人烛过之一言。”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椁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

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选自《吕氏春秋•贵直论》,有删改)

[注]献公,即晋献公,下文“绛”为晋国都城绛城。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身不见A污君B身C今得见D王E而家宅乎F齐G意恶H能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在城外围加筑城墙,即外城。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城郭"泛指城邑。

B.屏蔽,像屏风一样遮挡。〃屏〃与《鸿门宴》“翼蔽沛公"的"翼"用法相同。

C.尊名,可指帝号,也可指崇高的声名。文中取后者意,指天子显赫的声名。

D.乘,取“登上”之意,与《过秦论》“因利乘便”中的“乘”字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主的弊端在于,想知晓不正之事,却又厌恶正直的言论,如同阻塞水源却想得到水,

终究不能遂愿。

B.赵简子攻打卫国,交战时他远远躲在后面。简子击鼓时士卒却不动,他因此感叹士卒

这么快就变坏了。

C.烛过在劝说简子时,直言献公、惠公、文公用了同样的士卒,都成就了一番事业,以

此来督促简子自省。

D.简子最终意识到士卒不肯效死,错在自己,于是改变做法激发士兵斗志。作者认为善

谏之言胜过赏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能意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4分)

(2)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4分)

14.齐宜王和赵简子对待直言的态度有何相同之处?从中能看出二人怎样的特点?(3

分)

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永和二年冬,成汉主李势不恤国事,加以饥僮,四境之内,遂至萧条。晋安西将军桓温

将伐汉,将佐皆以为不可。江夏相袁乔劝之曰:“夫经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智者了于胸

中,不必待众言皆合也。今为天下之患者,胡、蜀①二寇而已。蜀虽险固,比胡为弱,将欲

除之,宜先其易者。李势无道,臣民不附,且恃其险远,不修战备。宜以精卒万人轻赍疾趋,

比其觉之,我已出其险要,可一战擒也。胡闻我万里远征,以为内有重备,必不敢动。纵有

侵轶,缘江诸军足以拒守,必无忧也。”温从之,使袁乔帅二千人为前锋。三年春二月,桓

温军至青衣,汉主势大发兵,遣叔父右卫将军福、从兄镇南将军权、前将军咎坚等将之,自

山阳趣合水。诸将欲设伏于江南以待晋兵,咎坚不从,引兵自江北鸳鸯畸渡向犍为。三月,

温至彭模。议者欲分为两军,异道俱进,以分汉兵之势。袁乔曰:“今悬军深入万里之外,

胜则大功可立,不胜则唯类无遗。当合势齐力,以取一战之捷;若分两军,则众心不一,万

一偏败,大事去矣。不如全军而进,弃去釜甑,赍三日粮,以示无还心,胜可必也。”温从

之。留参军孙盛、周楚将嬴兵守辎重,温自将步卒直指成都。李福进攻彭模,孙盛等奋击,

走之。温进,遇李权,三战三捷。咎坚至犍为,乃知与温异道,还,自沙头津济,比至,温

已军于成都之十里陌,坚众自溃。势悉众出战于草桥,温前锋不利,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温

马首。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袁乔拔剑督士卒力战,遂大破之。温乘胜长驱至成都

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寻舆榇②面缚诣军门,温解

缚、焚株,送势及宗室十余人于建康,引汉司空谯献之等以为参佐,举贤旌善,蜀人悦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桓温灭蜀》)

[注]①胡、蜀:此指东晋十六国时期存在的后赵、成汉两个割据政权。②榇:棺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

B.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

C.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

D.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加点的“饥僮”,指饥荒,荒年,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凶年免于死亡”的“凶年”

意思相同。

B.“不修战备”的“修”,意为修理、整治,与《离骚》中“余独好修以为常”的“修”意

思不同。

C.“赍三日粮”的“赍”,意为携带,与《孔雀东南飞》中“赍钱三百万”的“赍”意思不

同。

D.“引汉司空谯献之”的“引”,意为推荐,与《苏武传》中“虞常果引张胜”的“引”意

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桓温欲伐蜀,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成功,而袁乔则力劝桓温攻蜀,提议轻军速进,待敌方

发现时已经通过了其赖以为守的天险,得以成功。

B.桓温的军队到达青衣后,李势派李福和咎坚等率军从山阳奔赴合水抵御桓温,将领们都想

在江的南岸设伏来对付东晋大军,咎坚不同意。

C.桓温留孙盛、周楚留守彭模,亲自率领步兵轻装向成都进军。李福进攻彭模,孙盛等人率

领的老弱残兵经奋战仍不敌李福而败逃。

D.李势带着成都城中所有的守军与桓温在窄桥决战。晋军初战不利,官兵们产生退缩情绪,

袁乔趁晋军鼓吏的失误督率士卒力战,扭转了战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经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智者了于胸中,不必待众言皆合也。(4分)

(2)乃知与温异道,还,自沙头津济,比至,温己军于成都之十里陌。(4分)

14.面对后赵与成汉两个外患,袁乔为什么提议首先讨伐成汉?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2023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

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

于贤。卫君问于田让曰:“寡人封侯尽千里之地,赏赐尽御府缙帛而士不至,何也?”田让

对曰:“君之赏赐,不可以功及也;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也;犹举杖而呼狗,张弓而祝鸡

矣:虽有香饵而不能致者,害之必也。”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

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

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

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杨因见赵简主曰:“臣

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踞而行,左右进谏日:

“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人矣。"简主曰:“子不知

也夫美女者丑坦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而国大治。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

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

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

欲无亡,得乎?”

(选自刘向《说苑•尊贤》)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B.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C.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D.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弓而祝鸡矣”与“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箜篌引》)两句中的“张”字含义不

同。

B.“害之必也”与“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害”字含义不同。

C.“贱不能临贵”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两句中的“临”字含义相同。

D.“今君有士见过人矣”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过”字含义

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认为朝廷没有贤人,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有飞翔千里的愿望,但不能达到

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

B.田让认为卫国国君不能招致贤士的原因是:臣子既不能凭借功绩获得赏赐,也不能够

依据情理去躲避惩罚。

C正是由于齐桓公为管仲提供了治国理政所应具备的条件,管仲才得以帮助齐桓公取得

了天下霸主地位。

D.杨因曾因品行差而三次遭乡人驱逐,因对国君不忠而五次被撤职,而赵简主还是接见

了他并授给他相位。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4分)

(2)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4分)

14.根据文意,请简要概括国君应如何对待人才。(3分)

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晁错者,颍川人也。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唧。迁

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

独窦婴争之。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日:“上初

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日:“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奉唐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

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

“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

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

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箱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

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选自《史记•晁错传》,有删改)

文本二: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

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

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已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当此之

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将以情而言禾子固已难之矣而重御其

议是以袁盎之说得好于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

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回哉?

(选自苏轼《晁错论》,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己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

得行于其间/

B.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

得行于其间/

C.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

得行于其间/

D.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

得行于其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卿,官名合称,指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具体所指历代各有不同。

B.宗庙,帝王或诸侯供奉祖先牌位、祭祀祖先的场所。也可以用来代指国家。

C.“计画始行”与“始速祸焉”(《六国论》)两句中“始”字含义不同。

D.“可得而间哉”与“谗人间之”(《屈原列传》)两句中“间”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晁错升迁为御史大夫后,建议就诸侯的罪过削减其封地,收取他们的近旁诸郡,商议时

遭到窦婴的反对,其后晁错又更改律令,引来了诸侯的忌恨。

B.晁错的父亲从颍川赶来劝说晁错放弃削藩,晁错向父亲解释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国家安定,

晁错的父亲担心祸患降临到自己身上,饮药自尽。

C.景帝为了平息吴、楚七国的叛乱,下令在东市斩了晁错,但吴、楚七国并未停止叛乱,

于是让谒者仆射邓公担任将领带兵攻打吴、楚叛军。

D.在苏轼看来,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不可能免于杀身之祸,因为汉景帝并不认同晁错控

制诸侯强大、削弱诸侯势力的做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2)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已居守。

14.仆射邓公与苏轼对晁错的评价有何异同?请概括说明

2023届山东省高考考前热身押题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僖公二十五年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

军吏目:“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

基”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狐漆为温大夫。

昭公元年正月乙未,楚公子入郑,逆①而出,遂会手虢,寻宋之盟也.祁午谓赵武曰:

“宋齐婴楚人得志于晋,今令尹之不信,诸候之所闻也。子弗戒,惧又如宋,子木②之信称

于诸侯,犹诈晋而驾焉,况不信之尤者乎?楚重得志于晋,晋之耻也。子相普国以为盟主,

于今七年矣!再合诸侯,三合大夫,服齐、狄,宁东夏,平秦乱,城淳于,师徒不顿,国家

不罢,民无谤薪③,诸侯无怨,天无大灾,子之力也。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午也是惧。

吾子其不可以不戒!”文子曰:“武受赐矣!然宋之盟,子木有祸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

楚所以驾于晋也。今武犹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武将信以为本,循而行之。譬如农

夫,是镶④是衮⑤,虽有饥僮,必有丰年,且吾闻之'能信不为人下。'吾未能也,《诗》曰:

'不僭不贼,鲜不为则。'信也。能为人则者,不为人下矣,吾不能是难,楚不为患。”

昭公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晋侯问于师旷⑥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

冯焉。不然,民听滥也。"抑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森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

今宫室崇侈,民力凋尽,怨蠢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于是晋侯方筑厘祁之宫。

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

故怨咎及之

《诗》曰:“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唯躬是瘁,符⑦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其

是之谓乎?是宫也成诸侯必叛君必有咎夫子知之矣。

(选自《左传》,有删改)

①逆:迎亲。②子木:楚国的令尹•③新:诽谤。④穗:田中除草。③衮:培土。⑥师

旷:字子踩。⑦得:表示称许,可嘉。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是国宫间也n成ri诸的侯内必口叛师君m必①有雷咎ri夫面子的知n之问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的“三舍”指行军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

B.“寻宋之盟也”与《陈情表》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两句中的“寻”含义不相同。

C.“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与“便言多令才”(《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令”含义相同。

D.“故怨咎及之”与《氓》中的“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两句中的“咎”含义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率军包围原国,带了三天的军粮,到了三天原国没有投降,即便听到原国要投降的

消息,也毅然退兵。

B.在宋国的盟会楚国人占了晋国的先,在虢地的会见,赵武担心楚国会再次占晋国的先,

会给晋国带来耻辱。

C.师旷认为宫室高大奢侈,百姓财力用尽,即是做事不合时宜,百姓就会怨愤,就会有石

头说话。

D.这三段文字都谈到诚信,分别从取信于民、诚信对维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诚信是

个人立身之本的角度进行阐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

(2)今武犹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

14.赵武是如何表达对诚信的不倦追求的?

2023届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新高考卷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或谓郑王©曰;”昭釐侯,一世之明君也;申不害,一世之贤士也。韩与魏敌侔②之

国也,申不害与昭釐侯执圭而见梁君,非好卑而恶尊也,非虑过而议失也。申不害之计

事曰:'我执圭于魏,魏君必得志于韩,必外靡于天下矣,是魏弊矣。诸侯恶魏必事韩,

是我免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人之上也。夫弱魏之兵而重韩之权,莫如朝魏。'昭釐侯

听而行之,明君也;申不害虑事而言之,忠臣也。

“今之韩弱于始之韩,而今之秦强于始之秦。今秦有梁君之心矣,而王与诸臣不事

为尊秦以定韩者,臣窃以为王之明为不如昭釐侯,而王之诸臣忠莫如申不害也。

“昔者,穆公一胜于韩原而霸西州,晋文公一胜于城濮而定天下,此以一胜立尊名,

成功名干天下。今秦数世强矣,大胜以千数,次胜以百数,大之不王,小之不霸。尊名

无所立,制令无所行,然而春秋用兵者,非以求主尊成名于天下也。昔先王之攻,有为

名者,有为实者。为名者攻其心,为实者攻其形。

“昔者,吴与越战,越人大败,保于会稽之上。吴人入越而户抚之。越王使大夫种

行成于吴,请男为臣,女为妾,身执禽®而随诸御,吴人果听其辞,与成而不盟,此攻

其心者也。其后越与吴战,吴人大败,亦请男为臣,女为妾,反以越事吴之礼事越,越

人不听也,遂残吴国而禽夫差,此攻其形者也。攻其心乎宜使如吴攻其形乎宜便如越。

夫攻形不如越,而攻心不如吴,而君臣、上下、少长、贵贱,毕呼霸王,臣窃以为犹之

井中而谓曰:'我将为尔求火也。

(选自《战国策•韩策三》,有删改)

文本二:

申子④尝请仕其丛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

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

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日:“君真其人也!”

(选自《资治通鉴•卷二》)

【注】①郑王:指韩桓惠王。②侔:指齐等,等同。③执禽:手拿着禽鸟来朝见,

表示臣服。④申子:指申不害。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3分)

攻A其B心C乎D宜E使F如G吴H攻I其J形K乎L宜M使N如。越

H.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好卑而恶尊也”与“年十七,好古文”(《师说》)中的“好”含义相同。

B.“申不害之计事日"与“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事”含义相同。

C.“成功名于天下”与“而寒于水”(《劝学》)中的“于”含义不同。

D."从"指堂房亲属,“从兄''指堂兄,类似的还有“从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不害认为手拿玉圭去朝拜魏国,魏王一定会因自傲向天下诸侯用兵,从而可以消耗

魏国的国力,魏国就会衰败。

B.昭鳌侯能听取申不害的意见并加以实行,可谓是一个明君;申不害能认真考虑问题并

说出来,也是一个忠臣。

C.从前秦穆公和晋文公都是依靠一次胜利就建立了威权;现在秦国发动了多次战争而不

称王称霸,是因为没有名利之心。

D.桓惠王要瓦解秦国的斗志就应学习吴国,想攻取秦国土地、得到秦国的人口就应学习

越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弱魏之兵而重韩之权,莫如朝魏。

(2)臣窃以为犹之井中而谓曰:“我将为尔求火也。”

14.韩昭侯为什么拒绝申不害的请求?请根据文本二简要概括。(3分)

文言文阅读

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

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能

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对曰:“意闻好直之士,家不处乱国,

身不见污君身今得见王而家宅乎齐意恶能直?”宣王怒曰:“野士也!”将罪之。能意日:

“臣少而好事,长而行之,王胡不能与野士乎,将以彰其所好耶?”王乃舍之。若能意

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此贤主之所求,而不肖

主之所恶也。赵简子攻卫,附郢。自将兵,及战,且远立,又居于屏蔽之下。鼓之而士

不起。简子投椁而叹曰:“呜呼!士之速弊一若此乎!”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曰;“亦

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怫然作色曰:”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

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对曰:“昔吾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用

此士也。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秦人袭我,逊去绛七十,用此士也。文

公即位二年,砥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围卫取曹,拔石社,

定天子之位,成粤多于天下,用此士也。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乃去屏蔽

犀槽,而立于矢石之所及,一鼓而士毕平之。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

人烛过之一言。”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椁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

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选自《吕氏春秋•贵直论》,有删改)

[注]献公,即晋献公,下文“绛”为晋国都城绛城。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身不见A污君B身C今得见D王E而家宅乎F齐G意恶H能直

H.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在城外围加筑城墙,即外城。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城郭"泛指城邑。

B.屏蔽,像屏风一样遮挡。”屏〃与《鸿门宴》“翼蔽沛公”的"翼〃用法相同。

C.尊名,可指帝号,也可指崇高的声名。文中取后者意,指天子显赫的声名。

D.乘,取“登上〃之意,与《过秦论》”因利乘便”中的“乘”字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主的弊端在于,想知晓不正之事,却又厌恶正直的言论,如同阻塞水源却想得到水,

终究不能遂愿。

B.赵简子攻打卫国,交战时他远远躲在后面。简子击鼓时士卒却不动,他因此感叹士卒

这么快就变坏了。

C.烛过在劝说简子时,直言献公、惠公、文公用了同样的士卒,都成就了一番事业,以

此来督促简子自省。

D.简子最终意识到士卒不肯效死,错在自己,于是改变做法激发士兵斗志。作者认为善

谏之言胜过赏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能意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4分)

(2)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4分)

14.齐宜王和赵简子对待直言的态度有何相同之处?从中能看出二人怎样的特点?(3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BEG

11.(3分)B(“像屏风一样遮挡”错,应为名词''屏障")

12.(3分)C(“都成就了一番事业”错)

13.(8分)

(1)(4分)像能意这样的人,(如果)让他在君主身边谨慎的议事,也一定不会迎合君主。

不迎合君主,君主得到的教益难道会少吗?

(2)(4分)我不委派他人,而亲自统率这些士卒,你却当面说我无能,你说得出道理便

罢,说不出道理就治你死罪。

14.(3分)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先怒而后释然(先不接受但后来接受)。(1分)能看出二

人既有普通人的特点,也能够以国家为重、善纳直言。(2分)

【参考译文】

贤主所崇尚的莫过于士人。之所以崇尚士人,是因为他们言谈正直。言谈正直,邪

曲就会显现出来了。君主的弊病,在于想闻知邪曲却又厌恶正直之言,这就等于阻塞水

源乂想得到水,水乂从何而至?这就等于轻贱自己想要得到的而尊尚自己所厌恶的,所

要得到的又从何而来?能意见齐宣王。宣王说:“我听说你喜好正直,有这样的事吗?”

能意回答说:“我听说喜好正直的士人,家不居于政治混乱的国家,自己不见德行污浊

的君主,现在我来见您,家又住在齐国,我哪里能算得上正直?”宣王愤怒地说:“真

是个鄙野的家伙!”打算治他的罪。能意说:“我年轻时最好直言争辩,成年以后一直

这样做,您为什么不能听取鄙野之士的言论,来彰明他们的爱好呢?”宣王于是赦免「

他。像能意这样的人,(如果)让他在君主身边谨慎的议事,也一定不会迎合君主。不

迎合君主,君主得到的教益难道会少吗?这是贤明的君主所追求的,不肖的君主所厌恶

的。赵简子进攻卫国,迫近了外城。他亲自统率军队,可是到了交战的时候,却站得远

远的,躲在屏障后面。简子击鼓,士卒却动也不动。简子扔下鼓槌感叹道:“哎!士卒

坏竟然快到这个地步!”行人烛过摘下头盔,横拿着戈走到他面前说:“只不过是您有些

地方没能做到罢了,士卒有什么不好?”简子气得勃然变色,说:“我不委派他人,血

亲自统率这些士卒,你却当面说我无能,你说得出道理便罢,说不出道理就治你死罪!”

烛过回答说:“从前我们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就兼并了十九个国家,用的就是这样的士

卒。忠公即位二年,纵情声色,残暴傲慢,喜好美女,秦人袭击我国,晋军逃遁到离绛

城只有七十里的地方,用的也是这样的士卒。文公即位二年,以勇武砥砺士卒,所以三

年之后士卒都变得非常坚毅果敢;城濮之战,五次打败楚军,围困卫国,夺取曹国,攻

占石社,确定天子的地位,周天子显赫的名声扬于天下,用的还是这样的士卒。所以说

只不过是您有些地方没能做对罢了,士卒有什么不好?”简子于是撤去屏障和盾牌,站

弓箭石磐的射程以内,只击鼓一次士卒就全都登上了城墙。简子说:''与其让我获得兵

车千辆,不如听到行人烛过一句话。”行人烛过可算得上能劝谏他的君主了。正当击鼓

酣战之时,赏赐不增多,刑罚不加重,只说了一句话,就使士卒都乐于为君主效死。

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永和二年冬,成汉主李势不恤国事,加以饥慢,四境之内,遂至萧条。晋安西将军桓温

将伐汉,将佐皆以为不可。江夏相袁乔劝之曰:“夫经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智者了于胸

中,不必待众言皆合也。今为天下之患者,胡、蜀①二寇而已。蜀虽险固,比胡为弱,将欲

除之,宜先其易者。李势无道,臣民不附,且恃其险远,不修战备。宜以精卒万人轻赍疾趋,

比其觉之,我已出其险要,可一战擒也。胡闻我万里远征,以为内有重备,必不敢动。纵有

侵轶,缘江诸军足以拒守,必无忧也。”温从之,使袁乔帅二千人为前锋。三年春二月,桓

温军至青衣,汉主势大发兵,遣叔父右卫将军福、从兄镇南将军权、前将军智坚等将之,自

山阳趣合水。诸将欲设伏于江南以待晋兵,咎坚不从,引兵自江北鸳鸯倚渡向犍为。三月,

温至彭模。议者欲分为两军,异道俱进,以分汉兵之势。袁乔曰:“今悬军深入万里之外,

胜则大功可立,不胜则喉类无遗。当合势齐力,以取一战之捷;若分两军,则众心不一,万

一偏败,大事去矣。不如全军而进,弃去釜甑,赍三日粮,以示无还心,胜可必也。”温从

之。留参军孙盛、周楚将嬴兵守辎重,温自将步卒直指成都。李福进攻彭模,孙盛等奋击,

走之。温进,遇李权,三战三捷。咎坚至犍为,乃知与温异道,还,自沙头津济,比至,温

己军于成都之十里陌,坚众自溃。势悉众出战于窄桥,温前锋不利,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温

马首。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袁乔拔剑督士卒力战,遂大破之。温乘胜长驱至成都

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便散骑赏侍王幼送降文于温,寻舆榇②面缚诣军门,温解

缚、焚株,送势及宗室十余人于建康,引汉司空谯献之等以为参佐,举贤旌善,蜀人悦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桓温灭蜀》)

[注]①胡、蜀:此指东晋十六国时期存在的后赵、成汉两个割据政权。②榇:棺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

B.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

C.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

D.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加点的“饥留',指饥荒,荒年,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凶年免于死亡”的“凶年”

意思相同。

B.“不修战备”的“修”,意为修理、整治,与《离骚》中“余独好修以为常”的“修”意

思不同。

C.“赍三日粮”的“赍”,意为携带,与《孔雀东南飞》中“赍钱三百万”的“赍”意思不

同。

D.“引汉司空谯献之”的“引”,意为推荐,与《苏武传》中“虞常果引张胜”的“引”意

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桓温欲伐蜀,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成功,而袁乔则力劝桓温攻蜀,提议轻军速进,待敌方

发现时已经通过了其赖以为守的天险,得以成功。

B.桓温的军队到达青衣后,李势派李福和咎坚等率军从山阳奔赴合水抵御桓温,将领们都想

在江的南岸设伏来对付东晋大军,咎坚不同意。

C.桓温留孙盛、周楚留守彭模,亲自率领步兵轻装向成都进军。李福进攻彭模,孙盛等人率

领的老弱残兵经奋战仍不敌李福而败逃。

D.李势带着成都城中所有的守军与桓温在祭桥决战。晋军初战不利,官兵们产生退缩情绪,

袁乔趁晋军鼓吏的失误督率士卒力战,扭转了战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经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智者了于胸中,不必待众言皆合也。(4分)

(2)乃知与温异道,还,自沙头津济,比至,温己军于成都之十里陌。(4分)

14.面对后赵与成汉两个外患,袁乔为什么提议首先讨伐成汉?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10.D

11.D

12.C

13.

(1)谋划天下的大事,本来就不是常人的见解能够认识得到的,有智谋的人心里非常明白,

不必等众人的意见完全一致。(“经略”“固”“了”各1分,句意1分)(2)(他)才知道

和桓温走的不是同一条路,急忙返回,从沙头津渡江,等赶到战场时,桓温的军队已经在成

都的十里陌驻扎下来。

(除“还”外,每句1分,重点实词:“乃”“济”“比”“军”)

14.

(1)与后赵相比,力量薄弱;

(2)政局混乱,君臣离心;

(3)自恃险远,防备松懈。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东晋穆帝)永和二年冬季,成汉君主李势不顾念朝政,乂有饥荒,于是国家到了萧条的境

地。安西将军桓温将要征讨成汉,部将僚佐们都认为不可行。江夏相袁乔劝说桓温:“谋取

天下的大事,本来就不是常人的见解能够认识得到的,有智谋的人心里非常明白,不必等众

人的意见完全一致。现在成为天下祸患的,只有后赵、成汉两个敌人而己。成汉虽然地势险

要牢固,但与后赵相比力量薄弱,想要除掉祸患,应当先选择容易夺取的一方。李势无道,

臣民离心,而且依仗国家险要偏远,平时不修整战争装备。应当率领一万精锐上兵轻装急行,

待到他们发觉时.,我军已经越过了他们的险要地带,只要一战就可以将李势擒获。后赵听说

我们万里远征的消息,定会认为我国国内有重兵守备,必不敢轻举妄动。纵使后赵有所侵犯,

沿江的各路军队也足以能够抵抗防守,一定不会有什么后患。”桓温听从了袁乔的意见,派

遣袁乔率领二千人作为前锋部队。桓温的军队抵达青衣,成汉国主李势调集大军,派遣叔父

右卫将军李福、堂兄镇南将军李权、前将军咎坚等人统帅军队,从山阳赶赴合水。众将领准

备在长江以南设下伏兵等待东晋的军队,但咎坚不听,率军从长江北岸的鸳鸯崎渡江,向犍

为进发。三月,桓温抵达彭模。有人建议把军队分为两支,分道一起前进,以便分散成汉军

队的势力。袁乔说:“如今我军孤军深入万里之外,胜利就可以建立功勋,不胜则不会留下

一个活人。应当集中兵力,一齐用力,争取一战取胜;如果分为两支军队,那么众人之心就

不会统一,倘若一支军队失利,消灭成汉的事情就失败了。不如全军一起前进,扔掉釜甑等

炊具,只携带三日军粮,以显示毫不后退的决心,必定能够取胜。”桓温听从了他的意见。

留下参军孙盛、周楚率领老弱士兵守卫军用物资,桓温则亲自率领步兵直指成都。李福进攻

彭模,孙盛等人奋力反击,打跑了李福。桓温率军前进,遇上李权的军队,三战三胜。咎坚

到了犍为,才知道和桓温走的不是同一条路,急忙返回,从沙头津渡江,等赶到战场时,桓

温的军队已经在成都的十里陌驻扎下来,咎坚的军队不战就溃败了。李势率领全部军队在第

桥与晋军交战,桓温的前锋部队失利,参军龚护战死,飞箭射中了桓温的马头。士兵畏惧,

想要撤退,可是掌鼓的官吏却误敲了进军的战鼓,袁乔拔出剑督促士卒奋力苦战,最终大败

敌军。桓温乘胜长驱直抵成都,放火焚烧城门。李势趁夜色打开城门向东逃走,到了葭萌,

派散骑常侍王幼向桓温送来了投降的文书。不久(李势)抬着棺材并反绑着双手来到桓温的

军营门前投降,桓温解开捆绑的绳索、烧掉棺材,押送李势和其十几个王族亲属前往建康;

推荐成汉国司空谯献之等人为参佐,推举贤人表彰善事,蜀人非常高兴。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2023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

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

于贤。卫君问于田让日:“寡人封侯尽千里之地,赏赐尽御府缙帛而士不至,何也?”田让

对曰:“君之赏赐,不可以功及也;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也;犹举杖而呼狗,张弓而祝鸡

矣;虽有香饵而不能致者,害之必也。”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日:“贱不能临贵。”桓

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日:“何故?”管仲对日:“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

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

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杨因见赵简主曰:“臣

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踞而行,左右进谏日:

“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人矣。"简主曰:“子不知

也夫美女者丑坦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而国大治。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

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日:“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

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

欲无亡,得乎?”

(选自刘向《说苑•尊贤》)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B.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C.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D.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弓而祝鸡矣”与“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箜篌引》)两句中的“张”字含义不

同。

B.“害之必也”与“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害”字含义不同。

C.“贱不能临贵”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两句中的“临”字含义相同。

D.“今君有士见过人矣”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过”字含义

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认为朝廷没有贤人,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有飞翔千里的愿望,但不能达到

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

B.田让认为卫国国君不能招致贤士的原因是:臣子既不能凭借功绩获得赏赐,也不能够

依据情理去躲避惩罚。

C正是由于齐桓公为管仲提供了治国理政所应具备的条件,管仲才得以帮助齐桓公取得

了天下霸主地位。

D.杨因曾因品行差而三次遭乡人驱逐,因对国君不忠而五次被撤职,而赵简主还是接见

了他并授给他相位。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4分)

(2)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4分)

14.根据文意,请简要概括国君应如何对待人才。(3分)

1O.C(3分。原文标点为: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

之行,邪枉所憎也。)

1LC(3分。A拉开弓弦/调好弦,准备调奏;B危害,伤害/嫉妒;C统治,控制/靠近;D均为

“责备”或“指责过失”)

12.D(3分。“品行差”“对国君不忠”是近臣的主观看法,而非赵简主的看法)

13.(1)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

贤士。(4分。“托”“致”“霸王”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有才能的人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

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4分。“仇”“并”“得”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依功论赏,以理责罚(赏罚有道);②尊贤而下士;③明察善辨,独具慧眼;④建立能

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文言文译文:

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

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

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

人要依靠贤士。卫国国君问田让说:“寡人分封爵位时用尽千里之地,赏赐贤士时用尽国库

里的丝绸布帛,可是贤士仍不前来,是什么原因呢?”田让回答说“您的赏赐,臣子不能够

凭借功绩获得:;您的惩罚,(臣子)不能够依据情理去躲避,这就像拿起棍棒去呼唤狗,拉

开弓去逗引鸡;虽然有香饵去引诱,它们却不会到来,原因就在于它们明白(在这种情况下)

伤害是一定会出现的结果。齐桓公命令管仲管理国政,管仲回答说:“地位低的人不能统治

地位高的人。”桓公任命管仲做上卿,可是齐国还不安定。桓公说:“国家为什么还不安定呢?”

管仲回答说:“贫穷的人不能差遣富有的人。”桓公蜴给他齐国一年所征收的税,可是齐国还

不太平。桓公说:“国家为什么还不安定呢?”管仲回答说:“跟君主关系疏远的人不能控制

跟君主关系亲近的人。”桓公升他到极高的地位,尊称他为仲父,齐国就变得国家太平,人

民安乐,终于称霸天下。孔子说:“像管仲那么有才干;若是他得不到这三种权柄,那么也

就不能使他的君主成为天下霸主。”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

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息

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近臣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

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遭别人责备

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之人,是被乱世所疏远的,

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

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

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

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有才能的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没有才能的人却不

能罢免他们;有才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

恨他。有才能的人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

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

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晁错者,颍川人也。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人唧。迁

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

独窦婴争之。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

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日:“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奉承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

死,日:“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

“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

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

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

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选自《史记•晁错传》,有删改)

文本二: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

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

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已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当此之

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

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

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回哉?

(选自苏轼《晁错论》,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

得行于其间/

B.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

得行于其间/

C.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己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

得行于其间/

D.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己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

得行于其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卿,官名合称,指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具体所指历代各有不同。

B.宗庙,帝王或诸侯供奉祖先牌位、祭祀祖先的场所。也可以用来代指国家。

C.“计画始行”与“始速祸焉”(《六国论》)两句中“始”字含义不同。

D.“可得而间哉”与“谗人间之”(《屈原列传》)两句中“间”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晁错升迁为御史大夫后,建议就诸侯的罪过削减其封地,收取他们的近旁诸郡,商议时

遭到窦婴的反对,其后晁错又更改律令,引来了诸侯的忌恨。

B.晁错的父亲从颍川赶来劝说晁错放弃削藩,晁错向父亲解释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国家安定,

晁错的父亲担心祸患降临到自己身上,饮药自尽。

C.景帝为了平息吴、楚七国的叛乱,下令在东市斩了晁错,但吴、楚七国并未停止叛乱,

于是让谒者仆射邓公担任将领带兵攻打吴、楚叛军。

D.在苏轼看来,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不可能免于杀身之祸,因为汉景帝并不认同晁错控

制诸侯强大、削弱诸侯势力的做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2)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已居守。

14.仆射邓公与苏轼对晁错的评价有何异同?请概括说明

10.A11.C12.D13.(1)你从军中回来,听到晁错死后,吴、楚罢兵没有?

(2)却居然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让景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14.同:

都肯定了晁错忠君爱国。

异:仆射邓公称赞了晁错的远见卓识,苏轼批评J'晁错缺乏临危不惧的精神。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为什么呢?自己想要留守京城,却叫皇帝御驾亲征。按情理来说,皇帝本来已经觉得

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这样正好给袁盎以进谗言的机会,使他的目

的能够得逞。

第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连接两个分句,应在“而”前停顿,排除CD;

“以情”作“而言”的状语,联系紧密,共同作后面句子的句外状语,且“天子”是''固已

难之矣”的主语,所以应在“言”后停顿,排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