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段考试卷_第1页
高二政治段考试卷_第2页
高二政治段考试卷_第3页
高二政治段考试卷_第4页
高二政治段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培正中学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段考高二政治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6题,共72分)1.“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鹄(gǔ):箭靶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一诗句,激励当代广大青年()①通过优秀文化塑造精彩人生②积极主动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③通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④续写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全球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表明()A.文化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B.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科技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3.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两岸不断加大文化交流,共同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必将有力地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材料表明()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D.文化可以反作用于政治、经济4.开卷有益,有幸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与高雅之士谈心,同良师益友交流。这表明()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5.广州某校一班级举行了主题班会,通过学生丰富多彩的表演来展示广州的传统工艺、表演艺术和传统节日等,从而让学生更能感悟广州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下列最符合本次活动主题的是()A.弘扬文化,提升实力 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C.求同存异,渐趋融合 D.体味文化,升华情感6.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经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这表明()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④政治是文化的基础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传统特色之一,就是与会领导人穿上主办国提供的服装来个家庭式大合影。这一举措除了宣传东道主文化,还体现各成员共同创建“亚太大家庭”的理念。这说明()A.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C.文化活动影响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8.2017年央视“开学第一课”用自然的大美、人性的善美、社会的和美阐释“美在你身边”这一主题,在教孩子们认识美的同时,也开启了他们寻找美的心智。这体现了()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文化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发展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10.“就对经济的贡献来讲,艺术和文化绝非无足轻重,文化行业是创造力的发动机,而创造力是社会与经济创新的基础。”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经济是文化的基础④文化对经济有重大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13.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14.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云南印象》,源自于纯正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它表现的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16年7月4日,第39①是全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展示②是该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对研究该国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同一性具有独特作用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16.2015年至2016年为中加文化交流年。中加举办文化交流年是因为,两国文化()①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②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③都需要博采众长,实现文化创新④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台上铜雀兴兵、草船借箭、舌战群儒,台下是陶醉在中国故事、中国智慧和中国艺术中的欧洲观众,国家大剧院原创大型新编史诗京剧《赤壁》远赴欧洲,再次在欧洲文化重镇掀起了中国文化热。材料表明()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时代精神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③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9.广东首部非遗主题微电影《鹤无双》上映,该剧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灶鹤舞为题材,讲述了爷孙两代的鹤舞传承故事,将历史与个人、文化与亲情、传承与创新等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②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③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④文艺创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一部由真人故事改编、以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为背景的影片《肤色》在英国上映,受到各方好评。该片导演介绍说,任何国家的任何人都可能从影片讲述的故事中找到或多或少内心的共鸣。这表明()①文化创新是艺术创作的动力②大众传媒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1.“唐园”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特色,中国“唐园”落户泰国清迈,既是两国文化交流的象征,也是两国人民友好的见证。泰国民众通过参观“唐园”,可以加深对中国园艺文化的了解。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两国()①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②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③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④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是两国文化的趋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2.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3.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形成及发展有着极其重大而深刻的作用和影响。对待孔子的思想,我们应该()①忠实地全盘继承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研究、继承和弘扬其中的精华④予以放弃,以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局面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4.依托网络等新兴媒体,大批“微电影”正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走入公众视野。“微电影”大潜能意味着()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④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5.“石头、剪刀、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①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6.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这说明()①推动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②推动文化发展,关键在于创新③创新是发挥文化作用的基础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7.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28.撰写《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的论文,在图书馆查到了下面四篇文章。从篇名判断,最符合论文主题的是()A.现代社会互联网传播特点探究B.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研究C.网络背景下高中生形象的塑造D.2017年央视收视率的调查分析:Zxxk.Com]29.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0.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1\*GB3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2\*GB3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3\*GB3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4\*GB3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1.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3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6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B.史书典籍印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33.“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4.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传统文化要()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排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36.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热”迅速席卷社会,图书脱销、网络热推、出版加印、改编电影……一位工程师在2007年随意注册的白酒商标“莫言醉”也卖出了1000万元的高价。这体现了()A.文化必然带来经济效益B.文化与经济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