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案_第1页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案_第2页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案_第3页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案_第4页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2、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设计、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的了解,培养对环境的关注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有一种物质,农民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却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种物质是什么呢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的燃烧;有机体的分解;动值物的呼吸作用;火山喷发。光合作用;海水的溶解;碳酸盐的形成。【讲解】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循环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恒定,以体积算,占空气体积的0.03%。【拓展视野】温室效应随着工业生产的开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所谓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存在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如地球的气温上升,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有的地方会炎热得无法居住;气温上升,还会使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将变成沙漠。有的科学家认为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展示】展示一瓶可乐,并翻开,可以看到许多气体冒出,这些气体就是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讲解】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在20℃时,将二氧化碳加压到5.73×106Pa即可变成无色液体。在-56.6℃、5.27×105Pa时变为固体。空气中的二度高于-78℃时,雪花状的固态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干冰在气化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人造云雾,甚至形成降水。2.二氧化碳与水反响提示: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会变红色。a.二氧化碳与水反响实验序号实验现象实验目的与结论12小花变红色证明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3小花不变色证明枯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4小花变红色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响生成了酸这里的酸就是碳酸,它是溶解于水中的少局部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响生成的产物。反响方程式:二氧化碳〔CO2〕+水〔H2O〕碳酸〔H2CO3〕b.碳酸受热分解实验现象:加热后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实验结论:△反响方程式:碳酸〔H2CO3〕二氧化碳〔CO2〕+水〔H2O〕【讲述】化合反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的物质的反响。即A+B+…=C分解反响: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响。即C=A+B+…三、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提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实验原二氧化碳〔CaCO3〕〔HCl〕〔CaCl2〕〔H2O〕〔CO2〕实验装置图:发生装置:固体+液体气体收集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响,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注:长颈漏斗下端要液封,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漏斗口逸出。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假设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响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高温补充: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CaCO3〕〔CaO〕〔CO2〕生石灰溶于水生成熟石灰:氧化钙+水氢氧化钙〔CaO〕〔H2O〕〔Ca(OH)2〕二氧化碳使澄2.二氧化碳与灭火向装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实验现象:蜡烛按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熄灭。实验结论:二氧化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典例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最好选用〔〕A.碳应思路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的是块状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响制取的。这是因为:〔1〕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响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响速度太快不利于控制。〔2〕不能用硫酸,因为反响时会生成微溶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外表反响难以进展。〔3〕不用浓盐酸,因为在用浓盐酸反响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纯,会含有氯化氢气体,对二氧化碳性质有关实验现象产生影响。四、二氧化碳与人体安康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对人体的影响可以下井,注意下井后入口保持开启状态,蜡烛可以不必熄灭,以便于随时观察;如果蜡烛慢慢熄灭了则说明氧气含量缺乏,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下去的话会有生命不安全,要先通风一段时间。补充: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究提示: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二氧化碳可灭火、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步骤:1.收集两瓶空气和两瓶呼出的气体。2.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另一瓶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4.取两块枯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玻璃片上的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做比照。现象:2.空气中澄清石灰水浑浊的少,呼出的气体中澄清石灰水浑浊的多。3.小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直至熄灭,在呼出的气体中很快熄灭。4.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现象,被呼气的玻璃片变湿。结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高;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较高。注:二氧化碳与水反响的视频;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视频。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警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现已证实引起问世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氧气B.氮气C.氢气D.二氧化碳2、“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其所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先变蓝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红后变紫3、以下物质属于纯洁物的是〔〕A.干冰B.汽水C.澄清石灰水D.啤酒4、以下变化是因化学变化引起的〔〕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变浑浊D.干冰汽化吸收热量5、以下反响属于分解反响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6、干涸深井底部二氧化碳浓度较大,是因为〔〕A.井底放出二氧化碳B.石灰石受热分解C.二氧化碳不与氧气反响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7、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时,它们的收集方法一样的是〔〕A.排水集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好采用的方法是〔〕A.猛击后用大量水冲洗B.用大量的水浸泡C.参加适量的稀盐酸后用水冲洗D.用热的纯碱溶液冲9、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C.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D.清的石灰水振荡10、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直接原因是〔〕A.二氧化碳与石蕊直接作用B.二氧化碳与水反响后生成的碳酸不稳定C.二氧化碳能溶与水D.二氧化碳与水反响后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1、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在同样条件下,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12、可以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A.长颈漏斗下端口有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C.注射器内有液体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二、填空题1、以下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分别证明了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把装有萌芽种子的瓶子,按右图装置连接起来:过一段时间,翻开夹子,往瓶子里注人清水,使气体排出试管。观察到试管里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因为:瓶中萌发的种子呼吸放出的气体与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响的缘故,写出该反响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常有白色物质,该物质的产生是因为石灰水与空气中的反响导致的,该变化属变化。4、中央电视台在大年夜的晚上八点都会为全国人民献上一台“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节目,当表演喜庆的舞蹈时,舞台上出现云雾缭绕的景象试问:〔1〕产生云雾的方法是〔〕A.施放干冰B.燃烧白磷C.燃烧秸秆D.施放水蒸气〔2〕云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课后练习:根基稳固: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B〕A.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以确定CO2浓度是否太高C.图书档案室着火用水灭火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好D.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以用排水法2、以下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D〕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3、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是少量的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响。实验室里收集NO的装置是〔D〕4、二氧化碳之所以能够灭火,是因为〔D〕①密度比空气大;②能溶于水;③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④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⑤能使紫色石蕊液变色A.②③④B.①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④点燃加热5、以下文字表达式表示的是化合反响的是〔D〕点燃加热二氧化锰A.铜绿——→氧化铜+二氧化碳+水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二氧化锰C.双氧水———→水+氧气D.二氧化碳+水—→碳酸6、为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存在环境,以下措施可行的是〔B〕①减少煤燃料的使用;②制止使用煤等燃料;③制止滥砍滥伐;④开发新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植树造林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7、以下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A.干冰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C.二氧化碳灭火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以下各组物质中,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C〕A.水和冰 B.二氧化碳和干冰 C.冰和干冰D.氧气和液氧9、实验室制10、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参加大理石;④参加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C〕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二、填空题1、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只占,但它是绿色植物进展作用中并不可少的原料之一。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变成固体,俗称。2、树叶叶片不仅可以吸收一些有害气体,还可以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和氧气,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通常晴天时,每天每平方米叶片可吸收5g二氧化碳来进展光合作用,则:〔1〕淀粉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2〕某公园中叶片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米,在一个月〔按20个晴天计〕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3〕空气中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右以以以下图所示的装置,写出A、B两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A装置:现象______;验证的性质______。B装置:现象______;验证的性质______。拓展提高:三、多项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1、根据以以以下图来答复:经数小时后,U型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以下哪种情况〔假设:①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