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_第1页
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_第2页
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_第3页
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_第4页
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一、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转变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三、荣格人格结构和心理类型说四、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五、霍妮人格发展观点六、新精神分析与经典精神分析关系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1页一、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转变外部原因-推进原因社会:世界经济危机(30s)、纳粹上台

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担心、焦虑、沮丧,惶惶不可终日,造成精神病发病率上升,促使精神分析临床应用与发展,并开始关注更复杂社会文化原因(泛性论处理不了失业、消费、食物、和房租困扰)。

学科:文化人类学发展

对原始部落民族研究发觉,造成心理上有差异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儿女抚养方式不一样,而不是本能。学派:机能主义与行为主义心理学

詹姆斯,提倡实用主义,开创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强调心理现象对环境适应,重视社会文化。“用进废退”,“物竞天择”行为主义诞生。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2页内部原因弗洛伊德性格:作为科学家,严厉认真,不怕修改自己观点。作为领导人,专制暴戾,任何偏离其观点理论都是反叛。轻则痛责,重则驱逐门外、憎恨终生。

“离家出走,逼上梁山,自立门户”。理论局限:(最关键三点)(1)人格在五六岁时完全形成,与以后经历无关(2)影响人格是本能,社会文化影响不大(3)弗洛伊德理论整体上消极特征,即人在很大程度上为本能和无意识控制“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后天努力有什么用?”“一两遗传≥一吨教育?”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3页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生平及著作

AlfredAdler(1870-1937)维也纳出生,犹太谷商家庭“一个男人努力克服自卑感优异样板”六个孩子中老三;幼年多病(佝偻病、肺炎、车祸);成绩平平(数学不及格)1888,维也纳医学院,后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克服幼年恐惧)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4页1899年在维也纳开设诊所19他拜读了弗洛依德《释梦》一书后,撰文为弗洛伊德观点辩护1910年阿德勒成为“周三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和学会杂志《精神分析杂志》主编19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5页19他创建“个体心理学”,创办了该学派理论刊物《个体心理学杂志》,开始把理论重点应用于儿童培养与教育,并取得很大成功。1926年访问美国1934年定居美国1937年在欧洲讲学途中因劳累过分造成心脏病发而病逝于苏格兰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6页主要著作《精神症性格》(1912)《器官缺点及其心理赔偿研究》(1917)《个体心理学实践与理论》(1919)《生活科学》(1927)《了解人本性》(1929)《生活对你应有意义》(1932)《儿童教育》(1938)《自卑与超越》()光明日报出版社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7页阿德勒主要观点1寻求优越2父母对人格发展影响3出生次序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8页1寻求优越阿德勒反对弗洛依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根本动力。摆脱自卑、寻求优越才是人生动力。有生理缺点人往往有一个生理上自卑感,他必须经过发展有缺点器官或全力发展其它功效而使这种缺点得到赔偿。一个人作为人存在着,就意味着含有自卑感,它不停地驱使你去克服它,而只有在你感到向上斗争过程中到达一个满意阶段时,你才有轻松感、价值感和幸福感。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9页2父母对人格发展影响

出生后头几年对人成年后人格形成绝对主要。(与弗洛伊德一致)两类父母行为必定会造成儿童人格问题:溺爱:没有应付生活问题能力忽略: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10页3出生次序

第一个强调出生次序影响人格心理学家。第一个孩子轻易被溺爱,但伴随第二个孩子出生,自卑感变得强烈,多有问题儿童。中间儿童发展比较主动。末生儿也轻易出问题。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11页三、荣格人格结构和心理类型学说生平及著作CarlGustavJung,1875-1961瑞士自幼内省、封闭,喜欢思索梦及超自然东西童年时受到十分强烈宗教影响。他一家就有九名组员是牧师,父亲及八个叔伯

10岁时雕刻小人对话

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12页19在巴塞尔大学取得医学学位,在苏黎世大学精神病诊所谋职。19任苏黎世大学讲师荣格最初对弗洛依德发生兴趣是在他读了他《梦解析》一书之后。19他们在维也纳第一次见面,两人长谈了足足13个小时。19,荣格随弗洛依德出游美国,在克拉克大学举行一系列讲座。(开始怀疑泛性论)19荣格成为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19辞职,彻底断绝关系。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13页著作《无意识心理学》(19)《人及其象征》(1954年)《追求灵魂当代人》(1955年)《分析心理学理论与实践》(1958)《记忆、梦、反省》(1961年)

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14页荣格观点1人格动力

生命力——用“心理能量”取代了“里比多”等值原理——假如精神某个部分受到过分重视,那必定以其它部分损失为代价。熵原理——热动力第二原理,它说明在一个系统内存在着一个能量相等恒常趋势。比如把一个热物体和冷物体并排放在一起,热能将从热体流向冷体,直到它们温度相等。精神意识和无意识部分含有相等能量,因而在人一生中表现机会相等。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15页2人格结构个体无意识:一切被遗忘了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经验,以“情结”形式表现出来。自卑情结、性情结、钱情结集体无意识:在漫长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人类祖先经验,是人类必须对一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代只增加极少变异,是个体一直意识不到心理内容。怕蛇怕黑暗

集体潜意识主要内容是原型,最主要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和本身。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16页人格面具(Persona)指人在公共场所中表现出来人格方面,其目标在于表现一个对自己有利良好形象方便得到社会认可。阿妮玛(Anima)指男性心灵中女性成份或意象,在漫长岁月中男女相互交往所得经验而产生阿妮姆斯(Animus)指女性心灵中男性成份或意象阴影(Shadow)是人心灵中遗传下来最黑暗隐秘、最深层邪恶倾向。生命力和创造性源泉。本身(Self),它是集体无意识关键。其作用是协调人格各组成部分,使之到达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17页3人格类型思维外倾——分析、思索外部事物,情感压抑情感外倾——不重思维,重视与他人情感和睦直觉外倾——追求外部世界新直觉,易变感觉外倾——喜欢追求欢乐,活泼,易变成寻欢作乐思维内倾——离群索居,倔强偏执,情感压抑情感内倾——缄默寡言,内心情感体验丰富直觉内倾——富于幻想,性情古怪,体验奇奇怪怪感觉内倾——对事物有深刻主观感觉,缺乏思想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18页四、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

理论【德】埃里克森ErikHomburgerErikson1902-1994一生充满了自我认同感问题。私生子,单亲家庭,有继父。只受过大学预科教育

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19页1927年开始接收了安娜·弗洛依德在儿童精神分析方面训练,从此走上了精神分析道路。1933年他参加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同年去美国波士顿开业1944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研究所纵向“儿童指导研究”。期间认识了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特(RuthBenedict)和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ad),吸收了人类文化学研究方法。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20页1938年,他前往印第安部落从事儿童跨文化现场研究,深入意识到社会文化原因对人格形成主要性1951-1960年任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1960年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同一性:青春期与危机》(1968)

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21页埃里克森主要观点自我概念在为本我服务过程中,自我形成了自己内容、需要和机能。自我不但能确保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而且是个人自我意识和同一性源泉。心剪发展阶段理论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22页婴儿期(0-1.5)信任对不信任儿童早期(2-3)自主性对惭愧和怀疑成年中期(25-65)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早期(18-25)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晚期(65-)自我调整与绝望期冲突青年期(12-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学龄期(6-11)勤奋感对自卑感学前期(4-5)主动感对内疚感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23页五、霍妮人格发展观点karenHorney,1886-1952德国汉堡19取得医学博士学位23岁时成为精神分析医生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第24页1932年,她受弗兰兹·亚历山大邀请赴美,担任了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两年后,移居纽约,创办了一所私人医院,并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培训精神分析医生。因为她与弗洛伊德传统理论分歧非常之大,以致使她退出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