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绪论部分次课_第1页
中药炮制学绪论部分次课_第2页
中药炮制学绪论部分次课_第3页
中药炮制学绪论部分次课_第4页
中药炮制学绪论部分次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药炮制学绪论部分次课第一章绪论一、概论

1.中药炮制:一个理论一个性质三个需要一项传统制剂技术广义内容:净制、切制和炮制狭义内容:炮制(炒、炙、煅、蒸、煮、燀、复制、发芽、发酵、煨、烘焙、制霜、提净、水飞、干馏等)

第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中药的使用特点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五味理论:酸、苦、甘、辛、咸肝、心、脾、肺、肾木、火、土、金、水醋制:柴胡、香附、元胡,入肝蜜制:党参、甘草、黄芪,补脾益气盐制:黄柏、知母、车前子,入肾结论:入肝--醋制;

入肾--盐制;补脾益气--蜜制。

第3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一药多用

生麻黄、麻黄绒、炙麻黄、炙麻黄绒(3)便于调剂

(4)便于制剂(5)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马钱子(砂烫或油炸)乌头(蒸或煮)半夏(浸漂、复制)麦芽(发芽法)血余炭(扣煅法)第4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中药炮制学

内容:炮制的理论、工艺、规格标准、沿革、方向最早的专著:《雷公炮炙论》4.中药炮制学的任务(1)继承

(2)研究探讨炮制原理

(3)改进炮制工艺

(4)制定质量标准

(5)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第5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炮制学的特点

1.独特性:中药不同于其他药物之处: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应用经过加工炮制天然药物和中药的理论体系不同:以人参精为例第6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人参精

中国:本品为人参的稀醇制剂,每ml相当于人参1g。功能与主治:补气、生津、止渴。用于气虚、心惊、津亏损、口喝。本品由人参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主治范围:有助消化、增食欲,振作精神,强壮身体之作用,并能促进血液循环及性机能,对心脏病、肾脏病、神经衰弱、疲劳过度,气喘吐血、肺痨、失眠、头痛、眩晕等有效。

苏联:本品由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栽培品的人参根提取而成,具有酒类液体特有的香气和口味。服用本品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能降低血糖和糖尿量,维持血压处于正常状态。本品是增强机体机能的药物,用于困乏,疲劳过度和神经衰弱第7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古老性

①古老的理论体系

a关于蜜制益气酸苦甘辛咸、肝心脾肺肾

b关于酒制升提类比

c关于“去瓤免胀”“抽心除烦”等

d关于“黑能胜红”血见黑止、炒炭止血木青水黑白金黄土赤火相生相克第8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古老的操作方法③古老中有精华

④古老的炮制学科在中药界占有重要地位

3.与边缘学科相关强①与温度的控制及机械相关

②与化学实验相关

③与生物实验相关

④与临床实验相关

第9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药炮制的起源1.炮制起源于用药实践

2.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3.炮制与饮食相关4.炮炙——炮制的衍变

第10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1.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2.金、元、明时期——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3.清代——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4.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第11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唐以前唐宋金元明清合计新增加132997265943267目前沿用81336610780药典收载641111124历代酒制药物品种新增加和沿用情况表

可见在宋代新增加酒制药物数量最多,目前沿用或被药典收载的药物也属最多。第1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生产方面:1500多饮片厂,机械化,半机械化代替了手工操作切药刀或部分的改为机械生产。①选药:振荡式筛药机②洗药:滚筒式洗药机、刮板式洗药机③润药:冷压浸润机、真空加温润药机④切药:剁刀式切药机、转盘式切药机⑤炒药:滚筒式炒药机、中药程控炒药机、平锅炒药机⑥干燥:翻板式干燥机、热风干燥机、微波干燥、红外干燥机等。第13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切药刀第14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振荡式筛药机第15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滚筒式洗药机滚筒式洗药机第16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减压冷浸示意图

第17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真空加温润药机第18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剁刀式切药机剁刀式切药机外形图第19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旋转式切药机第20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滚筒式炒药机第21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药微机程控炒药机1电子秤2料斗3料斗提升架4进料槽5进料推动杆6进料门7炒药锅8烘烤加热器9液体辅料喷嘴10炒药机顶盖11搅拌电机12观察照明灯13观察取样口14锅体前门15排烟装置16犁型搅拌页片17出药喷水管18出药门19出药滑道20测温电偶21桨式搅拌叶片22锅底加热器23锅体机架24料斗提升电机25液体辅料供给装置第2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干燥设备第23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科研方面:a科研队伍情况b学术刊物c炮制专著。如:《中药炮制经验集成》。《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炮制述要》、《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各省市的《炮制规范》d学术会议e国家重视f成果方面:第24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教学方面:在不同的章节及炮制法中,都有现代研究内容新增加进来。槟榔:传统:大:15~20天,小:10天;夏天腐烂变质研究:槟榔中的槟榔碱含有N原子,且分子量小,易溶于水。结论:槟榔长时间水泡的软化法不合理。改进:“粉碎成米”“硬木刨片机”

第25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学习中药炮制学的目的任务

1.要热爱该学科2.善于发现问题,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打基础3.要掌握传统炮制的基本内容4.要掌握一套研究的基本方法第26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节炮制研究一.研究的原则1.以中医医药理论为指导

A.大黄:药物升降沉浮

B.砂仁:药物归经

第27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来龙去脉--变化的全貌--精华--发现问题--打下基础--立题找突破点。二.研究的内容1.文献研究及经验总结——寻找现代研究切入点文献--基础。了解其现状,分析其演变过程,探知炮制目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示科研思路。第28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①关于酸枣仁的炮制作用酸枣仁:养心安神敛汗。《证类本草》:“生用醒睡,炒用治失眠”。又提到:“生酸枣仁能治心烦,不得眠。”研究证明:成分:酸枣仁皂苷和白桦酯酸(betulinacid)药理:煎剂灌胃,生、熟(炒枣仁),对大、小鼠镇静。生、熟--硫喷妥钠结论:否定了“生用醒睡,炒用治不眠”之说。问题推测:

第29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关于“去参芦”问题宋《中藏经》:“人参芦吐人”。后世均去芦。研究证明:

a.参身、须、芦均有人参皂苷,参须>身3~4倍,参芦>身2~3倍,芦占全参重量的1.2~1.5%。

b.草酸钙:芦>全2~3倍。草酸钙→刺激胃粘膜→致吐。催吐试验:参身、芦实验结果无差异。参芦量大,仍无差异。皂苷催吐实验(—)。结果:与传统理论相矛盾。结论:不去芦,省药材,省工时。第30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评价传统的理论及技术(1)关于:“醋制”的作用(2)关于柴胡分离不同药用部位的问题传统:近年:研究:茎叶含挥发油根含皂苷结论:古人“去茎叶”的净选方法是正确的。第31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寻找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巴豆的加工及质量控制:传统加工:松散的粉末传统理论:能降低毒性,缓和其峻泄作用。存在问题:对“松散”的理解和控制差异大,需要指标。现代研究(成分和药理):

a.主巴豆油-剧毒,峻泄,服1/4滴峻泄。巴豆油遇到碱性肠液--巴豆酸

b.含有巴豆毒素(毒性蛋白)--剧毒(制霜注意)第3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毒性:

a.巴豆油20滴--肠壁腐蚀,呼吸困难致死。

b.毒性蛋白--溶解红血球,局部细胞坏死。结论:传统方法--合理,蒸热--破坏毒性蛋白,压去油--降低峻泄作用。但尚缺少质量控制的标准。含油量测定方法:沙氏提取器,乙醚提净巴豆油,剩余的渣滓精密称量,得出含油量。质疑:《药典》:炮制用去油成“霜渣”(即蒸热,压去油)或“稀释成霜法”(即淀粉稀释至规定含油量)。第33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炮制研究的方法(一)临床验证的方法麦芽传统炮制:炒焦临床应用:消食健脾(亦能退乳)主含成分:淀粉酶(酶50℃就可以失去活性)推论:炒焦会使淀粉酶失去活性,消导力应该下降。临床验证:焦麦芽的消导力不下降反而增强。提示:炒焦后-新的成分,而它恰好能提高消导作用。第34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与药理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乌头传统:有毒,泡、煮后应用目的:研究:①成分:主为乌头碱及其它成分(糖、微量元素……)②乌头碱:外用:局麻和镇痛作用。内服或注射:降压,呼吸迟缓而困难,降体温毒性极大,0.2mg令人中毒。双酯型乌头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而氨醇型乌头原碱在水中则有较大的溶解度。第35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炮制原理:毒性较大的乌头碱水解,产生毒性很小乌头原碱炮制原则:①降低毒性(加热,加压,提高碱性)②防止有效成分的流失。现用的水煮方法,可以使乌头碱达到水解的目的,但水解后的乌头原碱易溶于水而流失。合理方法:高压热蒸法炮制。第36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章炮制的原则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一、原则总原则:制其太过,扶其不足具体原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恶为制,相畏为制1.相反为制:如黄连姜制。2.相资为制:两者相互资助,亦称为从制。

a.党参蜜炙,↑补中益气。

b.甘草用蜜炙,亦为相资为制。

c.黄连用胆汁炙,两者均苦寒。第37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相恶为制:即一种减低另一种的性能.如:麻黄蜜炙,4.相畏为制:有毒+抑制其毒性的药物或辅料-炮制制毒性-免发生有害作用。如:半夏用生姜复制。半夏畏生姜,姜制后可以降低毒性。第38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炮制的方法包括: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可根据中医用药1.制其形:一般指切制加工,即变外形和分药用部位。如:

a.全草类药物,细长状的药材切段

b.种子炒黄炒爆

c.矿物药煅制2.制其质:一般指通过加工炮制,变性能及其质地。如:

a.炒黄:增香气,“香能醒脾”。增开胃醒脾作用。

b.炒焦:能减刺激性,如焦山楂。第39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炒炭:增强止血作用,如:槐米,地榆。d.煅炭:改变药物性能,如血余炭、棕榈炭产止血作用e.蒸制:增强药性,如首乌、地黄的补益作用增强。降低毒性,如藤黄降低毒性。保存药性,如黄芩。f.煮制:降低毒性,如煮乌头。洁净药物,如煮珍珠。g.燀制:分离非药用部位,如燀苦杏仁h.复制:降低毒性,如矾制半夏。i.发芽:产生新的药性,如大麦发芽。第40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制其性:一般是指通过炮制影响药物四性。如:a.南星:辛温,胆汁制,降低其辛温之性,则清润去燥。b.大黄:苦寒,酒炙,降低苦寒之性。c.黄连:苦寒,吴茱萸炙,降低苦寒之性。d.甘草:甘平,蜜炙,则甘温。4.制其味:一般是指通过炮制影响药物的五味或矫正劣味。常常通过辅料味的厚薄,如盐、醋、胆汁制能使药物的味更厚(因咸、酸、苦味厚,属阴),酒、蜜能使药物的味变薄(因辛、甘属阳)。有时也可以通过浸、漂、泡、煮、捣的办法,使药物的味变薄,其缓和了药性。第41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炮制与临床疗效的现代理论(1)提高中药的有效利用度

(2)改变有效成分的量和质,缓和药性,突出功效。

成分复杂,一药多效。通过炮制降次要成分的含量,以突出某一方面的功效。[举例]

如麻黄蜜炙第4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改变有毒成分的量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