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参考练习-阶段性检测卷(六)世界现代史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参考练习-阶段性检测卷(六)世界现代史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参考练习-阶段性检测卷(六)世界现代史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参考练习-阶段性检测卷(六)世界现代史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参考练习-阶段性检测卷(六)世界现代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性检测卷(六)世界现代史(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正式开幕,西方列强由此开始了长达五个月的勾结与争夺,迫使德国签订了(C)A.《四国条约》B.《五国条约》C.《凡尔赛条约》D.《九国公约》2.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A)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C.德国——慕尼黑阴谋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3.1921年3月,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以下对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A.实行粮食税B.实施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C.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商品买卖D.允许私人企业和手工业的发展4.右图,硝烟中飘扬着一面残破的美国国旗。画面上有点明主题的文字“REMEMBERDEC.7th!”,意思是“记住12月7日!”这张海报提醒美国人民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D)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B.德国突袭波兰C.苏德战争爆发D.日本偷袭珍珠港5.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统一的货币”“统一的护照”相对应的组织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C)A.国际联盟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6.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在克里姆林宫升起。这一事件标志着(A)A.苏联解体B.东欧剧变C.十月革命胜利D.德国统一7.小刚同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主题作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①1959年,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②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③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④亚非拉国家独立后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地指出:“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战争才刚刚开始”的标志是(C)A.萨拉热窝事件爆发B.德国突袭波兰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D.朝鲜战争的爆发9.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标志,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C)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组织的建立10.观察下图,你认为在①②两处应分别填入(D)A.《巴黎和约》、多极化趋势B.《九国公约》、全球化趋势C.《慕尼黑协定》、全球化趋势D.《九国公约》、多极化趋势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最能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的是(D)12.左下图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D)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B.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D.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促进第12题图第13题图13.阅读右上图“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导致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世界贸易总额在持续增长的直接原因是(C)A.国际联盟的成立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D.马歇尔计划的推动14.2020年1月21日至24日,达沃斯论坛2020年年会召开。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保护主义持续蔓延的大背景下,与会代表纷纷赞赏中国长期以来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立场和举措。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错误的是(B)A.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B.发展中国家应全力抵挡和阻止C.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D.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柄双刃剑15.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美国、意大利、中国等国家均确诊大量病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们要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面对威胁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各国应该(D)A.推行霸权主义,实施强权政治B.设立关税壁垒,保护本国进出口贸易C.积极参加国际事务,干涉别国内政D.加强国际合作,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10分,第17小题9分,第18小题11分,共30分)16.(10分)【欧洲,联合之路】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共和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战争之痛】材料一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统一之路】材料二“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欧洲意识】材料三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1)材料一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依据材料一指出,这场战争给欧洲带来哪些巨大灾难?(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大量人员伤亡等。(2)近现代史上有人试图用武力统一欧洲,结果都失败了。请举出两位历史人物。(2分)拿破仑、希特勒。(3)结合材料二,欧洲是通过哪些具体进程实现联合的?(2分)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盟。(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欧洲实现联合有什么好处。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4分)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等。17.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观察下图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材料三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1)上述材料一中图片表明两大军事集团较量局面的形成。请你完成:A.写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B.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直接导致哪次战争的爆发?战后出现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3分)A.三国协约、三国同盟。B.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材料二中26国的联合对当时世界局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趋势?(1分)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3分)经济实力。我国应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引进国外的投资、技术和经济管理经验等。18.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素养一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材料一图11919年参加会议的“三巨头”图21945年参加会议的“三巨头”素养二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材料二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林·亨特《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素养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材料三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年份1952年1967年1975年1983年1991年1999年国民生产总值(百万)12158552433880321387038368594672295403597注: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单位“百万”为1990年国际元。(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素养四历史归纳,是指能够对比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的能力。材料四“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钱乘旦《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1)材料一中的图1指的是哪次国际会议?以它为基础,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图2所示会议决定建立哪一个国际组织?(3分)巴黎和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联合国。(2)相同点:宣扬自由平等。发展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2)从内容方面来看,材料二中三个法律文献的相同点是什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相同点:宣扬自由平等。发展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3)写出1952年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概括统计表反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