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_第1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_第2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_第3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_第4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与功能性,采用多样化方式优化作业设计流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语文作业。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兼具层次性、个性化、弹性化的语文作业,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以此落实“双减”政策的核心要求。一、创新作业类型,设计多样化作业(一)设计自主探究性作业基于“双减”背景,教师应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创设更多的作业类型,以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要求。所谓探究性作业,就是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围绕文本自行设计题目或提问并解答。探究性作业的优点在于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作业设计中,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1]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中,教师在讲授完教学内容后,创设引导式问题:“学习完这篇课文后,你们觉得花生有哪些品质呢?要想掌握本课的内容以及文章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方法,我们该如何来设计课后作业呢?”当教师抛出问题后,有学生表示应再次阅读课文,积累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进行仿写训练;有学生表示,应寻找与文章写作风格与内容相似的课外文章阅读,找出二者的异同点……不难发现,在探究性作业设计中,学生的兴趣明显更高,设计出的作业也更贴近自身能力。(二)设计课外延伸作业语文来源于生活又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显然仅凭教材中的文章无法达到这一点。因此,教师要落实课外延伸训练,做好多样化的阅读指导。小学课外阅读教学应该充满活力与乐趣,不应是千篇一律地照本宣读。从基本入手,尤其是选择书目上,教师要结合本班情况选择书目,尽量选择一些适合本班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书籍,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书籍作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学习辅助工具,教师必须要慎重选择。例如,在学习完《草船借箭》一课后,教师可推荐学生在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的其他文章,如《空城计》《火烧新野》等。在下一次阅读课上,邀请不同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讲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通过课外延伸作业,让每位学生从阅读中汲取知识,积累到丰富的阅读素材,可促进提升个人文学素养。(三)设计趣味性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趣味性十足的作业能满足小学生好玩的天性,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趣味性作业的设计应始终以教材内容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目的,不能一味追求与教材内容无关的情境,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对此,为了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教师可将游戏融入作业设计中,改变学生对作业的刻板印象。例如,在《慈母情深》一课的学习中,为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教师可开展“闯关游戏”,在第一关游戏中,教师将生词和短语以卡片形式呈现,让学生读出卡片上的生字词读音,并说出其大致含义;待学生完成第一关挑战后,即可进入第二关,设置组词或“多音字找朋友”活动,考查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到了第三关,让学生简要概述文章内容,并在文章中找出描写母爱的词语,根据自己理解说出这样形容起到了哪些作用;在最后一关中,教师设置表格,让学生填写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等方面内容。“闯关”游戏题目的难度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设计,这样不仅仅能锻炼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有助于增强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通过自身能力解答出问题后会产生自豪感。这种作业形式也十分契合“双减”政策要求,达到提质增效目的。二、创新语文作业内容,设置动态型作业(一)设计“诊断性”作业“诊断性”作业往往运用于课前预习阶段,主要指教师秉着超前化的原则,发布诊断性作业引领学生找准预习的方向、学习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这样也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可有效规避学生参加校外辅导,契合“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要知道,“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各科目的作业设计必须以减轻学生压力为准,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全面贯彻落实该要求,以此为基准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高效作业。众所周知,无论哪个学科的学习都应做好预习准备,预习能帮助学生更快找到重点,明确学习目标,以最佳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2]因此,在语文预习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发布诊断性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预习还能培养学生规划时间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前,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可设计有针对性的“诊断性”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了解文章大意。主要作业内容如下: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找出本文的生字词,并将正确读音和释义标注在侧;③默读课文,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④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从上述举例中可以看出,诊断性作业的优点在于层次递进,由浅入深、由简至难的流程既能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印象,也能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实现高效学习。(二)设计开放表达作业传统的表达作业模式较为单一,且教师留给学生的表达时间有限,导致很多学生有想法却没有机会表达。长此以往,会打压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其表达欲望。结合“双减”政策来看,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搜集学习资料,培养自身信息整合、筛选的能力。例如,在《开国大典》一课中,革命类型文章时代感强,学生不能充分、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核心情感。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寻找有关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搜集资料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讲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上台发言,讲一则自己知道有关革命烈士的故事。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应调换自己的位置,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感受《开国大典》中蕴含的革命魅力。(三)设计生活化作业当前,生活化教学模式逐渐渗入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强调真实性、生动性,旨在锻炼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其在生活中学习,再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语文素材,能够观察的事物十分广泛,大到社会事件,小到路旁的花草树木,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资源。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引入生活元素,告知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小事,积极挖掘教材中有关生活化的元素,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细枝末节。[3]例如,在某节作文课上,主题为“生活场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回忆彼此生活中发生的趣事。有学生回答自己与朋友之间发生的趣事,也有学生分享校园生活,还有学生讲述了童年发生的事……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多学生能通过所想,深入观察生活场景写作。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生字词,将搜集到的生字词积累在“好词好句本”上,在扩充学生词汇量的同时,有机联系学生丰富的感情与实际生活,为其今后写作打下基础。(四)设计弹性化作业“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务必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站在统筹兼顾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学情设计弹性化作业。所谓的弹性化作业,是指将作业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基础练习、发展训练及拓展训练。在基础练习环节中,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训练的难度高于基础练习,而最后的拓展训练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思维能力。[4]针对此,教师可设计“自选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在此过程中,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自身短板,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弥补不足。例如,在《猎人海力布》一课中,首先,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情况和真实学情,以此作为“自选作业”的设计依据。其次,将作业划分成三个层次:A、B、C,C类作业属于难度最小、最基础的作业;B类作业在C类基础上拔高;而A类作业的难度最大,对应的知识点更广泛。设计好弹性作业后,教师便可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此时学生的学习意愿会更加强烈。待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统一批改,采取多元评价方法,实现生生、师生间的互动。对表现良好的学生提出鼓励,予以嘉奖;对排在末尾的学生也不要严厉苛责,采用引导式教育帮助学生查找问题。多元评价机制,不仅打破了教师对评价教育的固有认知,还能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提高学生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三、创新语文作业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一)设计小组交流合作作业讨论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师要衔接好课前、课中、课后,为学生创造更多讨论机会,让学生想讨论、敢讨论、能讨论。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学生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利于良好讨论氛围的形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水平、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方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学生的讨论不仅限于本小组内,也可以与其他小组讨论,与教师讨论。[5]同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倾听的技巧,在他人发言时要学会尊重,待发言结束后,补充观点提出不一样的见解。例如,在结束《慈母情深》一课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小组间合作,讨论交流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过令人难以忘怀或感动的事情,并为每个小组布置不同作业任务,如有的小组选择了作文小练笔,也有的小组选择撰写读后感,还有的小组选择续写文章。当然,无论哪种选择,教师都要予以理解和支持。每隔一周,教师都应对之前的作业进行公开点评,奖励优秀小组,以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二)设计实践类型作业语文学习不仅限于课堂,要想真正体现“双减”政策的价值,发挥语文作业优势,必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与培养。故而,教师可将实践活动贯穿到作业设计中,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在具体的实践中感受和领悟,以此达到深化其思维和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本单元的主题为“家国情怀”,让学生体会革命时代的不易,感受革命烈士敢为人先、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通过阅读和习题训练并不能深化学生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况且小学生在看待问题时依旧停留在感性层面,还未上升到理想层面的高度。于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后探访本地的红色纪念馆,将所见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创作一篇观后感。由此,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高质量完成语文作业,更能体会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