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_第1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_第2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_第3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_第4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几个基本概念传染病感染免疫反应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原因传染病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传染病诊疗传染病治疗标准传染病预防办法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1页传染病相关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所产生有传染性疾病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对宿主一个寄生过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潜伏性感染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和特异性免疫反应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原因:传染病流行过程即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流行过程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就是传染源、传输路径和易感人群。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原因有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2页传染病相关概念传染病基本特征:传染病和其它疾病相比含有四个疾病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后免疫传染病临床特点:传染病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显著期和恢复期。传染病诊疗:传染病诊疗,要综合考虑患者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试验室检验(普通检验、病原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内窥镜检验、影像检验、活体组织病理检验)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3页传染病相关概念传染病治疗标准:传染病治疗目标,不但在于促进患者康复,还在于使传染源无害化,预防深入传输。要坚持综合治疗标准,即治疗护理与消毒、隔离并重,普通治疗、对症治疗与特效治疗并重标准。传染病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输路径、保护易感人群。既遵照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发生三个基本条件采取综合性办法,和依据各个传染病特点采取起主导作用办法二者相结合标准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4页传染病分类依据病原体种类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病依据传输路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性传输亲密接触虫媒人兽共患传染病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乙类丙类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5页传染病预防控制标准统一领导,各部门协作依法防制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因地制宜、制订法规、综合防制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6页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监测是指对人群发生传染病、流行及影响原因进行有计划地、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用于指导和评价传染病预防控制。意义任何有组织公共卫生实际或疾病控制活动,从总体上而言,都必须包含监测、干预(卫生服务或疾病预防控制办法)及卫生学(流行病学)研究三部分组成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7页传染病监测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病例为基础监测小区(或人群)为基础监测医院为基础监测试验室监测哨点监测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8页传染病监测目标定量描述或预计传染病发病规模、分布特征、传输范围。早期识别流行和暴发,了解疾病长久变动趋势和自然史对于已毁灭(消除)或正在毁灭(消除)传染病,判断疾病或病原体传输是否阻断。病原学监测监视病原微生物型别、毒力、耐药性及其变异。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9页传染病监测目标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经过血清学监测进行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相关危险因子监测评价预防控制策略和办法效果建立和检验传染病流行趋势预测、预报和预警发觉新发传染病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10页监测系统设计确定监测需求、澄清监测目标明确病例定义和分类确定系统框架、资料起源和汇报方式制订数据分析方案确定监测信息分发和使用机制确定监测系统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11页我国传染病监测概况法定传染病疫情汇报系统综合疾病监测系统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系统特定疾病监测系统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12页疫情汇报责任疫情汇报人执行职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为疫情汇报人汇报程序与时限责任汇报人按要求时限和程序向疾控机构汇报疫情,并做好疫情登记汇报方式经过国家疾病汇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或经过填写传染病疫情汇报卡片、电话汇报等方式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13页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管理、控制、毁灭传染源早发觉、早汇报、早观察、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输路径室内通风、换气;加强饮水、饮食管理;除四害讲卫生;国境检疫;消毒降低人群易感性增强特异性免疫力(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锻炼身体,改进营养,劳逸结合,使用非特异性制剂等)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14页学校常见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霍乱、轮状病毒性胃肠炎、脊髓灰质炎、手足口病、细菌性食物中毒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相关疾病虫媒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寄生虫病:蛔虫病、蛲虫病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15页甲型肝炎病原体:甲肝病毒(HAV),属肠道病毒属72型,抵抗力较强,100℃5分钟灭活,紫外线1小时,含氯消毒剂敏感,只有一个血清型,IgM仅存在于发病后12周内,IgG抗体则长久保留流行病学传染源: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患者在病前2周至病后1周排毒量最多传输路径:粪—口路径易感人群:流行地域发病集中于幼儿和少年儿童,免疫力持久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16页甲型肝炎-临床表现潜伏期:15-45天急性黄疸型黄疸前期:起病急,畏寒、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尿色逐步加深。少数以发烧、头痛和上呼吸道症状开始,平均5-7天黄疸期:自觉症状减轻,发烧减退,尿色继续加深,巩膜、皮肤黄染,1-2周达高峰。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肿大、压痛及叩击痛,部分有脾肿大,连续2-6周恢复期:黄疸消退,症状体征消失,约2-4周急性无黄疸型自觉症状轻,仅表现为乏力、纳差、肝区痛、腹胀等,普通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17页细菌性痢疾病原体-痢疾杆菌(志贺氏菌属)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分4个群(志贺、福氏、鲍氏、宋内氏)39个血清型,对环境抵抗力强,水果、蔬菜、10℃水中可存活10天,可引发水型和食物型暴发。对各种化学消毒剂敏感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生活接触、水、食物、苍蝇等路径传输易感性-普遍易感,免疫力不稳定流行体征-显著夏秋季高峰儿童高发,我国以福氏最常见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18页细菌性痢疾潜伏期:数小时-7日急性期普通型:起病急,发烧、发冷、全身不适、腹痛、腹泻,渐呈经典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腹部压痛,连续1-2周后缓解或自愈,亦可转为慢性轻型:主要表现为腹泻、日数次、稀便,可有粘液,常无脓血,可有低热,病程数日。常自愈,亦可转为慢性中毒型: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突发高热,重复惊厥、嗜睡、昏迷快速发生呼吸、循环衰竭。分为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和脑型(呼吸衰竭型)慢性期-病程超出2个月者慢性迁延型慢性隐匿型急性发作型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19页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病原体人轮状病毒属肠病毒科,分双壳颗粒和单壳颗粒,前一个有感染性,后一致无感染性流行病学主要在青壮年中流行,也可使婴幼儿发病流行季节,北方多在冬春季,南方常在春夏季常呈氺型暴发流行,但也可经过亲密接触传输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可能起源于一些动物,或者是人畜共患腹泻病原临床表现潜伏期为1-7日突然起病以急性腹泻、腹痛、腹胀、腹鸣为主要特征常伴有恶心、呕吐、厌食、乏力等中毒症状,无发烧或低热。每日大便10余次不等重者难以计数,呈喷射状水样便病程3-6日治疗标准补液是本病一项主要办法,预防重点是及时发觉和隔离治疗病人、对病人排泄物及时消毒处理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20页细菌性食物中毒胃肠型食物中毒病原学沙门氏菌-最常见,其显著特点是分布广泛,不耐热副溶血弧菌-革兰氏阴性多形态球杆菌,对酸和热敏感嗜盐大肠杆菌-肠道正常菌群,普通无致病性。包含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仅限于能产肠毒素菌需腊样芽孢杆菌-需氧、有芽孢、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有芽孢,无荚膜有动力被污染食物在20-22°C存活5小时以上,芽孢奈高温流行病学传染源-被感染动物和人;传输路径-经过食用;被病原体污染食物而传输;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不强流行特征-突然发病,潜伏期短,发病时间较集中;公布者仅限于进食同一个被污染食物;在集体用膳单位常呈暴发流行,停供污染食物,疫情即被控制;多发于夏秋季临床表现潜伏期短起病急,先有腹部不适,继而上、中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轻重不一,多为黄色稀便水样便或粘液便,部分伴有中毒症状治疗-普通治疗和抗毒素治疗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21页神经性食物中毒(肉毒中毒)病原学厌氧梭状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对热和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均很强,存在于土壤和家畜中,产生外毒素,为嗜神经毒素,毒性极强流行病学肉毒菌存在于动物肠道,排出后在厌氧环境下繁殖产毒传输路径-毒素污染食物外毒素对人和动物毒性极强,普遍易感临床表现潜伏期12-36小时起病突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先有软弱、乏力、头痛、头晕、眩晕,继而视力含糊、复视、瞳孔散大、眼肌瘫痪。重者出现吞咽、咀嚼、发音困难,甚至呼吸困难等。体温正常,意识清醒。重者2-3天内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治疗普通治疗抗毒素治疗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22页消化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介食物传输传染病1、患者都有进食被污染食物历史,不吃者不发病2、如一次污染大量食物,在进餐者中可引发暴发流行潜伏期短者,临床症状重3、停顿供给该食物后暴发流行即可终止4、介食物传输传染病普通不会形成慢性流行,如食物屡次被污染,流行也可连续较长时间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23页消化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介饮水传输传染病1、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都有引用同一水源史2、除哺乳婴儿外各种年纪、性别、职业均可发病3、当地水源如经常被污染,病例可常年不停发生,呈慢性、地方性流行4、如水源被一次性大量污染,可致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5、水源被净化、消毒后,暴发、流行即可终止6、潜伏期较长传染病,介饮水传输发生病例临床症状较轻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24页消化道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切断传输路径为主综合性防制办法传染源隔离治疗、亲密接触者医学观察、健康体检饮用水管理、粪便和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良好饮食卫生习惯锻炼身体、提升抗病能力,有疫苗搞好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25页流行性感冒病原学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毒属,外界抵抗力弱,对热、紫外线、消毒剂均敏感。分甲、乙、丙三型,其表面抗原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决定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含有易变异特征流行特征传染源为病人,发病早期传染性最强。传输路径为空气飞沫传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情况下,人对流感普遍易感。其流行特征为易发生流行,突然发生,传输快速,含有一定周期性,地域分布与人群免疫状态、传染源数量、交通及人群密集程度、防疫办法相关,冬春季高发人群分布以5-20岁组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4天单纯型流感,最常见,全身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起病急,畏寒、高热、全身不适、头痛、鼻塞i、咳嗽、少痰、咽部充血肺炎型流感,极少见。发烧、剧咳、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发绀中毒型流感,较少见。表现为中枢神经症状显著,高热不退,严重头痛、头晕、瞻望、虚脱、甚至昏迷胃肠型流感,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26页流行性感冒-防控办法做好疫情监测和病原监测病人隔离治疗流感流行时,暂时停顿大型集会和集体文娱活动,不到病家串门,宣传动员群众带口罩,儿童不去公共场所,疫区封锁。空气消毒,开窗通气流感疫苗接种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27页麻疹病原学麻疹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属,无亚型,对热敏感、对日光和化学消毒剂敏感临床表现潜伏期6-21日,普通10日前驱期主要症状全身不适、发烧、乏力、食欲不振、打喷嚏、流涕、流泪、眼结合膜充血,于病程第2-3日,90%患儿有麻疹粘膜斑,2-3日消失病程3-4日开始出疹。出疹期发病后第四日开始,次序:耳后、发际而后前额、面、颈部、躯干、四肢,最终手掌和脚底。皮疹特征:大小不等,初为细小淡红色斑丘疹,散在性,随即增多,呈鲜红色,以后呈暗红色,并增大加密,但疹间有正常皮肤,皮疹早期压之褪色,但病重色深者压之不褪色。严重者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达40℃,精神萎靡面部浮肿,有时瞻妄、抽搐,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肺部湿罗音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及上呼吸道症状减轻,皮疹随之消退,部分皮疹处有糠皮样脱屑并发症有肺炎、心肌炎、脑炎等治疗标准: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和并发症处理、中医中药统一领导,个部门帮助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28页流行性腮腺炎病原腮腺炎病毒,副粘液病毒科,副粘液病毒属,仅一个血清型,自然界中人是唯一宿主,抵抗力不强对热和化学消毒剂敏感流行病学传染源-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腮腺肿大前7日至后9日排毒轻型患者传染性主要传输路径-空气飞沫为主,唾液污染衣物也可传输人群普遍易感全球流行,整年发病,冬春季高发,患者主要为少年儿童病后免疫力持久,学校、幼稚园易局部暴发临床表现潜伏期14-25日,部分有前驱期症状,发烧、畏寒、头痛、纳差、全身不适。1-2日后腮腺肿大,体温上升,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疼痛显著1-3日达高峰,再连续4-6日消退常见并发症-脑膜炎、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治疗标准主要为对症治疗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29页水痘病原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科,仅有一个血清型,生活力弱,人为唯一宿主流行病学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传染性强,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输,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主要为少儿,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高发临床表现潜伏期10-23日前驱期患儿在低热,全身不适同时,即有皮疹出现,大年纪组前驱期较长出疹期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3-5mm斑疹,进展快速,12-24小时经丘疹发展成水疱疹、脓疱疹,有显著瘙痒,水疱疹表浅易破,周围有红晕1-2日后中心干枯结痂,不留瘢痕。皮疹在1-6日内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各期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并发症常见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等治疗-传染性强,宜加强隔离,普通和对症治疗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30页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原学脑膜炎球菌属于奈瑟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能产生毒力较强内毒素,仅存于人体,抵抗力甚弱,对寒、热、干燥即普通消毒剂均敏感,分为Abcdx等九个血清型流行病学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自潜伏期末至发病10天内有传染性,带菌者传染源意义尤为主要,传输路径为空气飞沫,人体易感性与抗体水平亲密相关我国各地都有发病,每隔3-5年出现一次小流行,8-10年一次大流行,季节分布以冬春为主,发病年纪15岁已下居多,感染后约60-70%为带菌者,7%为上呼吸道感染,1%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潜伏期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