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2_第1页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2_第2页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2_第3页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2_第4页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交流与传播》

(选择性必修3)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不同的世界近代史开端说界定历史分期的依据有何差异?新航路开辟说:文艺复兴是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世界历史从“神”的时代进入“人”的时代,为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说:1500年,新航路开辟使得人类历史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反封建专制的斗争在全世界逐渐展开。工业革命开端说: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怎么解读标题中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主要是指欧美文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文化内涵。(1)在中古时期,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2)在近代,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文明、殖民扩张与掠夺等。

本课主要是指近代西方文化。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重点:独立战争后的美洲文化;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难点:欧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了解近代战争带来的不同文化的交锋,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课程标准: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认识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文化的双重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逐步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近代战争在客观上对不同文化的影响,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滴血的“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为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而设。感恩节由来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早期。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载着102人到达美洲。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饥寒交迫,仅有50多人活了下来。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友好的印第安人给他们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等作物。最后,移民们获得了丰收,为感谢上天,感谢印第安人。移民们举行庆祝活动。之后,庆祝丰收的纪念日逐渐成为美国重要的全国性节日。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1941年,感恩节的时间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目录:(文化融合)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一)美国文化

三个旧世界创造了一个新世界——美国学者思考: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旧世界”和“新世界”分别指的是什么?欧洲白人文化非洲黑人文化印第安人文化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大批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建立殖民地,其中英国在北美建立13块殖民地。1620英国清教徒为避免政治和宗教迫害乘坐五月花号来到北美大陆,签订公约,给美国带来自由、民主观念,成为美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为了反抗英国的剥削、压迫,美国1775年爆发独立战争。次年,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诞生,1783年英国战败并承认美国独立。独立后的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共和制,确立三权分立原则。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一)美国文化1、独立战争前(16-18世纪)的美国文化

回顾:美国独立战争前发展历程(1)背景:①独立战争前,来自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和被贩卖为奴的非洲黑人,与当地的印第安人共同生活在北美洲的土地上。②欧洲白人排斥、压迫印第安人和黑人;③人们开拓殖民地的过程中,欧洲白人主导下,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与混合。(2)特征:①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和混合;②以欧洲文化为主导,具有多元特征。(3)表现:①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多样性;1492哥伦布发现美洲1607英国伦敦公司建立弗吉利亚州161919名黑奴被荷兰人贩卖到弗吉利亚州1620载有35名清教徒,14名白人契约奴和众多贫困者的五月花号来到美洲到1733,英国共在北美建立十三个殖民地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一)美国文化1、独立战争前(16-18世纪)的美国文化(1)背景:(2)特征:(3)表现:①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多样性;②语言上:使用美式英语---融合印第安语言、非洲黑人语言学思之窗:这些单词说明了什么?ⓐ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工具,是生活的反映,是不断发展的。ⓑ北美居民由于种族的多样性,语言也会相互借鉴ⓒ美式英语以英语为主,反映了白人在北美殖民地占主导地位。③生活上:饮食文化、艺术生活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④精神上: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

(深受英国清教和启蒙思想影响)历史纵横:美国文化中的清教因素清教是基督教新教的派别之一,产生于16世纪的英国,是英国宗教改革的产物,反映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许多清教徒为避免政治和宗教迫害,来到北美大陆。所以当人们说起清教徒时,一般是指美国的清教徒。清教主张民主政治,注重个性,追求个人的权利、尊严和自由,提倡勤俭致富的价值观,对美国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成为美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清教所具有的强烈使命感,也影响了美国对外部的世界的看法,成为以后美国对外扩张的内在动力之一。思考:清教因素对美国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①清教因素丰富了美国政治文化的内容(契约思想、上帝选民、民主政治、注重个性、追求个人的权利、尊严和自由等思想);②清教因素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感,对美国以后的侵略扩张提供了重要动力。清教就是要求清除英国国教内保有天主教仪式的改革派,即提出了和英国国教不同的新的教义、仪式和组织原则。赞许现世财富的积累,提倡节俭、勤奋的进取精神。英国清教徒为避免政治和宗教迫害乘五月花号来到北美大陆,这些移民,从一开始就充满自治意识。为了建立一个大家都能受到约束的自治基础,他们在上岸之前签订了一份公约,这份公约被称为《“五月花号”公约》,签署人立誓创立一个自治团体,这个团体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同意而成立的,而且将依法而治。这种自治的意识在以后变成了自治的行动,给后来的美国带来自由、民主观念,成为美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现在美国信仰自由、法律等的根本原因。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一)美国文化1、独立战争前(16-18世纪)的美国文化(1)背景:(2)特征:(3)表现:①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多样性;②语言上:使用美式英语---融合印第安语言、非洲黑人语言③生活上:饮食文化、艺术生活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④精神上: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受清教影响)⑤族群上:美利坚民族形成。美利坚人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各殖民地之间商品贸易发达、文化交流频繁。驿站通邮、报纸传递已成常事。人们共同使用英语。13个没有隶属关系的殖民地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美利坚人”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共同的名称。一个新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4)局限性:种族歧视严重,白人文化优越感明显。(5)特征:多元文化①深受英国文化清教和启蒙思想影响;②融入印第安与黑人文化因素;③美利坚民族形成但存在种族歧视。材料一各殖民地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由出生在北美土地上的几代人占支配地位,他们不了解英国,转而将情感倾注在他们视为故乡的北美,在这种认同转换中,清教徒思想成为对美洲独特性意识的重要因素。在北美严酷的生存条件下,移民和印第安人的战争,使得分散的殖民地由此进行联合。在英国和殖民地关系开始紧张后,对英国的挑战进一步强化了美利坚的民族意识。——颜震《美国早期民族国家与帝国的双重构建》材料二在这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英属北美殖民地已经由一个荒无人烟土地贫瘠的蛮荒地带发展为一个拥有近200万人口,农、工、商都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新兴经济区。而且在此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殖民地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北美殖民地不仅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且在这块广阔的大陆上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随着统一民族的形成,民族意识也不断滋长,他们渐渐地对母国的高压掠夺政策产生了不满,一部分先进的人们开始起来进行反抗。……法国借北美独立战争之机大力援助北美人民抗击英军,希望能够重夺霸权。——王晓辉《美国独立战争对英法争霸的影响》探究:结合材料概括美国早期民族观念形成的条件①移民后代对北美的认同感与归宿感增强②清教徒思想的影响③在与印第安及英国人的对抗中走向联合④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推动⑤经济发展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⑥统一民族形成促进民族意识的滋长⑦国际因素:法国援助客观上助推了北美的反英斗争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一)美国文化1、独立战争前(16-18世纪)的美国文化2、独立战争(1775-1783年)后的美国文化回顾:美国独立战争的历程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民族独立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导火线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爆发

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独立战争的开始建军

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建国

1776年7月4日发表

《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独立转折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美军:战略防御——>战略进攻胜利

1781年,在约克镇击溃

英军主力结束

1783年,《巴黎和约》

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共同设立政府,政府之正当权力,来自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有损于此目的,人民就有权予以变更或废除,并建立新政府。——《独立宣言》思考:《独立宣言》的内容体现了哪些启蒙思想?平等自由、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等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一)美国文化1、独立战争前(16-18世纪)的美国文化2、独立战争(1775-1783年)后的美国文化(1)背景:①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形成美国共同文化认同)②1787年联邦宪法促使北美大陆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2)表现:①政治文化上:1787年宪法,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统一的宪法:1787年的联邦宪法;ⓑ统一的理论:启蒙思想家的理论;ⓒ统一的政体:联邦制、共和制、民主制(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根据史纲下,回顾1787年宪法的内容①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分权制衡原则)②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制原则):

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

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③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人民主权原则)局限: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1)从联邦政府的设计上,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别授予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形成了典型的三权分立体制,有效地降低了专制政体出现的可能性。(2)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实行联邦制,一方面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另一方面保留了地方自治的权力,中央与地方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与平衡关系。(3)美国的两党政治也是分权制衡原则的重要表现,两党轮流执政、互相监督,防止了独裁政权的出现,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4)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代表社会的上层,众议院代表社会的下层,两者相互牵制,有利于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是分权制衡原则在立法领域的表现。史论:美国政治体制中“分权制衡”原则的表现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一)美国文化1、独立战争前(16-18世纪)的美国文化2、独立战争(1775-1783年)后的美国文化(1)背景:(2)表现:①政治文化上:1787年宪法,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②精神文化上:追求自由(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自由女神像,又名“自由照耀世界”,位于美国纽约自由岛。1886年落成。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服装,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长袍,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紧抱一部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书板,上面刻着宣言发表的日期1776年7月4日,表达了对自由民主的追求。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枷锁,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

自由女神像象征着美利坚民族挣脱了暴政的约束,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表达出美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一)美国文化1、独立战争前(16-18世纪)的美国文化2、独立战争(1775-1783年)后的美国文化(1)背景:(2)表现:①政治文化上:1787年宪法,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②精神文化上:追求自由(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3)存在问题:发展种植园经济和继续实行种族歧视、奴隶制,这与美利坚主流文化相违背的,是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面。在美国独立前,种植园经济为资本主义工业提供原料,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起到配合的作用,因而得以存在并发展。出于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共同要求,种植园主和北方资产阶级走到一起,共同领导了独立战争。但是种植园经济排斥自由雇佣劳动制度,把奴隶视为私有财产,因此,双方的对立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南方的种植园回顾: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源问题?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主张废除奴隶制。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主张保留奴隶制。根源:奴隶制存废问题由此可见,美国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种族歧视、奴隶制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一)美国文化1、独立战争前(16-18世纪)的美国文化2、独立战争(1775-1783年)后的美国文化(1)背景:(2)表现:(3)存在问题:发展种植园经济和继续实行种族歧视、奴隶制,这与美利坚主流文化相违背的,是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面。(4)特征:多元文化

政治上权力制衡;

精神上追求自由;

经济上种植园经济、奴隶制和种族歧视。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一)美国文化(二)拉丁美洲文化1、拉丁美洲的由来:美国以南的广大美洲地区,因长期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这一地区的主要语言,故称为“拉丁美洲”。2、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文化(1)背景:

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到16世纪中叶,占领除巴西以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并在殖民地建立总督辖区进行管理。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后建立了巴西殖民地,设立总督制度。到18世纪晚期,大部分土地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小部分土地为荷兰、英国和法国占据。(2)表现:①政治: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建立封建性的殖民统治;②语言:以西班牙语与和葡萄牙语为主;③族群:种族融合现象非常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在社会等级制度中,欧洲人、美洲印第安人、非洲人分别占据不同的位置,按等级依次排列为:欧洲白人为第一等级,占据政治、经济、教会的要职;殖民地土生白人为第二等级,占据那些名望和利益仅次于半岛人的职位;第三等级是混血种人,他们是异族通婚后出现的。印第安人名义上是“自由人”但实际上没有一点公民权利;黑人大多在热带种植园中从事奴隶劳动,没有丝毫的人身自由和权利。

——《世界文明史》美国是典型的移民社会,不是混血社会(白人最多)拉美是典型的混血社会,不是移民社会(混血最多)(二)拉丁美洲文化1、拉丁美洲的由来:2、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文化(1)背景:(2)表现:①政治: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建立封建性的殖民统治;②语言:以西班牙语与和葡萄牙语为主;③族群:种族融合现象非常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④经济:殖民者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和黑奴贸易。玻利维亚西南部的波托西省有着世界最著名的银矿——波托西银矿,鼎盛时期,其产量占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

1545-1824年近300年间,殖民者共从这里攫取了2.5万吨白银,有800万印第安人死于繁重的劳役之中,被称作“地狱的入口”。⑤文化:A.欧洲移民活动区域:ⓐ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美的主要宗教;ⓒ拉丁舞成为拉美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早在16世纪的时候,欧洲的征服者们为了得到充足的劳力而把大批的非洲黑人进口到美洲大陆,到了17至18世纪,来自这三个洲的文化已在美洲大陆上逐步融合。古巴是拉丁舞和拉丁音乐的发源地。最初,拉丁的音乐和舞蹈是作为中下层人民的人们庆祝胜利或丰收的主要娱乐方式,而且随着后来欧洲宫廷舞蹈元素的流入,这些民间舞蹈又有了进一步的规范,衍变和完善,自然也充分体现出了这种文化的融合。在跳拉丁舞时,人体的状态应分成3部分。(1)上半身,尤其是肩部应巍然不动,体现了西班牙人的高贵,是拉丁舞中白人文化的精髓体现。(2)身体中部,包括腰部和胯部应收紧且尽情地扭动,彰显了非洲文化活泼、外向的特点。(3)下半身,腿和脚的动作起源于印第安人的文化,拉丁舞中的舞步有一些是起源于此。种类起源伦巴十六世纪非洲的黑人歌舞的民间舞蹈,在古巴得到发展桑巴欧洲白人音乐与非洲黑人音乐融合的产物,盛行于巴西狂欢节。恰恰起源于墨西哥,曼波舞(非洲和中南美洲文化的混合产物)美式Lindy舞演变而成,二战后风靡全美国牛仔源于黑人舞蹈和美国西部牛仔跳的一种踢踏舞,风靡全美国斗牛舞源于法国,盛传于西班牙,模仿西班牙斗牛士动作的一种舞蹈拉丁舞中蕴含了哪些地区的文化元素?呈现什么文化特点?原因何在?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多元性族群多源(二)拉丁美洲文化1、拉丁美洲的由来:2、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文化(1)背景:(2)表现:①政治: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建立封建性的殖民统治;②语言:以西班牙语与和葡萄牙语为主;③族群:种族融合现象非常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④经济:殖民者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和黑奴贸易。⑤文化:A.欧洲移民活动区域:B.偏远的内陆区域: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如多神信仰、图腾崇拜等原生文化。(3)特征:以西班牙、葡萄牙文化为主,文化多元性非常明显。图腾崇拜巴西基督山(二)拉丁美洲文化1、拉丁美洲的由来:2、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文化3、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多元文化(1)背景:19世纪上半叶拉美独立运动结束了殖民统治。回顾:《纲要(下)》拉美独立运动原因:①土生白人与宗主国的矛盾②受启蒙思想、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概况:①法属海地独立(1804):1791-1804,法属海地在黑人杜桑·卢维杜尔领导下独立,揭开了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②西属拉美独立(1826):

1810-1826在土生白人玻利瓦尔(委内瑞拉国父)和圣马丁(阿根廷国父)的领导下,西属拉美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建立了15个共和国。③葡属巴西独立(1822):

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建立了君主制。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海地革命领袖杜桑·卢维杜尔玻利瓦尔是“委内瑞拉国父”被誉为“南美洲的解放者”圣马丁是阿根廷"国父"被誉为“南美洲的解放者”(拉丁美洲)独立的经济意义限于摆脱衰落中的宗主国的野蛮掠夺和落后统治,但独立后却缺乏独立迅速建立民族经济的能力,经济依附性的状况没有改变……尽管革命后建立了十几个“共和国”,但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本质相去甚远。拉美独立运动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族独立运动的有利国际环境中出现的由落后的地主阶级占有成果的革命。——摘编自张伟伟《美国独立战争与拉美独立运动比校研究》(二)拉丁美洲文化1、拉丁美洲的由来:2、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文化3、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多元文化(1)背景:拉美独立运动结束了殖民统治。(2)表现:①经济:取消奴隶贸易,取消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②政治:A.追求法治、自由:颁布宪法;取消奴隶制。B.形成独裁权力: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考迪罗(Caudillo):亦称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制度,在西班牙语里原意是首领、头领。最早产生于19世纪初拉丁美洲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斗争的时期,那时涌现出一批军事领袖,他们为拉美各国的独立做出了贡献。独立后,他们大权在握,实行专制统治,成为第一代“考迪罗”。此后,一些高级军官和地方首领通过政变或战争以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现象在拉美政治生活中普遍出现。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在思想上传统天主教影响较大。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独立后虽然部分考迪罗在人民压力下作出一些改革,但由于其和大庄园主在经济及政治上的垄断密不可分,所以未触及大地产制度,是拉美经济发展的阻碍。

考迪罗的出现对于刚刚独立的拉美诸国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但是长远来看,却是阻碍了拉美国家近代化的发展。而且拉美的考迪罗制度一直影响到20世纪拉美诸国的政治走向。(二)拉丁美洲文化1、拉丁美洲的由来:2、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文化3、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多元文化(1)背景:拉美独立运动结束了殖民统治。(2)表现:①经济:取消奴隶贸易,取消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②政治:A.追求法治、自由:颁布宪法;取消奴隶制。B.形成独裁权力: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③存在问题: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3)特征:①拉丁美洲文化多元性非常明显。②战后形成考迪罗独裁权力。

独立后拉丁美洲并没有像在美国那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是拉丁美洲的经济仍由矿山、种植场和种植园所控制;矿山、种植场和种植园是由过着仅能糊口的生活的印第安人和非洲奴隶提供劳动的。

自由贸易的确给沿海地区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活力,但这对静止不变的内地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由于缺乏资本、缺乏技术、缺乏健全的社会经济结构,独立的拉丁美洲在世界经济中仍处于停滞的状态。比较项美国文化拉丁美洲文化相同点背景特点影响共同缺陷不同点种族血统语言文化符号政治文化宗教

思考点:

你认为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有哪些异同?都受到欧洲殖民侵略、种植园经济和黑奴贸易的影响多元性;以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美洲文化对美洲印第安文化造成破坏;种族压迫和歧视长期存在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多元;白人、黑人、印第安人,融合较少多源,但并不是混血社会(以文化融合为主)多种信仰,多信奉新教(清教徒)民主法治、权力制衡原则自由女神美式英语为主宗教文化多信奉天主教印第安原住民保留多神信仰、图腾崇拜独立后具有“考迪罗”独裁政治特点拉丁舞拉丁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印第安语多源,已形成混血社会(以血统融合为主)多元;白人、黑人、印第安人,融合较多1、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解析:殖民者进行殖民的过程中,都会将本国的生产方式移植到殖民地。拉丁美洲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它们属于相对落后的封建国家;而英国的工商业比较发达。因此在移植本国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差异。西班牙葡萄牙移植了落后的发展模式,在拉丁美洲掠夺黄金白银,以供皇室挥霍,而英国的工商业文明对北美发展模式产生深远影响,D正确。拉美地区原著民遭遇杀戮和疾病而人口大量减少,北美原著印第安人几乎灭绝,A选项排除。新航路开辟后对亚非拉的殖民同步进行,排除B项。移民同样是共性,排除C项。D2.位于墨西哥城塔库巴街的三文化广场,包括阿兹特克大祭坛、圣地亚哥大教堂和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分别代表了古代的阿兹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时期文化和墨西哥现代文化。由此可见,墨西哥文化(

)A.杂糅了欧洲与亚洲的文化

B.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相同C.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特质

D.毫无任何印第安土著文化痕迹解析:墨西哥文化中既有印第安人的传统文化,也有欧洲白人天主教文化和现代墨西哥文化,体现了拉丁美洲文化的多元性,C项正确;拉丁美洲原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墨西哥文化包含了欧洲和美洲的文化,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拉丁美洲在殖民地时期的宗国主不同,在历史发展形成的文化类型也不同,排除B项;“毫无任何”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C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二、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文化的重构回顾:拿破仑战争(1804—1815)前欧洲社会材料:拿破仑战争前,欧洲大陆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王国、邦国和自由城市。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是欧洲人的普遍信仰。13世纪末,西欧封建社会在走完近4个世纪的盛期,开始由盛转衰。14世纪,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从15世纪后期开始,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一些君主设法限制封建贵族势力,力图建立强大的王权,但是这种加强了的王权(亦称“绝对君主制”)仍然是封建性质的。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4一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王权与特权,打破宗教禁锢,解放人们的思想。

特别是17一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法国大革命以前,已经不断扩散到欧洲以及美洲地区。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所提出的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等,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为欧洲的现代文明勾画了蓝图,成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

结合材料概括拿破仑战争前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及思想领域的情况。

拿破仑战争(1804—1815)前欧洲社会政治:封建统治(欧洲大陆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王国、邦国和自由城市);

15世纪后期,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一些封建君主王权加强。经济:庄园与农奴制;14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宗教信仰: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是欧洲人的普遍信仰。思想:14-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打破天主教会和专制王权的思想束缚,促进思想解放,自然科学兴起。

特别是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所提出的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为欧洲的现代文明勾画了蓝图,成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

17-18世纪,欧洲大多数国家处于封建统治之下。法国大革命和拿破战争持续数十年,完全打碎了法国的“旧制度”,重新构建了法国的社会结构。与此同时,大革命把“民族”这一本无多少政治含义的概念与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主权的思想结合在一起,用民族国家取代封建王朝国家,用民族利益代替王朝利益。拿破仑战争(1803-1815)回顾:法国大革命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二、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文化的重构1、欧洲文化重构的背景(1)17—18世纪,欧洲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下(2)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了庞大帝国,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这些地区传播。(3)拿破仑对被征服地区统治拿破仑战争是指1803年—1815年爆发的各场战争,这些战事可说是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战争的延续。它促使了欧洲的军队和火炮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军事制度,因为实施全民征兵制,使得战争规模庞大、史无前例。拿破仑战胜第五次反法联盟后,法国直接或间接统治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地区。欧洲大陆主要国家奥地利、普鲁士臣服于法国,俄罗斯也委屈奉迎以求自保。但在1812年侵俄惨败后,国势一落千丈,拿破仑建立的帝国最终战败。———谢国良

拿破仑战争

1812年拿破仑帝国势力范围包括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控制下的附属国、法国的同盟国家拿破仑战争背景:17—18世纪,欧洲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下。拿破仑帝国建立:拿破仑通过战争(1803年—1815年)建立了在欧洲建立了一个从大西洋沿岸到波兰,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庞大帝国。影响:革命性(解放者):①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②促进了欧洲大陆人民的觉醒。被征服地区,在反抗法国征服中,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运动高涨。③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成为欧洲普遍的政治诉求侵略性(侵略者):拿破仑压迫被征服地区,掠夺财富、摊派兵役,引起当地人不满。战争具有侵略性、争霸性。想一想:拿破仑是欧洲民族国家的解放者,还是侵略者?为什么?

(归纳拿破仑战争是怎样改变欧洲政治文化的?)推翻封建制度,实现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振奋欧洲的思想。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许多国家的资产阶级虽然对法国爆发的革命欢呼雀跃,但是却无力效法而付诸实践。拿破仑战争则帮助了他们,弥补了他们的先天不足,使他们在众多的国度里成为执政者。同时,“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在攻无不克的军队和大炮的陪伴下,对欧洲的影响更为深刻。——《拿破仑战争在欧洲的进步作用》拓展:《拿破仑法典》的影响(1)对于巩固和发展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立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体系有着重要意义。(2)法典对于农民小土地所有制的肯定,赢得了法国广大农民的支持,成为拿破仑粉碎国内外复辟势力,进行一系列战争的坚强保证。(3)在对外战争过程中,拿破仑又把这一法典的许多条文和原则推广到广大被征服地区,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思考: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区域推行《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体现了哪些原则?在征服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37条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土地)所有权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影响:传播了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启蒙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了欧洲社会变革。自由、平等原则保护私有财产保障土地不受封建复辟势力的侵犯保障资本主义自由买卖二、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文化的重构1、欧洲文化重构的背景2、欧洲文化重构的基本内容:①传播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

传播启蒙思想(民主、自由、平等、法治);②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高涨;③反对封建专制,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材料:拿破仑每征服一个国家,便开始着手革除它们的旧制度,并建立新的制度,如没收教会和逃亡贵族的财产,对其进行拍卖;剥夺教堂、寺院征收各种捐税的权利,取消贵族僧侣的特权;废除徭役、贡赋等封建义务;宣布公民平等、信仰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甚至在新建的国家制度里按照法国的模式制定宪法、成立政府和议会。思考:拿破仑战争前后,欧洲政治文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战前:封建专制统治

战后:民主、独立、自由、法治成为欧洲普遍政治诉求回顾:欧洲各国对拿破仑战争的态度?

组建反法同盟,最终打败了拿破仑思考:各国为了维持战后的秩序和巩固成果,又是如何做的?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选必1)二、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文化的重构1、欧洲文化重构的背景2、欧洲文化重构的基本内容:3、欧洲文化重构的表现:(1)俄国“十二月党人”(1825年)---反对封建专制和农奴制

①背景:A.1812年俄国打败拿破仑进攻,爱国主义高涨;

B.一批贵族青年军官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希望改造国家。②领导者:贵族青年组成“十二月党人”③概况:成立秘密革命组织,1825年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④结果:起义失败,但在俄国传播了革命的主张。⑤性质: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材料:1815-1818年间,一支俄罗斯占领军驻扎在法国。许多军官对他们在其中已生活了4年比较自由的西方社会有着极深的印象。在那里他们吸收了当时法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和激进思想,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当他们于1918年回到俄国时,他们发现沙皇的独裁是无法容忍的。这种情感说明了所谓的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原因。这次起义爆发于1825年12月,即亚历山大一世死后。其首领多半是希望废除农奴制和专制制度,使俄国西方化的军官。由于得不到支持,起义不幸的失败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学思之窗:列宁曾评价十二月党人:

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苏]列宁《纪念赫尔岑》,《列宁选集》第二卷谈谈你对列宁这个评价的看法。“十二月党人”是一些贵族青年军官,缺乏群众基础。起义尽管失败,但在俄国传播了革命的主张,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影响。接受启蒙思想,按照西欧方式改造国家;成立秘密革命组织;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首先列宁承认“十二月党人”革命者的身份;但他们出身为贵族,脱离人民群众使得他们不可能真正发动群众;这场起义以推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为目标,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十二月党人革命精神和革命目标为后的的1905年俄国革命奠定基础;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这些贵族青年军官的愿望最后得以实现。十二月革命党人起义的情景二、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文化的重构1、欧洲文化重构的背景2、欧洲文化重构的基本内容:3、欧洲文化重构的表现:(1)俄国“十二月党人”(1825年)---反对封建专制和农奴制

(2)波兰民族起义(1830年)

---争取民族独立①背景:受沙俄的专制统治,民族矛盾激化②领导者: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③概况:在华沙发动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④结果:被镇压,但进一步推动了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材料一:维也纳会议在俄罗斯境内、原属被瓜分前的波兰的20%的领土上,建立了拥有自己军队的“波兰会议王国”。俄国沙皇即波兰国王。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为波兰人颁布《1815年宪法》,规定由两院构成的议会……。这两个议院都无实权。1820年,为了惩罚议会对俄国政策的反对,沙皇亚历山大禁止众议院开会长达5年之久。……但是在1830年11月,华沙的波兰军事学院发动了起义,反抗俄国。——约翰·梅丽曼《欧洲现代史》材料二:尼古拉一世不能容忍波兰独立,遂于1831年2月派12万大军镇压起义。9月8日,华沙被俄军攻陷。失败贵族青年军官、学生俄国专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肖邦二、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文化的重构1、欧洲文化重构的背景2、欧洲文化重构的基本内容:3、欧洲文化重构的表现:(1)俄国“十二月党人”(1825年)---反对封建专制和农奴制

(2)波兰民族起义(1830年)

---争取民族独立(3)德意志1848年革命

---争取统一的独立国家①背景:a.德意志地区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普鲁士战败于拿破仑,失去大量土地;b.普鲁士进行了并不彻底的农奴制改革

c.随着经济发展,德意志要求改革与统一的呼声高涨。②领导者:(改革)普鲁士首相与政府;(革命)普鲁士资产阶级③概况:进行改革,颁布《普鲁士改革赦令》废除农奴制;1848年,奥地利和普鲁士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④结果:改革成功废除农奴制;而1848年革命失败,但德意志的统一之势已不可阻挡。(1864-1871普鲁士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史料阅读:1807年颁市《普鲁士改单赦令》规定:.....10.从本令之日起不得以家庭出身或婚姻,或以承担农奴地位,抑或以契约创设新的农奴制关系。

11.因本令之公布,那些由继承,或由其自身权利,或由永佃、或由公簿持有而占有其农地的农奴及其妻儿的各种现有农奴制关系和一切相互的权利义务,均应完全停止。思考点: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政治文化出现哪些新因素?(1)政治制度:冲破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秩序,加速了欧洲各国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欧洲各国开始不同程度地争取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斗争。(2)思想观念:①对内: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观念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②对外:民族民主意识的空前觉醒,反对专制制度,争取民族独立,要求实现国家统一(3)阶级力量: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日益强大,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知识拓展:拿破仑战争与拉美民族解放运动在19世纪上半叶,欧洲爆发了拿破仑战争,战争之后,拉美爆发了民族独立运动。拿破仑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了自由、平等、法治、共和等思想,被一些拉美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同时,一些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参与了法国大革命或拿破仑战争,回国后投入到民族解放运动中;此外,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在拿破仑战争中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其统治的合法性出现危机,为拉美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契机。1808年,拿破仑军队占领了马德里,消息传到拉丁美洲,加拉加斯(后来的委内瑞拉首都)的爱国者们涌向了市政厅,他们愤怒的质疑殖民当局:“西班牙国家都灭亡了,我们为什么不成立新政权?”于是,第二天就召开了新议会,成立了新政权,驱逐了殖民当局,参与了此事的玻利瓦尔热情邀请米兰达从英国回归拉美,开始招募军队,拉开了拉美大陆的独立运动大潮的序幕。19世纪初,俄国一些贵族青年军官参加了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和以后的国外远征。他们目睹西欧资本主义生活,希望按照西欧的方式来改造国家,于是成立秘密革命组织,准备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这可以用来说明,拿破仑战争客观上(

)A.消除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B.指明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向C.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D.打击了欧洲一些国家的封建制度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通过反击拿破仑、进行卫国战争和国外远征,俄国进步青年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希望按照西欧的方式改造俄国,并成立秘密革命组织,准备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等,可以用来说明拿破仑战争客观上打击了欧洲一些国家的封建制度,D项正确D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二、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文化的重构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1、文化侵略含义

文化侵略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试图用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去取代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淡化后者的民族认同感,从而使其对外族文化产生一种依赖感,最终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2、文化侵略目的

改造甚至消灭被殖民地区的文化,淡化其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3、文化侵略方式①向被殖民地区强行输入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②传播基督教,企图用宗教麻醉殖民地人民的思想。③强行改造被殖民地区的社会政治结构;奴化教育;控制思想舆论,出版报刊;兴办各种慈善事业;④通过教育和其它文化活动强行推行西方语言、宗教;4、文化侵略的结果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文化,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文化侵略伴随着西方殖民国家对东方的殖民侵略出现。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比先灭其文化。—清代龚自珍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1、文化侵略含义

2、文化侵略目的

3、文化侵略方式

4、文化侵略的结果5、被侵略民族应对文化侵略的措施(亚非文化重构)(1)中国:①保留的传统文化: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挽救民族危亡,保留传统文化精髓: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

康有为主张“托古改制”;始于1860年的反洋教运动:1870年天津教案

、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等。②接受外来文化:ⓐ林则徐、魏源、郑观应开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影响了周边国家:如日本ⓑ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向西方学习新器物、新制度。ⓒ新文化运动后,西方新思想传入中国。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1、文化侵略含义2、文化侵略目的

3、文化侵略方式

4、文化侵略的结果

5、被侵略民族应对文化侵略的措施(亚非文化重构)(1)中国:(2)印度:①保留的传统文化:ⓐ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基督教未能全面流行。ⓑ种姓制度虽然被废除,但仍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②接受外来文化:ⓐ英国把英语、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文官制度等移植到印度;ⓑ印度上层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并提出“印度人的印度”的口号。(受欧洲意识影响[民族意识])(3)埃及:①保留的传统文化:ⓐ伊斯兰教仍然是其主要宗教;ⓑ阿拉伯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得以保留。②接受外来文化:长期接受法国、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1、文化侵略含义2、文化侵略目的

3、文化侵略方式

4、文化侵略的结果5、被侵略民族应对文化侵略的措施(亚非文化重构)6、西方文化侵略的特点(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殖民国家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等,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2)侵略方式具有多样性。由于文化涵盖的面极广,殖民国家通过制度、教育、宗教、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3)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文化侵略不像武力侵略那样明显,它可以在文化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破坏更大。(4)具有广泛性和全球性。西方文化侵略是伴随着其殖民活动进行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都深受其害,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接受了其先进文化的熏陶,更有利于推动全球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5)影响具有两面性。西方的文化侵略对被侵略国家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一场灾难,但同时为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条件,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1、文化侵略含义2、文化侵略目的

3、文化侵略方式

4、文化侵略的结果5、被侵略民族应对文化侵略的措施(亚非文化重构)6、西方文化侵略的特点7、西方文化侵略的影响(1)欧洲殖民者进行文化侵略给被侵略国家的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一场灾难;同时也把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带到被侵略地区,激发了这此地区的民族民主意识。为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条件,客观上推动了当地的近代化。(2)被侵略民族不同程度的接受外来文化,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近代文化侵略具有两重性,我们既要坚决抵制文化侵略,又要在坚持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不断发展自己。”

——习近平思考:学习了本课,你对战争与文化的关系有怎样的认识?战争不仅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也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流、交汇、传播,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完善。①西方文化扩张往往伴随着侵略战争,要坚决反对侵略战争,努力维护和平!②文化扩张具有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

对被侵略国家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一场灾难,但同时为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条件,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③要树立开放包容的意识,加强文化交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发展完善自身文化!④坚持文化自信、防止并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侵略!文明交往的主要两种方式:和平或暴力和平交流方式有商业贸易,宗教传播、游历访问,暴力也是文明传播的一种手段。

一次又一次的征战突破了地域的局限,导致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大融合,客观上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认识: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1、文化侵略含义

2、文化侵略目的

3、文化侵略方式

4、文化侵略的结果

5、被侵略民族应对文化侵略的措施(亚非文化重构)6、西方文化侵略的特点7、西方文化侵略的影响(一)美国文化:战争前后的文化表现(二)拉丁美洲文化:战争前后的文化表现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文化的重构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1、欧洲文化重构的背景2、欧洲文化重构的基本内容3、欧洲文化重构的表现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波兰1830年起义

德国1848年革命

文化融合的多样性文化重构的时代性文化侵略的双重性解析:根据材料“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可知,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统一文化的发展,即客观上促进了印度文化的重构,A项正确;材料强调英国殖民侵略对印度文化的积极作用,并未提到其破坏性,排除B项;材料强调印度在西方文化影响下文化思想的重构,而英国的殖民侵略是导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开展的原因,不能说殖民侵略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因果颠倒,排除C项;材料强调英国对印度的文化重构和影响,属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1.“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由此可知,英国的殖民(

)A.客观上促进文化重构

B.破坏了被殖民地的传统文明C.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

D.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A解析:据材料“接受了当地印第安文化的许多特点”可知,白人在征服美洲大陆的过程中吸收了来自美洲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融入了印第安人的因素,体现了印第安人的文化对白人生活的影响,故选B项;一些美洲文化已经断绝了传承,如玛雅文化等,且材料强调美洲文明对白人生活的影响,并非美洲文明的生命力,排除A项;1984年处于独立战争之后,美国已经建立,殖民扩张已经在美国结束,且材料信息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C项;独立战争前的美洲居民文化融入了来自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但该地区依然以白人文化为主导,并非被同化,排除D项。2.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84年写道:“诚然,白人拥有掠夺印第安人和接管整个大陆的人数、组织和力量。但最后,白人发现,他们已不知不觉地在自己的词汇、文学、服装、药物以及他们所种植和消费的作物中接受了当地印第安文化的许多特点。”这表明()A.美洲文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B.不同文明在接触碰撞中彼此影响C.殖民扩张推动文化的多样性

D.先进文明有时会被落后文明同化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人第一次在欧洲土地上同欧洲作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印度士兵中宣传印度历史悠久和武士传统,强调印度士兵们的表现与印度的荣誉息息相连,有利于激发印度士兵的民族民主意识,B项正确3.

一路辗转,士兵们到达了营地。修整后,上尉阿玛·辛格将士兵集合起来训话:许多世纪以来你们一直都是伟大武士之后代,德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比不上印度历史悠久……这是我们印度人第一次有幸在欧洲土地上同欧洲作战,你们必须忍辱负重,因为你们的表现与印度的荣誉息息相连。辛格上尉的训话(

)A.推动印度无产阶级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B.有利于激发印度士兵的民族民主意识C.呼应了国内共产党领导的反英武装斗争D.反映了帝国主义在亚洲殖民体系瓦解B解析:根据材料“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由此可知,拿破仑战争导致了欧洲文化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也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B项正确;拿破仑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出现封建势力复辟的现象,拿破仑战争并未在欧洲普及资本主义,排除A、C两项;拿破仑战争在许多国家引起了民众的反抗,排除D项。4.“拿破仑在欧洲建立庞大帝国(从大西洋沿岸到波兰,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欢迎。欧洲各地在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中,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这反映出,拿破仑战争()A.消灭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B.导致欧洲文化重构C.在欧洲普及了资本主义制度D.得到欧洲各国民众的支持B解析:拿破仑作为侵略势力侵入西班牙,侵犯了西班牙的国家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