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试大纲解析及考研真题详解_第1页
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试大纲解析及考研真题详解_第2页
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试大纲解析及考研真题详解_第3页
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试大纲解析及考研真题详解_第4页
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试大纲解析及考研真题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国际商务理论基础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论

第二节要素禀赋论

第三节贸易保护理论

第四节新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第一节西方国际投资理论

第二节跨国公司理论

第三节中国与国际投资

第三章国际金融理论

第一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汇率制度

第三节外汇市场、外汇业务与风险

第四节国际金融市场

第二部分国际商务:环境、管理与运营

第一章环境

第一节国际商务文化环境

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和法律环境

第二章战略

第一节国际化战略

第二节战略规划

第三节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决策

第三章营销

第一节目标市场选择

第二节目标管理

第四章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定义与管理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

第五章国际会计和税收

第一节国际会计规则的差异

第二节国际税收

附录: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国际商务理论基础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论

一、绝对优势论

1.理论概述

绝对优势论(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

易的理论(之前的重商主义学派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由英国古

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Smith)创立。该理论系统

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观点,创立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将一国内部不

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

成其国际分工理论。

背景: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正值第一次产业革命初期,大机器

的使用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大机器生产的产品本国难以消化,大机器

需要的产品,本国也难以提供,因此需要扩大对外贸易,消除贸易障

碍。但当时的英国所奉行的是重商主义理论,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限制

了英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因此,亚当·斯密在批判了重商主义的基础

上,建立了自由贸易理论,使英国摆脱了困境。

2.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1)假设条件

①2×2×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②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

异。

③劳动决定商品价值,且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

④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充分就业,并且可以在国内不

同部门间自由流动,但在两个国家之间不流动。

⑤当生产要素和其他经济资源从一个部门转到另外一个部门时,增

加生产的产品机会成本保持不变。

⑥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生产成本,无经济利

润。

⑦商品可以在两个国家之间自由流动,不存在商品贸易的人为障

碍,如政府干预等和运输成本。

⑧两国之间的相互出口值相等,即在分析时假定这是一个物物交易

的世界。

(2)基本内容

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

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家,若两个国家都从事

自己占有超过它国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

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上述内容表明:斯密在衡量绝对优势时采用了劳动生产率或单位产

品的劳动生产成本的指标(由于其理论中假设只有劳动一种要素),并

且是用生产率或成本的绝对数值来衡量。

按照斯密理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国际分工又是怎样形成

的呢?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优势在于先天优势和后天优势。先天优势来

源于一个国家独特的气候、地理、自然资源条件以及传统的工艺技能;

后天优势主要来自于一个国家生产技术上的优势。

(3)绝对优势理论示例

表1-1绝对优势理论示例

分工前分工后

小麦布小麦布

法国的劳动投入100100100+100=200

英国的劳动投入1505050+150=200

总产量2单位2单位2单位4单位

如表1-1所示,法国在小麦的生产方面比英国有绝对优势,英国在

布的生产方面比法国有绝对优势。如果两国按照绝对优势分工,法国将

原来生产布的100单位劳动转移到小麦的生产上,共可生产2单位小麦;

英国将原来生产小麦的150单位劳动转移到布的生产上,共可生产4单位

布。两国分工的结果是,用相同的劳动投入,比分工前多生产了2单位

布。这2单位布通过交换,在两国间进行分配,对两国都有利。因此,

各国不应限制进口,而应进行自由贸易。

3.理论评价

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绝对优势理论,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生产

领域出发,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国际贸易不

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一种“双赢博弈”,为以后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

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双赢”理念仍然是当代

各国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指导思想。

该理论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1)它最大的缺陷是不能解释如果两个国家中有一国在任何商品的

生产上都不拥有绝对优势时所进行的分工与交换,条件苛刻,局限性

大。

(2)虽然它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不能说明在国际交换中是否是

等价交换。

二、比较优势论

1.理论概述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没有解释这样一个问题,即如果其中一

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

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双方是否还会进行国际分工、产生国际贸易并能分

享国际贸易利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advantage

theory)回答了这一问题。

背景:1815年英国政府推行《谷物法》(强制实施的进口关税,藉

以“保护”英国农夫及地主免受来自从生产成本较低廉的外国所进口的谷

物的竞争。它规定了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

口),维护贵族地主阶级,伤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2.比较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1)假设条件

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基本相同,差别是两国

在相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并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2)主要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

异。即便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

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方面都具有绝对劣势,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

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两国

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

能。其基本思路如下:

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成本差异→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国际贸易的产

李嘉图认为各国不一定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即绝对有利)的

商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的商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

能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因此,他认为国家应该按照“两利

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

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

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

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最为有利(即有利程度最大)

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

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

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3)比较优势理论示例

表1-2比较优势理论示例

分工前分工后

呢绒酒呢绒酒

英国的劳动投入100120100+120=220

葡萄牙的劳动投入908080+90=170

总产量2单位2单位2.2单位2.125单位

如表1-2所示,虽然英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投入都高于葡萄牙(都处

于绝对劣势),但其生产呢绒的效率相对要高一些。也可以说,英国在

生产呢绒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葡萄牙在生产酒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让英

国和葡萄牙进行分工,分工生产的结果是两种产品的产量都高于分工以

前。

3.理论评价

(1)积极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为后来的贸易理论

发展和深化指明了方向,为实行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从整

体来看,这些观点对世界市场的扩大、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国际贸易在

更广泛的领域展开无疑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

两个方面:

①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更接近实际。

②揭示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理论,至今仍

具有指导作用。比较优势说是很多国家制定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③成功解释了现实中的某些贸易格局,并曾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

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

(2)不足之处

①按照该理论,各国的贸易结构表现为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但

现实的贸易中很少存在一国专门一种产品的情形。

②把多变的经济状况抽象为静态的、凝固的状态,忽略了动态分

析。

③从国际贸易的互利性出发,要想获得贸易利益,必须是自由贸

易,但现实是各国都存在贸易保护主义。

④从比较成本出发,各国的贸易政策应建立在发挥优势的基础上,

这实际上是让相对落后的国家经济结构凝固化。

⑤没有说明比较优势的根源是什么,或者说,没有指出一国为何具

有比较优势。

4.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是指陶醉于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而不能自拔,固化于

产业链的低端,最终丧失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比较优势陷阱可以分为初级产品比较优势

陷阱和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两种类型。前者是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

发展中国家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且由于比

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

低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

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贫困化增长现

象。后者是指发展中国家虽然开始进行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但是这种

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

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开展对外贸易中也主要采取比较优势的

贸易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指导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但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优

势策略呈现出以下不适性:

(1)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减弱;

(2)加工贸易遭遇危机;

(3)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上升缓慢;

(4)大国经济效应限制了比较优势的发挥;

(5)贸易摩擦日益严峻。

长期地、僵化地坚持“比较优势战略”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追

赶目标;开放新时期应解放思想,突破教条主义,及时转变发展战略。

【例题1.1】简述比较优势陷阱,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012年国际

商务硕士]

答:(1)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

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

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

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

阱”。比较优势陷阱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一

种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

(2)比较优势陷阱产生的原因有:

①比较优势产生的基础来源于一国产品间具有生产率或者要素禀赋

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虽然拥有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但随着要素的全球流动,以及资本技术新能源对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替

代,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再具备垄断优势,以此获得的贸易利得也

难以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

②不同的要素会带来不同的利益。各国的经验表明,制成品的出口

比初级产品出口带来较大的利益。

③现实中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使得商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和平

均成本,不能如实地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从而引起贸易福利的不均衡

分配。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成为引发国际贸易的新经济变量,这使得仍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开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比较优势的陷

阱。

第二节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理论又称H-O定理,最早是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

歇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加以完善。要素禀赋

理论从要素禀赋相对差异出发,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贸易形态。

一、要素禀赋理论

1.基本观点

李嘉图认为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构成了比较优势的理论基

础。与比较优势论不同的是,要素禀赋论认为国际贸易模式是由要素禀

赋而非生产率差异决定的。要素禀赋是指一国具有的一些资源如土地、

劳动力和资本的丰裕程度。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而不同的要

素禀赋产生了不同的要素成本。

赫克歇尔认为,产生比较成本的差异须有两个前提:第一,两个国

家的要素禀赋不同;第二,不同产品生产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

2.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前提

①2×2×2模型,即假设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使用两种生

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

②两国生产方法、技术、劳动生产率相同,即生产函数一样,规模

报酬不变。

③一国的相对丰裕,另一国相对丰裕,两国不同,即单位

劳动使用的资本不同。

④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种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且要

素密集度固定。(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

小,如果某要素投入的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度程度高;反之,则该

要素密集程度低。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不同,可

把产品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⑤相对丰裕的国家利率低,相对丰裕的国家工资率低。

⑥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在国内可完全自由流

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

⑦不考虑需求,或需求偏好相同,并且不变。

⑧完全自由贸易,商品在两国间流动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等限

制。

3.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思想

假设,澳大利亚和日本生产1单位小麦需要5单位土地和1单位劳动

力;生产1单位纺织品需要1单位土地和10单位劳动力。澳大利亚和日本

要素价格如下:

单位土地单位劳动力

澳大利亚1美元2美元

日本4美元1美元

澳大利亚:1单位小麦:5×1$+1×2$=7$;1单位纺织品:

1×1$+10×2$=21$

日本:1单位小麦:5×4$+1×1$=21$;1单位纺织品:1×4$+

10×1$=14$

基本思想:一国将专业化地生产并出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裕

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

品。这样,贸易国双方均能获利。

4.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斯托尔泼一萨缪尔森定理(TheStolper-SamuelsonTheorem):某

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

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根据斯托尔泼一萨缪尔森定理,可以得出: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

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即国际贸

易虽改善了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因

为国际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

的。现实中,由于运输成本和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品价格难

以达到完全一致。另外,要素价格均等要求各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必须相

同,这也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

5.雷布津斯基定理(也称为罗伯津斯基定理)

雷布津斯基定理,有些教材为“罗伯津斯基定理”(TheRybczynski

Theory)的含义是: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

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图1-1雷布津斯基定理图解

如图1-1所示,假设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为资本密集型

产品。由于劳动要素的增长,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生产能力提高,但

生产能力提高的方向,沿着产品生产扩张速度快于产品的扩张速

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在劳动力要素增长之前,

生产点在点,当劳动力要素增长之后,生产点移动到点,比较两个

生产点与,就会发现产品的产量增长而产品的产量下降。

6.贫困化增长

在国际贸易中,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出了增长利益,那

么本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这种情形就称为“悲惨增长”,典

型例证是“荷兰病”。一般来说,悲惨增长的出现通常需要以下几个前提

条件:

(1)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

(2)增长国在世界市场上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

响世界价格。

(3)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会因经

济增长而显著增加。

(4)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7.比较优势说与H-O理论的主要异同点

(1)H-O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同点

H-O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有一致性的地方,即都是要发挥比较优

势。一般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基于外生的技术差异而导致了生产成本

的差异,而H-O理论是基于外生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而导致了生产成本

的不同。

(2)H-O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

①贸易产生原因不同。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劳动生

产率差异,H-O理论认为是要素禀赋差异。

②使用要素不同。比较优势理论是单要素生产模型,H-O理论是双

要素生产模型。

③交换规律不同。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内交换规律不能适用于国际

交换,而H-O理论认为国内交换规律可适用于国际交换。

8.H-0理论的缺陷

H-O理论只用要素禀赋差异解释贸易的发生,并不具有普遍性。因

为,自然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社会因素在确定一国对外开放

的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H-O理论比较强调静态结果,排除

了技术进步等因素,这严重影响了该理论的广泛适用性。事实上,一国

的资源优势除了自然禀赋外,更有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而重新产生的后天

优势。例如,一国的资本丰富状况就大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另

外,这一理论对于需求因素并未予以考虑,因此,其对现实的解释能力

受到一定削弱。

【例题1.2】论述比较优势说与H-O理论的基本内容及主要异同点,

并结合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实,论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依据的主要

国际贸易理论[2011年国际商务硕士]

答:(1)比较优势说与H-O理论的基本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是指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

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即在两国生产

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

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

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

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可以概括为:“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权取其轻”。

H-O理论又称要素禀赋理论,从各国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解释了生

产成本差异的原因,从而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性原因,为现代国

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该定理认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

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

产的产品。

(2)比较优势说与H-O理论的主要异同点

①H-O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同点

二者都是比较优势论,都是要发挥比较优势。一般认为,比较成本

理论是基于外生的技术差异而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差异,而H-O理论是基

于外生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而导致了生产成本的不同。

②H-O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

a.贸易产生原因不同。比较成本说认为是劳动生产率差异,H-O

理论认为是要素禀赋差异。

b.使用要素不同。比较成本说是单要素生产模型,H-O理论是双

要素生产模型。

c.交换规律不同。比较成本说认为国内交换规律不能适用于国际

交换,而H-O理论认为国内交换规律可适用于国际交换。

(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依据的主要国际贸易理论

①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正是比

较优势理论的运用才促成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

②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由于现实中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

增长”的现象,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因此,有的学者倡导中国应该

发展竞争优势,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以促进我国贸易和经济的良性发

展。

二、里昂惕夫之谜

1.里昂惕夫之谜(也称里昂惕夫悖论)

按照H-O定理,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

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在这样

的观点下,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高工

资率)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

面应具有相对优势,进口的则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

惕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经验检验,目的是对

H-O定理进行验证。他把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和劳动力两种,对200种商

品进行分析,计算出每百万美元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所使用的资本

和劳动量,从而得出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中所含的资本和劳动的

密集程度。但结论却说明美国出口商品与进口替代品相比,前者更为劳

动密集型。据此显然可以认为美国出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进

口替代商品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这个验证结论正好与H-O定理相

反。

2.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人力资本

里昂惕夫本人提出了劳动力非同质的结论,即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

的倍加,从而指出了H-O模型前提中的缺陷。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工人

的劳动生产率比其他国家高3倍,因此,美国的劳动存量应是劳动人数

乘以3,这样美国出口的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了。在此基础上,美国经

济学家基辛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他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

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他根据这两大分类对14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

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资本较丰裕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

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美国

经济学家凯恩发现美国的出口以物质资本加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

该发现支持了H-O定理。

(2)自然资源

该解释认为,一些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能源,往往也是资本

密集型的。考虑到美国的某些自然资源如石油是相对稀缺的,从自然资

源角度看,如果剔除美国进口的稀缺的自然资源,就可以解释美国为什

么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3)要素密度逆转

要素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reversal)是指同一种产品中要素的

比例在不同的国家会有重大不同,如某些产品在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

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中则属于资本密集型

产品。要素密集度逆转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赋予程度和要素价格不

同,它们在生产同一种商品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因而投入的要素

比例也就不同。

(4)需求逆转

在要素禀赋理论中,两国消费者偏好被假设完全相同。事实上,两

国消费者偏好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存在一定的需求差异。基于需求逆

转(demandreversal),里昂惕夫之谜可以这样解释:虽然美国的资本

比较充裕,但如果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资本密集型商品(以制成品

为主)占据绝大部分比重,那么美国则有可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

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5)贸易保护政策

由于种种原因,如美国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进行限制,以维持国

内高工资,因此美国的贸易政策偏向限制和减少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以

保护本国的同类产业。这些政策扭曲了美国的贸易结构,减少了进口产

品的劳动密集度。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可以部分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6)研究方法

利默尔提出里昂惕夫之谜可能事实上并不存在,是研究方法的错误

引起的。利默尔认为,H-O理论分析得到的是进出口平衡时的结论,但

在现实世界中,贸易失衡是常见现象,里昂惕夫之谜主要出现在20世纪

40年代和50年代,此时美国对外贸易存在巨额顺差。利默尔指出,在贸

易失衡的条件下,应该通过计算和比较美国整体生产中和消费中的资本

一劳动力比率来检验H-O理论。利默尔发现,美国生产中的资本一劳动

比率显著高于消费品中的资本一劳动比率。

三、要素禀赋理论小结

要素禀赋理论最初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后经萨缪尔森等人的不

断完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宠儿”,至今仍

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理论由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和

罗伯津斯基定理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H-O定理从要素禀赋相对差异出发,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贸易型

态的决定,认为根据比较优势,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

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

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由于

要素价格的变动,国际贸易会影响一国收入分配格局,即相对丰富要素

的所有者会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而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会因贸易而受

损。

罗伯津斯基定理说明,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

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生产增加,而另一产品的生产则下降。

由罗伯津斯基定理,我们可以依据罗伯津斯基线的方向来判断要素增加

国的经济增长类型。对于大国来说,如果经济增长偏向出口部门,则会

使增长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如果经济增长偏向进口部门,则会改善增长

国的贸易条件。

第三节贸易保护理论

贸易保护理论主要有重商主义贸易保护理论、贸易保护的古典理

论、贸易保护的现代理论和贸易保护的当代理论。其中,贸易保护的古

典理论包括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学说和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贸

易保护的现代理论包括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

护理论,其中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包括最优关税理论、凯恩斯的对

外贸易乘数理论、保护公平竞争论、社会公平和国家安全论;发展中国

家的贸易保护理论包括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改善贸易条件论、改

善国际收支论、增加政府收入论和贸易保护的非经济因素。贸易保护的

当代理论主要是指战略贸易政策理论。

一、重商主义

1.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重商主义产生和发展于15~17世纪欧洲原始资本积累时期(产生于

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上半叶,17世纪后半叶盛极而衰),反映这

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它是欧洲资本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政策

主张。严格地说,它并不能作为经济学理论流派,实际上是当时思想家

们的一些经济思想的表述。

15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

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

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

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

的发展。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政策的实施,产生

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理论。

2.重商主义基本观点

(1)世界资源是有限的,你多他就少,你少他就多,因而各国不能

同时富裕。所以,一国所得必然导致另一国所失。因此,各国都会想尽

一切办法多占有世界资源,增加本国的财富。

(2)财富=金银。金银是货币的象征,金银的多少体现了一个国家

富有的程度,所以国家应想尽一切办法积累金银。

(3)财富的来源应当有两个途径:一是本国的金银矿开采;二是开

展对外贸易,通过多出口,少进口形成贸易顺差,使他国的金银流入本

国,增加本国的财富积累。所以,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最重要源泉。重商

主义所重的“商”是对外经商。

(4)政策主张:主张实行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

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

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通过奖

出限入,保证贸易顺差。这也就是最原始的贸易保护主义。

3.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

(1)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

早期重商主义流行与15世纪~16世纪中叶,认为,出口会导致财富

增加,进口会导致财富减少,主张多出口,少进口,时时刻刻保持贸易

顺差,因此也就产生了极为苛刻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鲜明特征是强

调限制进口甚于鼓励出口,禁止金银输出。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大纲》中写到“各国彼此对立着,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

钱袋,用嫉妒和猜忌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2)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

17世纪下半叶之后。鲜明特征是强调鼓励出口甚于限制进口,为了

过大出口的目的,赞成适当的金银输出。并不强调时时刻刻贸易顺差,

只要最终形成贸易顺差就行。如英国最最著名的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

比喻:“就像农民把玉米撒在土地上,初看起来有点疯,但到收获季

节,则可以看到他们的勇气与智慧。”

总之,无论是早期的货币差额论还是晚期的贸易差额论,都是典型

的贸易保护主义。它认为国际贸易的发生机制是一国对另一些国家财富

掠夺。“一国所得即是另一国所失”,采用“把邻国沦为乞丐”的政策主

张。本质上是掠夺性的,把对外贸易看作一种非互利的“零和博弈”。

4.理论评价

重商主义者提出的许多重要概念为后人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打

下了基础。重商主义关于进出口对国家财富的影响,对后来凯恩斯的国

民收入决定模型亦有启发。更重要的是,重商主义已经开始把整个经济

作为一个系统,而把对外贸易看成为这一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

分。经济学家熊彼特对重商主义的评价是:“开始为18世纪末和19世纪

初形成的圆际贸易一般理论奠定基础。”重商主义的缺陷在于:

(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

意义上能站得住脚;

(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博弈的观点显然是错误

的;

(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资本等同起来,贸易顺差也被错误地等同

于收入超过消费的年差额。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

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

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惟一的政策目标。

二、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背景介绍

德国未实现统一,经济落后;主要出口原料和食品,进口制成品与

半制成品;美国在“关税保护论”指导下取得了较大发展。

刚刚独立(1776年)的美国经济有两种选择: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

工业;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实行自由贸易政策。1791年美国首任财政部长

汉密尔顿在《工业的奖励和保护》的报告中认为,制造业的发展对美国

经济和政治的独立具有重要意义,一国如果没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不但

不能使国家富强,而且很难保住其独立地位。

2.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的观点

李斯特认为,一国实行什么样的贸易政策,必须同本国工业发展的

过程相适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程度,李斯特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五

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

商业时期。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采取的政策也应不同,即不同时期

应该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李斯特认为当时的英国处于农工商业时期,

适合自由贸易政策;而德国和美国还处于农工业时期,适合实行保护贸

易政策。

李斯特指出“自由贸易学”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以生

产力和重工理论为核心的经济学说的思想框架。

李斯特认为:斯密提倡的自由贸易,反映的是英国作为先发国的利

益;德国需要贸易保护,因为它处在后发的位置上。如果按部就班跟着

走,只能永远为英国伐木或者牧羊,成为被掠夺的对象。对此,他有一

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登高时所使用

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

由此提出:一国经济的实力取决于生产力水平,而工业则是推动是

生产力发展的最有力杠杆。“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

要多少倍。因为,有了生产力的发展就有了财富。向别的国家购买廉价

的商品,表面上看起来是要合算一些。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德国工业的

生产力就不能获得发展,德国将处于落后和从属于外国的地位。如果德

国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起初会使工业品的价格提高,但经过一定时

期,生产力发展了,商品生产费用就会跌下来,商品价格甚至会跌落到

国外进口商品的价格以下。”

李斯特认为,要想发展生产力.必须借助于国家的力量。他指

出:“经验告诉我们风力会把种子从这个地方带到那个地方.因此荒芜

原野会变成稠密森林:但是要培养森林因此就静等着风力作用.让它在

若干世纪的过程中来完成这样的转变,世上岂有这样愚蠢的办法吗?如

果一个植树者选择树秧,主动栽培.在几十年内达到同样的目的,这不

算是一个可取的办法吗?”

3.政策主张

(1)保护对象

李斯特不主张对所有的工业都实施保护,需要保护的是那些处于发

展初期阶段而又面临外国强大竞争的有发展前途的工业(幼稚工业)。

(2)保护手段

李斯特认为关税是作为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但关税的征收应

因时间、产业而异。并主张逐步提高关税税率。因为突然征收过高的关

税会割断原来存在的与各国的商业联系,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反而对

本国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3)保护程度

李斯特认为,对不同行业要采取不同程度的保护。对奢侈消费品,

只需征收很低的保护关税。这类产品进口总值不大,影响较小,征税过

高反而刺激走私。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其建

立和经营需要大量资本、技术和人力投入,需要通过高关税给予充分保

护。对国内不能生产的各种复杂机器的进口应当免税或征收很低的关

税,对这类产品的过分限制会影响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

(4)保护期限

李斯特认为,对国内某项工业的保护不能永久持续下去,保护只能

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当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后发展

起来,能够与外国竞争时,就不再需要保护。他认为,对工业部门的保

护最长不能超过30年。在此期限内仍不能成长起来的产业,政府不应继

续对其给予保护。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认为,保护是为了不保护,

保护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一旦时机成熟,幼稚产业成长起来以

后就撤销这种保护。即使在保护期间,也不绝对排斥国外的竞争,只是

要把这种竞争限制在本国工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4.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

幼稚产业(InfantIndustry)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

在优势的产业。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形成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直到

今天仍然是一些国家保护本国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关于幼稚产业的判

定,归纳起来,主要的判定标准有以下三种:

(1)穆勒标准

根据穆勒的标准,当某一产业规模较小、其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

价格的时候,如果政府给予一段时间的保护,使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

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那么该产业就可以作为幼稚产业来加

以扶植。

穆勒标准的实质:幼稚产业保护是惟一的实行贸易保护的理由,且

只应该限于从外国学习技术的过程;保护应该适应本国的国情;保护的

产业应为成本较高的产业。因此,穆勒标准强调的是将来成本上的优势

地位。

(2)巴斯塔布尔标准

巴斯塔布尔认为,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光要看它将

来能否具有成本优势,还要在将保护成本与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

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之后才能确定。如果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小于

目前的保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进行保护是得不偿失的。

巴斯塔布尔标准比穆勒标准要求更高,即它要求被保护的幼稚产业

在经过一段时期的保护之后,不仅能够自立,而且还必须能够补偿保护

期间的损失。

(3)坎普标准

经济学家坎普在综合了穆勒标准和巴斯塔布尔标准的基础上,又补

充了一个更严格的标准。与强调内部规模经济的前两个标准不同的是,

坎普标准更加强调外部规模经济与幼稚产业保护之间的关系。坎普认

为,幼稚产业保护应以实现受保护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为前提,即如果

某一产业将来在经过保护之后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则暂时性的保护是

可以考虑的。

5.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实践中难以克服的困难

(1)保护对象的选择问题。尽管理论上说要保护幼稚产业,但在实

际选择中往往取决于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另外,是否能选准那些

应该保护的行业还有一个信息和判断问题。由于人们不可能掌握全部信

息(包括未来发展的信息),决策中就有可能出现错误,即使从经济利

益出发,也会出现技术上的错误判断,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2)保护手段的选择问题。有时保护对象选对但保护手段用错,其

结果仍然达不到通过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来促进其成长的目的。一般来

说,采用产业政策优于关税等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同时,错误地使用

限制进口的手段还可能带来推迟接受和普及先进技术和知识所造成的损

失。此外,产业在贸易保护下的低效率问题以及一旦给予保护就很难取

消也是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在实践应用中所必须面对的难题。

6.理论评价

理论意义:确立了保护贸易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标

志着从重商主义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两大学派——自由贸易学派和保护

贸易学派的完全形成。

实践意义:为落后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正是在

其保护贸易政策的扶植下,经过1843、1846年两次提高关税,德国经济

才在短期内有了迅速发展,最终赶上了英、法等国;对战后日本、韩国

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发挥过

重大的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在实践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主

要的是无法准确界定幼稚工业。发展中国家都很注重对幼稚工业的保

护,但多数都未达到预期效果,有些甚至付出惨痛代价。

此外,李斯特虽然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础,

但未能说明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及真实过程。

三、最优关税与抽取垄断租金

1.最优关税

在现实中,各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不愿率先实行贸易的完全自由

化。在零关税和禁止性关税之间有一个使进口国福利最大化的关税税

率,即最优关税率。不过这种情况只在大国中才能出现,因为只有大国

通过征收关税,才能压低进口产品的价格,改善贸易条件,而小国由于

无法支配市场以改变商品的供求和价格,也就不能通过关税改善其贸易

条件,所以对小国而言只有零税率才是所谓的最优关税。大国征收关

税,亦不是税率越高越好,而是有一个极限点,这个点就是最优关税

率。

在零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如图1-2寻找某一最佳点,在这一

点,因贸易条件改善而额外获得的收益(边际收益)恰好抵消了因征收

关税而产生的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所带来的额外损失(边际损失)。

图1-2最优关税的确定

图1-2中,横坐标表示关税率,纵坐标表示征收国的福利水平,曲

线表示关税水平对本国福利的影响。点对应的关税为零,即代表

自由贸易状态下的社会福利水平;表示禁止性关税,对应于该关税水

平,国内经济又回到了封闭状态下。曲线在点的切线斜率为零,即

在点,进口国的福利水平达到最高,对应于这一点的关税税率即为

最优关税。

2.抽取垄断租金

从垄断角度讲,征收关税还意味着从出口商那里抽取一部分垄断租

金(snatchingrent),即关税带来的利益来源于垄断厂商的一部分垄断

利润。

图1-3最佳关税与抽取垄断租金

图1-3中,进口国国内需求曲线为,边际收益曲线为。根据利

润最大化条件,在进口国征收关税前,销售量和价格分别为和,出

口商获得的垄断利润为;进口国征收关税后,销售量和价格分别

为和,出口商获得的垄断利润减少,即关税“抽取”了部分垄断利

润。

四、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是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建立在走向工业化

基础上的贸易保护理论,而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则是建立在已经

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试图寻求经济稳定增长基础上的贸易保护理论。

1.凯恩斯的贸易保护观点

凯恩斯贸易保护理论的出发点是有效需求不足,具体地说:

(1)凯恩斯认为,一国对外的净投资决定于贸易差额的大小,且贸

易收支顺差越多,对外净投资就越多。

(2)国际贸易收支顺差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①一

国净出口的增加本身就是本国有效需求水平的提高,进而导致国民收入

的提高;②通过贸易收支的顺差,直接影响到国内货币的供应量,从而

压低国内利息率,刺激国内的私人贷款,增加私人的消费和投资需求。

(3)凯恩斯对重商主义大加赞扬。凯恩斯指出,政府应该关注,进

而干预对外贸易,采取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作法。

(4)贸易收支的顺差是不可以无限量地增加下去的,因为当贸易收

支顺差过大时,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就会过多,从而使商品价格过高,影

响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国际竞争能力。另外,贸易收支过度顺差还

会使本国的利息率降低,进而引起资本外流,造成本国投资的减少。

(5)凯恩斯认为,政府干预、保持贸易收支的顺差不是一个长期目

标,这只是在一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才偶尔使用的手段。

凯恩斯的贸易保护政策是在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下的贸易保护政策,

即是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取的政策,实质上是其“萧条经济学”理论的一

种延伸。因此,凯恩斯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一种“萧条时期的贸易保护

论”。

2.后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凯恩斯本人的贸易保护论作了进一步发

挥,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贸易收支顺差不仅能够在理论上扩大本国的有效需求,而

且能够以乘数的形式增加总收入。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指在20世纪30年

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它试图把对外贸易与就业理论联

系起来,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角度说明保护贸易的重要性

(2)贸易收支顺差带来的国民收入水平的成倍增加效果又会为经济

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总之,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不仅反映了西方经济强调政府干

预国内经济的重要性,同时还提出了政府干预对外贸易的观点,主张实

行贸易保护政策来配合国内宏观经济政策。

3.理论评价

从理论上讲,贸易保护无论在微观上还是宏观上,对增加就业都具

有积极作用。理论面临的现实问题:怎样在做到限制进口同时不伤害出

口呢,同时又始终保持贸易顺差?该理论存在以下严重缺陷:

(1)从世界市场角度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除非降低出口产品价

格,否则无法继续增加出口。

(2)一国出口增加,由于收入增加引起国内需求增加,容易产生通

货膨胀。20世纪70-8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滞胀现象就与实施

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理论和追求贸易盈余有很大关系。

(3)一国追求贸易顺差,不加节制地实行奖出限入政策,除非别国

不采取相应报复措施,否则势必导致关税、非关税壁垒盛行,使贸易障

碍增多,发生各种贸易战。而且,从世界各国的角度来看,一国顺差,

就意味着另一国逆差,因此,始终保持顺差是不切实际的。

五、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

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提出了中心—

外围理论。把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大部分。他认为,在战后

建立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由发达国家组成的中心国家处于主宰地

位,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国家处于依附地位。传统的国际贸易、国

际分工理论只能适用于中心国家之间,不能适用于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

之间。他认为,外围国家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

1.中心—外围论的主要论点

(1)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个部分

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在经济上不平等的表现:

①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差别:中心国家不仅可以自主发展本国经济,

而且可以主宰外围国家的经济发展。

②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差别:中心国家主要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外围

国家则主要从事初级品生产和出口。

③技术进步及其利益分割的差别:中心国家是新技术的发明者和传

播者,因而差不多是获得了技术进步的全部利益;外围国家则是新技术

的模仿者和接受者,难以获得技术进步利益的分享。

(2)外围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外围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主要有:

①技术进步的利益分配不均

随着中心国家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企业家利润和工人收入不断提

高,而且提高幅度大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加之工业品的垄断性,

工业品价格非但不下降反而上涨。而外围国家的收入增长低于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幅度,且初级产品垄断性较弱,价格上涨缓慢,在价格下降时

又比工业品降得更快。所以,外围国家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必然恶化。

②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同

一般地,工业制成品需求收入弹性比初级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大。随

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工业品的需求会有较大的增加,因而工业品的价

格就会有较大程度的上涨。相反,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初级产品的

需求增加较小,因而对初级产品价格不会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初级产品

价格上涨很小,甚至下降。所以,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外围国家的贸

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趋势。

③中心和外围工会的作用不同

中心国家的工人有强大的工会组织,在经济高涨时,可以迫使雇主

增加工资,经济萧条时,可以迫使雇主不降或少降工资,因而使工业品

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而外围国家工会组织不健全,力量薄弱,没有

能力控制或影响工资,经济繁荣时期工资上升不大,萧条时期工资大幅

度下降,因而外围国家初级产品价格较低。

(3)外围国家必须实行工业化,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

发展民族经济的战略政策:

①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通过采用关税、配额等贸易政策来鼓励本

国工业品在国内市场替代进口品,从而实现本国工业化的一种途径。

②出口导向发展战略:通过鼓励出口来提高本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

争力,实现工业化的一种途径。

2.中心-外围论简评

(1)中心-外围论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中心-外围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分析使发展经

济学家对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不平等认识又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为第三世界国家反对旧的国际经济关系,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提

供了思想武器。

②普雷维什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建议,对拉丁美洲和其

他发展中国家都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2)缺陷:这一理论遭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猛烈抨击,他们反对普

雷维什关于发展中国家应实行贸易保护,走工业化道路的主张。他们认

为发展中国家企图通过关税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来改善贸易条件的努

力,会因其进出口规模较小而不能达到目的。实施进口限制措施,只会

导致国内生产的高成本和低效率。

六、贸易保护的当代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

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

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

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即在不完全

竞争环境下,实施这一贸易政策的国家不但无损于其经济福利,反而有

可能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

1.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

战略性贸易政策有两大内容: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

(1)利润转移理论

利润转移论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体内容,指的是在寡头竞争的国

际市场上,存在着因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而形成的租金或超额垄断利

润。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对出口或进口的贸易干预,影响本国企业及其国

外竞争者的行为,改变国际竞争的格局,从而从国外寡头厂商抽取租金

或向本国企业转移利润,达到增加本国净福利,并促进本国企业和产业

发展的目的。

利润转移论包括战略性出口政策、进口政策和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

的政策。

战略性出口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以出口补贴支持本国寡头厂商扩大

国际市场份额。在与国外寡头厂商进行古诺双寡头竞争的国际市场上,

政府通过对国内厂商提供出口补贴,可使其降低边际成本,提高在国际

市场的销售份额和利润,同时减少国外厂商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由此带

来的本国厂商的利润增加可以超过政府的补贴支出,从而使本国的国民

净福利上升。

战略性进口政策的核心内容,是用关税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

润。对于不完全竞争产品来说,由于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进口国等

于向出口国支付了租金或垄断利润,而关税可以用于向国外垄断厂商抽

取租金;当存在着本国厂商进入的潜在可能性时,这将使国外厂商的行

为受到一定约束;如果本国和国外厂商都属于寡头厂商,对国外出口厂

商征收关税就更容易被其吸收,这将导致垄断利润的部分转移,从而增

加本国的净福利。

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则主要是指通过国内市场保护使本国

厂商获得规模优势,进而扩大在国内外市场(主要是没有保护的国外市

场)的份额。这种理论以寡头垄断、市场分割和规模收益递增为前提,

从国际竞争和竞争战略的角度来分析政府干预的理由与作用:对于规模

经济效应很强的产业来说,对本国市场的保护可以使本国厂商在国内市

场的地位相对稳定,使国内厂商获得一种相对于外国厂商的规模优势,

由此降低生产的边际成本,同时使外国厂商在保护市场上的销售量下降

而边际成本上升;国内外厂商边际成本的反向变化将导致它们分别调整

保护国内外市场的销量,本国厂商的产量将进一步扩张,外国厂商的产

量将进一步减少,从而再次对两国厂商的边际成本产生相反的影响。这

种从产量到边际成本的不断循环和调整过程,将使进口保护成为促进出

口的重要机制。

(2)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另一项内容。外部经济包括技术

性外部经济和收益性外部经济。技术性外部经济是指厂商通过同一产业

或相关产业中其他厂商的技术外溢获得技术和知识;收益性外部经济是

指厂商从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厂商的集聚中获得市场规模效应(包括获

得便利而低价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技术工人、专业化服务等)。两者

都能使厂商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技术性外部经济与政策干预的内容是,在研发投入强度大的产业

(一般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外溢效应使

厂商不可能完全获得研发投资的收益,由此导致的私人投资不足使这些

产业发展到社会最佳状态,因而需要贸易政策的扶持。如果政府采取保

护或补贴的政策,将能够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并增加国民福利;而外

国政府对这些部门的支持和保护,可能使本国丧失或减少这些有益的技

术外溢,因此本国必须采取对应或反击的行动。由于这些包括高新技术

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国家利益来说具有战略性意义,政府的积

极干预政策对于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具有战略性作用。

收益性外部经济与政策干预的内容是,一个国家产业规模的大小反

映了厂商所获得的市场规模效应(相当于产业集聚效应)的大小,产业

规模大的国家的厂商将具有较高的收益性外部经济,因而产业规模小的

国家的厂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一个国家中处于发展初期

而规模小的产业属于战略性产业,政府可以通过保护和扶持的贸易政

策,支持这些产业的厂商扩大产量,提高产业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厂商的

收益性外部经济,从而促使这些产业较快地增强国际竞争力。

2.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评价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并不是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

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资源禀赋的

相对差异是比较优势的来源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规模经济优势带来的比

较优势,而规模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干预。因此,传统

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争论的实质就是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的

争论。自由主义认为政府的干预只会产生经济扭曲,经济问题只能靠市

场解决;而干预主义认为扭曲来自于市场失灵,必须通过政府干预进行

纠正。

现实的国际贸易中有许多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发挥作用,包括在WT0

框架内的多边贸易谈判和对出口国征收反倾销税的过度运用以及对美

国“301条款”的大量使用等。

但需要指出的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还缺少完整的政策结论,所

达到的实用性还不能够作为现实政策的基础,而且实证研究工作尚不足

以确认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来显著地提高一国的国民

福利水平。

由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建立在不同的假设基础上的,政策的实

施要求对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和厂商预期利润等有比较准确的掌握,这

样就面临着一个信息问题。因为信息不完全,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确

定一些具体的产业并进行干预以真正地提高其国民福利是非常困难的,

甚至是不可能的。与此相联系的就是政府是否能够避免企业的“寻租”,

从而保证政策的有效和有力实施。

第四节新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

一、新贸易理论简介

依据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异基础上的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应主要发生

在供给或需求条件不同的国家之间,而且国家间的差异性越大,它们之

间的贸易基础就越雄厚。另外,贸易型态属于产业间贸易。但是,现实

中国际贸易更多的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贸易理论在经历了20余年的沉寂之后,终于

出现了一次大的突破。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

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该理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

的起因和利益来源(以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市场为两大核心支柱),

对国际贸易基础作出了一种新的解释。

1.新贸易理论的共同特征

(1)市场结构不是完全竞争,而是完全垄断、寡头垄断、或垄断

性竞争。产品的同质化被取消,差异化是研究重点。

(2)规模经济理论被普遍接受。

(3)都强调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4)总体上支持自由贸易,但并非无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主张国

家应干预经济。

2.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1)国际贸易中有一些战略性部门,具有较高的利润和强大的正

外部性。这些部门并非传统的贸易理论所说的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而

是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或规模经济。

(2)但是通常这样的部门研发成本都很高,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仅凭私人资本进入这样的领域很困难,而且即使进入之后维持高额的垄

断利润也是极具挑战性的。

(3)因此,为了帮助本国企业和行业获得竞争优势,增强本国的

国家竞争力,政府应该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进行保护,通过补贴鼓励

出口,用关税限制进口,以此获得更大的贸易利润,即垄断租金。

3.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

(1)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同点

新贸易理论是在传统贸易理论基础上的发展,继承了传统贸易理论

的比较优势等思想;另外,两者都认为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都是有利

的。

(2)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不同点

①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

贸易。

②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

是完全竞争市场。

③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进行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

度进行了说明。

④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比较优势理

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

⑤新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比较优势理论假设规模报酬不变。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

1.产业内贸易的含义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是20世纪60年代后才较为普遍使

用的概念,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而言的,指的是

两国之间在同类产品中发生的进出口,也称为重叠贸易(overlapping

trade)。产业内贸易还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即是某项产品的半制成

品、零部件在两国间的贸易。

2.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1)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

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2)产业内贸易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

相互进出口。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

也有劳动密集型,既有高技术,也有标准技术。

(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

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3.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主要区别

表1-3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主要区别

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

贸易商品来同种或相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工

源国工业国家业国家

适用的基础

现代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

理论

生产函数特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

消费者偏好异质商品同质商品

贸易利益来产品的差异性和规模报酬递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利

源增用

4.产业内贸易的基本论点和形成机制

(1)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使同一产业的产品呈现出复杂的产品

系列。

(2)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每一个企业不会去生产

完整系列的产品,而是生产某种具有专业化特点的产品,所以产业内贸

易以差异化产品为主要特征。

(3)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使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变得更加复杂

化。

5.产业内贸易的量度

产业内贸易的量度一般用格鲁伯和劳埃德提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也称G-L指数,来衡量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和是产业的出口和进口总值。Ⅱ衡量的是产业中双

向贸易的程度,其值介于0和1之间。Ⅱ等于0意味着一国在该产业是纯

进口或纯出口;Ⅱ等于1意味着一国在该产业的进口和出口值刚好相

等。0<Ⅱ<1表明一国在该产业同时发生进出口。Ⅱ的值越接近1,

表明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就越高。

一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公式为:

另一个度量产业内贸易的指数是巴拉萨指数:

式中,B为巴拉萨指数。

6.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产业内贸易理论考虑了以前贸易理论的不足与优点,认为一国开展

国际贸易并非只为获得资源上的比较优势,还为获取规模经济。由于它

所解释的两种现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越来越多、同一产业的产品之

间的贸易比重增大)是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趋势,因此更贴近实际,理

论意义与实践意义都很重要,是目前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产业内贸易

理论对传统贸易理论的突破在于其分析框架从完全竞争市场转向不完全

竞争市场。而且,该理论不仅从供给的方面进行了论述,更从需求的角

度进行了考察。

尽管它采用了不完全竞争、异质性产品、需求偏好相似和规模经济

报酬递增等概念和思想来分析和研究产业内贸易现象,但它的说服力仍

显不足,静态分析说服有力,动态优势说服力稍差。该理论在政策措施

上赞同动态化的建议。

产业内贸易模型众多而繁杂,并且它们之间很不相同。一般来说,

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在这些模型中,虽然都有可能推断出产业内贸易的发生,但是

这些模型都不能预测哪一个国家会出口哪一种(或几种)产品。

(2)由于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一般涉及产品的差异性、不完全竞

争或垄断竞争、规模经济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等,所建立的模型要适用

于不同的条件就相当困难,因此无论是经验研究、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

究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或者说,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是一个篮

子,里边装了许多相互没有太多联系的模型,且这种模型比产业间贸易

模型多得多,故在政策方面,不像传统理论那样具有统一的、明确的结

论。

(3)尽管产业内贸易理论比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更贴近现实,但在

现实生活中,经济的多元化和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等因素使产业内贸易

理论的很多模型显得过于理想化与简单化,多数模型只能解释产业内贸

易中的很小一部分,不能做出更一般的解释。

【例题1.3】下述4个例子中,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是比较优势还是

规模经济?为什么?[2011年国际商务硕士]

(1)加拿大是主要的新闻纸出口国;

(2)英特尔生产世界上半数以上的CP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