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蜀相》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蜀相》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蜀相》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蜀相》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的风格,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2、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3、体味诗歌的意蕴并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人,唐代大诗人。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其主要作品有“三吏”“三别”等。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著有《杜工部集》。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知人论世杜甫诗风特点:沉郁顿挫。(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有停顿转折。)。他的诗歌讲究语言的精练,兼具“形式美”与“内在美”。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于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写作背景杜甫草堂知识点回顾——咏史诗咏史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鉴赏要点:①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②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文体知识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韵可不押。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标题诗人于武侯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武侯祠,有何深意?

突出孔明的身份,他不是一个普通人,是心怀蜀国基业的相。

用蜀相的身份吊唁他更能体现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操。品味探究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这一称呼,表示尊仰之意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柏森森——本句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森森”形容柏树茂盛繁密,诗人抓住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形象,不禁肃然起敬。首联“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颔联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并分析。1.释字意:“自”是“独自”的意思,“空”是“白白的”、“徒自”、“空空的”的意思;2.绘形象:碧草春色,无人欣赏;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进一步说明到这里的人很少,武侯呕心沥血的功业已被人遗忘;3.点作用: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武侯功业被人遗忘的惋惜。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颈联

此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中哪几件大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频烦——多次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以凝练的笔墨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这里突出诸葛亮一生中的三件大事:一是定天下鼎足三分之大计;二是辅助刘备开创蜀汉政权;三是辅佐后主刘禅巩固帝业。诗人最为羡慕的是诸葛亮能与刘备的君臣际会,共创大业,一生才学得以施展。

此联既是对诸葛亮高尚人格的赞美,也寄寓了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施的隐衷。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此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中哪几件大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尾联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英雄——诸葛亮、功业未就者、诗人自己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探究:这两句诗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尾联探究:这两句诗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这两句诗是诗人的感叹。

——诸葛亮壮志未酬,抱恨而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浩然正气激动人心。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民不聊生。作者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借痛悼诸葛亮的遭际抒发了自己内心深沉的感叹。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首联:寻访祠堂叙述(仰慕)颔联:祠堂春色写景(叹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