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第六中学2024年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第六中学2024年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第六中学2024年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第六中学2024年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第六中学2024年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第六中学2024年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关于生产生活中的科学道理,表述错误的是()A.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B.园林工人对绿篱定期修剪,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生长C.“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D.“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黄泥吸附小便中的吲哚乙酸,促进枝条生根2.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就升高体温(发烧)来对付。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发烧会导致人体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等副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B.人体内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能刺激某些细胞增殖与分化C.寄生在细胞中的病原微生物,需要由抗体进入细胞进行消灭D.“发烧”后常用含抗生素的药物治疗,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3.用PCR技术将DNA分子中的A1片段进行扩增,设计了引物Ⅰ、Ⅱ,其连接部位如图所示,x为某限制酶识别序列。扩增后得到的绝大部分DNA片段是右图中的A. B. C. D.4.研究发现某糖尿病的病因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和破坏了胰岛β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的水平低于正常值C.患者可以通过定期注射胰岛素缓解病情D.补充促进T细胞分化的药物可以缓解病情5.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之初一般会引起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科学家们通过对发热作用机制的研究,对发热的作用有了新的理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SARS-CoV-2感染者持续高热会使酶活性降低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B.物理降温措施能通过增大散热量来缓解发热症状C.不同程度的发热均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不利于清除病原体D.若体温持续保持39℃,此状态下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6.下列关于基因及其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B.基因表达的场所是核糖体,它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理过程C.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不同的肽链D.tRNA是运载氨基酸的工具,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携带7.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 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 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8.(10分)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作花生种子徒手切片时,需先将花生子叶的一端切出一个平面B.检测还原糖时,用100℃比80℃的热水浴更快出现橙黄色沉淀C.检测蛋白质时,先加2ml双缩脲试剂A,再加2ml双缩脲试剂BD.活动均未设置对照组二、非选择题9.(10分)香稻米香气馥郁,被视为水稻中的珍品。香稻含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质,其中2-乙酰-1-吡咯啉(2-AP)是香稻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已知基因B编码酶B,基因F编码酶F,基因B的数量决定2-AP的积累量,2-AP的积累量与水稻的香味强度密切相关,2-AP的合成和代谢途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普通二倍体水稻中,基因F隐性突变后,稻米表现出香味性状的原因是____。(2)基因b不能控制酶B的合成,基因型为Bbff的水稻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香味。浓香型水稻的基因型为____,无香味纯合水稻的基因型是____。(3)将基因型为BbFf的无香味水稻自交,子代均没有出现香稻,从遗传学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10.(14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为有包膜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0-200nm。颗粒表面有棒状突起,使病毒看起来如同花冠,故而得名。2019-nCoV基因组长度为29.8Kb,为单股正链RNA(正链RNA能与核糖体结合,具有mRNA的功能),结构不稳定,容易产生基因突变,给疫苗研制带来困难。其5’端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其基因组特征与哺乳动物相似,此病毒已在全世界感染多人。(1)请参照中心法则,写出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感染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______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3)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____兴奋进而导致尿量增加,利于毒素排出体外。(4)科研工作者正努力研制预防新冠肺炎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疫苗相当于_______________。将疫苗注射人体后会进入血液循环,病毒选择性的入侵肺部细胞,说明它能够____________并结合肺部细胞表面受体,从而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___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被__________(填“细胞”或“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所凝集,使之失去感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5)新冠肺炎是一种_______________(填“遗传病”或“传染病”),请说出预防该种疾病的两种有效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通过研究科学家推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原始宿主可能是蝙蝠。蝙蝠是多种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由于它有特殊的免疫系统“随时戒备”、“调控得当”,才有效遏制了病毒在体内泛滥,也成功避免了在对抗病毒过程中的伤害。既然蝙蝠携带那么多病毒,那么危险,是否应该大量消灭蝙蝠以确保人类的安全呢?请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一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图甲、乙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图甲细胞处于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期,此细胞中含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它发生在图丙曲线中的____________阶段(填编号)。(2)图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此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四分体,基因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丙曲线中的________阶段(填编号)。若图乙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③和④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最终形成了四个子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aB,则卵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3)图丙曲线中,②③阶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填编号)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12.干扰素是一类糖蛋白,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下图为生产干扰素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干扰素基因与牛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连接在一起的工具是____。培育早期胚胎时,所用培养液的成分除了一些_______类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2)胚胎移植过程中,在不影响胚胎发育的基础上,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为了检测转基因牛的乳汁中是否含有干扰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3)用胚胎分割技术对图中囊胚进行分割时,操作的关键在于___。(4)细胞A来自囊胚中的___,细胞B是从牛胎儿的___中分离出来的。胚胎干细胞在____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A正确;B、定期修剪绿篱,减去顶端,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生长,B错误;C、木瓜会释放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C正确;D、小便中含有吲哚乙酸,吲哚乙酸可以促进枝条生根,D正确。故选B。2、C【解析】

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A正确;人体内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作为抗原,能刺激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B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只能在细胞外发挥免疫作用,C错误;“发烧”后常用含抗生素的药物治疗,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D正确。3、D【解析】

利用PCR技术将DNA分子中的A1片段进行扩增,当引物与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子链延伸的方向总是从5′端到3′端,据此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C均错误,D正确。4、D【解析】

1.由于免疫系统过分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发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2.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产生,生理作用为降血糖。【详解】A、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胰岛β细胞,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B、胰岛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低于正常水平,B正确;C、定期注射胰岛素可以缓解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的糖尿病,C正确;D、促进T细胞分化,可以形成更多攻击胰岛β细胞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不利于缓解病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通过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考查血糖调节与自身免疫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识记自身免疫病的概念、胰岛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明确该糖尿病的致病机理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

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达到29℃时人开始出汗,35℃以上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散热处于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持续高热会使人体酶活性降低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A正确;B、物理降温措施能通过增大散热量来缓解发热症状,B正确;C、适度的发热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清除病原体,C错误;D、要使体温维持在39℃,机体产热量要等于散热量,D正确。故选C。6、A【解析】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一种性状可能会由多个基因控制,或一个基因可能会控制多个性状,基因的表达具有多样性。【详解】A、一个基因可以决定一种性状,也可以由多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A正确;B、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理过程,其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翻译在核糖体中进行,B错误;C、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C错误;D、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tRNA携带,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以及基因表达的过程,要求考生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7、D【解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详解】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核糖体,A正确;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B正确;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C正确;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错误。故选D。8、A【解析】

本尼迪特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详解】A、在制作花生种子徒手切片时,为便于后续的操作,需先将花生子叶的一端切出一个平面,A正确;B、本尼迪试剂在水浴条件下与还原糖产生红黄色沉淀,B错误;C、检测蛋白质时,应取2mL样本上清液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振荡试管,使样本与试剂A混合均匀,再加入5滴双缩脲试剂B,C错误;D、活动中实验前后的现象形成了前后(自身)对照,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二、非选择题9、基因F突变后导致酶F的功能缺失,2-AP累使稻米产生香味具有BBffbbFF、bbff、BBFF基因B和基因F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b和基因f在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形成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只形成BF和bf两种基因型的配子【解析】

提炼题干中信息“(2-AP)是香稻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2-AP的积累量与水稻的香味强度密切相关”,可知B基因数量越多,则香味越浓;且由题图可知F基因存在时会将2-AP分解而使水稻香味丧失,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F基因存在会产生F酶分解2-AP,故基因F隐性突变(f)后,F突变后导致酶F的功能缺失,2-AP累使稻米产生香味;(2)基因型为Bbff的水稻因为有B基因存在,可产生2-AP,且无F酶的分解,故表现为有香味;由题干信息知,水稻的香味与2-AP数量有关,最终取决于B的数目,且不能有F基因,故浓香型水稻的基因型为BBff;无香味纯合水稻可能是无B基因,或有B同时有F,故可能的基因型是bbFF、bbff、BBFF;(3)将基因型为BbFf的无香味水稻自交,若为独立遗传,则后代会出现B—ff型的香稻,故子代均没有出现香稻的原因可能是基因B和基因F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b和基因f在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形成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只形成BF和bf两种基因型的配子。【点睛】此题属于信息类题目,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从题图中找出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进而分析作答。10、体温调节甲状腺渗透压感受器抗原识别效应T细胞体液传染病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不能。①首先有它的生态价值。②其次是它的科学价值。③另外还有经济价值。【解析】

该题属于信息题,首先需要结合题干给出的信息推测得知新型肺炎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且单股正链可以直接作为模板进行翻译,因此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且能直接进行复制和翻译。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进而促进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相关激素。【详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新型肺炎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可以直接进行翻译,因此其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可以发生自我复制和翻译,不需要逆转录为DNA,可以用中心法则总结RNA的自我复制和翻译过程;(2)发热症状的产生与体温调节有关,下丘脑是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其可以支配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来调节体温;(3)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机体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从而使尿量增多;(4)疫苗的本质是灭活的抗原;由于病毒选择性的入侵肺部细胞,证明其对细胞具有识别功能;当它进入宿主细胞以后,主要依靠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对宿主细胞进行识别,并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使得抗原暴露出来;暴露出来的抗原最终依然需要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对其进行特异性结合,从而消灭抗原;(5)遗传病的定义要求患者的遗传物质被改变从而造成了疾病,但新冠肺炎病毒并未改变人体的遗传物质,只是对人体细胞造成了破坏,同时具有高度的散播和传染能量,所以属于传染病;预防传染病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6)虽然蝙蝠携带有较多的病原体,但蝙蝠作为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的一环,具有很重要的生态价值,并且通过蝙蝠研究超声波发明了雷达等,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还有其它的经济价值,因此不能将其大量杀害。【点睛】该题重点考察了新冠病毒的特征,以信息题的形式给出了该病毒的结构和遗传特征,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免疫、生态价值等进行逐步分析,考察了学生获取信息结合知识点分析问题的能力。11、有丝后4⑥初级卵母细胞2①АаB或b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②③④【解析】

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特点比较:分裂时期有丝分裂减Ⅰ分裂减Ⅱ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不形成四分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随机分布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有染色单体,四分体随机分布无同源染色体,无联会,不形成四分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随机分布中期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在赤道板上排成一行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在赤道板处排成两行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在赤道板上排成一行后期有同源染色体(看一极),无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有同源染色体(二极间),有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无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末期有同源染色体(看一极),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均分两极,在每极随机分布有同源染色体(二极间),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均分两极,在每极随机分布无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染色体均分两极,在每极随机分布2、分析题图分析甲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乙图: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分析丙图:①②③段染色体数目减半,表示减数分裂;④段染色体恢复,表示受精作用;⑤⑥⑦段表示有丝分裂。【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对应于丙图中的⑥。

(2)根据分析已知,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因此雌性动物体内的乙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B与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