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时作业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巴黎公社失败后,大批革命参加者来到拉丁美洲,并成立了“第一国际”支部。此举(

)A.使国际工人运动开始进入新阶段 B.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C.转移了近代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拉美地区的传播2.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工人政权是A.第一国际 B.第二国际 C.苏维埃政权 D.巴黎公社3.马克思指出:“即使巴黎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这些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这些“原则”主要指A.暴力斗争方式B.依靠工农联盟C.人民当家作主D.生产资料公有4.《国际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典文献,它热情讴歌了巴黎公社战士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下列对巴黎公社评述正确的是A.欧洲无产阶级产生的重要历史标志B.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伟大革命实践D.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该宣言的起草者是A.列宁、斯大林B.圣西门、傅立叶C.马克思、恩格斯D.毛泽东、邓小平6.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工人阶级必须用巴黎公社式的革命政权来代替它。”这说明巴黎公社的基本经验是A.坚持民主与自由原则B.坚持暴力革命学说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贯彻人人平等原则7.《一个工人对马克思的回忆》:从巴黎到布鲁尔,马克思始终积极参与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味……常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马克思老爹’”。而那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之所以被称为“空想”是因为A.没有付诸实践B.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C.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D.不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8.马克思曾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建立的最大意义在于(

)A.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府 B.将工人从资本家的经济压迫中解放出来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 D.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到现实的远大理想9.马克思指出,一般说来,全新的历史创举往往会被误认为是那些社会生活形式的翻版,所以,这个新的摧毁了现代国家政权的公社,就恰恰被误认为是那最初产生于现代国家政权之先、而后又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基础的中世纪公社的再现。据此可知,马克思意在说明巴黎公社A.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B.缺乏武装斗争的科学指导C.奠定了现代国家的基石 D.属于崭新的无产阶级政权10.如表是《全球文明史》对1750年到1914年这段西方国家历史主题的描述,其实它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主题,下列选项作为补充,正确的是(

)一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工业化二是1789年到1848年的革命年代中的政治剧变三是西欧的制度和价值观输出,扩展了西方文明的地理范围A.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B.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C.全球新航路的开辟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11.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这表明巴黎公社A.对旧势力妥协具有软弱性 B.缺乏斗争经验错失了有利时机C.缺乏充分发展的社会条件 D.未能有效动员农民而孤军奋战12.马克思对巴黎公社考察之前,曾经充满激情地写道:“1871年3月18日清晨,巴黎被‘公社万岁!’的雷鸣般的呼声惊醒了。公社,这个使资产阶级的头脑怎么也捉摸不透的怪物,究竟是什么呢?”资产阶级“捉摸不透”公社的主要原因是A.实现了代议民主制度 B.工人阶级掌握政权C.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 D.工农联盟得以建立1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其诞生的标志是A.巴黎公社成立 B.第一国际成立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召开14.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其最新著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而且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就越实用,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感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对未来社会具有预见性 B.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C.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 D.只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阶段15.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创立这一学说的是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马克思16.下图中的三幅图,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下列最符合的是(

《共产党宣言》

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A.社会主义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C.欧洲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17.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列宁全集》 D.《毛泽东全集》18.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曾说:“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1871年5月,欧洲一场战争结束之后,参战两国缔结了《法兰克福和约》,和约部分内容如下:第三条

法国政府应将所割让领土有关民事、军事和司法行政之档案、文件和登记薄册移交给德国政府。第七条

法国政府应于还都巴黎城重建统治权后三十日内先缴付赔款五亿(法郎)……(其余)于1874年3月2日以前付清。关于这场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B.拿破仑失败导致旧王朝复辟C.改变了欧洲的国际关系格局 D.割地赔款导致了共和国覆亡20.《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不应包括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使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C.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D.促进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二、材料分析题21.【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材料一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工业革命可以不要前提,但是英国例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指出:“在英国工业化之初,能够压倒潜在对手的有利条件之中,没有一个条件是绝对突出的,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材料二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正是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一些精英努力制定一些法律,规范工厂主与工人间的关系.在这一方面,改革派在各国都越来越成功……还有一些人,他们也看到了冒烟的大烟囱,他们就想到他们能否改变事物的现有秩序,摒弃竞争秩序.——据王顺义《简明科学神话》、房龙《人类的故事》等整理材料三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工人开始参加各邦议会、市镇委员会以及工商仲裁法庭的选举;他们开始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1895年恩格斯《く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是什么?英国通过哪些方式或途径获得了进行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欧洲社会针对工业革命弊端进行的探索.(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无产阶级“崭新的斗争方式”的时代背景.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工人开始参加各邦议会、市镇委员会以及工商仲裁法庭的选举;他们开始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1895年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材料二

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和波兰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教堂集会,声援1863年波兰人民起义。在这个大会上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在它的影响下,爆发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以上一切表明,在这一时期,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提高到新的水平。到了19世纪80年代,建立了28个党,并涌现出一批有威望的工人运动领袖。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出席大会的有22个国家的工人代表,大会宣告了第二国际成立。——摘编自伍德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概论(第四版)》(1)根据材料一指出无产阶级“崭新的斗争方式”,并结合所学分析采用这种斗争方式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9世纪后半期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特点并指出取得的具体成果。23.史学研究材料一

以下为郭小凌的《西方史学史》目录(部分)第一章史学的起源第二章古希腊史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三章古罗马史学第四章中世纪史学第五章古典史学的复归——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第六章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史学(17—18世纪)第七章法国大革命至19世纪中叶的西方史学第八章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产生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早期发展第九章19世纪后半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西方史学

笔记对应章节·彼特拉克——人文主义史学的先驱。·广泛的收集和整理古代的史料,积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知识,初步按古典史家的方法和形式撰写史作。①:第____章·曾随拿破仑远征埃及的军队前往埃及考察。完成了欧洲第一部对古埃及进行全面解说的著作《埃及描述》。②:第____章

·普鲁士学派的产生,与历史学者出于爱国主义思想力挺普鲁士领导德意志统一的政治倾向有关。·法国学者古朗治否定5世纪日耳曼人入侵的正面影响。③:第____章材料二

马克思于1818年,出生于德意志普鲁士的特里尔城,双亲都是犹太人。马克思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这也是犹太人长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恩格斯出生于普鲁士王国一个纺织资本家家庭,他与马克思一样有着共同的哲学素养,并曾在年轻时前往英国考察工人阶级的生活与工作状况。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是由两人共同研究创立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完善自己的历史哲学的过程中曾经对具体的历史课题进行过一些开创性的专门研究,写出《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国农民战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一大批史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1)下列内容为某同学阅读完书籍后做的部分笔记,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2)依据上述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影响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相关因素。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D2.D3.C4.B5.C6.C7.B8.C9.D10.A11.C12.B13.C14.C15.D16.B17.A18.B19.C20.D21.(1)前提: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有利条件: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获得海外市场、原料和资金);圈地运动(获得劳动力、国内市场和原料);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技术和经验);黑奴贸易(资金)(2)探索: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改革派进行立法规范,调和矛盾;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3)时代背景:欧洲经济发展状况未达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改革和代议制的完善,无产阶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