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19491978)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高考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_第1页
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19491978)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高考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_第2页
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19491978)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高考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_第3页
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19491978)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高考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_第4页
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19491978)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高考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1949-1978)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历史分期: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中国现代史可分为五个时期:1、过渡时期(1949、10-1956、底):①政权巩固、经济恢复时期(1949、10-1952)②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底)2、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底-1966、5)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5-1976、10)4、徘徊时期(1976、10-1978、底)5、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底-至今)①政策调整时期(1978、底-1992)②制度创新时期(1992-至今)二、核心知识突破

过渡时期(1949—1956年)二十年探索时(1956—1976年)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以来)政治三大政治制度确立。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个人崇拜盛行,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一国两制”成功运用,经济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了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文革”使经济遭到更大的破坏。对内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文化“双百”方针文教发展。国防科技和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文艺和教育事业受到重大冲击。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外交“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一条线、一大片”全方位、无敌国外交活动1、记住一五计划背景、时间、成就、特点、意义2、记住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3、知道三大改造时间、目的、措施、实质、意义4、记住过渡时期的阶段特征回顾基础,查缺补漏经济领域:新教材新观点新教材新观点知识扩展线索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的特点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其过渡的特点:(1)从社会性质看:过渡时期不完全是社会主义的,但它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社会主义因素。说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是就其政权的某些特点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而言;说过渡时期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就其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这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加以强调的结果,我们不能把新民主主义同社会主义截然割裂开来。(2)从经济结构看:三大改造前,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其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占较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完全占据主导地位。(3)从阶级结构看:三大改造前,多种阶级成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并存;经过改造,他们都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知识扩展线索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的特点(4)从主要矛盾看: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经过三大改造,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复存在,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5)从政治制度看: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政治制度由初期的政治协商制度转变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扩展线索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的特点二、核心知识突破【知识梳理】【过渡时期(1949-1956)】1.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一五”计划(1)“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①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②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③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④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2)“一五”计划的实质既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开始。二、核心知识突破【知识梳理】【过渡时期(1949-1956)】(2015·全国Ⅱ卷·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解题思路解题突破:特殊标点,粮食减产情况下出口增多——缩减口粮支持出口题型类型:变化类、表明类考查方式: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苏联工业之路:补充材料: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据(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阶段小结】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类型特点:1.与前苏联相联系: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是先走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利用农业积累资金;后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农、轻、重协调发展,实施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与欧美国家相比较: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道路;经历了先政府主导,后市场调节为主的发展阶段;起步晚,速度快。

二、核心知识突破【知识梳理】【过渡时期(1949-1956)】2.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三大改造(1)内容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建成社会主义的需要。)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政策。改造的经验是:第一,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对民族资本采用利用、限制与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第二,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坚持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第三,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逐步把他们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二、核心知识突破【知识梳理】【过渡时期(1949-1956)】2.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三大改造

(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核心知识突破【知识梳理】概念统购统销就是借助政权的强制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部由国家供应,农民的口粮和种子也得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城镇家庭凭粮本供应粮食,国家严格禁止粮食自由买卖,是国家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新中国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二、核心知识突破【知识梳理】3.统购统销政策(1)原因:①一五计划,保证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配合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严峻的粮食供需矛盾,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2)过程:

1953年10月1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标志着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正式出台。1953年11月开始实行油料计划收购和食油的计划供应。1954年9月实行棉布计划供应、棉花计划收购。1992年底,全国844个县(市)放开了粮食价格,粮食市场形成,统购统销才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二、核心知识突破【知识梳理】3.统购统销政策

(3)内容:①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简称统购)的政策,统购价格及统购粮种均由中央统一规定。②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简称统销)的政策。③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私营粮食工商业进行严格管制,并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4)特点:

①从农副产品到粮棉;②从农村到城市;③呈现阶段性。二、核心知识突破【知识梳理】3.统购统销政策(5)影响:积极影响①粮食统购统销的实施,维持了物价的稳定。物价的稳定意味着国家能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才能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的投资计划②统购统销为国家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③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消极影响①统购统销强化了城乡二元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的贫困与落后②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不良影响③统购统销催生了票证制度,带来一些消极后果二、核心知识突破【知识梳理】全国粮票概念解释:“票证”为保证工业化建设顺利进行,国家从1953年起对粮食、油料、棉花实行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凭票供应的物品扩大到肉、蛋、糖、豆制品和一些日用工业品,人们消费普遍实行配给制度。各种票证进入人们的生活,各种商品皆需凭票购买,中国进入长达30多年的“票证时代”。知识拓展→

“票证时代”

国家同时提高粮食的定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基本上实现了购销同价,在此基础上,各地陆续开始放开粮价、取消粮票。“票证时代”结束,中国由计划经济时代走向市场经济时代步伐加快。1、概况:从1964年开始,中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八年抗战期间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2、背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1958年中苏决裂后,严峻的战略形势与东南沿海脆弱的防务系统,让中共领导层开始考虑在西部建设后方的战略问题。1964年8月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挑起并扩大与北越的武装冲突。美国出动第七舰队125艘军舰和600余架飞机介入越战,中国的经济命脉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三线建设及其影响知识扩展3、评价:积极:①三线建设有效地缩小了东西差距,改变了很多落后地区的面貌,许多交通不便甚至与世隔绝的地区开始步入工业化时代;②对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③促进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为后来的西部大开发打下一定基础。消极:①由于建设地点都太过偏僻,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②三线建设耗费人力与物资巨大但成就十分有限;③国家将资源大部分倾斜在三线,间接导致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缓慢;④三线建设集中于军工业和重工业,无法改善民生物资匮乏的现状;⑤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三线建设及其影响

落实基础查缺补漏1、了解第一次政协会议时间地点内容,新中国成立意义2、了解1954年宪法颁布目的、性质;3、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地位、确立时间、确立形式;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基础、指导思想、主要形式、组织;民族区域自治确立时间、自治区4、记住一边倒的背景、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背景成就政治领域:知识汇总:中国近代以来法制建设:1912年《临时约法》:内容: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宪法,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保障共和1949年《共同纲领》:体现新民主主义性质,起到临时宪法作用,为新中国成立奠定基础。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了保障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1982年宪法: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的法制基础【外交领域】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国际:美苏争霸;美国遏制新中国;国内:新中国百废待兴,需要发展经济,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封锁。国际:亚非地区出现一批新兴独立国家国内:新中国开展工业化建设一边倒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同:“一边倒”体现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是对“一边倒”政策的突破和发展。⒊外交: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实行“一边倒”⒈政治:建立人大制度,深受苏联苏维埃体制的影响。⒉经济:在斯大林模式影响下,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①借鉴其五年计划,以国家指令性计划为主要手段,优先重工业②在农业领域借鉴苏联农业集体化,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合作社。④1955年,全面实施“统购统销”制度,人们消费普遍实行配给制度。(票证制度)★总结新中国初期各方面深受苏联影响的表现有哪些?⒋教育:模仿苏联重视理科和专科的教育模式。⒌生活:列宁装、苏联艺术等对中国影响很大。20世纪中期的中国与世界世界中国政治经济逐步形成两极格局,冷战对峙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西方国家: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进入“黄金时代”;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延伸拓展

阶段二、20年曲折探索时期

过渡时期(1949-1956年)二十年探索时(1956—1976年)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以来)政治三大政治制度、1954年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个人崇拜盛行,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一国两制”成功运用,经济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了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文革”使经济遭到更大的破坏。对内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文化“双百”方针文教发展。国防科技和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文艺和教育事业受到重大冲击。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外交“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60S“一条线、一大片”70S全方位、无敌国外交活动基础巩固1、记住60年代、70年代外交史实,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2、了解中共八大内容;记住经济探索失误的原因、史实及纠正二、核心知识突破【知识梳理】【曲折探索的二十年(1956—1976)】1.成功探索:(1)中共八大。

①内容: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二、核心知识突破【知识梳理】【曲折探索的二十年(1956—1976)】1.成功探索:

(2)政策调整①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含义:调整是指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关系:调整是八字方针的核心,调整的目的是巩固、充实和提高。②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③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二、核心知识突破【知识梳理】【曲折探索的二十年(1956—1976)】2.探索失误(1)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大跃进”:急于求成和片面追求经济建设发展的高速度。(3)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4)“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二、核心知识突破【知识梳理】【曲折探索的二十年(1956—1976)】3.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

(1)“左”倾错误的表现:事件特征影响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大跃进”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二、核心知识突破【知识梳理】【曲折探索的二十年(1956—1976)】

3.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

(2)“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

①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②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二、核心知识突破【知识梳理】【曲折探索的二十年(1956—1976)】3.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

(3)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经验教训

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国情不照搬外国模式。

②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④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

⑤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线索四: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知识扩展

原因核心内容意义土地改革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合作化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知识扩展

原因核心内容意义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线索四: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史料】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城市的功能结构偏重于工业,呈现出工业型城市化。政府是城市化的主体,能通过各种措施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转移,同时可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业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建设资金。尤其是在前3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由9.05%上升到13.68%,平均年增长率为0.15%,而同期世界人口比重由28.2%上升到40%,年增长率达0.4%。——《新中国城市化建设初探》【问题】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后30年内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史料解读【解读】项目结论审题要点“新中国成立后30年内”是指1949~1979年,实际要求回答改革开放前城市化的特点答案构成直接信息(1)从材料中的“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概括出“政府主导”(2)从材料中的“呈现出工业型城市化”可以概括出“工业型城市”的结论(3)从材料中的“平均年增长率为0.15%”可以概括出“发展速度慢”的结论间接信息从材料中“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业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建设资金”间接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所学知识结合所学可以得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结论教材补遗: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外交1、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2、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加强同亚、非、拉各国的团结,坚持睦邻友好。3、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中法建交)1、改变的是心态,不变的是姿态。1949年,新中国遭到西方各国的孤立和遏制,内外交困、举步维艰-----打破外部封锁是当时形势的迫切需要,获得外交承认则是开展对外交往的前提。70年后,中国与全球17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加入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友好往来。线索五: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知识扩展2、改变的是政情,不变的是政策。1949年,新中国的对外交往受到国际形势的制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外交上奉行“一边倒”,即使如此,在中苏关系最密切的时期中国也没有在国家主权独立、政策立场自主问题上向苏联让步或唯苏联马首是瞻。70年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开展全方位外交,主张“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与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的同时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线索五: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知识扩展3、改变的是地位,不变的是定位。1949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政治上不被大多数国家承认,经济上一穷二白、千疮百孔,可谓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国际地位和影响无从谈起。70年后,中国既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知识扩展线索五: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4、改变的是战术,不变的是战略。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两面出击”、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以来“全方位外交”,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针、不同的战术,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始终不变的。今天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上升,实力也极大增强,但离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的状况并没有也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因而今日之中国只有继续韬光养晦,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知识扩展线索五: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补充材料:50年代的院系调整特点:(1)私立和教会高校退出;

(2)仿照苏联模式;(3)人文社科被限制;

(4)拆散民国大学体系;原因:(1)缺乏工业建设所需的大量专门人才。(2)实行“以俄为师”、“一边倒”的外交政策。(3)建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需要

专题四:50年代院系调整三、微专题突破专题四:50年代院系调整3、评价:积极:(1)建立起了全新的高等教育制度,使大学和学院适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2)院系调整奠定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3)对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进行统一配置,使全国有限的办学条件得以充分利用,因此院系调整提高了办学效益。(4)有效地改善了高等院校集中在沿海和大城市并由此而导致的地区分布不均的局面,促进了内地的教育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5)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所急需的专门人才,对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三、微专题突破专题四:50年代院系调整三、微专题突破模拟试题年份1949年1953年1965年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26.2%37.7%43.8%文科生占在校生比例33.1%14.9%6.8%D一、二战后国际格局与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外交(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1.49年-50年代中:美苏‘冷战’下的的中国外交

外交调整:“一边倒”(意识形态)到“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国家利益)

主要内容:三大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步入国际舞台

形成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格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中国只有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处于孤立地位。

深远影响: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三、微专题突破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一、二战后国际格局与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外交(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3.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下的中国外交

外交调整:“一条线”,改善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

主要内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

形成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居守势;苏联陈兵中苏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历史作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在世界上的影响。三、微专题突破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三、微专题突破一、二战后国际格局与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外交

(二)三次建交高潮:①第一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对外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②第二次(1972年):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③第三次(1992年):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外交关系;苏联和部分东欧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三、微专题突破二、近代以来国际视野下的大国外交——中美关系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1840—1899)表现: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1958年《天津条约》原因:当时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无法与英国等资本主义强国相抗衡,因此采取了追随侵略、从中牟利的政策。

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1899—1927)

表现:1899年“门户开放”政策。原因:当时美国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在侵华问题上与其他国家争夺激烈。美国采取这一政策,以求在经济上率先进入中国市场。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三、微专题突破二、近代以来国际视野下的大国外交——中美关系

3.中美合作、共同抗日(1937-1945)表现:援助中国进行抗日战争原因: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共同抵御法西斯的侵略

4.扶蒋反共,控制中国(1845—1949)

表现:扶蒋反共。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原因: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两大阵营形成。美国从中国攫取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特权,最终形成美国独霸中国的局面专题五:国际格局下的中国外交三、微专题突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