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招生考试复习资料数学部分_第1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招生考试复习资料数学部分_第2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招生考试复习资料数学部分_第3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招生考试复习资料数学部分_第4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招生考试复习资料数学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队院校招生考试复习资料

数学部分

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1.集合的概念

一定范围的,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做集合,简称集,其

中各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如:全体英文大写字母,任何集合是它自身的子集.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与“不属于”两种。如:xGA;

3.集合的分类:

并集:以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UB

(或BUA),读作“A并B”(或“B并A”),即AUB={x|xeA,或xWB}

交集:以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AB

(或BDA),读作“A交B”(或“B交A”),即ADB={xkdA且xGB}

例如,全集U={1,2,3,4,5}A={1,3,5}B={1,2,5},那么因为A和B

中都有1,5,所以AnB={l,5}o再来看看,他们两个中含有1,2,3,5这些个元素,

不管多少,反正不是你有,就是我有。那么说AUB={1,2,3,5}o图中的阴

影部分就是APBo

无限集:集合里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4.空集:包含于任何集合,但不能说“空集属于任何集合”

5.补集:属于全集U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

CuA,即CuA={xlWU,且x不属于A}

空集也被认为是有限集合。

例如,全集U={I,2,3,4,5}而人={1,2,5)那么全集有而A中没有的

3,4就是CuA,是A的补集。CuA={3,4).

6.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含有有限个元素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

元素叫无限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记做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

非空集的真子集,任何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子集,真子集都具有传递性。

7.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同时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A称作是B的子集,写作A

UB。若A是B的子集,且A不等于B,则A称作是B的真子集,写作AUB。

8.集合元素的性质:

1.确定性:每一个对象都能确定是不是某一集合的元素,没有确定性就不能

成为集合,例如“个子高的同学”“很小的数”都不能构成集合。这个性质主要用于

判断一个集合是否能形成集合。

2.互异性: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如写成{1,1,2),等同于

{1,2}.互异性使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两个相同的对象在同一个集合中时,

只能算作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

3.无序性:{a,b,c}{c,b,a}是同一个集合。

9.集合有以下性质:若A包含于B,则ACB=A,AUB=B

10.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1)列举法:常用于表示有限集合,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1,2,3,……}

(2)描述法:常用于表示无限集合,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用文字,符

号或式子等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xIP}

(x为该集合的元素的一般形式,P为这个集合的元素的共同属性)如:小于n

的正实数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O<X<7T}

(3)图式法(Venn图):为了形象表示集合,我们常常画一条封闭曲线(或者

说圆圈),用它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

11.常用数集的符号:

(1)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称正整数集,记作N+(或N*)

(3)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称作整数集,记作Z

(4)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

(5)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记作R

(6)复数集合计作C

12.集合的运算:

集合交换律

AAB=BnA

AUB=BUA

集合结合律

(AnB)nc=An(Bnc)

(AUB)UC=AU(BUC)

集合分配律

An(Buc)=(Are)uQnc)

AU®nc>(AuB)n(Auc)

13.集合吸收律

AU(APB)=A

AA(AUB>A

集合求补律

AUCuA=S

ADCuA=«l)

设A为集合,把A的全部子集构成的集合叫做A的幕集

德摩根律A-(BUC)=(A-B)CI(A-C)

A-(BnC)=(A-B)U(A-C)

14.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韦

恩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方法解决;

15.判断命题的真假要以真值表为依据。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逆命题与

其否命题是等价命题,一真俱真,一假俱假,当一个命题的真假不易判断时,可考虑

判断其等价命题的真假;

16.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真子集(非空子集)个数为2n-l;非空真子

集2n—2;”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17.三种命题

(1)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

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

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2)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条件

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

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的

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

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18.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1.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原命题与逆命题互逆,否命题与原命题互否,原命题

与逆否命题相互逆否,逆命题与否命题相互逆否,逆命题与逆否命题互否,逆否

命题与否命题互逆。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

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19.简单命题之间的关系

1、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

做假命题。

2、“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

3、命题的分类:

①原命题:一个命题的本身称之为原命题,如:若x>L则f(x)=(x-l)A2

单调递增。

②逆命题: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颠倒的新命题,如:若f(x)=(x-lr2单

调递增,则x>l。

③否命题: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全否定的新命题,但不改变条件和结论的

顺序,如:若x《1,贝Ijf(x)=(x-l)0不单调递增。

④逆否命题: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颠倒,然后再将条件和结论全否定的新

命题,如:若f(x)=(x-l'2不单调递增,则x《l。

4、命题的否定

命题的否定是只将命题的结论否定的新命题,这与否命题不同。

5、4种命题及命题的否定的真假性关系

20.充分条件与必要条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等价,否命题和逆命题等价,命题的否定与原

命题的真假性相反。

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若p,则q"为真命题,叫做由p推出q,记作p=>q,并且说p是q的

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若p,则q”为假命题,叫做由p推不出q,记作p卢*q,并且说p不是

q的充分条件(或p是q的非充分条件),q不是p的必要条件(或q是p的非必

要条件)。

22.充要条件

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p<=>q,并且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或q是p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等价,否命题和逆命题等价,命题的否定与原命题的真假性相

反。

23.几种常见的逻辑连接词

(1)且

1、用联结词“且”把p与q联结起来称为一个新命题,记作pCq,读作“p且

q”。

2、命题pAq的真假的判定:

当两个命题p和q都是真命题时,形成的新命题p且q就是真命题。如果

两个命题p和q其中有一个是假命题,形成的新命题p且q就是假命题。

(2)或

1、用联结词“或”把p与q联结起来称为一个新命题,记作pUq,读作“p

或q”。

2、命题pvq的真假的判定:

当两个命题p和q其中有一个是真命题时,形成的新命题p或q就是真命

题。当两个命题p和q都是假命题时,形成的新命题p或q就是假命题。

(3)非

1、对于一个命题p如果仅将它的结论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ip,

读作“非P”。

2、命题1P的真假的判定:

在命题和他的非命题中,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

P: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的两条直线平行,q: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

线的的两条直线不平行。

其中,p是真命题,q是假命题。

注:1.注意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wy=igx}一函数的定义域;{yiy=igx}-

函数的值域;

{(x,y)ly=lgx}-函数图象上的点集.

2.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A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4aA.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0GA.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注意:条件为4=8,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

了A=0的情况

如:A={xlM-2x-1=0},如果An/?+=0,求。的取值.(答:a<0)

@Q.(AA«)-CyAUQ.B,C(y(AUBAAC,.B.Qn®)nc=/1ABAC.

(4U6)UC=AUBUC.

Ar\B=A<^>A\JB=BAcB<=>Ct.BcCt,A<=>AACyB=0oCVA\JB=R

⑥AU8元素的个数:card{AU=cardA+cardB-card(AAB)_

⑦含〃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真子集(非空子集)个数为2"-1;非空

真子集个数为2"-2.

3.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

如:已知函数/(x)=4/_2(p_2)x_2p2-p+l在区间上至少存在一

个实数0,使

/⑹>。,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答:(T2))

4.原命题:0=4;逆命题:“no;否命题:「Pn「叫逆否命题:f=「P;

互为逆否的两

个命题是等价的.如:"Sina‘sin4”是“a#£”的条件.(答:充分非

必要条件)

5.若P=彳且"公P,则P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或'/是P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6.注意命题pnq的否定与它的否命题的区别:命题p=g的否定是pnrq;否

命题是R=F.

命题,,0或4”的否定是“「P且「9”;“〃且4”的否定是“rp或.

如:“若a和b都是偶数,则”+b是偶数”的否命题是“若口和匕不都是偶数,

则a+b是奇数”

否定是“若。和人都是偶数,则&+”是奇数”.

7.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原结论否定原结论否定

是不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

都是不都是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

大于不大于至少有n个至多有1个

小于不小于至多有〃个至少有〃+1个

对所有X,成立存在某X,不成立p我q且一)“

对任何X,不成立存在某X,成立p且q-、P或一\Q

8.四种命题:

⑴原命题:若p则q;⑵逆命题:若q则p;

⑶否命题:若「p则->q;⑷逆否命题:若「q则「p

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

9.充要条件的判断:

(1)定义法•…正、反方向推理;

(2)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

的必要条件;若人=15,则A是B的充要条件;

10.逻辑连接词:

⑴且(and):命题形式pAq;PqPAqpvq-1]>

⑵或(or):命题形式pvq;真真真真假

⑶非(not):命题形式-ip.真假假真假

假真假真真

假假假假真

1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V表示;

全称命题p:VxcM,p(x);全称命题p的否定「p: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三表示;

特称命题p:3xeM,p(x),特称命题p的否定「p:

VxGM.

第二章函数

1.①映射/:A->8是:⑴“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对应;⑵集合A中的元素必有

象且A中不

同元素在B中可以有相同的象;集合8中的元素不一定有原象(即象集=3).

②一一映射⑴“一对一”的对应;⑵A中不同元素的象必不同,8

中元素都有原象.

2.函数/:4-8是特殊的映射.特殊在定义域力和值域6都是非空数集!据此可

知函数图像与x轴

的垂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但与)’轴垂线的公共点可能没有,也可能有任意个.

3.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

则.

4.求定义域: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如:分母7°;偶次根式被开方数非负;对数真数

>0,底数〉0

且*1;零指数幕的底数W0);实际问题有意义;若"X)定义域为值切,复合

函数/[g(x)]定义

域由a4g(x)4b解出;若〃g(x)]定义域为S,■,则人划定义域相当于[”向

时g(x)的值域.

5.求值域常用方法:①配方法(二次函数类);②逆求法(反函数法);③换元法(特别

注意新元的范围).

④三角有界法:转化为只含正弦、余弦的函数,运用三角函数有界性来求值域;

⑤不等式法⑥单调性法;⑦数形结合:根据函数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的

方法来求值域;

⑧判别式法(慎用):⑨导数法(一般适用于高次多项式函数).

6.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⑴待定系数法(已知所求函数的类型);⑵代换(配凑)

法;

⑶方程的思想-…对已知等式进行赋值,从而得到关于〃幻及另外一个函数

的方程组。

7.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

⑴函数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其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确定奇偶性方法

有定义法、图像法等;

⑵若f(x)是偶函数,那么〃x)=/(-x)=/(bD;定义域含零的奇函数必过原

点(/(°)=°);

⑶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x)±/(-x)=°或

---=±l(/(x)*O)

/(X).»

⑷复合函数的奇偶性特点是:“内偶则偶,内奇同外”.

注意:若判断较为复杂解析式函数的奇偶性,应先化简再判断;既奇又偶

的函数有无数个

(如内幻二°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即可).

⑸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

有相反的单调性;

⑹确定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有定义法、导数法、图像法和特值法(用于小题)等.

⑺复合函数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提醒:求单调区间时注意定义域)

y=log,(-x2+2x)

如:函数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答:(L2))

8.函数图象的几种常见变换⑴平移变换:左右平移......“左加右减”(注意是针

对x而言);

上下平移一…“上加下减”(注意是针对"X)而言).⑵翻折变换:/(x)T/(x)l;

⑶对称变换:①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轴)

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②证明图像G与C?的对称性,即证G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轴)的对称点仍

在《?上,反之亦然.

③函数与y=/(r)的图像关于直线x=0(y轴)对称;函数、=/(》)

与函数

>=/(-x)的图像关于直线y=O(.r轴)对称;

④若函数y=对xwR时,〃a+x)=〃a-x)或/(x)=/(2"-x)恒成立,则

y=/(x)图像关

于直线x=a对称;

⑤若y=/(x)对xe/?时,/(a+x)=/3_x)恒成立,则y=/(x)图像关于直线

a+b

X=

2对称;

b-a

⑥函数了=/("+幻,)'=/'("一刈的图像关于直线.2对称(由a+x=b-x

确定);

a+b

⑦函数y="x_.)与)'=/("一幻的图像关于直线.—一丁对称;

,=£,=〃x)+A-/(x)

⑧函数y=/(x),y=A-/(x)的图像关于直线•'一万对称(由•'一2

确定);

⑨函数y=/(x)与y=-/(-x)的图像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函数

y=/(x)y=n-f(m-x)

的图像关于点22对称;

⑩函数y=/a)与函数)'=厂’。)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曲线G:

〃x,y)=O,关于

y=x+a,)'=-x+a的对称曲线G的方程为〃y_a,x+a)=°(或

f(-y+a,-x+a)=O^

曲线G:〃x,y)=°关于点色力)的对称曲线c?方程为:

f(2a-x,2h-y)=0

9.函数的周期性:⑴若y=〃x)对尤€氏时〃x+a)=/(x—a)恒成立,贝|j的周

期为2141:

⑵若>'=/(x)是偶函数淇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x)的周期为21。1;

⑶若卜=/(外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对称,则/(X)的周期为41环;

⑷若/=/(尤)关于点30),(40)对称,则/(了)的周期为21°_加;

⑸y=/*)的图象关于直线工=〃/=仇。,。)对称,则函数〉二/(灯的周期为

21。一》

“、1

f(X+Q)=----

(6)y=/(X)对xeR时,/(x+a)=~fM或f(x),则y=/(%)的周期

为21al

10.对数:⑴l°g"b=log/'3>°,。"力>°,"€.);出对数恒等式

a*"=N(a>0,aWl,N>()).

M

10g„(M-N)=log,,M+log"N;log,,-=log“M-logaN;log“M"=nlog„Af

⑶N

_1log.N

\og>[M=-\ogMlogN=-----八八-1、

a〃a;⑷对数换底公式w砥a(a>0,awl,">0/'l);

推论:l°g〃b"°gbc."g,〃=1=l°g/2•log。?4……log"%=bgq

(以上M>O,N>OM>O,QWl,b>b,bwl,c>0,cw1,4,4,…。〃>。且。i,4,…。“均

不等于1)

11.方程女=/(外有解=(。为F(x)的值域);aN/(x)恒成立

O"N"(x)]垠人值

9

a4f(x)恒成立o"4"(x)】最小值.

12.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⑴分离参数法(最值法);⑵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问题;

13.处理二次函数的问题勿忘数形结合;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最值问题用

“两看法”:

一看开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

14.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①一般式:fM=ax+hX+c(a^0)t②顶点式:

2

f(x)=a(x-h)+k(a^0);③零点式:f(x)=a(x-xt)(x-x,)(a0)_

15.一元二次方程实根分布:先画图再研究△>°、轴与区间关系、区间端点函数值符号;

16.复合函数:⑴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八处的定义域为出力],其复合函数

力g(x)]的定义域可由

不等式"4g(x)Mb解出;若/[g(x)]的定义域为小切,求"X)的定义域,相当

于切时,求

g&)的值域;⑵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

17.依据单调性,利用一次函数在区间上的保号性可解决求一类参数的范围问题:

[/(a)>0f/(a)<0

<=>〈

/(")=g(x)”+〃(x)20^40)(a4“4b)[/(/?)NO(或[f(b)4O);

y-ax+b(c^Q,adbe)x--—

18.函数,cx+"的图像是双曲线:①两渐近线分别直线C(由分

母为零确定)和

y=«(_4且)

直线.c(由分子、分母中X的系数确定);②对称中心是点e'e;③反函

-b-dyx--------

数为.cx-a;

y=ax+-(a>0,fe>0)(-°o,-J-],[J-,+°o)

19.函数x:增区间为kV。,减区间为

[-,Ro),(O,g]

f(x)=-(-、

如:已知函数x+2在区间(一2,+8)上为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8)

——(答:2).

注:L映射:注意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2.函数值域的求法:①分析法;②配方法;③判别式法;④利用函数单调性;

⑤换元法;⑥利用均值不等式⑦利用数形结合或

几何意义(斜率、距离、绝对值的意义等);⑧利用函数有界性(5也》、cosx

等);⑨导数法

3.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

①若f(x)的定义域为[a,b],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Wg(x)Wb解

②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d[a,b]时,求g(x)的值

域。

(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①首先将原函数'=/但(幻]分解为基本函数:内函数〃=g*)与外函数

V=/(")9.

②分别研究内、外函数在各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③根据“同性则增,异性则减”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4.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

5.函数的奇偶性

⑴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⑵/(X)是奇函数0f(-x)=-f(x);/(X)是偶函数=f(一x)=f(x)

⑶奇函数/(X)在原点有定义,则"°)=0;

⑷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的单调

性;

⑸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等价变形,再判断其奇偶性;

6.函数的单调性

⑴单调性的定义:

①/(x)在区间M上是增函数QVx”%e当玉<9时有/(/)</(々);

②/(X)在区间M上是减函数0V占户26M,当不<了2时有/(±)>/(>2);

⑵单调性的判定

定义法:一般要将式子/(为)一/(/)化为几个因式作积或作商的形式,以利于

判断符号;

②导数法(见导数部分);③复合函数法;④图像法。

注:证明单调性主要用定义法和导数法。

7.函数的周期性

(1)周期性的定义: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若有f(x+T)=/(x)(其中T为非零

常数),则称函数“X)为周期函数,T为它的一个周期。

所有正周期中最小的称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如没有特别说明,遇到的周期都指

最小正周期。

(2)三角函数的周期

①y=sinx:T=2".②y=cosx:T=2兀.y=tanx:T=t

y=4sin(ftzr+(p),y-Acos(m+(p):T---y-tancax:T---

④.'lct)l;⑤.l£y,;

(3)与周期有关的结论

/(x+a)=-a)或f(x-2a)=f(x)(a>0)=>f(x)的周期为2a;

8.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⑴幕函数:(&WR);⑵指数函数:y=a'(a>0,a=l);

⑶对数函数:?=10g«x(a〉*D;⑷正弦函数:y=sinx;

⑸余弦函数:y=cosx.(6)正切函数:y=tanx;⑺一元二次函数:

2

ax+Zzx+c=0».

(8)其它常用函数:

正比例函数:y=zx(%N0);②反比例函数:.x.③函数

a,八、

y=x+—(a>0)

x;

9.二次函数:

⑴解析式:

①一般式:/(x)=++bx+j②顶点式:"x)=a(x—犷+k,(人/)为顶点;

③零点式:fM=a(x-xi)(x-x2)o

⑵二次函数问题解决需考虑的因素:

①开口方向;②对称轴;③端点值;④与坐标轴交点;⑤判别式;⑥两根符号。

b

=

2.X----

二次函数y=+H+C'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2a,顶点坐标是

'b4ac-h2

、2a4a

10.函数图象:

⑴图象作法:①描点法(特别注意三角函数的五点作图)②图象变换法③导数

⑵图象变换:

平移变换:i)y=/a)-y=/a±a),(«>o)左“+,,右“一,,;

过)y=/(x)-y=f(x)±k,(k>o)上“+,,下

对称变换:iy=/(x)3UV=-/(-x);iiy=f(x)^^y=-f(x).

iny=/(x)—y=/(一%);wy=/(x)工.>,=/(y);

翻转变换:

i)y=/(x)—y=/(ixi)--------右不动,右向左翻(/(X)在y左侧图象去掉);

m)y=/*)->y="(x)।--------上不动,下向上翻(|/(幻1在x下面无图象);

U.函数图象(曲线)对称性的证明

(1)证明函数)'=/(幻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

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函数、=/(*)与卜=8(幻图象的对称性,即证明y="x)图象上任意

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在y=ga)的图象上,反之亦然;

注:①曲线Cl:f(x,y)=O关于点(0,0)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x,-y)=0;

②曲线Cl:f(x,y)=0关于直线x=0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x,y)=0;

曲线Cl:f(x,y)=0关于直线y=0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x,-y)=0;

曲线Cl:f(x,y)=0关于直线y=x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y,x)=0

a+b

③f(a+x)=f(b—x)(x£R)fy=f(x)图像关于直线x二2对称;

特别地:f(a+x)=f(a—x)(xGR)f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

第三章数列

S[(n=l)

1.由S“求%,lS“-S,i(/N2,〃eN)注意验证为是否包含在后面乙的公式中,

若不符合要

5(4(〃=1)

单独列出.如:数列{%}满足"一4,S"+5,,+1-3%,求(答:一13•4,-'(〃22)).

2,等差数列{%}oan-%=d(d为常数)=2%=%+%(n>2,neN*)

2

<=>a=an+b(a=d,b=a,-d)<^>Sn=An+Bn(A=",B=q-《)

22.

d-a-~a"

3.等差数列的性质:①%=册+(〃-加)",>n-n;

②m+〃=/+火=《"+%/+%(反之不一定成立);特别地,当m+n=2p时,有

%,+4=2%.

③若{《,}、{〃,}是等差数列,则{也+血}心、,是非零常数)是等差数列;

55

④等差数列的“间隔相等的连续等长片断和序列"即-'2„,-5„),53„,-S2m,……仍是等

差数列;

s奇_a

⑤等差数列{叫,当项数为2“时,$网一$奇=叫501s限;项数为2〃-1时,

n

s奇T4=/(“)=%=/(2"-1)

“声S奇=a=%(〃€%*)/21=(2〃-1)4,,且?7n-1.玛明

⑥首项为正(或为负)的递减(或递增)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大(或最小)问题,转化为解

不等式

(40

""+|"°(或1""+R°).也可用S"=An'+Bn的二次函数关系来分析.

⑦若an=m,am=n{mWn),则*=0;若S„=tn,Sm=n(mWn),则Sm+„=-{m+n).

ss

若m=„*〃),则Sm+n=0;S3m=3(S2m-Sm);鼠+,=Sm+Sn+mnd.

{«„}<=>—=q^l*0)<=>^=(nN2,”eN*)<=>an=aqi

4.等比数列a-

5.等比数列的性质

①4=-"E;②若{%}、也,}是等比数列,则伙4,}、{4也』等也是等比

数列;

呵(q=l),4](夕=1)

S"==1)

③"q>qif;④“+〃=/+火(反

之不一定成

立);S…=S,“+q”'S"=S"+q"S,⑤等比数歹q中S,“,S2“,_5“,,邑“,一S2,”,.......(注各项

均不为0)

—=q"""=q

仍是等比数列.⑥等比数列{4}当项数为2“时,$奇;项数为2〃T时,§他.

6.①如果数列{%}是等差数列,则数列{&'"}(废"总有意义)是等比数列;如果数列{",』是

等比数列,

则数列{bg“U।}(。>0,。x1)是等差数列;

②若他”}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则{4}是非零常数数列;

③如果两个等差数列有公共项,那么由他们的公共项顺次组成的数列也是等差数列,且新

数列的公差

是原两个等差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有公共项,那

么由他们的

公共项顺次组成的数列是等比数列,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探求其通项;

④三个数成等差的设法:"々MM+d;四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3d,a-d,a+d,a+3d.

aaa3

—,a9aq-,—,aq9aq

三个数成等比的设法:q;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q(为什么?)

7.数列的通项的求法:⑴公式法:①等差数列通项公式;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S1,(〃=1)

an=<

⑵已知S“(即4+”2+…+%=/(〃))求q,用作差法:[S"-S,1,(〃22).

川),5=1)

a"=\-,(n>2)

⑶已知%9……4="〃)求4用作商法:T)

—=fW

⑷若“川一4=〃")求能用迭加法.⑸已知盘,求(用迭乘法.

⑹已知数列递推式求.“,用构造法(构造等差、等比数列):①形如

a“=k%+b,a„=kan_t+b'^

a"=总小+a-n+b(3。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k的等

比数列后,

再求知.②形如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取倒数法”求通项.

8.数列求和的方法:①公式法: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②分组求和法;③倒序相加;

④错位

1+2+3+…+〃=1n{n+1)

相减;⑤分裂通项法.公式:2

12+22+32+•••+/二心+1)(2〃+1)

6・

33321_11

13+2+3+...+n=[^^]

1+3+5+…+〃=/;常见裂项公式〃(〃+1)〃n+1.

n(n+k)knn+k.n(n-l)(n+1)2n(n+1)(n+l)(/i+2).(n+1)!n[(n+1)!

,,

2(+1—yfn)=—7—3---厂<-Lr<~~\,=2(册—-1)

常见放缩公式:yjn+\+yjn\Jnyjn+\ln

9.“分期付款”、“森林木材”型应用问题

⑴这类应用题一般可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但在求解过程中,务必“卡手指:

细心计算

“年限”.对于“森林木材”既增长又砍伐的问题,则常选用“统一法”统一到“最后”

解决.

⑵利率问题:①单利问题:如零存整取储蓄(单利)本利和计算模型:若每期存入本金〃

元,每期利

S”=P(l+r)+p(l+2r)d—p(\+n)=rp(n+r)

率为J则〃期后本利和为:2(等

差数列问

题);②复利问题:按揭贷款的分期等额还款(复利)模型:若贷款(向银行借款)0元,

采用分期等

额还款方式,从借款日算起,一期(如一年)后为第一次还款日,如此下去,分〃期还清.

如果每期利

率为「(按复利),那么每期等薮还款x元应满足:

p(l+r)“=x(l+r)'i+x(l++…+x(l+r)+x(等比数列问题)

注:1.定义:

⑴等差数列==d(d为常数)024=〃“+i+*_](〃N2,〃£N*)

2

=%=kn+bsn=An+Bn.

{a_}o=q(qw0)=%-=an4-an+i(n>2,neN)

⑵等比数列与

2.等差、等比数列性质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a„=a,+(n-l)d3=/q-i

l.q=1时,Stl=〃《;

〃(%+%)n(n-1)

前n项和S==na+a

n21x224Hl时,s

l-<7

=I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