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制度(8篇)_第1页
教学研究制度(8篇)_第2页
教学研究制度(8篇)_第3页
教学研究制度(8篇)_第4页
教学研究制度(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教学研究制度(8篇)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必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重要指教学秩序、教学环节、教学评价、教学科研与教学改革四个方面的管理,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开展教学讨论、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学校教育任务的保证。为大家细心整理了教学讨论制度(8篇),倘若能帮忙到您,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教学讨论制度篇一教学讨论贯穿于我们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只有注重教学讨论,才能从本质上提升我们的理念,改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增添我们的教学成就感。因此,我们觉得,在教学讨论方面,我们肯定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深入到同学的认知需要中,真正了解同学渴望哪些方面的学问,然后再确定本身的讨论方向;2、在教学讨论的区域内,推举阅读书目,老师要先行阅读,明确师生共同学习探究的'计划与步骤;3、通过举办先行课、示范课逐渐摸索授课和活动的方式方法;4、授课过程与活动过程肯定要以同学的爱好为前提,其主体是同学,老师加以引导;5、适时集中同学的观点、心得体会及同学的论述性文章,整理并从中提取教学讨论的精华;6、激励同学适时整理本身课堂上的发觉和灵感思想,形成文字,定期汇总展现;7、教学讨论与教学同步,如在教学《唐诗宋词》时,可以就所学诗人作品进行同步讨论;8、对于同学讨论所得的成果激励其向报刊杂志投稿,培育同学的讨论问题的本领。教学讨论制度篇二1、基本目标深入讨论多版本教材,着力解决课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化学教学常规,努力建设优质课堂,不绝提高教学质量,积极讨论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同学学习方式的变革,构建师生共同进展的教学评价体系,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深入讨论课标怎样在化学教学中完整地体现,课标中对学问的规定和对本领的规定之间的联系,课标中学问结构怎样在教学进程中形成网络,等等,都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讨论成果。2、基本流程划分小组及负责章节集体讨论,得出统一观点教学中实施,适时反馈总结整理3、实施过程(1)划分小组,及负责章节依据老师的教学阅历水平,将老师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老师构成,发挥有阅历老师的带动作用,小组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实行一段时间之后重新划分。针对化学课本中的某一章节,老师联系高考实际,以及考试大纲,找出各个版本教材互补的地方,对教材进行有选择的汲取,运用。(2)集体讨论,得出统一观点组内集体备课的时候,小组将本身的观点提出并讲解,与组内其余的老师进行交流,大家集体讨论之后,达成统一的看法。(3)教学中实施,适时反馈经过大家一致的讨论,依照结论,引导备课,在教学中察看同学接收把握的情况,课后作业做得情况。看同学把握的是否明白清晰。关注教学质量。(4)总结整理关注师生互动,突出学问的形成过程,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紧密联系实际。关注同学的进步和进展。老师目中有“人”,教学有对象意识,能因材施教;有“全人”概念,教学旨在努力促进同学科学素养的提高。关注老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品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追问“什么内容是同学素养形成最基础的因素”、“什么样的教学是最优质的。教学”、“同一教学内容的处理在浩繁的选择中是否有最佳路径”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地域教学形成基本的准备、实施、评价策略。总之,力求高中化学优质教学,要求高中化学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力求在教学上培育和进展同学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品质,促进同学科学素养的进展。教学讨论制度篇三一、引导思想“供给适合每一个同学进展的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紧要理念之一,校本教研开展的程度与水平情形是新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之一、为此,我们在积极参与县市各级教研活动的同时,大力提倡并积极激励学科组及班级备课组,从本校师生实际启程,讨论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教学,积极开展校本教研,达到促进学校进展、老师专业成长和同学进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一)、教学讨论理念老师个人、老师集体、专业讨论人员是校本讨论的三个核心要素,构成了校本讨论的三位一体关系。老师个人的自我反思、老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讨论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讨论和促进老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气,缺一不可。1、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主体,校长是第一任责任人,校长真正成为校本教研制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1)学校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重要精力用于教学讨论和教学管理,并确保老师参与教研和培训所必须的经费投入。(2)学校要积极提倡“学校即讨论中心”、“教室即讨论室”、“老师即讨论者”的观念,建立相应的引导、管理小组,负责校内外人员(专业支持)的组织协调和计划订立、过程落实、实施检查各项工作,订立教学讨论的一年和三年规划。(3)学校要健全各种制度,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供给保障。2、老师要加强讨论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绝提高讨论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本领,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本领。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讨论、老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讨论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老师要依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确立讨论课题:要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使教研不再是简单的备课,而是讨论问题,这一做法应成为教研活动的`新亮点。老师要积极开展教学反思与行动讨论。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索、反省、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讨论的性质,要求老师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讨论型、专家型的老师,由歼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老师。行动讨论是立足于教学的讨论,是老师通过本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讨论,是“老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的讨论。这种讨论并非在教学之外另外抽出时间来讨论,而是留心教学中显现的问题并没法解决,从问题到课题,自下而上形成课题,老师个人解决不了且短期内解决不了的,可由课题组为龙头,进行集体攻关,解决问题的过程即为教学讨论的过程。二、分组形式1、学科型教研组。2、骨干老师学习型小组。3、中层干部学习型小组。三、教研活动任务深入了解并适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阅历,探究教学规律,不绝提高老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本领。四、教研形式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弓!领为重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敏捷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讨论、实践探究、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讨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倡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1、自我反思。老师的自我对话,对本身行为的思索、省视、分析。结合老师专业进展(报告册),自定个人教研学习,专业提高学习计划,并依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本身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订立对策。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上12节讨论课,每位老师听课每学期达10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达15节以上,教育主任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及校长听课达15节以上;老师写教学行为叙事案例每学期1篇,讨论性论文1篇。2、同伴互助。以学科组和学习型小组为互助载体,促进老师与同伴的对话。重视“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激励老师大胆批判,各抒己见。以老师产生的问题为讨论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定计划开展讨论。每学期召开校本课堂教学研讨会23次,以促进不绝提高。3、专业引领一方面提倡老师从专业的名刊和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更重要是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聘请温师院马志成教授为校本教研顾问。同时,将市、县级教研专家请进学校,引进他们的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老师的专业进展。将“随堂听课、课后评课、评后叙课”作为新教研常规,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老师的进展。教学讨论制度篇四一、年度教研计划1、年度教研计划是本年度教学讨论的引导性计划。2、每年年初依据年度干训计划订立教研计划。3、教研计划由教研室负责草拟,校委会审定。4、教研计划重要内容包含本年度专题设置方案、教学改革措施、教研活动布置等。二、教学例会1、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主持,教务处、教研室、科研科负责人参与。2、原则上每个教学班次开始和结束时各召开一次。3、重要讨论贯彻校委有关教学决策的实在措施,布置有关教学活动,布置该教学班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若干事宜;小结本教学班次教学情况,检查下一教学班次教学准备情况,协调相关部门的各项工作,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三、教研活动1、教研活动由教研室和科研科负责组织实施。2、教研活动重要包含集体备课、试讲、听课、公开教学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3、集体备课以学科组为单位,对本学科老师的备课情况进行讨论,提出修改看法,对各专题的内容进行协调。集体备课在每年年初和主体班开课前举办。4、试讲依据需要不定期举办。新开专题,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试讲,通过后方能上讲台;新调入老师,年青老师第一次上主体班,要先试讲。5、听课实行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不定期举办。专职兼老师必需完成年度听课任务。通过听课促进教学水平提高,促进中青年老师成长。6、公开教学由教研室和各学科组组织实施。原则上每个老师每年要承当一次公开教学任务。7、社会调查由老师与科研科一起协商定题,科研科负责审定和下达专职兼老师年度社会调查任务,实行分散和集体组织两种形式进行。四、教学讨论制度1、由教育处负责实施并认真组织教学讨论与教改试验。2、教育处要有教改计划,教研组要有教改课题,每个老师要有教改试验项目。教改试验要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试验成果适时推广。3、教育处适时供给外地教学、教改的`信息与阅历。4、为了讨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每学期各学科均组织一次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和公开课。5、各教研组至少每二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老师必需参与,不得缺席。有事请假。6、备课组必需在参与全组教研活动的前提下,随时进行备课组内的教研活动,并认真写好备课记录。教育处对此做为重点内容进行检查评比。7、学校激励老师撰写教学、教改论文。凡在校级和校级以上交流过的教学、教改论文和市级刊物以上发表的教学、教改论文均交教科室存档并记入老师本人业务档案。对在肯定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对教学成绩起重点促进作用的教学、教改论文,学校将予以嘉奖。教学讨论制度篇五1、组织组内老师认真学习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有关对教育工作的指示,更新教学观念,努力从应试教育模式转向素养教育模式。2、组织老师集体备课,贯彻执行教学计划,学习把握教学大纲,认真研讨教材,订立授课计划,进行单元教材分析,讨论教材重点、难点、教学关键等问题。3、组织老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阅历,介绍教改动态和信息,不绝提高老师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每次活动确定主题和主讲人。4、依据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和现有条件,进行教学讨论,探究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习方法引导,重视进展同学的`个性特长,加强教学中德育渗透和同学非智力因素的培育。5、注重老师素养提高,加强对新老师的培育,帮助学校邀请名师、名家来镇讲学,按规定组织老师外出进修、学习。实行新老挂钩制度和新老师汇报课制度。6、帮助教研室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7、检查和引导组内老师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做好备课检查。8、每学期教研室应订立本学期工作计划,期末做好总结,并按教研室有关规定适时做好记录和资料整理,做好存档工作。教学讨论制度篇六1、教学讨论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老师素养的紧要手段,因此各教研组必需在每周规定的教研时间开展好教研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2、每科教研组学期初要订立具有本学科特色的、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讨论计划和教学讨论项目,并把计划付诸实施,每期末写出内容充实材料确凿的工作总结。3、每位老师要认真参与教研活动,态度端正,积极发言。每位老师每年要有讨论专题,每人每年总结出一篇教学论文。4、每人在备课组内,每学期要进行讨论课1-2次,有讨论课题,有评议分析。5、每个学科,每年要搞公开课1-2次,执教者教学效果记入业务档案。6、每学科都要在教研活动日开垦时间,依据本专业特色,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使教研活动成为老师连续教育的阵地。7、每学科要把培育新老师工作作为教研活动的紧要内容,有计划、有措施、有目标地培育新老师,使他们尽快地成长。教学讨论制度篇七1、德育工作1)学校德育专题工作会每学期不少于2次。2)学校、班级班主任例会至少隔周召开一次。3)级科会每学期至少集中召开三次。4)班科会每学期至少集中召开一次。5)家长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2、教学工作1)学校教学碰头会或教育教学专题讨论会每月召开二次。2)教研组至少隔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3)备课组至少隔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节课。4)老师每期至少听课10节,上公开课至少一节。5)每位老师每年要有讨论专题,每学年撰写论文一篇。6)学校领导深入课堂,每期听课20节,分管教学副校长每期听课不少于40节。7)班级分管领导深入课堂,每期听课不少于20节。8)组织监控小组每期对每班级进行一次以上的教育教学调研活动。教学讨论制度篇八一、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教研组长组织召开、做好记录。二、每学期老师应参与教研活动八次。三、学期初,教研组长依据本组学科特点、存在问题订立相应、实在可行的活动计划:并严格定期执行。四、期末教研组长写一份教研工作总结,组员写学习心得。五、教研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