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投喂技术课件_第1页
饲料投喂技术课件_第2页
饲料投喂技术课件_第3页
饲料投喂技术课件_第4页
饲料投喂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产饲料投喂技术饲料投喂技术一、水产饲料的利用情况饲料投喂技术总体利用率为30%左右1、以饲料系数2计算,干重为1.72kg,1kg鱼的干重为0.3kg,利用率为17%。饲料蛋白质沉积率(0.3×0.7)/(1.72×0.32)=0.38“吃一斤长一斤”还不是最好的。饲料投喂技术利用率为什么这样差?1)饲料投喂过程中饲料损失20-30%;2)进入鱼体的饲料消化率80-85%,饲料形成的粪便为15-20%;3)正常鱼体代谢使被吸收的氮50%被排出体外。饲料投喂技术饲料投喂过程中的损失量分析饲料投喂技术损失量的大小饲料投喂过程中损失的饲料-占投喂量的20-30%饲料投喂技术真有这么大的损失量?饲料投喂技术国外的资料分析饲料投喂技术从上表可以发现,网箱养殖损失的饲料量(30%)高于池塘精养损失的饲料量(10-30%);同时,对于池塘精养手工投饲的饲料损失量(10-30%)大于机械投饲损失的饲料量(5-10%)。

饲料投喂技术国内资料分析饲料投喂技术上表是吴遵霖在16平方米的网箱养鲤鱼作的关于投饲损失量的测定结果。从上表可以看出,“八成饱”损失的饲料为14~16%,而“全饱”损失的饲料达到23%,稍有疏忽就会增加饲料的浪费。

有这麽多的饲料未能被鱼摄食而浪费掉,这既增加了养殖的饲料成本投入,又增加了养殖渔业对水域环境的污染。饲料投喂技术可以自己作试验进行测定饲料投喂技术池塘摄食观察台设置饲料投喂技术损失量原因分析1、投喂量过大。常规的“八成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很难掌握。在生产中养殖户为了单纯最求生长速度而尽可能多喂料。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限量投喂”饲料投喂技术饲料投喂量的确定限量投喂原理:根据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阶段营养需要量和配合饲料的质量水平确定每天的饲料投喂量,根据此量每天限量投喂,改变以“吃饱”为准的饲料投喂定量原则。根据饲料蛋白质含量的饲料投饲率的调整:(标准投饲率的蛋白质含量

实际蛋白质含量)

标准投饲率定量投饲率表的科学制定。饲料投喂技术限量投喂关于鲤鱼鱼体的饱食量与鱼体体重的关系:

logF=0.9488logW~1.5538,其中F为摄食量,W为鱼体体重。

限量投喂饲料的投饲量的确定:

投饲率(%)=[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g/日.kg鱼)]/[饲料中粗蛋白质%×粗蛋白质消化率%×100]这是限量投喂的饲料量的计算公式,对于一般情况较难掌握。

饲料投喂技术2、投饲量的适时变化投喂量没有根据饲料质量的变化进行调整:如粗蛋白质25%、30%的饲料均按照是否吃饱为准显然不科学。应该根据饲料质量的变化,同时还要根据鱼体生理状态和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对投饲量进行适时的调整。饲料投喂技术3、饲料粉末的浪费在颗粒饲料生产出厂时粉末料一般在2%以下,但是在运输过程中这部分料可能增加到2%以上。如果没有在投喂时去除这部分饲料就会出现很大的浪费,3-4%。因为在有颗粒饲料和粉末饲料、碎粒饲料时鱼群一般选择颗粒饲料摄食,再加上如果有风时粉末饲料也会随风飘走散布在水面或陆地上。正确的方法是在投喂时应该过筛,筛除的粉末饲料用于培育小规格鱼种或半药饵用。饲料投喂技术投饲料时水面上的饲料末饲料投喂技术4、颗粒规格与鱼体摄食口径的匹配饲料颗粒与鱼的有效摄食口径:正常口径的25%为颗粒饲料的直径,颗粒径长比为1:2颗粒的硬度和比重影响到在水中的沉降速度,对摄食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颗粒太硬时需要吸收一部分水分变软后再被鱼体摄食,如果在沉降过程中没有被鱼摄食而一旦沉入水底就会浪费(作为肥料了)。颗粒的适口性对摄食产生影响。饲料投喂技术鲫鱼颗粒规格与鱼体大小的关系饲料投喂技术5、饲料投喂方式影响饲料的损失量人工投喂与饲料机投喂两种方式以人工投喂饲料浪费最大,比投饲机多浪费7-8%的饲料。饲料投喂技术人工投喂与机械投喂的比较人工投喂机械投喂随意性随人的情绪变化固定饲料在水中分布面积小成扇形,投饲面积大饲料分布均匀性不均匀均匀颗粒进入水中落点经常变化相对固定摄食鱼群密度相对集中大分散,密度小投饲频率稳定性不稳定固定鱼体个体差异大规格整齐饲料投喂技术饥饿的鱼群饲料投喂技术饲料投喂技术投饲机投喂饲料饲料投喂技术饲料投喂技术6、投喂次数投喂次数的确定应该根据鱼体的摄食节律相适应。而摄食节律随生长发育阶段产生一定的变化,投喂次数也要做相应的调整。饲料投喂技术饲料投喂技术要点鱼苗每天投喂6-10次,鱼种、育成鱼根据鱼体大小、水温进行调节原则:定质、定点、定时训食:投饲次数:水温100C以下不投料、14-150C每天1次、18-200C每天1-2次、20-300C每天3-4次、310C每天1-2次、320C以上不投料饲料投喂技术7、饲料的溶失量颗粒饲料在水中的溶失重要来源于颗粒在沉降过程中的溶失和饲料沉入水底后的溶失。

饲料投喂技术饲料入水后在水中的损失量(%)

投喂方法饲料在水中停留的时间15分30分2小时6小时12小时含25.1%粉料的饲料34.536.642.144.150.2过筛后的颗粒饲料19.720.82227.134.4筛出的粉状饲料90.490.390.79192.8粉料加水搅拌后的饲料44.649.855.463.968.1饲料投喂技术含粉末、碎粒饲料愈多在很短时间内损失的饲料量愈大,如筛出的粉状饲料在入水后15分钟损失的饲料量为90.45%、含25.1%粉料的饲料为34.5%、而过筛后的颗粒饲料的损失量为19.7%。

饲料投喂技术小网箱饲料投喂饲料投喂技术消化效果分析饲料投喂技术消化率大小杂食性鱼类的消化率大约在80%,肉食性鱼类对饲料的消化率通常高于90%,植物食性鱼类对饲料的消化率一般在80%以下。对于鲑鳟鱼类,对商品饲料的消化率大约是74%

。饲料投喂技术饲料消化率过低一般情况下鱼对饲料的消化率可以达到75%~80%以上,那么形成的粪便的量就为20~25%左右。消化率提高,产生的粪便量减小。饲料投喂技术对策选择易于消化的饲料原料组成饲料配方,配合饲料的消化率可以大大提高。体外消化率在饲料质量检验中的应用。饲料投喂技术排泄量大小分析鱼体对摄入体内的总氮有40~50%的量要作为排泄物排出体外而进入水中。

饲料投喂技术氮的排泄量饲料投喂技术在排泄的氮素中以NH3作为主要的排泄物,如虹鳟NH3的排泄量是尿素排泄量的10倍以上。对于鲤鱼每天每kg鱼排泄的NH3量为0.11~0.58g,则每吨鲤鱼每天的量达到0.11~0.58kg。

饲料投喂技术养殖对水域中氮、磷的输入量饲料投喂技术饲料投喂技术池塘生产1吨虹鳟,总P和总N的负载量分别是25.6kg和124.2kg。

以四川的9个水库网箱养殖鲤鱼的平均值来看,每产出1kg的鲤鱼就要向水体输入0.03kg的总磷,0.0822kg/kg的总氮。

饲料投喂技术总结在饲料投喂过程中损失的饲料达到20~30%的量,包括直接损失和在水中的溶失量;形成鱼粪便量约为20~25%。这两项之和为40%~55%,这是未能被鱼摄食和吸收的饲料物质的量。被吸收的量为投喂的饲料量的45%~60%。按照一般规律推算,被吸收的饲料物质又有40%~50%的量被排泄排出鱼体外,这个量占饲料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