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探析法的S县高标准农田工程效益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_第1页
【基于层次探析法的S县高标准农田工程效益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_第2页
【基于层次探析法的S县高标准农田工程效益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_第3页
【基于层次探析法的S县高标准农田工程效益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_第4页
【基于层次探析法的S县高标准农田工程效益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S县高标准农田工程效益实证分析目录TOC\o"1-2"\h\u18941响水县高标准农田工程效益分析与计算 116642摘要 124263第1章绪论 2103481.1研究背景 282741.2研究意义 2166562.相关概念和理论 3288522.1相关概念 3272982.2理论基础 4263633.基于土地整治项目的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方法 5259743.1土地整治中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评价内容 5147583.2评价方法选取 645483.3效益评价指标确立 7194803.4效益评价的模型创建 913310第4章响水县土地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实证分析 12276704.1项目区概况 12296764.2效益分值计算 13317304.3项目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168243总结 1830759参考文献 19摘要农业生产需要相应的水利设施来保障,通过实施农田水利项目,加大相应设施对水资源的调控力度从而改善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农田水利设施工程项目中,通过合理的利用和分配,使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和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使国家的粮食安全得到保障。我国当前提出“四化”同步发展,其中农田水利设施的发展已迫在眼前,该方案能够推动我国的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农田水利项目中,土地整治是其中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之一,不过其效益方面的评价并没有得到重视。这种现象一是因为难以通过具体的评价体系来进行农田水利定量指标分析;二是因为以往的研究,学者都是以土地整治的整体效益为主,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并没有相关的利益分析。所以笔者本次采用农田水利项目作为土地整治中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综合评价农田水利项目的整体效益。此次选取的是江苏省响水县农田水利工程,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分析评价了响水县农田水利工程的各项指标,通过分层评价法,制定出评价模型以及评价指标,并对该工程项目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评价发现:响水县的农田经过农田水利工程的整治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过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可能是因为该项目是公益性工程。通过具体分析发现该县城的生态、经济以及社会层面在农田水利整改中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工程;水利工程;效益评价;层次分析法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农田生产的粮食质量和安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国的人口在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粮食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城镇化发展的推进,农村人口逐渐在向城市聚集,使农业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数量都在不断减少,出现重产出、不产地、转养地的恶性循环。这些现象影响国家的重视,为了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的稳步增长,保障粮食的生产环境,使农业种植得到有效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够使农业产能得到提高,使粮食质量得到提升,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提升,并能有效提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生产率,利于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发展。在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定(2009-2020年)》规定后,响水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2010年成为国家批准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县之一,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式进入规划和实施阶段。该县在2013年-2016年间,先后进行了多次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通过具体的土地整治,将县属粮棉原种场、小尖镇的张集中心社区、南河镇、响水镇、大有镇农田进行了整治建设。农田整治工程主要以路、站、涵、渠这类田间工程为主,总投资金额达到3900万元,其中95%以上用来建设投资。1.2研究意义要使土地整治工作取得良好的整治效果,就须依照科学的方式进行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治效果,使小康社会在科学治理下尽快实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农田水利建设及设施投入的主要方式,通过具体的建设标准、项目质量和水利建设投入力度来衡量安微省当前的农田水利建设效果,通过深化实施进行科学的指标评价。希望农田水利的综合效益能建立出完整的评价体系,使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显现出来,特别是保障小康社会的建成和农村经济的推动方面。完整的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体系,能够看出农村生产条件经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后具体的改善情况,还有防止土地盐渍化和排涝抗旱方面的前后成效和收益结果;使土地整治的土地集约利用目的显现出来;使响水县的农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使农民的农业投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建设高标准农田,即是为了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也能够使农田的生产率得到提高,在符合国家要求的同时,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使区域内人民的生活质量迈向一个新的高度。2.相关概念和理论2.1相关概念2.1.1农田水利自从人类文明开始,农田水利就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在不断的发展,不过农田水利的概念在十九世纪才开始出现在相关的资料中。古代文明中,农耕文化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之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农耕文化在耕作方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并形成了自身的一套体系,其内容也包括农业排水和农田灌溉方面。农田水利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没有具体的定义,自古以来都是延续传统的排水和灌溉来进行农业生产和水源的利用,这种观念对于农田水利的认知相对狭隘。其实农田水利工程就是通过具体的土地整治来改变农业生产质量,提高农业经济收入的一个过程,此类工程旨在改善农民种植的现状,通过具体的工程施工使土地利用合理化,资源整合提高利用率。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中,农田水利的认知被逐渐扩大,重新被定义的农田水利包括灌溉和排水,还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比如农地盐渍化改良、解决水污染、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村人畜饮水情况等等问题。2.1.2农田水利设施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服务范围和规模上有很大的区别,是两种不同内容的农田水利设施。农田水利工程这类土地整治项目中多是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和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指:水库库容不超过1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不超过1万亩,渠道流量不超过1立方米每秒的农田水利工程。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服务范围上都要比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土地整治的最小级别,它的主要功能包括:生活供水设施、排涝除渍设施、防洪设施、田间灌溉设施、提水设施、取水建筑物、引水设施、蓄水设施。2.1.3土地整治将人类不合理利用的土地和因活动造成损毁的工地进行整治,包括人类还没有充分利用的土地采取工程整治的方式使这些土地能够集中起来利用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是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具体包括土地复垦、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具体的工程整理项目有:生态防护林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四大类。2.2理论基础2.2.1成本—收益理论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成本与收益理论是可以应用在多个领域的。人这一个体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最看重的就是利益最大化,所以人们会心甘情愿的投入成本,希望通过成本投入取得最大化的利益收入。经过了100年的发展时间,成本收益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最开始是外国的学者朱乐斯帕特提出的,在十九世纪时他将这一理论进行了实践;专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意大利)通过分析帕累托原理重新定义了成本收益理论。在1940年时,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德(美国)在维弗雷多帕累托定义的理论基础上又进行了完善和补充。这时,成本收益理论已形成完整的一套体系,主要是用来核算投资人通过对项目的投入所产生的所有收益,将项目投资前后相应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出相应的投入效果,从而得到经济经益成果。2.2.2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从1962年《寂静的春天》到1992年“里约宣言”的三十年时间内,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坚持了近三十年,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在满足社会大众需求的同时,对于人类后代也不会造成不当的后果,使国人的信心越加坚定。通过不断的发展,可持续理论已与社会科学理论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土地的科学持续性发展理论。当前的土地资源是稀缺且有限的资源,因人类的发展和活动使土地资源大量被浪费,急剧扩张的人口使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土地资源的总量和质量大不如前。所以,土地资源的合理持续性应用理论因此产生,应合理利用所有的土地并珍惜它,保护耕地已成为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对土地进行整治成为土地可持续理论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使土地的利用率提高,进而恢复土地面积,使灾毁土地成为可再耕种的田地。3.基于土地整治项目的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方法3.1土地整治中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评价内容生态理念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际整治中与景观学理论相结合,发挥出协同的共同作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土地整治所来的经济效益,以往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注重经济效益的评价体系,现在开始重视生态效益的评价内容,包括社会层面和生态层面的整体综合效益。我国当前已具备相当完整的土地整治综合评价体系,因此笔者借鉴了以往相关的土地整治评价体系。通过相关理论进行此次的农田水利项目综合评价,结合生态理念和经济效益,通过选择相应指标进行优化计算,分析出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选取了响水县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该项工程的评价指标。(1)经济效益通过农产品产量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和建设之后的经营成果来比较这些具体指标的具体变化来分析农田水程工程的成本-收益理论,通过具体的数据对比得出相应的经济效益。笔者选取的项目所有者是以当地政府为主,通过政府的管理来分析农田水利项目在实施前后为当地的农田工程种植和收获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以净收益为分析依据来评价农田水利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农田水利项目建设验收后,提高了当地的农田低效灌溉方式,使农田的整体灌溉质量和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使农业种植的旱涝灾害情况得到缓解,减少了农民种植的成本投入,使农作物的产量整体得到提高,持续性的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实施和产能丰收。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农田水利用地面积的节约度、灌溉用水量、劳动时间、能源消耗对比等方面整治前后的变化来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对整个农业生产的影响。(2)社会效益农业社会非常关注“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以及节约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农民的个人收入得到提高和农业作物产量增加是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社会效益,农田水利项目的社会效益还包括项目管护以及建设验收的满意程度方面。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农田水利项目的工程投入得到了改善和调整,使农作物的种植比例得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得到调整。在水资源调配方面,农田水利工程通过时空层面,使其能够更大发挥其功效,更好的为农田作物灌溉,使农民的农业生产不再受限于自然环境;播种的农作物也有了更大范围的选择,对于耕作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带动区域内农业产量增收和农民的家庭收入增多。这种种效益保障了社会的基本稳定,使农民的节水意识得到提高。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土地的集中整治,使沟渠的配套设备和浇灌设施数量得到增加,既增加了多个农田土地的灌溉面积,又使灌溉效率得到了提高,使灌溉水系数被充分利用,保障了农民的生活现状,维护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具体的社会效益评价结果,可通过修复和清淤渠道长度、铺设发展节水灌溉新增的配套设施和维修与新增机井数量进行具体分析评估,这些具体细节都能够看出农业生产改变的具体效果。(3)生态效益农田生物种群得到丰富,区域气候得到调节,都是农田水利带来的生态效益体现。不过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评价核心方面是:土壤盐渍化程度是否有降低、农田是否防涝抗旱、水土流失是否有减少等等,应当以这些方面来考核农田水利工程的农业生产效果,在土地治理的过程中,这些指标是考核农田水利工程是否整治到位的具体表现,是评估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基本指标。通过计算项目区域内的排水量和供水量来了解农田水利项目实施的具体效益,对于排涝抗旱能力以及植被覆盖率这些指标的考核,需要分析农田水利项目区域内的水资源平衡情况。通过项目区域内的实地排水量和供水量测量,得出的数值结合相应指标的评价方案计算出旱涝保收面积提高率以及绿色植被覆盖率。3.2评价方法选取将多个定性指标以及多个定量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找出其中的关联,这种方法称为综合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以及灰色关联分析法是经常会采用的综合分析评价方法。通过整理分析相关农田水利系统资料后,鉴于农田水利系统的分析难度及研究层面,笔者选用了层次分析法作为农田水利系统的效益评价方法。本次研究评价的主要过程为:第一步通过系统的复杂关系进行分类,将多个系统分成多个子因素;接着通过拆分子因素,将有相互联系的子因素分为一类,即为底层的因子,这些因子之间呈现出自上而下的阶梯结构;然后将底层因子两组、两组的进行对比,判断其重要特征,建立出判断矩阵,找出全部元素中的重要个元素;最后分析所有的权重排序,找出其相应解决方案。(1)建立层次结构方案层Ci(i=l⋯n)、准则层Bi(i=l⋯n)、目标层A三个层次是系统的三个分类,是由其复杂程度进行划分的。(2)构造两两判断矩阵准则层Bi(i=l⋯n)中所有的Bi元素都对应着一个权重数值A,用等式∞i=∞(Bi)来计算。将目标层A在内的全部权重数值以T的形式代表∞=(∞1∞2∞3⋯.∞n∞。)进行集合,权重向量中代表A的准则层Bi都是以T的形式出现。表3-1判断矩阵Bin的标度选取重要性比较m(Bi/Bn)m(Bn/Bi)Bi/Bn同等重要11Bi/Bn稍微重要31/3Bi/Bn明显重要51/5Bi/Bn强烈重要71/7Bi/Bn绝对重要91/9Bi/Bn重要程度介于个等级之间2、4、6、8之间1/2,1/4,1/6,1/8a.b通过上述公式得出判断矩阵:若i=j=3B=b.结合上述版式求出B的最大特征值,即λmax和其对应的特征向量X=c.通过归一化的特征值处理,得出权重向量数值。Xd.相容性检验CI=当A具有满意一致性时,则表明C(B)接近于0;当B具有完全一致性时,则CI=o。要想使一致性数据更准确真实,staaty采取了RI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进行具体论证。表3-2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n123456789RI000.580.91.121.241.321.411.45在判断矩阵B拥有良好相容性时,那么条件CI/RI<0.1;若达不以这个条件,则需要对相关数值进行重新调整和验证。计算权重总排序则用e.代表。3.3效益评价指标确立通过效益评估的目标和评估的具体内容而言把评估模型划分成3个层面,即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作为评估内容准则层;还有将土地整治过程中水利工程整体效益作为重点的目标层、不同效益实现过程的方案层。通过上述的研究了评价指标机制层次建设情况,与地区农田水平具体状况相融合,当前选取灌溉水应用系数增加值、绿色植被覆盖率、节能率、工程静态回收、旱涝受灾面积降低率、节水率、农民增收、建后管护满意度、节地率、省工率、新增灌溉面积等10个指标划分成3层对指标体系进行建设。因为土地整治过程中耕地面积也在不断改变,所以,在计算过程中主要借助固定粮食产量平均值或面积平均系数,来抵消由于耕地面积改变导致的多个数据的变化。(1)绿色植被覆盖率C1农村水利工程根据改善农业管排条件对农产品种植结构进行改进,并且对水资源进行相应配置使得地区气候也随之改变,均可以显著推动农作物的生长,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而绿色植被覆盖率的提升还可以充分维持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问题。主要通过检测项目林地草地面、农作物面积和项目区总面积之间的占比进行具体计算。(2)旱涝保收面积增加率c2建设排水设施和保障项目区水资源可以增强旱涝保收的能力。在雨水充沛时期多出来的税可借助排水设施快速排走,而在干旱期也能保障水资源充足供应,尽可能提升旱涝保收面积。该指标是对项目区建后旱涝保收面积增加的部分和建前旱涝保收面积之间的比率进行计算获取。(3)建后管护满意度C3项目建后由于维护主体的缺位导致管护不合理,第一,基层组织维护不足;第二政府忽视对其的维护。因此分析民众对建后维护的满意度状况可以有效表现基层组织或政府维护设施的具体成效。(4)新增灌溉面积率C4整治土地过程中,灌溉面积新增加的部分由于灌溉模式的差异,使用的计算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使用节水灌溉模式,新增加的灌溉面积指的是由于灌溉效率逐步提高使得省出来的水量可以增加灌溉面积。借助机井灌溉的地方能通过单井灌溉面积与新增加的机井量对增加的灌溉面积进行明确,同时计算其数值和项目范围内整体灌溉面积之间的比例。(5)灌溉水利用系数增加值C5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根据干渠灌溉水利用系数乘以支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而取得的结果,其反应了灌溉水利用的具体状况,对生产成本有重要影响。如今,安徽地区灌溉水利用溪水水平很低,大约为O.55。(6)节地率C6根据节水灌溉设施包括微灌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等变化使得田间沟渠的部署削减了。输水管道通常设置于地底,减少了水利设施占地面积。灌溉农田不用在农田里布置相应沟渠,可以有效节约土地。计算节地率的方式为:(项目建设前的水利用地一建后农田水利用地面积)/项目区总面积。(7)节能率C7节能主要是指在农作物生产成本中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可表示为借助很少的机械耗电依旧可以满足耕地用水要求。实施节能灌溉有效解决了长时间机灌大量耗能的问题。基于项目区灌溉用水充足,对节能率进行计算如下:(项目建前单位面积灌溉耗费的能源一项目建后单位面积耗费的能源)/建前单位面积耗费的能源。(8)节水率C8运输水资源方法的改进,使得在输水时和灌溉时水资源的损耗有效减少了,[50]节水率计算方式如下:(水利设施建前灌溉单位面积的农作物的水量-建后单位种植面积农作物的灌溉用水量)/建前单位面积灌溉水量。(9)省工率C9建设农田水利设施让农民生产方式产生了显著变化,节省了生产过程中灌溉的时间。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项目区建前每季耕作灌溉消耗劳动时间-项目区建后灌溉耗费劳动时间)/建前每季耕作灌溉消耗的劳动时间。(10)农民增收C10借助建设水利设施使得农作物不断增产,此项目中的计算单位是农户,表示项目执行之前和执行后农作物产量和农户总量比值的差额。(11)工程静态回收周期C11反应了项目投资成本回笼需要的具体时间,计算方式如下:N=T上述公式中,N表示投资回收年限、T代表的是投资总额(指的是所有建设投入+流动资金+加息)(单位:万元)、S表示工程年净利润(利润+折旧)(单位:万元)3.4效益评价的模型创建3.4.1层次分析法结构图通过系统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来选择相应指标。在整治土地过程中把水利工程取得的收益当做重要评价目标,用可以量化描述的指标,不能量化的指标需要请教专家进行明确。各指标之间需要有很好的关联,同时可以通过轻重和主次来划分等级。在上述相关条件下最大程度吸取前人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多个指标,通过自己研究的具体状况添加相应指标。评估模型共有3层,结构状况见下图3.1。共有11个指标,即新增灌溉面积率、绿色植被覆盖率、节地率、省工率、工程静态回收周期、旱涝灾害减少率、灌溉水利用系数增加值、节能率、灌溉保证率增加值、节水率、农民增收。土地整治中农田水利工程综合效益A土地整治中农田水利工程综合效益A农民增收C10工程静态回收周期C11旱涝保收面积增加率C2绿色植被覆盖率C1建后管护满意度C3新增灌溉面积率C4灌溉水利用系数增加值C5节地率C6节能率C7节水率C8省工率C9经济效益生态效应社会效益 农民增收C10工程静态回收周期C11旱涝保收面积增加率C2绿色植被覆盖率C1建后管护满意度C3新增灌溉面积率C4灌溉水利用系数增加值C5节地率C6节能率C7节水率C8省工率C9经济效益生态效应社会效益 图3-1层次分析法结构图3.4.2效益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展开全面调研和请教专家后,通过图表3.1中的1.9标度法请项目相关专家对评估指标的重要价值进行明确,同时借助YAAHP层次分析法程序推导出相应权重数据为:(1)A决策层——B1准则层判断矩阵和一致性结果表3-3A—Bi判断矩阵AB1B2B3WiB1120.50.297B20.510.33330.163B32310.5395一致性比例:0.0088(2)B1生态效益——C1-2判断矩阵和一致性结果表3-4B1—C1-2判断矩阵B1C1C2WC110.50.3333C2210.6667一致性比例:0.0000;(3)B2社会效益——C3-5判断矩阵和一致性结果表3-5B2—C3-5判断矩阵B2C3C4C5WiC3120.50.297C40.510.33330.1634C52310.5396一致性比例:0.0516;(4)B3经济效益——C6-11判断矩阵和一致性结果表3-5B2—C6-11判断矩阵B3C6C7C8C9C10C11WiC6130.50.50.33330.50.1077C70.333310.33330.33330.50.50.0663C82310.5230.2339C92321320.3011C10320.50.3333120.169C11220.33330.50.510.1219一致性比例:0.0672;3.4.3评价指标权重排序前面不同层的指标权重都在一致性检验中顺利通过,权重排序情况见下表:表3-7权重排序表项目层B1B2B3总排序Wi0.2970.16340.5396C10.33330.099C20.66670.198C30.2970.0485C40.16340.0267C50.53960.0882C60.10770.0581C70.06630.0358C80.23390.1262C90.30110.1625C100.1690.0912C110.12190.0658上述表格中,总排序Wi表示的是方案层全部元素相对于目标层总权重排序。3.4.4创建现行函数评价模型通过整治土地过程中水利工程项目整体效益测评体系权重系数创建效益线性评估函数如下:F=F表示被评估项目的最终分值;在这之中,w第4章响水县土地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实证分析江苏盐城市响水县处于江苏省东北区域、长江三角洲的北部,在淮安和连云港以及盐城三个城市的交界处,本篇文章中的响水县响水镇农田水利工程处于黄淮平原上,土地整治中的水利工程主要应用的是井灌模式,以此设置了一系列配套设施。本篇文章将响水镇在整治土地过程中的水利工程当做效益测评对象,对其展开实证研究。4.1项目区概况响水镇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区处在当地县城西北17公里的响水镇,关联到4个行政村,即上兴村、潘庄村、小浦居、苗寨村和五河居。项目区面积共有1436.2公顷,将不动工面积例如公路、林地、居民点、村村通、坑塘水面和农田等面积除外,建设面积共1078.9公顷。4.1.1项目区整治前农田水利状况(1)灌溉状况项目区在黄淮平原上,降雨量不足,同时每一季度和每月的降雨量不够均衡,因为项目区地下水储量充足,因此,在缺水期就需要通过农用井对农作物进行灌溉。项目区当前有30眼农用井可以提供少量的农田用水,农作物灌溉供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当前农用井一系列配套设施缺乏,甚至要拉数百米软管才可以进行灌溉,不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时间,而且效率不高。(2)排水设施项目区主要的排水设施健全,项目区西部还有界亳河与如意沟,东北方向有东浦沟,在北部还有拉纤沟、整个区域的西浦沟。借助如意沟、西浦沟、界亳河和东浦沟以及拉纤沟从北到南、由西往东排水,最后通过拉纤沟将水排到泉河。此外,主干道的两边均有土沟,上口大小大约4—6米,深为1—2米,多数有断面不齐整和淤塞的问题。同时,农田中均规划了排水沟,田间的排水很好,只有一些淤塞排水沟除外。(3)配套设施项目区当前水利建筑物相关设施还不健全,大致如下:①下田桥:排水沟没有关键的配套建筑设施,大部分为暂时性的田埂,农民通常在排水沟中自主用土堆积成暂时的田埂,便于使用农业机械耕作或者运输,等到汛期阶段,就挖开田埂,发挥排水的功用。②桥:项目区当前的一些农桥是在上世纪60年代或者70年代修建的,长期没有合理整修,桥面比较破旧,有安全隐患存在。③过路涵:过路涵的断面较小,建设比较粗糙,过水能力低,十分简易,很容易遭到损坏,沟两边的水土严重流失。长期没有进行整修,无法承载农用机械的重量,严重破损,需要及时修理。4.2效益分值计算4.2.1各项指标计算结果通过前面章节中不同指标的运算方式,可将这次项目C1至C11指标的相应数值计算出来,具体请见下表4-5所示。指标绿色植被覆盖率C1旱涝保收面积增加率C2建后管护满意度C3新增灌溉面积率C4灌溉水利用系数增加值C5节地率C6节能率C7节水率C8省工率C9农民增收C10工程静态回收周期C11计算数值76.21%5.15%83.7%87.40%0.376%5.42%4.14%25%402.76公斤/公顷11年4.2.2效益分值计算结果与评分分级相关标准条件相融合,专家打分情况见下表格4-6:表4-611个指标打分情况综合效益类别专家打分生态效益旱涝保收面积增加率80绿色植被覆盖率85建后管护满意度80社会效益灌溉水利用系数增加值89新增灌溉面积率80经济效益节能率68节地率80农民增收82节水率55省工率90工程静态回收周期78通过计算公式F=i=1nwici(1)计算生态效益评价分值F以上公式中,F表示生态效益评价分值;n代表的是制约生态效益的指标数2;Ci代表的是C1和C2专家评分值;Wi表示C1和C2的指标权重;通过推算,取得生态效益的指标值如下:F=82分(2)计算社会效益评价分值计算公式中,F2代表的是社会效益评价分值;n表示制约经济效益的指标数3;FCi代表C3-C5专家评分值;Wi表示的是C3-C5的指标权重;通过推算,取得社会效益的指标值如下:F2≈81分(3)计算经济效益的评分价值F计算公式中,F3表示的是经济效益评价分值;n代表的是对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指标数6;Ci表示C5-Cll的指标权重;Wi代表的是C5-Cll的指标权重。通过推算,取得经济效益的指标值如下:F≈64分(4)计算综合效益的评分价值F=计算公式中,F表示的是综合效益评价分值;n表示的是综合效益的权重数值;Wi表示的是W1—W3计算的分值;Fi代表F1—F3计算的分值。从而取得综合效益分值F=72,汇总计算结果情况见下表4-7。表4-7效益评价分值结果效益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分值64818272级别合格良好良好一般4.3项目效益评价结果分析由于土地整治取得收益主要被所在地经济运行幅度所影响,为了科学的对项目展开客观、全面的评估,需要基于土地整治效益评估指标机制,选用前面11个指标对县域范围内土地整治过程中水利项目展开综合效益评估。依据《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同时与响水县长期整治土地中相应指标的反映相融合确立评估指标分级标准,通过专家打分取得最后的结果。通过分值情况发现,与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比较而言,经济效益的成效并不突出。在上述11个指标中对经济效益构成相应影响的节水率与节能率评分低,使得响水镇整治土地过程中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分值被拉低,而省功率的分数比较高,这与土地整治中的公益性特质比较吻合。4.3.1经济效益分析建设项目区之后,梳理配套设施标准充分提升,农村生产条件也随之提升。但在三大效益中最低的就是经济效益,只有64份,也和如今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公益性特质相吻合。在对经济效益形成相应影响的相关指标中,节水率以及节能率的分数都比较低,节水率为55分,节能率为6分,最高的是省功率达90分。原因是项目区在进行整治以前,其灌溉条件不达标,只有30台机井,并且与农田之间的距离很远,农民在灌溉农田时要花费很多时间布置输水软管。因为要灌溉的农田很多,因此大量机井始终都在运行状态;为了有效扭转此类状况,对其整治时添加了227眼机井,有效节省了农民灌溉农田的时间以及机井运行时间。当前,项目区灌溉农田使用的模式依旧是明渠排水与机井喷灌,因此在运送水资源和灌溉农田时没有充分缓解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使得节水与节能没有获得良好的成效。为了有效应对此类情况,需要制定的对策如下。第一,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加大对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还需要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第二,防止形象工程出现,显著提升水利工程创建标准,让其和水利规划进行顺利衔接。4.3.2生态效益分析项目区的生态效益分值为82分,比较高,从旱涝保收面积增加率与绿色植被覆盖率方面均获得了良好的评价。借助水利设施优化配置、使用了水资源,并充分提升了土地资源的承载水平,增加了农作物的面积,使得粮食产量不断增加。项目区借助水利设施创建的植被覆盖率为75%,使得田间农作物和绿色植被基本覆盖了项目区的土地。同时,绿色植被和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使得项目区的空气也得到显著改善,并且,植物的固氮作用显著增加了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绿色植被覆盖率的增加进一步强化了植物根系含税固沙的功用,显著抑缓解了由于地表汇水和降雨等导致的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减少了水土流失现象。该项目在旱涝保收面积增加方面的成效比较显著,根据添加的机井分布规划可以显著增加灌溉的保证率,提升旱涝保收的成效,对农作物生产的持续性和绿色植被的生长十分有利。4.3.3社会效益分析项目区的社会效益分值为81分,稍低于生态效益,增加的灌溉面积可以表现出农作物生产的持续性,还引入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收益范围与服务范畴,对促进农民增收与维护农村的稳定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灌溉水利用系数表现了农村水利设施灌溉农田时使用水资源的具体状况,这对提升广大农民的节水意识与充分使用水资源有良好的驱动、示范作用;也有利于提升农民对管护的满意度。响水县完成土地整治之后,水务局接着管理水利相关设施,以村为单位的组织负责管护。水务部门集中确权记录以上部分水利设施之后,应当主动构建以水养水机制,进一步增强水商品的意识,丰富市场化筹集管护费用的途径。基于梳理工程所有权与使用权借助股份合作与拍卖、租赁以及承包等模式对管理体系进行不断改进。通过收益和管理相统一的规则,使用权流向大户等新生产主体的,则通过生产主体进行管控,没有流转的就借助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或者努力发展农业用水协会进行管理。从而建立农户、政府以及企业协作机制,扩大了水利工程监管资费的渠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