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考点28 激素的调节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考点28 激素的调节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考点28 激素的调节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考点28 激素的调节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考点28 激素的调节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8激素的调节一、基础小题1.肾上腺素既是一种动物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与作为神经递质比,下列哪项是其作为动物激素所特有的()A.靶细胞存在相应的受体 B.使靶细胞产生电位变化C.随血液运输到全身 D.起作用后即被灭活答案C解析动物激素与神经递质均需要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A不符合题意;神经递质可以使靶细胞产生电位变化,而动物激素不行,B不符合题意;动物激素需要依靠血液运输到全身,所以动物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而神经递质需要依靠组织液,才能作用于靶细胞,C符合题意;动物激素与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D不符合题意。2.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酶、激素的调节下,植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D.激素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答案D解析酶不具有调节作用,A错误;一般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B错误;激素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抑制作用,C错误。3.如图表示人体几种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手术切除a,则c分泌的激素会增加,b分泌的激素会减少B.①②过程可表示分级调节,③④过程可表示反馈调节C.若c为体液调节中枢,则还可以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D.a可通过c分泌的激素调节b对相应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故a是内分泌的枢纽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a是垂体,b是相关腺体,c是下丘脑。切除垂体a,则b分泌的相关激素减少,使c分泌的激素增加,A正确;①②过程可表示分级调节,③④过程可表示反馈调节,B正确;c是下丘脑,下丘脑可以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C正确;c可通过自身分泌的激素调节a对相应腺体的控制,故c是内分泌的枢纽,D错误。4.下图为人体受到某种应激刺激时机体进行调节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A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B.激素B通过体液只运输到肾上腺皮质C.应激刺激使激素A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易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答案B解析激素A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正确;激素B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但只能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B错误;应激刺激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增加是反射活动,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正确;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功能,使得相应的激素减少,进而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D正确。5.下面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a、b、c表示激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影响b的分泌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信息可知,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c为肾上腺素,B正确;下丘脑可以通过神经调节支配胰岛A、B细胞和肾上腺分泌相关激素,此为神经调节,血液中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直接刺激胰岛A、B细胞分泌相关激素,此为体液调节,故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A、C正确;胰岛素为蛋白质类激素,其分泌方式是胞吐,D错误。6.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的动物往往血糖浓度过高。给某品系的高血糖肥胖小鼠注射胰岛素后,发现血糖浓度并未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其对胰岛素不敏感造成的。有人推测阿司匹林可以恢复肥胖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他们用上述品系小鼠做实验,方法如下:先给小鼠服用三周的阿司匹林,再注射用缓冲液配制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血糖开始下降。该实验还需要一个对照组,以下设置最合理的是()A.给小鼠服用三周阿司匹林,在停药一段时间后,测定血糖浓度B.既不服用阿司匹林,也不注射胰岛素,三周后测定血糖浓度C.给小鼠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注射胰岛素,三周后测定血糖浓度D.给小鼠服用三周阿司匹林后,注射等量缓冲液,一段时间后测定血糖浓度答案D解析应设置注射缓冲液组以排除缓冲液可能对实验造成的影响。7.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几乎可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B.食物中缺碘,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会上升C.就甲状腺、性腺和胰岛三者而言,若切除人体的垂体,影响最小的是性腺D.体内激素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答案C解析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几乎可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促进细胞的代谢,A正确;碘是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食物中缺碘,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由于激素的反馈调节,所以此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会上升,B正确;垂体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因此就甲状腺、性腺和胰岛三者而言,若切除人体的垂体,影响最小的是胰岛,C错误;体内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即被分解,因此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D正确。8.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B.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浆渗透压比正常人低C.下丘脑可分泌相关激素来调节胰岛的分泌活动D.神经递质可作为信息分子参与血糖调节答案D解析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浓度,A错误;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浆中葡萄糖浓度高,所以血浆渗透压比正常人高,B错误;下丘脑可通过相关神经来调节胰岛的分泌活动,但是不能通过分泌激素调节胰岛的分泌活动,C错误;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来调节胰岛的分泌活动,故神经递质可作为信息分子参与血糖调节,D正确。9.(2019·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考试)下列关于人体中的胰腺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腺既有内分泌腺的功能,又有外分泌腺的功能B.胰腺既属于内分泌器官,又属于免疫器官C.胰腺既能发生吸能反应,又能发生放能反应D.胰腺既能分泌胰岛素,又能分泌胰高血糖素答案B解析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属于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可分泌胰液,属于外分泌腺,A正确;胰腺既是一个消化器官又是一个内分泌器官,不属于免疫器官,B错误;胰腺中能发生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因此既能发生吸能反应又能发生放能反应,C正确;胰腺内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正确。10.(2019·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综合考试)2017年,三个美国科学家因揭秘生命的“生物钟”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生物钟实质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人体除了人脑主生物钟外,还存在肝脏、胰腺等器官局部生物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维持血糖平衡的肝脏生物钟失调有关B.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存在于脑干中C.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不存在肝脏、胰腺等组织细胞中D.若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被敲除,会出现低血糖,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将增加答案D解析依题意可知:胰腺中存在局部生物钟,而胰岛属于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由此推测,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维持血糖平衡的胰腺生物钟失调有关,A错误;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存在于下丘脑中,B错误;人体各组织细胞都是由同一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因此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存在肝脏、胰腺等组织细胞中,C错误;若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被敲除,会出现低血糖,此时血糖浓度的变化对胰岛A细胞的刺激增强,进而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D正确。11.(2019·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模拟)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症。给这些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如下表:TSH浓度(mU/L)健康人病人甲病人乙病人丙注射TRH前<10<10<10<10注射TRH后10~4010~40<10>40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TRH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B.病人甲体内的TRH浓度较高C.病人乙应直接注射TRH进行治疗D.病人丙注射TRH或TSH都不能治愈答案D解析TRH是由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其靶器官是垂体,A错误;病人甲注射TRH后,能引起TSH的分泌,说明病人甲体内的TRH浓度较低,属于下丘脑发生病变,B错误;病人乙注射TRH后,TSH没有增加,说明病变部位在垂体,注射TRH无效,C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病人甲是甲状腺功能缺陷引起的低甲状腺激素,其病变部位应在甲状腺,注射TRH或TSH都不能治愈,D正确。12.(2019·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高三联考)下图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体内血糖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D点若改为摄取大量的淀粉类食物,DE段斜率会变小B.乙FG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大量参与氧化分解C.乙DE段与甲AB段相比,乙的胰岛B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活动可能较弱D.用斐林试剂对B、E点尿液进行检查,正常情况下,水浴加热后B点尿液检查结果呈砖红色答案C解析在D点,若改为摄取大量的淀粉类食物,因淀粉需经消化分解为葡萄糖之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DE段斜率会变小,A正确;运动时细胞呼吸加强,血糖大量参与氧化供能,导致乙FG段血糖浓度下降,B正确;甲为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曲线,乙为健康人血糖变化曲线,乙DE段与甲AB段相比,甲的胰岛B细胞可能受损而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因此乙的胰岛B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活动可能较强,C错误;葡萄糖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的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当血糖的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mg·dL-1)时,多余的血糖会随尿排出,出现糖尿,B点对应的血糖浓度已经超过肾糖阈,而E点对应的血糖浓度低于肾糖阈,所以用斐林试剂对B、E点尿液进行检查,正常情况下,水浴加热后B点尿液检查结果呈砖红色,D正确。二、模拟小题13.(2019·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教学质量测评)如图是A、B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概念模型,其中ω表示信号分子。下列与之相符的叙述是()A.若A为卵巢,B为下丘脑,则ω是促性腺激素B.若A为T细胞,B为B细胞,则ω是淋巴因子C.若A为胰岛B细胞,B为肝细胞,则ω是胰高血糖素D.若A、B为两个相邻的神经元,则ω是糖蛋白答案B解析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可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若A为卵巢,B为下丘脑,则ω是雌性激素,A错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若A为T细胞,B为B细胞,则ω是淋巴因子,B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合成,若A为胰岛B细胞,B为肝细胞,则ω是胰岛素,C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若A、B为两个相邻的神经元,则ω是神经递质,D错误。14.(2019·四川乐山高三调研)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测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种激素,把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B.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C.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D.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答案C解析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血糖浓度过低会出现休克等低血糖症状,如果甲组注射该激素后小鼠出现了休克,然后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又得以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A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B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疗效,故饲喂含胰岛素的饲料不会导致小鼠休克,C错误;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可以口服,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D正确。15.(2019·四川省成都市模拟)胰岛素的靶细胞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GLUT4)来摄取葡萄糖,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控GLUT4的储存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大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并不低,但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称为胰岛素抵抗。下列关于胰岛素抵抗出现的原因的推理不合理的是()A.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结合,使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正常结合B.胰岛素靶细胞中GLUT4储存囊泡转运至细胞膜过程受阻C.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异常,导致胰岛素信号不能正常传递D.胰岛素靶细胞发生基因重组,不能表达GLUT4运输葡萄糖答案D解析结合题意,胰岛素作为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其调节的实质是胰岛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结合,调控细胞内GLUT4的储存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使靶细胞的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GLUT4)增多,靶细胞摄取葡萄糖加快,降血糖效果加快。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并不低,但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推测其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无法与胰岛素结合(如胰岛素受体与相关抗体结合或胰岛素受体异常)或胰岛素靶细胞中GLUT4储存囊泡转运至细胞膜过程受阻,导致细胞膜上的载体减少,葡萄糖摄取过程异常。其中胰岛素受体异常的根本原因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受体合成的相关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最终导致胰岛素传来的信号无法传递给靶细胞,表现出胰岛素抵抗,故D不合理。三、高考小题16.(2019·海南高考)某哺乳动物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激素属于磷脂类物质B.性激素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C.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D.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答案A解析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A错误。17.(2019·海南高考)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下列情况可以导致血糖浓度降低的是()A.健康人早餐食用馒头、面包和米粥等食物后B.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胰高血糖素水平上升C.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D.胰岛B细胞分泌增强,胰岛素受体活性正常答案D解析健康人早餐食用馒头、面包和米粥等食物后,血糖浓度会上升,A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会导致胰高血糖素水平上升,血糖浓度上升,B错误;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会导致血糖浓度上升,C错误;胰岛B细胞分泌增强,胰岛素受体活性正常,会导致血糖浓度下降,D正确。18.(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可通过神经细胞支配其他内分泌腺B.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管道运输到体液中C.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但不能作用于垂体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答案D解析垂体通过释放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A错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将激素分泌到体液中,B错误;甲状腺激素对全身几乎所有细胞起作用,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也能作用于垂体,C错误;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故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D正确。19.(2018·全国卷Ⅱ)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答案D解析人体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引起心率加快,增加血液输出量,进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可说明激素是信息分子,不能说明是高能化合物,A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低,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与相应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促进靶细胞内的糖原分解,但胰高血糖素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错误;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及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生理过程而降低血糖浓度,但其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C错误;青春期,性腺分泌的性激素水平升高,性激素随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D正确。20.(2018·浙江高考)下列关于人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睾酮促进卵细胞的发生B.雌激素促进女性皮下脂肪的积聚C.雌激素增强输卵管和子宫的活动D.雄激素促进男性附属生殖器官的生长答案A解析睾酮为雄性激素,不能促进卵细胞的发生,A错误;雌激素可使女性皮下脂肪选择性的积聚在乳房、腹部、大腿、臀部等部位,B正确;雌激素能加速卵子在输卵管的运行速度,对子宫内膜和平滑肌的代谢有明显促进作用,即雌激素增强输卵管和子宫的活动,C正确;雄激素可促进男性附属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D正确。一、基础大题21.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的分泌量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恐惧、严重焦虑等紧急情况下,神经中枢通过交感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导致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在此过程中,调节方式为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2)分泌的肾上腺素通过________运输,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其兴奋性。同时与肝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________的分解,从而提高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升高后,机体通过相关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又会使血糖含量下降,从而使血糖浓度维持在0.8~1.2g/L之间,机体的这种调节机制称之为________。(3)上述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和________调节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有利于机体应对紧急情况。答案(1)神经递质神经调节反射弧(2)体液肝糖原反馈调节(3)体液(或激素)22.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体的食欲。下图是关于瘦素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据图1可知,瘦素是在________细胞中合成的,瘦素作用于靶细胞需要通过________运输才能完成,瘦素能特异性作用于靶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体中与图1中a激素呈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如果a激素合成与分泌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图1可得,瘦素作用的靶器官是②下丘脑,其接受瘦素的信号后,经过反应和处理形成一定的刺激传至结构④大脑皮层,令其产生饱觉,进而减少摄食行为,这属于____________调节。(4)图2是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相关神经元,调节其摄食行为,图2中共有________条反射弧,若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抑制,则突触后膜接受这种递质后的膜内电位是________。(5)某些肥胖患者是由于自身抗体攻击神经元细胞上的瘦素受体造成的,这类肥胖病人能否通过注射瘦素治疗该病?________(“能”或“否”),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脂肪体液决定瘦素受体的基因只在靶细胞中表达(或基因选择性表达)(2)肾上腺素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或血糖浓度升高)(3)神经—体液(4)0负电位(5)否因为该类肥胖病人是因为体内发生瘦素抵抗现象而引起的,即瘦素与其受体识别的能力下降,所以不能通过注射瘦素治疗该类疾病解析(1)依题意并分析图1可知:瘦素是在脂肪细胞中合成,需要通过体液运输才能作用于靶细胞。由于决定瘦素受体的基因只在靶细胞中表达(或基因选择性表达),因此瘦素能特异性作用于靶细胞。(2)图1显示:a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使得糖原分解加强,说明a激素是胰高血糖素,与胰高血糖素呈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肾上腺素,二者作用的结果都能升高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升高时会导致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而胰岛素也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所以如果a激素合成与分泌量减少,则最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或血糖浓度升高。(3)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其作用的靶器官是②下丘脑,下丘脑接受瘦素的信号后,引起②下丘脑相关神经兴奋,传至④大脑皮层,令大脑皮层产生饱觉,进而减少摄食行为,这属于神经—体液调节。(4)图2中缺少感受器、效应器等反射弧的组成部分,不能构成完整的反射弧,所以图2中共有0条反射弧。若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抑制,则突触后膜接受这种递质后会导致阴离子内流,此时膜内电位是负电位。(5)由题意“某些肥胖患者是由于自身抗体攻击神经元细胞上的瘦素受体造成的”可知,该类肥胖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该类肥胖病人是因为体内发生瘦素抵抗现象而引起,即瘦素与其受体识别的能力下降,所以不能通过注射瘦素治疗该类疾病。二、模拟大题23.(2019·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糖尿病患者多会发生心血管并发症。(1)胰岛素作为________分子调节血糖含量。健康人血糖浓度升高时,________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葡萄糖在细胞中通过____________过程释放能量,也可合成糖原或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已有研究发现物质A与肥胖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为研究物质A的作用,科研人员分别在不同培养基中培养大鼠正常心肌细胞,用适量胰岛素处理后进行测定,结果如图1。实验中使用高糖高脂培养基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说明物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2所示为胰岛素调节的主要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物质A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检测了上述实验中高糖高脂培养基中细胞内相关物质含量,结果如图3。综合图2和图3可知,物质A影响胰岛素作用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信息胰岛B细胞呼吸(或氧化分解)脂肪、某些氨基酸等(2)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抑制胰岛素对心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促进作用(3)使IRS­1的量下降,使AKT的磷酸化减弱解析(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直接降低血糖的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调节血糖含量。健康人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促进血糖的消耗和转化来降低血糖浓度。葡萄糖在细胞中通过细胞呼吸(或氧化分解)过程释放能量,也可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2)本实验探究的是物质A与肥胖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的关系,因此高糖高脂培养基模拟的是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实验设置了两个对照组,一个实验组,以培养基中为正常值的葡萄糖和脂肪时,葡萄糖摄取量作为正常值参照,以加入高糖和高脂,不加物质A合成抑制剂时,葡萄糖摄取量作为糖尿病组对照,同时加入高糖、高脂和物质A合成抑制剂为实验组,其葡萄糖摄取量与正常值一致。说明物质A的作用是抑制胰岛素对心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促进作用。(3)图2是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的信号通路,胰岛素被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识别,激活IRS­1,IRS­1的活化可以促进Akt磷酸化为p­Akt,p­Akt蛋白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糖原合成等途径,降低血糖。与同时加入胰岛素和物质A合成抑制剂的组相比,加入胰岛素,不加物质A合成抑制剂的组,IRS­1和p­Akt的量明显降低,说明物质A影响胰岛素作用的机制是使IRS­1的量下降,使Akt的磷酸化减弱。三、高考大题24.(2018·全国卷Ⅱ)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B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2)实验结果与分析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激素。答案(1)①手术但不切除垂体切除垂体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