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基础题400道及解析_第1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400道及解析_第2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400道及解析_第3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400道及解析_第4页
高考化学基础题400道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基础题400道★※020829-1、录像用的高性能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CoxFe(3-x)O(3+x)的化合物。已知氧为-2价,钴(Co)和铁可能呈现+2价或+3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则x值为______,铁的化合价______,钴的化合价________。

假设Co为+3价,则铁为+2价。则有3x+2(3-x)-2(3+x)=0(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x=0(无Co),不合理。(据此即可判断应该是Co为+2价,铁为+3价,2x+3(3-x)-2(3+x)=0,解得x=1);当然,如果开始假设Co为+2价,则铁为+3价,则可直接得出结果。★※020830-1、按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水溶液中N2H5+离子将Fe3+还原为Fe2+:N2H5++4Fe3+→4Fe2++Y+…作为N2H5+离子的氧化产物Y可能是_______?

4个Fe3+获得4个电子,在N2H5+中2个N原子显-2价,共应失去4个电子而变为0价,即得N2.★※020902-1、已知NaBiO3是黄色、微溶于水的固体;Bi3+为无色。将NaBiO3固体加入到M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得紫色的混合溶液。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该反应离子方程式易出错的地方有①NaBiO3要写成分子式,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②NaBiO3的还原产物为Bi3+。③Mn2+的氧化产物为MnO4-。④配平时要注意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

答案:5NaBiO3+2Mn2++14H+=5Na++5Bi3++2MnO4-+7H2O★※020904-1、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已知室温下1g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44.6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SiH4(g)+2O2(g)=SiO2(s)+2H2O(l);△H=-1427.2kJ/mol★※020905-1、某地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4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Ag+、Ba2+、Fe3+、Na+、Cl-、CO32-、NO3-、OH-。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变成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而排放,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A、CO32-和NO3-可能来自同一工厂B、Na+和NO3-来自同一工厂

C、Ag+和Na+可能来自同一工厂D、Cl-和NO3-一定不在同一工厂本题实质上是离子共存问题,根据题意,采用标号的方法很容易得出答案。

将Ag+标记为1Ag+,则根据离子共存的规律,其他离子依次可以标记为:2Cl-→2CO32-→2OH-→2Na+(∵溶液中必须有阳离子)→1Ba2+→1Fe3+→1NO3-。然后对照选项,得答案D。★※020906-1、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1molCuSO4能氧化磷的物质的量是()

A、2/5molB、1/5molC、11/5molD、1/3mol首先分析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Cu的价态由+2→+1(还原),11molP元素中6mol化合价升高(氧化)、5mol化合价降低(还原),可见被氧化的6molP,是被Cu(Ⅱ)和另一部分P共同氧化的。再分析电子得失数目发现,6mol被氧化的P共失电子30mol,其中Cu(Ⅱ)得15mol,另一部分P得另15mol.即,15molCuSO4所氧化的P为3mol,则,1molCuSO4氧化P1/5mol.★※020907-1、电视剧《西游记》中仙境美仑美奂,这些神话仙境中所需的烟雾是用NH4NO3和Zn粉按质量比8:6.5混合放于温热的石棉网上,使用时滴水数滴即产生大量的白烟。又知发生反应后有N2和水生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水起着溶解NH4NO3,发生吸热现象以启动反应的发生的作用;②每还原1molNO3-需氧化1molNH4+和1molZn;③成烟物质是两性氧化物小颗粒;④成烟物质是小锌粒,它由NH4NO3反应放热而蒸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Cu的反应要经过Cu(Ⅱ)→Cu(0)→Cu(Ⅰ)的过程,这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化合价的跳跃),只能认为Cu(Ⅱ)→Cu(Ⅰ)一步完成。所以本题采用化合价(电子得失)整体分析法,容易得答案B。★※020908-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Ba2++OH-+H++SO42-=BaSO4↓+H2O

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电解=Cl2↑+H2↑+2OH-

C、向NaOH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少量Ca(HCO3)2溶液Ca2++HCO3-+OH-=CaCO3↓+H2O

D、FeSO4溶液中加H2O2溶液Fe2++2H2O2+4H+=Fe3++4H2O

对于A项,NH4+与OH-也发生反应,故A不对;C项由于加入的Ca(HCO3)2的量少,故应为Ca2++2HCO3-+2OH-=CaCO3↓+CO32-+2H2O;D项电荷不守恒。★※020909-1、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能量相等。020909-1答案:B.★※020910-1、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离子晶体,NaH与水反应放出H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H溶于水显酸性B、NaH中氢离子被还原为氢气

C、NaH跟水反应时,水是还原剂D、NaH中氢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020910-1答案:D.★※020911-1、将一定量的CH4、O2和Na2O2放入一密封容器中,用电火花不断引燃混合气体,使其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容器内压强趋于0(固体物质蒸发不计),其残余固体溶于水无气体放出。

(1)有关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H4、O2、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若混合气体中CH4为0.1mol,充分反应后,向残余固体中加足量的酸,能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20911-1答案:

1、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2、依题意,最后产物只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根据原子守恒原理(尤其是CH4中C和H原子个数比为1:4),可得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6.

3、加酸后气体只有CO2,由C原子守恒可得,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020912-1、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组成特点,可将NaOH(固)、P2O5和CaCl2(固)归为一类。从以下选项中选出能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物质应该是()(单选)

A、浓H2SO4B、NaClC、碱石灰D、CaO020912-1答案D,因为都是吸水剂,固体,纯净物★※020913-1、欲观察氢气燃烧的焰色,燃气导管口的材料最好是……()

A、钠玻璃B、钾玻璃C、石英玻璃D、铜管020913-1答案:C.

石英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在火焰下没有颜色。★※020914-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碱金属元素与氧气化合生成的氧的化合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由于碱金属形成的碱均为强碱,所以碱金属形成的盐均不水解;

C、金属锂不能保存在煤油中,金属钾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D、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钾含量太少,故需施用钾肥。020914-1答案:C.

对于A,过氧化物(如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对于B,如碱金属的弱酸盐(Na2CO3)发生水解。

对于D,自然界中含钾的物质一般不溶于水(如正长石、白云母等矿石)。★※020915-1、每次焰色反应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A、Na2CO3溶液B、NaOH溶液C、硫酸D、盐酸020915-1答案:选D.A、B中含有Na+,会干扰焰色反应,C中硫酸不挥发,高沸点,其盐高温也不易挥发,洗涤时不可能洗净铂丝上粘有的物质。而盐酸易挥发,其盐高温时也易挥发,灼烧时,盐酸及其盐可一起挥发掉,以达洗净的目的。故选D.★※020918-1、设氯原子的质量为ag,12C原子的质量为b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B、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NA)mol

C、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D、n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是020918-1答案:BD.

该题考查相对原子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概念,要通过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解答。

A、错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各同位素的平均值

B、正确,一个该氯原子的质量是a,则1mol该氯原子的质量(摩尔质量)为aNA,那么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即为m/aNAmol

C、单位错误

D、正确,ng/ag即为ng该氯原子所包含的该氯原子的个数,每个该氯原子含电子17,则ng该氯原子所含电子为17×n/a★※020919-1、下列配制溶液的操作中,不会影响所配溶液浓度大小的是……()

A、托盘两边各垫一张质量相等的纸片称取固体NaOH

B、洗涤刚才盛过溶质的烧杯的洗涤液没有转入容量瓶

C、容量瓶内水分未干便注入了液体

D、定容后使溶液混匀,静止,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立即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020919-1答案:C.

解析:

A、×,NaOH易潮解,应在玻璃容器中称量,若用称量纸会将NaOH粘在纸上从而使结果偏低。

B、×,溶质没有全部转入容量瓶,会使溶液浓度偏低。

C、√,“C因为本来就要加水的,没干相当于先加了水,并没有影响。

D、×,当定容完成摇匀静置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有部分溶液粘在了刻度线上方,这并不影响刻度线下的溶液浓度,若再加水会造成溶液变稀。★※020920-1、配制0.10mol·L-1的含有2.0g溶质氢氧化钠的溶液,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托盘天平②500mL烧杯③50mL烧杯④50mL容量瓶⑤5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⑧漏斗⑨酒精灯⑩移液管。其中必不可少的仪器是…()

A、①②④⑥⑦⑩B、①③⑤⑥⑦C、①③⑤⑥⑦⑨D、①③⑤⑥⑦⑧⑨020920-1答案:B.

计算:2.0g/40g·mol-1÷0.10mol·L-1=0.5L=500mL(容量瓶的规格);烧杯50mL即可,过大使用不方便。★※020921-1、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0.60mol·L-1NaOH水溶液②20mL0.5mol·L-1H2SO4水溶液③30mL0.40mol·L-1HCl水溶液④40mL0.30mol·L-1HCl水溶液⑤50mL0.20mol·L-1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大小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D、⑤>④>③>②>①020921-1解析:本题所问是溶液中的离子、分子总数,应包括溶质、溶剂以及由它们相互作用形成的离子。五瓶溶液溶质的浓度比较小,故主要取决于溶剂的量、,而溶液体积分别为10、20、30、40、50mL,依次增大。----这是98全国高考题。

点评:同学们习惯上往往忽略溶剂只求溶质中的离子、分子总数而得出错误结论。要认真审题,这是一道反常规思维的题。从当年阅卷情况看,同学们更多的选取了C选项,就是这个原因。一道全卷比较简单的题,答对率却很低。★※020922-1、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分子

B、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C、氯水放置数天后,会因Cl2挥发而造成pH变大

D020922-1答案:D.

解析:氯水中除了含Cl2和H2O分子外,还含有HClO分子,故A错;光照氯水发生反应:2HClO==2HCl+O2↑,逸出的气体是O2而不是Cl2;该反应进行后,弱酸(HClO)转化为强酸(HCl),溶液酸性增强,pH将变小,因此,B、C都错。在氯水中因为存在着H+,所以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同时存在着HClO,可以漂白试纸,故D正确。★※020923-1、在实验室中由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时,生成的气体一般让其通过两个洗气瓶,第一个洗气瓶中应该有……()

A、饱和食盐水B、浓硫酸C、碳酸氢钠D、浓盐酸

020923-1答案:A.

首先要除去混有的HCl,因此先通过饱和食盐水,然后再通过浓硫酸干燥氯气。★※020923-2、实验中,制取下列各组气体时,所用气体的发生装置相同的是……()

A、H2、O2B、O2、HClC、Cl2、HClD、O2、Cl2020923-2答案:C.

制氯气和氯化氢都用固体和液体反应,且都加热。★※020924-1、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HI和HClOB、HCl和HIOC、HClO3和HIOD、HClO和HIO020924-1答案:B.

氯化碘这种化合物在初中没有学过。但在本题题干中提供信息说它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可以比照Cl2跟H2O反应进行思考。思考之后会发现:问题转到了ICl中谁是正价谁是负价的问题上了。参照Cl2+H2O=HCl+HClO本题是I+Cl-+H+OH-=HCl+HIO,故应选择B是正确答案。★※020925-1、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现在用四氯化碳在碘水中萃取碘单质,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1)能选用四氯化碳在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是_________。

A、热裂汽油B、苯C、酒精D、四氯化碳

020925-1答案:(1)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而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

(2)①CBDAGHEF

②AC

解析:着重回忆萃取剂选择原则和分液操作顺序。(1)萃取剂的选择原则有四条:一是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要大得多;二是萃取剂与水互不溶解能分成两层;三是萃取剂与水的密度差别较大;四是萃取剂与溶质不会发生反应。(2)萃取(分液操作)正确操作顺序应把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有漏液现象放在最前面;然后再倒入溶液和萃取剂,经过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溶质从一种溶液进入另一种溶剂中,再经过静置、分层,将两种液体分开,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下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注:热裂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烯烃,能与溴或碘发生反应,若用直馏汽油就可以了;酒精不分层。★※020926-1、如下各组物质:①碘+砂子;②NH4Cl+NaCl;③红磷+Fe2O3;④硫磺+CaCl2的混合物分离方法和实验条件完全相同的是……()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020926-1答案:A.

解析:①③④都可以用升华的方法加以分离,③④都需要隔绝空气,否则红磷和硫磺燃烧,而①则不需要隔绝空气就能升华,②是分解然后化合的化学反应过程,不属于升华。该题强调了“分离方法和实验条件完全相同”,应该引起注意,咬文嚼字,仔细推敲。★※020927-1、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O3-可和I-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择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A、①③B、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④⑤⑦020927-1答案:B.

解析:依题意:IO3-+5I-+6H+=3I2+3H2;结合I2的特性遇淀粉变蓝,要检验食盐中存在IO3-,只需I-和酸溶液(即H+),生成的I2由淀粉检验。★※020928-1、下列反应中,能产生烟雾的是……()

A、浓盐酸挥发B、磷在氯气中燃烧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D、磷在氧气中燃烧020928-1答案:B.解析:A的现象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结合而形成的盐酸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酸雾;C和D是氯化铜和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棕色的烟和白烟;而磷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三氯化磷呈液态,在空气中形成白雾,生成的五氯化磷呈固态,在空气中形成白烟,总起来形成的是白色烟雾。★※020929-1、将氟气通入氯化钾溶液中可以得到……()

A、氟化钾和氯气B、氯化氢和氟化钾C、氢氟酸和氧气D、氟化氢和金属钾020929-1答案:C.

解析:将F2通入KCl溶液,很容易会想到氟比氯活泼,能置换出氯气并产生氟化钾,而忽视F2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氟酸并放出氧气,造成选A的错误。F2很活泼,通入KCl溶液中,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氟酸和氧气,而不置换出氯气。★※020930-1、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

A、变红B、先变红后变白C、变白D、不变020930-1答案:选B.氯气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其中HCl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HClO又具有漂白作用,故先变红后变白。★※021001-1、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少使用碘化钾,因其口感苦涩且在贮藏和运输中易变化,目前代之加入的是……()

A、I2B、KIO3C、NaIOD、KIO

021001-1答案:选B.I2易升华,NaIO和KIO★※021002-1、下列关于I-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发生升华现象B、能使淀粉变蓝C、有较强的还原性D、显紫黑色021002-1答案:选C。A、B、D的现象均为I2的性质而I-不具备,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021003-1、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

(1)C+CO2=2CO

(2)C+H2O=CO+H2

(3)CO+H2O=CO2+H2

由此可以判断,在该温度下C、CO、CO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A、CO>C>H2B、C>CO>H2C、C>H2>COD、CO>H2>C

021003-1答案:选B.根据同一反应中还原性:还原剂>★※021004-1、向溴化钠、碘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之后加热,将溶液蒸干,并灼烧片刻,最后残留的物质是……()

A、NaClB、NaCl、NaBr、NaIC、NaBr、NaID、NaCl、I2021004-1答案:选A。向溴化钠、碘化钠的混合物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后,可发生如下反应:

2NaBr+Cl2=2NaCl+Br2

2NaI+Cl2=2NaCl+I2

溶液蒸干时,Br2易挥发,I2易升华,那么最后剩余的固体是NaCl.★※021005-1、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Cl、H2S、CO2、HBr、S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把溶液分成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也有白色沉淀,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①原气体中肯定有SO2,②原气体中可能有SO2,③原气体中肯定没有H2S、HBr,④不能肯定原气体中是否含有HCl,⑤原气体中肯定无CO2,⑥原气体中肯定有HCl.

A、①③④B、②④C、①③⑥D、①③⑤⑥

021005-1答案:选A.①通入氯水得无色溶液→一定无H2S、HBr;②溶液分两份一份加HCl酸化的BaCl2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2,因SO2已被①步氧化成SO42-;③另一份加HNO3酸化的AgNO3有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是否含有HCl,因第①步反应后溶液中已经存在Cl-,第②步中也加入了HCl。CO2不能确定是显而易见的。★※021006-1、11H、12H、13H、H+、H2是…………()A、氢的五种同位素B、五种氢元素C、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答案:D★※021007-1、某元素M所形成的气态分子M2有三种,其式量分别为70、72、74,它们物质的量之比为9:6: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元素有三种同位素

B、M的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36

C、M中质量数为35的同位素的原子(核素)原子百分比为75%

D、M2的平均式量为72021007-1答案:选C.根据题意M原子的相对质量只能有2种,即35、37,若有3种或更多,则形成的双原子分子的式量就不止3种。根据以上推断A、B均不正确。根据3种分子式量及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求①35M和37N的物质的量之比(9×2+6):(6+1×2)=24:8=3:1,∴C正确。②M2的平均式量=(9×70+6×72+1×74)/(9+6+1)=71,∴D★※021008-1、哈雷彗星上碳的两种同位素12C和13C的原子个数比为65:1。而地球上12C和13C的原子个数比为89:1,地球上碳元素的原子相对质量是12.011,那么哈雷彗星上碳元素的原子相对质量是……()

A、12.000B、12.009C021008-1答案:选C。地球上12C和13C的原子个数比为89:1,地球上碳元素的原子相对质量为12.011。而哈雷彗星上12C和13C的原子个数比为65:1,即哈雷彗星上12C的百分含量小于地球上12C,13C的百分含量大于地球上的★※021009-1、有X、Y、Z三种元素,X和Y可以形成XY和XY2两种化合物;Z与X、Y分别形成XZ4和Z2Y两种化合物,在这两种化合物中总电子数均为10个。则X、Y、Z三种元素分别是……()

A、C、N、OB、C、O、HC、C、H、OD、H、N、O

021009-1答案:选B.XZ4和Z2Y两种化合物总电子数均为10个,那么Z只能为H元素,则X为C元素,Y为O元素,因此选B。

★※021009-2、aYm+和bXn-两种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若有①a=b+m+n,②a<b,③Ym+的离子半径小于Xn-的离子半径,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C、②③D、③021009-2答案:选A.“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m=b+n,即a=b+m+n,a>b,因此离子半径Ym+<Xn-,因此选A。★※021010-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021010-1答案:选C.Na+和Mg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Pb2+、Pb4+核外电子排布不同,它们不可能都和一种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本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而非“上一周期”。★※021011-1、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021011-1答案:选D.

离子化合物中必含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有些可溶于水,有些则难溶于水;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发生电离,因而水溶液都能导电;熔点高的除了离子化合物还有金属、原子晶体;唯有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时不导电而熔融时才导电,即熔融状态时发生电离。★※0210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极性分子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B、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C、非极性分子中不可能含有极性键D、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021012-1答案:选D.

A、H2O2是极性分子,但分子里含有“O-O”非极性键。

B、Na2O2是离子化合物,但含有“O-O”非极性键。

C、如CH4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D、正确。只要含有离子键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了。★※021013-1、根据“三氟化硼→正三角形→非极性分子”的因果关系,则“三氯甲烷→(①)→(②)”的因果关系是

A、正四面体B、非正四面体C、非极性分子D、极性分子E、四边形答案: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021013-1答案:①B、②D.

由BF3的判断顺序可以看出结构→极性的关系。CH4和CCl4都是正四面体形结构,但CHCl3是氯和氢两种不同元素排在碳原子周围,它们的非金属性有差异,导致分子形成非正四面体,继而分子产生极性。★※021014-1、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5+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5+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的化合价为+1D、化合物N5AsF6中F的化合价为-1011014-1答案:选C.

每个N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N5+共有34个电子,A正确。N5+中,氮--氮原子间只能以共价键结合,B正确。由于N5+为+1价,则[AsF6]-,F只有-1价,则As为+5价,故D正确,C不对。★※021015-1、放射性原子在人类的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人类的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示踪原子。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断裂DNA来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

(1)下面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A、14C与14N含有相同的中子数B、14C与C60是同分异构体

C、14C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D、14C与12C互为同位素

(2)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像14C的放射性原子,这些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C、原子核还可以再分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021015-1答案:(1)D,(2)C.

此题为物理、化学综合题,考查对基本化学概念以及原子结构等知识的了解。

(1)14C和14N中14表示质量数,而C和N的质子数分别为6和7,因此它们的中子数不可能相等,A错;14C是原子,C60是单质,二者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B错;自然界中,同一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是一样的,14C和C60中的C原子都是碳元素,故化学性质是一样的,C错;剩下的D是正确的。

★※021016-1、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A、与金属镁反应时,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而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B、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而铁与氯气反应时生成氯化铁

C、氯最高价为+7,硫的最高价为+6

D、HClO比H2SO4氧化性强

021016-1答案:选B.

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比较: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②氢化物的稳定性;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④非金属间的置换;⑤跟同一种还原剂反应时氧化的程度等几个方面比较。由此易知答案为B.★※021016-2、由于易被氧化,在实验室不宜长期保存的溶液是……()

A、Na2SO4溶液B、NaOH溶液C、石灰水D、氢硫酸

021016-2答案:选D.

因氢硫酸易被氧化2H2S+O2=2S↓+2H2O,所以实验室中不宜长期保存。

★※021016-3、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CO2、O2B、N2、NO2C、H2S、SO2D、Cl2、N021016-3答案:选C.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SO2、粉尘、煤烟、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由此易知C选项两种气体均造成大气污染。★※021017-1、含有下列离子的水溶液中加入SO3,其浓度增大的是(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A、NH4+B、Na+C、HCO3-D、C6H5O-021017-1答案:选A.

SO3溶于水生成H2SO4,而A选项中NH4++H2O<=>NH3·H2O+H+,当加入SO3后生成的H2SO4电离出H+,使[H+]增大,平衡左移,[NH4+]增大。B选项中[Na+]不变。C选项中:HCO3-+H+=CO2↑+H2O而减少。D选项C6H5O-+H+=C6H5OH使得[C6H5O-]减小。★※021018-1、向盐酸中加入浓H2SO4时,会有白雾生成。下列叙述不属于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的是…()

A、浓H2SO4具有脱水性B、浓H2SO4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D、气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021018-1答案:选A.

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浓硫酸把有机物的H、O两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的比例脱出来,形成水分子。而吸水性是指吸收现成的水分子,包括水蒸汽、湿存水和结晶水。★※021019-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钾盐都易溶于水,所以在离子方程式中不可能出现K+

B、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以写为:H++OH-=H2O

C、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元素种类、原子个数、电荷数都相等时,则该离子方程式一定正确

D、溶液中进行的反应FeCl3+3KSCN<=>Fe(SCN)3+3KCl达到平衡时,加入KCl晶体,则平衡不移动021019-1答案:选D。

A选项不对,如2K+2H2O=2K++2OH-+H2↑,B选项不对,如Ba(OH)2+H2SO4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C选项不对,如Na2S水解若写成S2-+2H2O=H2S↑+2OH-就是错的。对D选项,反应的实质为:Fe3++3SCN-<=>Fe(SCN)3,可知加入KCl晶体对平衡无影响。★※021020-1、除去SO2中的SO3,并得到纯净的SO2,最好使混合气体通过………()

A、水B、NaHSO3饱和溶液C、NaHCO3饱和溶液D、98.3%浓硫酸021020-1答案:选D.

此题易错选B,但B不符合题目要求,NaHSO3溶液能除去SO3,但又混入了水蒸气。★※021021-1、足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ZnB、ZnOC、Zn(OH)2D、ZnCO3

021021-1答案:选C.

Zn+H2SO4=ZnSO4+H2↑

ZnO+H2SO4=ZnSO4+H2O

Zn(OH)2+H2SO4=ZnSO4+2H2O

ZnCO3+H2SO4=ZnSO4+CO2↑+H2O

比较上述反应可知Zn(OH)2与H2SO4反应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小。★※021021-2、在CO2中混有少量的O2、H2S、水蒸气和HCl,今用下列四种试剂①浓硫酸;②饱和CuSO4溶液;③饱和NaHCO3溶液;④红热的铜丝,除去上述杂质而得到纯净的CO2气体,此混合气体通过四种试剂的顺序最好是……()

A、②①③④B、③④①②C、④①③②D、②③①④021021-2答案:选D.

关于除杂和干燥,其一般规律是溶液除杂在前,干燥在后,需加热除去的杂质放到最后,其原因是气体通过溶液将带出水蒸气,干燥剂可除去这些水蒸气。★※021022-1、在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些酸、碱、金属、非金属都反应的是……()(双选,请举例说明。)

A、Al2O3B、H2SO3C、H2SD、NaHCO021022-1答案:选BC.

此题主要考查某些化合物的性质,需要熟练掌握典型化合物的性质。

A、Al2O3能够与酸碱反应,在高中阶段与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的例子还没有;

B、H2SO3可被强氧化性的酸氧化(如硝酸)、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可被氯气或氧气等非金属氧化;

C、H2S的道理与H2SO3相似;

D、NaHCO3可与强酸反应放出CO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没有与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的例子(水溶液不算)。★※021023-1、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OH-、Na+、SO32-、S2-B、Fe3+、H+、NO3-、Cl-

C、Cu2+、Na+、S2-、SO42-D、H+、K+、SO32-、S2-021023-1答案:选D.此题要求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通过观察分析答案D中SO32-+2S2-+6H+=3S↓+3H2O,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此题易多选A,但SO32-和S2-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不反应,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021023-2、若已发现了116号元素,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其钠盐的分子式为Na2R;②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③R是金属元素;④R是非金属元素;⑤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O3……()

A、①③⑤B、②④C、③⑤D、②③⑤021023-2答案:选C.

先由原子序数116推断元素R位于ⅥA族,为氧族元素,根据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递变规律推测判断③和⑤正确。★※021024-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水、亚硫酸、活性炭的漂白或脱色原理虽然不同,但它们都能使品红或墨迹褪色;

B、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与潮湿的红布条作用,颜色立即褪色;

C、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与潮湿的红布条作用,颜色基本不褪;

D、经Cl2和SO2漂白的物质,日久都会恢复原来的颜色。021024-1答案:选C.

A选项不正确,因为它们均不能使墨迹褪色;B选项不正确,因为Cl2与SO2等物质的量作用于潮湿的红布条时发生如下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而失去漂白作用。D选项不正确,Cl2漂白的物质日久也不会恢复原来的颜色。★※021025-1、生石灰里含有杂质CaCO3和SiO2,为了检验是否含有这两种杂质,最适宜的试剂是……()

A、氢氟酸B、盐酸C、硫酸D、NaOH溶液021025-1答案:选B.因SiO2能溶于氢氟酸和NaOH溶液,CaSO4微溶于水。故只能选盐酸。★※021025-2、在制造玻璃的原料中,再加入下列物质后,可制得蓝色玻璃的是……()

A、氧化亚铜B、氧化钴C、氧化铅D、硼砂021025-2答案:选B.

加入氧化亚铜可制得红色玻璃,加入氧化铅制铅玻璃,加硼砂制硼玻璃,后两者都是无色。★※021025-3、下列试剂能用酸式滴定管盛装的是……()

A、氢氟酸B、苛性钠溶液C、水玻璃D、溴水021025-3答案:选D.

凡是碱或碱性溶液均不能用酸式滴定管盛放,另外注意氟化氢及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器皿盛装。★※021026-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气)、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处理(假定每次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④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溶液变得混浊。由此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体中……()

A、一定含有CO2、H2O,可能含有H2、COB、一定含有H2O、CO,可能含有CO2、H2

C、一定含有CO、CO2,可能含有H2O、H2D、一定含有CO、H2,可能含有H2O、CO021026-1答案:选D.

①说明有CO2或H2O;

②说明有CO或H2;

③说明肯定有H2,H2在②中转化成了H2O;

④说明肯定有CO,CO在②中转化成了CO2(原来可能有H2O和CO2,也可能没有,如果有H2O和CO2,则在①中也可以被除去),故选D。★※021027-1、某溶液A,可能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SiO32-、CO32-、SO32-、S2-、AlO2-、Cl-、PO43-中的几种,现进行以下实验:

(1)以10mLA溶液,往其中通入足量的CO2,得到白色沉淀B,B可完全溶于稀硫酸。

(2)另取10mLA溶液,往其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气体C,将C通入Pb(NO3)2溶液中,有黑色沉淀D生成。

问题:

(1)溶液A中肯定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A中肯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021027-1解析:

由(1),通CO2可以生成沉淀的有

SiO32-+CO2+H2O=H2SiO3↓+CO32-

2AlO2-+CO2+3H2O=2Al(OH)3↓+CO32-

但H2SiO3不溶于稀硫酸,所以,一定含有AlO2-,而一定不含SiO32-;

由(2),很明显一定含有S2-,则一定不含SO32-,否则会发生反应:SO32-+2S2-+6H+=3S↓+3H2O,至此,答案为:(1)A溶液中肯定存在:AlO2-和S2-;

(2)A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是:SiO32-和SO32-,理由见解析。★※021028-1、一种无色气体X与红热的碳反应得到无色气体Y,Y与CuO反应又可得X,则X、Y分别是(双选)…()

A、CO2、COB、O2、CO2C、H2O、H2D、O2、H2

021028-1答案:选AC.

此题为常见气体的推断,由题意结合选项即可判断。★※021028-2、将1体积选项中的一种气体与10体积O2混合后,依次通过盛有足量的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和盛有足量灼热铜屑的管子(假设反应都进行完全),最后得到的尾气可以是(单选,不加说明者一律为单选,下同)…()

A、Cl2B、COC、CO2D、N2021028-2答案:选D.

因为最后通过灼热铜屑,故尾气不可能是Cl2;若原气体有N2,则经过上述物质后仍剩余N2;若原气体中含CO,则通过NaOH时不反应,通过灼热铜屑时又与O2反应生成CO2;若原气体中含CO2,则通过NaOH时被吸收。★※021029-1、准确量取25.00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50mL量筒B、25mL酸式滴定管C、50mL酸式滴定管D、50mL碱式滴定管021029-1答案:选C.量筒是不能精确地计量的仪器,滴定管、移液管是能精确计量的仪器。准确量取25.00mL溶液,应用50mL滴定管。又因为碱式滴定管的下端有一段橡皮管,高锰酸钾具有强腐蚀性,量取高锰酸钾溶液要用酸式滴定管。★※021029-2、先选择填空,再简要说明作此选择的理由。(1)某试管内装有约占容积1/10的溶液,则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A、约1mLB、约3mLC、约25mLD、无法判断

(2)拟在烧杯中于加热条件下配制某溶液50mL,应选择的烧杯是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400mL烧杯B、250mL烧杯C、100mL烧杯D、50mL烧杯021029-2答案:

(1)选D.

试管有多种规格,试管的容积有大有小,题目没有明确试管的规格和体积,则占其容积的1/10的溶液体积是无法确定的。

(2)选C.

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用烧杯来溶解溶质,一般情况下选用烧杯的容积应比所配溶液的体积大一倍为宜。★※021030-1、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有如下数据: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②用量筒量取21.48mL盐酸;③用容量瓶配制210mL1mol/L的硫酸溶液;④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18.20mLNaOH溶液,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021030-1答案:选A.

本题考查对一些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及仪器规格的掌握情况,考查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解此题的关键在于要依据所用仪器的准确度,如实记录可测得的可靠数值。托盘天平称量物质准确度为0.1g,可称取11.7g食盐;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准确度为0.1mL,所以量取21.48mL不合理;容量瓶的规格中有50mL、100mL、200mL、250mL、500m、1000mL等等,没有210mL的;中和滴定要用滴定管,滴定管的准确度为0.10mL,18.20mL的数值合理。★※021031-1、下面有关二氧化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晶体是一种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

B、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跟水起反应生成酸

C、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不跟任何酸起反应

D、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异021031-1答案:选C.

其它三种说法均正确,唯C的不正确,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它能溶于氢氟酸SiO2+4HF=SiF4↑+2H2O.★※021031-2、工业制造一般的光学玻璃用到的原料是……()

A、石灰石、纯碱、粘土、硼砂B、氧化铅、纯碱、石灰石、石英

C、纯碱、粘土、石英、氯化钴D、硼砂、烧碱、氧化亚铜、石英砂021031-2答案:选B.

玻璃中含铅,会使玻璃折光率强,这样的玻璃即为光学玻璃。

A、硼玻璃用于做化学实验仪器较好;

C、钴玻璃呈蓝色;

D、加入氧化亚铜的玻璃为红色玻璃。★※021101-1、实验室做氨的催化氧化试验,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A、N2B、NOC、NO2D、NH4NO3021101-1答案:选A.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为:4NH3+5O2=4NO+6H2O,以后根据各量的不同,可能发生以下各反应: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NH3+HNO3=NH4NO3,因此,不可能生成的产物为N2.★※021101-2、将NO和O2等物质的量混合,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为…()

A、31B、62C、41.3D、稍大于41.3021101-2答案:选D.

2NO+O2=2NO2,

若NO、O2各2mol,

由于2NO2=N2O4,

反应后气体总物质的量小于3mol,

平均式量>(2×30+2×32)/3=41.3,

所以答案为D.★※021102-1、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物质氧化的产物B、NO不是亚硝酸酐

C、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物质还原的产物D、NO2有毒,NO无毒

021102-1答案:选D.

在NO中,N的价态为+2,是中间价态,因此它既可以由低价态(如NH3)氧化而得,也可以由高价态(如HNO3)还原而得.

亚硝酸的酸酐是N2O3.

NO2和NO都有毒。★※021102-2、下列酸的酸酐中,不能由单质和氧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HNO3B、H2CO3C、H2SO3D、021102-2答案:选A.

HNO3、H2CO3、H2SO3、HPO3它们的酸酐分别是:N2O5、CO2、SO2、P2O5。N2与O2反应产物为NO.★※021103-1、下列各组混合气体分别通入水中,其中一种气体消失,另一种气体体积增大的是(双选)…()

A、HCl、CO2B、O2、F2C、NO、NO2D、H2S、SO2

021103-1答案:选BC.

本题考查几种主要气体与水的反应,F2与水反应生成O2,NO2与水反应生成★※021103-2、城市粪便的排放,化肥的使用,会使地下水中氮含量增高,其中对人体有害的含氮污染物主要形态是…()

A、NO3-B、NO2-C、NH4+D、有机氮021103-2答案:选B.

本题为环境污染的有关知识问题,由所掌握的知识应知亚硝酸盐有毒。★※021104-1、若某溶液中有Fe2+、Cl-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B、KMnO4C、FeCl3D021104-1答案:选C.

KMnO4氧化性很强,可把I-、Fe2+、Cl-都氧化了。Cl2可把I-、Fe2+氧化,而Fe3+只氧化I-,HCl不与I-反应。★※021105-1、把加热浓HNO3所得的气体全部收集在一个原来几乎真空的容器中。将这个容器倒立在盛水的水槽里,待作用完毕,容器里的情况是……()

A、不存在任何气体B、有NO和O2C、只有NOD、只有O021105-1答案:选A.

4HNO3=2H2O+4NO2↑+O2↑表明:NO2与O2按4:1体积比能全部转化为HNO3,HNO3极易溶于水,故选A.★※021106-1、填空题:

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三种重要的酸。

(1)工业上生产盐酸与硝酸时,都要用到的气态反应物是_______;

(2)工业上生产硫酸与硝酸时,用到的相同的重要设备是_______;

(3)工业生产中欲制得高浓度的硫酸与硝酸,可使用的相同物质是_______;

(4)浓盐酸与浓硝酸暴露在空气中,相同的现象是_______;

(5)浓硫酸与浓硝酸都可用铁、铝容器贮存的相同原理是_______;

(6)实验室制备H2、CO2、H2S、SO2时,用盐酸和浓硫酸可制备的相同气体是_______。021106-1答案:

(1)都要用到H2;

制盐酸用Cl2和H2化合成HCl,制硝酸用氨氧化法,首先制得NH3,而合成NH3必须有H2。

(2)重要设备是吸收塔。(制HNO3那个是氧化炉)

(3)浓H2SO4。

浓H2SO4作吸水剂。

(4)产生白雾。

(5)铁、铝被浓H2SO4或浓HNO3钝化。

(6)SO2。

Zn和浓H2SO4共热产生SO2;CaCO3很难与浓H2SO4反应到底;H2S会被浓H2SO4氧化。★※021107-1、我们用字母L、M、Q、R、X分别代表五种含不同化合价的氮元素的物质,并且每种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只有一种。又知道物质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要比物质M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低,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有如下的相互转换关系(未配平):

①Q+HCl→M+Cl2;

②R+L→X+H2O;

③R+O2→L+H2O.

(1)已知这五种物质中有一种是硝酸,那么硝酸应该是L、M、Q、R、X中的________(填字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是在催化剂(如铂、氧化铁等)存在,并且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发生的,这个反应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请据此推断,若物质X是密度比CO2密度小的气体,那么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某同学写出下面三个不同价态的氮的化合物相互转换的关系(未配平):

a、NO+HNO3→N2O3+H2O

b、NH3+NO→HNO2+H2O

c、N2O4+H2O→HNO3+HNO2

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021107-1答案:

①反应式中,Cl2是氧化产物,M是还原产物,因此氮元素化合价:Q>M;同理由③得氮元素化合价:L>R;由②反应式可知,X中氮的化合价介于R和L之间,又由于L>R,因此L>X>R。根据已知氮元素化合价M>1。综合以上结论,五种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Q>M>L>X>R。HNO3中N的价态最高:+5价。

(1)硝酸应该是Q,由于Q中氮化合价为最高。

(2)由③推知R中含H,且R中氮化合价小于或等于0价,那么R为NH3,由题意L为NO,X中氮的化合价介于NH3和NO中氮的化合价,因此X为N2。

(3)b不可能实现,NH3中N为-3价,NO中N为+2价,而HNO2中N为+3价,+3>+2>-3。★※021108-1、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的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_________(填以下项目的编号)。

A、破坏臭氧层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被氧化C、造成酸雨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2)在含Cu+(亚铜离子)的酶的活化中心,亚硝酸根离子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常温下,把NO气体压缩到100大气压,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50℃,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压力降至略小于原压力2/3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2021108-1解答:

(1)A、C、D。

只有高温时才可氧化金属,故不选B。

(2)Cu++NO2-+2H+=Cu2++NO↑+H2O

(3)3NO=N2O+NO2

对此,2NO→N2O,N的化合价降低2价,则必有另一变化升高2价,依题意产物为NO2,即3NO<==>N2O+NO2,2NO2<==>N2O4.

(4)生成的NO2又发生如下反应2NO2<==>N2O4而使压力略小于原来的2/3。

(5)量变引起质变。

少量的NO对人体有利,可用于治疗疾病;大量的NO则污染环境。同样的是NO,但由于量的不同而引起性质的相反结果。我们平时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足够的量的基础积累,才能保证我们学习成绩发生一个质的好变化。★※021109-1、密度为0.9g·cm-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即溶质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等于12.5%B、大于12.5%C、小于12.5%D、无法确定021109-1答案:选C.

抓住等体积稀释与等质量稀释所引起的不同变化,对密度大于1g·cm-3的液体,取其1mL质量必大于1g,故溶质增加的程度大;反之,对于密度小于1g·cm-3的溶液而言,由于1mL质量小于1g,故溶剂增加程度大。

解法一:依上述分析,当等质量混合时,混合液的质量分数应为原来的一半,即12.5%,但由于氨水密度为0.9g·cm-3,故应略小于12.5%.

解法二:假设100mL该氨水与100mL水(水的密度视为1g·cm-3)的混合,则溶质为100mL×0.9g·cm-3×25%,而溶液为100mL×0.9g·cm-3+100mL×1g·cm-3,代入计算为[(90×25%)/(90+100)]×100%≈11.84%。★※021110-1、在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时,铂丝不能接触氨水,原因是…()

A、铂丝的温度高,接触氨水会使氨气大量逸出B、红热铂丝会与氨水反应,使铂丝腐蚀

C、防止铂丝温度降低而不能起催化作用D、防止爆炸021110-1答案:选C.

铂丝催化反应时,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较高效率催化氨的氧化,铂丝须处于较高温度下。★※021111-1、下列混合物,可以用加热方法分离的是…()

A、碘和氯化铵B、KNO3和MnO2C、K2SO4和KClO3D、NH4Cl和BaCl021111-1答案:选D.

①有升华特性的物质有:I2(固)、S8(固)、萘、蒽、干冰、红磷(416℃)等。

②NH3与气态氢化物的盐,加热分解,冷却又化合。如NH4Cl、NH4F、NH4HS、NH4Br等(但NH4I例外,因2NH4I=2NH3↑+H2↑+I2,加热分解),卤化铵分解难易规律为(由易到难):NH4F>NH4Cl>NH4Br>NH4★※021112-1、(NH4)2SO4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NH3、SO2、N2和H2O。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B、2:3C、1:1D、4:3021112-1答案:选A.

(1)配平方程式:3(NH4)2SO4=4NH3+3SO2+N2+6H2O,其中氧化产物为N2,还原产物为S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3。

(2)铵盐分解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配平规律为:

①先分解(不考虑氧化还原)成NH3和相应的酸;

②NH3+酸→(氧化还原);

③方程式①②加和(消除同类项)。

例如:

①(NH4)2SO4=2NH3+H2SO4

②2NH3+3H2SO4=N2+3SO2+6H2O

①×3+②得:3(NH4)2SO4=4NH3↑+3SO2↑+N2↑+6H2O★※02111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磷酸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P2O5是磷酸(H3PO4)的酸酐,而不是偏磷酸(HPO3)的酸酐

C、Ca(OH)2与H3PO4反应只生成Ca3(PO4)2D、我国工业上常用H2SO4与Ca3(PO4)2反应来制备H3PO4021113-1答案:选D.

(1)磷酸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的晶体;

(2)既是…又是…,因为:化合价相同;

(3)还可以生成Ca(H2PO4)2或者CaHPO4

(4)正确。★※021114-1、在MgCl2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再加入NH4Cl,出现的现象是…()A、产生沉淀B、放出气体C、先产生沉淀,后又消失D、先产生沉淀,后又放出气体021114-1答案:选C.

解析:MgCl2+2NH3·H2O=Mg(OH)2↓+2NH4Cl;

然后加入大量的NH4Cl,因其能水解显酸性,从而又会造成Mg(OH)2沉淀的溶解。★※021115-1、有一种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H4、NH3、H2、CO、CO2和HCl.进行如下实验:①此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气体体积不变;②再通入澄清石灰水,气体体积变小但无混浊现象;③剩余气体在空气中引燃,燃烧产物不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色。

(1)根据实验①,可推断混合气体中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③,可推断混合气体中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混合气体中肯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不能肯定或否定的气体。若有。则是________________气体。021115-1答案:

(1)NH3。混合气体可能有的气体中只有NH3能被浓硫酸吸收;

(2)H2和CH4。H2、CH4燃烧产物中有H2O,而无水CuSO4未变色;

(3)CO、HCl;

(4)有,CO2。★※021116-1、已知2NO2+H2O=HNO3+HNO2,结合已有知识推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HNO2比HNO3更不稳定;②HNO2的分解产物为NO和H2O;③HNO2的分解产物为NO2、NO和H2O。

A、只有①B、①②C、①③D、②③021116-1答案:选C.

①HNO2的酸酐是N2O;②HNO2在低温时稳定;③HNO2有还原性,也有氧化性,有毒。★※021117-1、已知KNO3、Cu(NO3)2、AgNO3三种硝酸盐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如下(条件都是加热):

①2KNO3=2KNO2+O2↑

②2Cu(NO3)2=2CuO+4NO2↑+O2↑

③2AgNO3=2Ag+2NO2↑+O2↑

今有某固体可能由上述三种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适量该固体充分加热,得到一定量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水中,结果全部被吸收,没有剩余,回答:

(1)该固体是否可能只由一种盐组成?若可能,指出是哪种盐,若不可能,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固体是混合物,指出它的可能组成(即物质的量之比),若没有这种组成,也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1117-1答案:

(1)可能,Cu(NO3)2分解所得NO2、O2物质的量之比为4:1,通入水中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全部吸收。

(2)没有这种组成。由(1)可知,只有当NO2、O2物质的量之比为4:1时才可能被完全吸收,若为混合物,则不可能出现4:1的情况,因此不会有这种组成.★※附:另有一种题型---……若该气体经水充分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为吸收前的1/6,(后面问题相同)

---答:

(1)可能;AgNO3.

(2)KNO3和Cu(NO3)2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或者由三种盐组成,其中KNO3和Cu(NO3)2物质的量之比为1:1,而AgNO3物质的量是任意的。★※021118-1、(综合题)

固氮有三种方式:生物固氮、工业合成氨和放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化合。全世界工业合成氮肥中的氮只占固氮总量的20%,其余绝大多数是通过生物固氮进行的,最常见的是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经固氮酶的作用生成氮的化合物,以利于植物利用。

(1)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根瘤菌之所以有固氮作用,是因为它有独特的固氮酶,而最根本原因是它含有独特的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科学家把固氮基因转移到水稻根际微生物中,通过指导合成固氮所需的_____________进而引起固氮作用。更为理想的是直接将固氮基因转移到稻、麦等粮食及经济作物的细胞中,让植物本身直接固氮,这样可以免施氮肥。如果这种愿望实现的话说,那么固氮基因中遗传信息表达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生物固氮与工业合成氨比较,它是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的,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器材、设备和能源;

(5)俗话说“雷雨发庄稼”,因为电闪雷鸣的雨天,氮气在空气中发生一系列的反应,产生了植物可利用的含氮化合物,写出有关的三个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21118-1答案:

(1)共生

(2)固氮基因

(3)固氮酶;固氮基因→信使RNA→固氮酶

(4)常温、常压

(5)N2+O2=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021119-1、在碘化钾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迅速发生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反应过程可表示如下:

①H2O2+2KI+H2SO4=I2+K2SO4+2H2O;

②H2O2+I2=2HIO;

③H2O2+2HIO=I2+O2↑+2H2O

(1)H2O2在反应③中的作用是______(填正确选项的标号)

A、氧化剂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2)有人认为上述反应说明了碘单质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你认为______________(填“对”或“不对”),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说明H2O2、I2、HIO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021119-1答案:

(1)在反应③,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变化为-1→0,化合价升高,H2O2作还原剂,答案为B.

(2)对;从反应②、③可看出碘在反应中没有消耗(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在碘的存在下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加快。

(3)由判断氧化性强弱的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故HIO>H2O2>I2

点评:判断若干反应中某物质是否作催化剂,一定要抓住催化剂的特征:催化剂一定要参与化学反应而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但自身又反应出来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变。那种认为“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的想法是错误的,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只不过是“反应进去又反应出来”而已。★※021120-1、设C+CO2<==>2CO;△H>0,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H<0,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021120-1答案:选A。

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