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知识图鉴】沪教版第3单元_第1页
【单元知识图鉴】沪教版第3单元_第2页
【单元知识图鉴】沪教版第3单元_第3页
【单元知识图鉴】沪教版第3单元_第4页
【单元知识图鉴】沪教版第3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参考答案:1.错误【详解】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它们之间都有空隙,故错误。2.正确【详解】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3.错误【详解】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不同,与物质的质量无关。4.正确【详解】地壳中含量前四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故地壳是由沙、黏土、岩石等组成的,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正确。5.正确【详解】成年人的身体中水分大约占体重的70%左右,如果是老年人,水分占的比例偏低,可能只有60%左右,而婴幼儿、新生儿体内水分的占比非常高,新生儿体内水分占比甚至可以达到90%左右。人体中的水分大量的存在于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以及血液中,水分是构成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人体大量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活动、各种化学反应都离不开水分的存在,所以每天人需要摄入一定的水分,能保持水分在人体内的平衡,以免出现脱水的情况。一旦脱水达到一定的比例,比如达到人体体重的10%-20%,有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脱水症状甚至是休克的情况,故正确。6.正确【详解】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人体缺少钙元素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故说法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量元素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掌握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是解题的关键。7.错误【详解】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而不是凭空臆造的,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所以可以根据化合价凭空臆造,随意书写化学式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填:错误。8.错误【详解】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不能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体积关系,所以人们常常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来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体积关系的说法是错误的,故填:错误。9.正确【详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因此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呈负价,故此说法正确。【点睛】掌握确定元素化合价的原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错误【详解】铝是金属,铝由铝原子直接构成,故铝单质的化学式为Al,故填:错误。11.错误【详解】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铜是由铜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氩气是由氩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故错误。12.正确【详解】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钙是20号元素,则质子数为20,核外电子排布为2、8、8、2,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离子符号将离子所带电荷数和电性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在前符号在后,钙离子表示为Ca2+。正确。13.正确【详解】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故该说法正确。14.

分子

原子

离子【详解】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15.

钠离子

氯离子【详解】氯化钠是一种离子化合物,是由钠离子于氯离子构成的,故填钠离子、氯离子。16.原子【详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有些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17.

原子核

核外电子【详解】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其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它们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18.

等于

等于【详解】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19.相对原子质量【详解】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填相对原子质量。20.

相同核电荷数

质子数【详解】根据元素的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或离子的总称可知,第一个空是核电荷数,故填写:核电荷数;由上面的详解可知,第二空是质子数,故填写:质子数。21.

纯净物

两种或两种【详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因为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的相同点是均为纯净物,不同点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常见的单质有氧气、氮气、铁、铜等;常见的化合物有氧化铜、二氧化碳、水等。氮气的为符号N2,铁的符号为Fe,铜的符号为Cu,这些物质都是常见的单质;氧化铜符号为CuO,二氧化碳的为符号CO2,水的为符号H2O,这些物质是常见的化合物;故答案为:纯净物,两种或两种。22.氧【详解】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23.

元素符号

数字【详解】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的组成的式子,故填:元素符号、数字。24.

气体【详解】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吸入空气,即乙的那支注射器的栓塞容易被推入,故填乙;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液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大,故填大;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液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大,所以,气体比较容易被压缩,故填气体。25.(1)微粒间存在间隔(2)微粒在不断地运动(3)温度越高,微粒运动的速度越快(4)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详解】(1)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足球内,说明微粒间存在间隔;(2)酒精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消失,说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3)微粒运动受温度的影响,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屋里干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微粒运动的速度越快;(4)1个水分子的质量为3×10-26kg,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6.(1)分子间有间隔,且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2)分子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详解】(1)加压时,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且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减小;(2)湿衣服在阳光下更容易晒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27.(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2)

滤纸条上酚酞试液从右向左依次变红

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不停地运动,氨水使酚酞变红(3)

酚酞与氨水的位置滴反了

浓氨水【详解】(1)胶头滴管的用途是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2)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氨气分子不断运动与酚酞试液接触,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酚酞试液从右向左依次变红,这说明了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不停地运动,氨水使酚酞变红等;(3)酚酞不易挥发,浓氨水易挥发。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说明酚酞与氨水的位置滴反了。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28.(1)化合(2)

氢原子

氯原子(3)

氯分子

氢原子和氯原子

氢分子

氯分子【详解】(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气和氯气两种物质,生成物是氯化氢,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2)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在反应中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二者相互结合形成新的分子;(3)氯气是由氯气分子构成的,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气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氯原子,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氯气分子和氢气分子。29.A【详解】A、在同一双原子或多原子分子中,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但不在同一分子中则不一定,如氢分子的质量小于汞原子的质量,故A错误;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B正确;C、微粒之间都有间隔,故C正确;D、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故D正确。故选A。30.D【详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而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可以再分为质子、中子、电子,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原子可以再分为质子、中子、电子,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原子既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31.A【详解】A、金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符合题意;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A。32.(1)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3)C【详解】(1)绝大多数a粒子通过,说明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2)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说明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3)由α粒子散射实验可知,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故选C。33.B【分析】由于该题中给信息“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可知:观测到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的运动、反应物分子的分解、生成物分子的形成都能观察到,而看不到原子的内部结构。【详解】A、可以观察到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B、不能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C、可以观察到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形成;D、可以观察到反应中原子的运动。综上所述:选择B。34.C【详解】A、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B、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电子的质量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则原子的质量由原子核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C、原子不是实心结构,内部有相对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做高速运动,故选项说法正确;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35.A【详解】A、氧原子与氢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的原子,正确;B、某些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但氧原子和氢原子都不可以构成物质,错误;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氧原子和氢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错误;D、原子可以再分为质子和中子,氧原子和氢原子都能再分,错误。故选A。36.D【详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错误;B、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1=3,错误;C、在原子中,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2,错误;D、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1=3,正确。故选D。37.C【详解】A、不是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如原子中没有中子,故A错误;B、原子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且质子的正电荷总量和电子的负电荷总量相等,故整个原子不带电,呈电中性,故B错误;C、电子自身所具有的能量不同,所以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故C正确;D、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大,如氢分子质量小于氡原子质量,故D错误;故选C。38.D【详解】根据题意,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64×10-26kg÷(1/12×1.993×10-26kg)≈40,故选D。39.C【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故错误;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故错误;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所以可以计算得到两种元素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质量越大,则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故错误;故选:C。40.A【详解】A、Mg、Mg2+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质子数相同,故A正确;B、镁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质量几乎相等,故B不正确;C、镁离子是稳定结构,镁原子易失去电子,不稳定,镁离子比镁原子稳定,故C不正确;D、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镁离子,二者的电子层数不同,故D不正确。故选A。41.(1)

1##一

失去

11

(2)

6##六

2##二

16

【详解】(1)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最外层电子数为1;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在钠原子转变为钠离子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为11;此时失去1个电子和钠原子转变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钠离子表示为。故填1;失去;11;正;;(2)硫元素为16号元素,其质子数为16。硫原子最外层由6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从而形成稳定结构。在硫原子转变为硫离子的过程中,质子数不变为16,最外层电子层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硫离子的符号为。故填6;2;16;负;。42.B【分析】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得到亚铁离子Fe2+,失去三个电子得到铁离子Fe3+;【详解】A、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但核电荷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1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所以Fe、Fe2+、Fe3+电子层结构不相同,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分析可知,电子数:Fe>Fe2+>Fe3+,故选项说法正确;D、电子质量相对于原子来说,可以忽略,故质量几乎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43.(1)m+n(2)

9

10

2【详解】(1)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Rm+为阳离子,由R原子失去m个电子形成,Rm+的核外电子数为n,则其质子数为m+n。(2)一个OH-中所含质子数为一个氢原子的质子数与一个氧原子的质子数之和,即1+8=9,电子数为8+1+1=10,原子核个数为2。44.D【详解】A、①③虽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①只有一个电子层,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B、质子数=原子序数,12号元素是镁元素,③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镁原子,④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镁离子,不属于同种微粒,不符合题意;C、质子数=原子序数,8号元素是氧元素,②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氧离子,③表示镁原子,②③两种微粒不可以形成化合物,不符合题意;D、微粒④是镁离子,微粒②是氧离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镁离子与镁原子质量几乎相同,氧离子和氧原子质量几乎相同,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故微粒④的质量比微粒②大,符合题意。故选D。45.D【详解】A、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带3个单位的负电荷,正负电荷中和后显电中性,表示原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带9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带10个单位的负电荷,正负电荷中和后显负电性,表示阴离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带16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带18个单位的负电荷,正负电荷中和后显负电性,表示阴离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带11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带10个单位的负电荷,正负电荷中和后显正电性,表示阳离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答案:D。46.C【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②④的质子数都是11,都属于钠元素,故选C。47.C【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详解】A、Cl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氯元素,表示一个氯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B、O2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不符合题意;C、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单质,符合题意;D、N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8.D【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种类相同;B、水和双氧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种类相同;C、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种类相同;D、冰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干冰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种类不同。故选D。【点睛】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9.D【详解】A、每个锌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锌离子表示为:Zn2+,选项A正确;B、每个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氢氧根离子表示为OH-,选项B正确;C、每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铁离子表示为Fe3+,选项C正确;D、每个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铵根离子表示为,选项D错误;故选:D。50.(1)Na+(2)Al3+(3)Cl-(4)O2-【详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钠离子可表示为Na+,故填:Na+;(2)根据的离子表示方法,则铝离子可表示为Al3+,故填:Al3+;(3)根据的离子表示方法,则氯离子可表示为Cl-,故填:Cl-;(4)根据的离子表示方法,则氧离子可表示为O2-,故填:O2-51.B【详解】A、水(H2O)、四氧化三铁(Fe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故A正确;B、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B错误;C、铁(Fe)、氧气(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正确;D、氯化钠(NaCl)、氯酸钾(KClO3)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B。52.B【详解】A、由图可知,图中有两种分子,一种分子表示一种物质,即图中的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B、由图可知,图中只有一种分子,且每个分子都由同一种原子构成,该物质属于单质,选项正确;C、由图可知,图中有两种分子,一种分子表示一种物质,即图中的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图中只有一种分子,且每个分子都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该物质属于化合物,选项错误;故选B。53.B【详解】A、医用酒精中有酒精和水,是混合物,错误;B、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水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正确;C、加碘食盐中有氯化钠和碘酸钾,是混合物,错误;D、洁净的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等,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B。54.(1)②③④⑥⑦⑧(2)①⑤(3)④⑥⑦(4)②【详解】(1)②水;③高锰酸钾;④液态氮气;⑥氩气;⑦铁;⑧氯化钙均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填:②③④⑥⑦⑧;(2)①矿泉水是由水、可溶性矿物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⑤牛奶是由水、蛋白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填:①⑤;(3)④液态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⑥氩气是由氩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⑦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填:④⑥⑦(4)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填:②。55.(1)

79.90

非金属

35(2)

AB##BA

AD##DA

失去

Na+【详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这一格可知,左上角表示原子序数为35,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是相对原子质量,即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根据元素名称可知,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35;(2)①元素是质子数相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AB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②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因为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是7,它们都是易得到电子的,所以它们化学性质是相似的;③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因为C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形成带一个正电荷的阳离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钠离子表示为:Na+。56.A【详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说法正确;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氧元素含量最多,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说法错误;C、空气中含量最多物质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说法错误;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说法错误。故选A。57.D【详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A、氧是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B、硅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C、铝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错误;D、铁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正确。故选D。58.C【详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选C。59.D【详解】“补钙”、“补铁”、“补锌”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锌、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60.B【分析】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详解】A、钙属于人体常量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B、锌属于人体微量元素,故B符合题意;C、钠属于人体常量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氧属于人体常量元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熟记常见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61.C【详解】A、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青少年预防佝偻病,应适量补钙,故选项说法错误;B、氟能防治龋齿,缺乏易患龋齿,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说法正确;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62.(1)P(2)N2(3)3SO2【详解】(1)磷元素表示为P。(2)氮气是气态非金属单质,用N2表示。(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2SO2。63.(1)

表示甲烷这种物质

表示1个甲烷分子

表示甲烷由碳、氢元素组成(2)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详解】(1)①化学式表示物质,故CH4表示甲烷这种物质;②化学式在微观上表示一个分子,故CH4表示1个甲烷分子;③通过化学式可以看出物质的组成元素,故CH4表示甲烷由碳、氢元素组成;(2)分子由原子构成,CH4表示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64.A【详解】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符号为,故选A。65.C【详解】已知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列示计算:,解得x=+3,所以亚硝酸钠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故选C。66.(1)

C

A

D

B(2)

2Cu2+

nN

Al2(SO4)3

3Cl2

Ba(OH)2

C60【详解】(1)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中的数字“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分子的化学式中某一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H2O中数字“2”表示:一个水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分子的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CO中数字“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化学式中元素正上方带有正负号的数字表示化合物中该元素的化合价,中数字“2”表示:氧化镁中氧元素显正二价;因此①表示分子个数的是:C;②一个离子带电荷数的是:A;③元素化合价的是:D;④一个分子含原子个数是:B;(2)铜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离子的电荷数表示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若电荷数为1,则省略数字“1”,离子的个数表示在离子符号前面,2个铜离子表示为:2Cu2+;氮原子的化学符号与元素符号相同,原子个数表示在原子化学式前面,n个氮原子表示为:nN;硫酸铝是由硫酸根和氯离子构成的,硫酸铝表示为:Al2(SO4)3;每个氯气分子含有两个氯原子,分子中原子的个数表示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分子的个数表示在分子式前面,3个氯气分子表示为:3Cl2;氢氧化钡是由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氢氧化钡表示为:Ba(OH)2;分子中原子的个数表示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含有60个碳原子的单质分子表示为:C60。67.(1)3个硫酸根离子(2)硫酸根中硫元素显+6价(3)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4)1个硫酸根离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详解】(1)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则3含义为3个硫酸根离子;(2)元素的正上方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则+6表示硫酸根中硫元素显+6价;(3)离子符号的右上方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则2-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4)离子符号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离子中该原子的个数,则4表示为1个硫酸根离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68.

【详解】硫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在硫酸根离子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6,即硫酸根离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表示为;亚硫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在亚硫酸根离子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4,即亚硫酸根离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表示为;氯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在氯酸根离子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5,即氯酸根离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表示为;硝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在硝酸根离子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5,即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表示为;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则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表示为;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则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4,即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亚硫酸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4,即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硫酸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6,即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设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7,即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锰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设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6,即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硫酸亚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2,即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氯化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3,即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氢氧化钙中,氢氧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且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设钙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2,即氢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二氧化锰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设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4,即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氯化锰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价,设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2,即氯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则Mn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0,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一氧化氮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2,即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二氧化氮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4,即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硝酸铵中存在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且铵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硝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则铵根离子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铵根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3,在硝酸根离子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则设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化合价为y,,解得y=+5,即铵根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1,即氯化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则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氯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5,即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氧化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3,即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表示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氧化铜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设铜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x=+2,即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69.(1)

Al2O3

Fe2O3

FeO

Fe3O4

Na2O

MgO

CuO

CaO

CO2

SO2

CO

P2O5(2)

MgCl2

KCl

HCl

ZnCl2

AlCl3

CaCl2

AgCl

NH4Cl(3)

H2S

Na2S(4)

CuSO4

Na2SO4

(NH4)2SO4

CaSO4

BaSO4

Al2(SO4)3

Ag2SO4

ZnSO4(5)

CaCO3

Na2CO3

(NH4)2CO3

BaCO3

CuCO3

MgCO3(6)

NH4NO3

AgNO3

Cu(NO3)2

NaNO3

Zn(NO3)2(7)

KOH

NaOH

Ca(OH)2

Ba(OH)2

Fe(OH)3

Al(OH)3

Cu(OH)2

Mg(OH)2【分析】化合物中+1价的元素为:H、K、Ag、Na、;化合物中+2价的元素为:Fe、Cu、Ca、Zn、C、Mg、Ba;化合物中+3价的化合价为Al、Fe;化合物中+4价的有:S、C;化合物中+5价的有:P;化合物中-1价的有:Cl、、OH-;化合物中-2价的有:O、、、S2-;【详解】(1)氧化物中O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上述的化合价得出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氧化亚铁的化学式为FeO、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2、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2)化合物中Cl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上述的化合价得出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氯化钾的化学式为KCl、氯化氢的化学式为HCl、氯化锌的化学式为ZnCl2、氯化铝的化学式为AlCl3、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2、氯化银的化学式为AgCl、氯化铵的化学式为NH4Cl;(3)硫化物中S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上述化合价得出硫化氢的化学式为H2S,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4)硫酸盐中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上述化合价得出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SO4、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O4、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硫酸钙的化学式为CaSO4、硫酸钡的化学式为BaSO4、硫酸铝的化学式为Al2(SO4)3、硫酸银的化学式为Ag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