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质押融资的主要法律问题探析17000字(论文)】_第1页
【专利权质押融资的主要法律问题探析17000字(论文)】_第2页
【专利权质押融资的主要法律问题探析17000字(论文)】_第3页
【专利权质押融资的主要法律问题探析17000字(论文)】_第4页
【专利权质押融资的主要法律问题探析17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专利权质押融资制度在欧美等国家发展的较为成熟。国外学者注重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此制度进行研究,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少且大多集中于专利权的价值评估与融资风险两方面。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学者艾伦·瑞丁(Allanl.Riding)在他发表的期刊《贷款担保的违约成本和对小企业的利处》中认为,资金问题是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并没有金融机构能够毫无压力地供应这笔资金,并对专利质押融资提出了设想。学者贝赞特(Bezant)在其发表的期刊《利用知识产权作为债务融资的担保》中认为,一个既缺乏固定资产质押担保又正值发展期的企业往往并不愿意转让有很大发展前景的专利技术,在此种情况下,专利权质押融资便可成为解决企业资金需求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案。学者陈業宁(Yehning

Chen)在其发表的期刊《抵押品、贷款担保以及贷款人解决金融危机的动机》中指出,往往抵押水平越高的企业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反而会随之降低,也更容易发生不能偿债的风险,此时,若有第三方为银行提供担保来保证债务的偿还,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减少银行潜在的损失。牛津大学学者霍奇曼(Hodgman)在其发表的期刊《信贷风险和信贷配给》中认为,想要全面了解一项专利技术必须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普通人通常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全面了解一项专利,这往往会导致银行获取信息不全面致使贷款数额与专利权的价值并不相符。学者蒂莫西·克罗利(Timothy

Cromley)在其发表的期刊《专利定价的20个步骤》中提出,专利技术信息、专利产品的生命周期、技术推广等都是影响专利权价值的因素。总的来说,国外学者对于专利权质押融资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价值评估和风险防范。2.国内研究综述专利权质押融资理论在中国发展的较晚,直至2009年国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后,我国学者才开始对此进行研究并发展理论。对于专利质押融资可行性的研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梁冰在其发表的期刊《构建现代担保物权制度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中认为,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其具有转换为现金流的能力,所以它可以充当担保物来进行融资担保。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湘潭市中心支行金融学者彭湘杰在其发表的期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理论、实践与借鉴》中以担保物权理论的发展为切入点,从实践上证明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可行性。对于价值评估对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影响,天津理工大学学者高华、刘程程、王晓洁在他们发表的期刊《风险分担视角下专利权质押融资估值研究》中认为,将专利权质押融资可能产生的风险作为价值评估的一个因素,将其与估值方法相结合能有效地分散未知的风险。基于融资模式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投资研究所研究院李希义在其发表的期刊《政府支持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及其特征分析》中认为,对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发展来说,政府政策的支持极其重要,政府可以发挥行政管理职能为其制定有利的政策,为该融资模式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基于风险以及防范措施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者宋伟、胡海洋在他们发表的期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中认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本身所存在的过高风险以及高风险所造成的高交易成本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专利权质押融资概述(一)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概念及特征1.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概念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的专利产品进行独占使用、收益和处置,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质押属于担保物权之一,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与债权人约定,向债权人移交特定财产,由债权人对该财产进行占有,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专利权质押属于权利质押,不需要转移占有标的。融资是指企业为了成功设立和登记,并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调整企业资本结构、偿还企业债务、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等时期所做出的一种筹集资金的行为,企业只要在发展运营的过程中就离不开资金,需要通过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协商交易以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专利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或第三人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其合法拥有的专利权作为担保来筹集资金的行为。在此类质押合同中,质权人为银行等各类经融机构,出质人既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第三人,但必须为所提供的专利权的合法持有人。专利权质押融资是权利质押,与动产质押不同,并不需要转移占有专利权,所以这种融资方式可以把无形资产转变成现金流,在满足企业的融资目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专利权的效用价值。2.专利权质押融资的特征专利权除具有知识产权共有的特征以外,在质押融资的过程中基于其自身的特殊属性还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专利权质押融资出质标的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因为专利权具有专有性,基于此种性质会使专利权存在一定被垄断的可能,国家为了避免权利被垄断,促进专利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所以对专利权的保护规定了期限。使用专利权进行质押融资必须要在专利的保护期限内进行并且专利质押的担保期限不能超过该项专利剩余的保护期限。专利保护期届满专利权人便会丧失专利权,专利权上相应的权能便会失去效力,该专利也不再具有质押融资的条件和价值;专利权具有地域性,一项专利权在我国必须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后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承认,这也是专利权能够进行质押融资的前提条件,在我国被授予的专利权可以在我国管辖的领域范围内进行质押融资。第二、质押标的价值的不稳定性。专利权属于权利质押,但是专利权的价值却不像票据、债权、应收账款等其他权利质权较为稳定。债权等权利凭证背后实质对应的还是一定的金额,在从质权设立到质权实现整个期间内,其实际价值基本不会变化。但是,专利权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财产权利,影响其价值波动的因素很多。首先,影响专利权价值的因素就是本项专利流入市场之后实际效用的高低,往往科技水平更高、实际应用范围更广、市场需求较大的专利才具有更高的价值。其次,专利权的保护期并不是无期限的,专利权的保护期一旦届满则该项专利便会成为公共技术,无条件地流入市场。一项专利技术流入市场时间的长短会也会影响专利权的价值,专利进入市场的时间越长其价值就会越来越低。社会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也会影响专利的价值,从专利被质押担保到质权实现往往具有一定的期限,在这段时间内不仅专利的价值在变化,社会的科技水平也在变化,很多新的发明创造技术水平更高、应用范围更广,被质押的专利权很可能被迅速取代,不再富有价值。第三、专利权质押融资的风险性较大。首先,专利权的保护具有一定期限,并且自身价值波动较大,这使得在质押融资的过程中就存在固有的风险。其次,专利权质押融资的还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对于专利权出质后的质权效力是否能够及于出质前的许可使用的收益以及后续改进技术的规定并不明确,所以在实际处理该问题时往往由当事人在合同中进行约定,但是如果当事人之间未对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冒然作出约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其中一方当事人甚至第三人的利益。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权属风险较大。根据我国《专利权》规定,专利权被授予以后,若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专利复审委会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宣告该专利权无效,所以专利权在出质期间也可能会面临被宣告无效的风险,从而导致出质人或专利权人丧失专利权,并且专利权质押融资不乏会出现出质人与专利权人不一致的情形,若出质人与专利权人对专利权的权属约定不清,出现权属纠纷都会增加融资的风险。再次,专利权质押融资还存在处置难的风险。一旦企业在融资后无法偿还贷款,金融机构便会对专利权进行处置来实现质权。但是,由于专利权的价值具有不稳定性,价值评估较为困难,我国目前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专利权价值评估机制和专利权交易制度,导致专利权的实际处置较为困难,质权人质权的实现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这必然会提高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影响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可接受度。最后,企业的信用和经营状况也会产生风险。由于专利权质押融资不需要转移占有标的物,标的物的实际控制人还是出质人,质权人无法像有形财产质押中的质权人一样牵制出质人。质权人若能实际掌握标的,则对风险的发生做出合理预测进而控制风险。但是专利权质押标的质权人无法实际控制标的,很大程度只能依靠企业的信用来判断是否能够实现质权。然而,企业一旦失信,在质权人不知情的情形下做出有损标的为行为,或者恶意拖欠贷款,则质权人将会承担巨大风险,其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金融机构为保证自身权益一般会在与企业签订质押合同之前,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作一定了解。但是企业的经营状况会随着各方面的因素而发生变化,当企业不如实告知对自己的经营状况、经营计划等,银行等机构也疏于了解和监督,企业一旦经营恶化,专利权质押融资的风险便会迅速增加。(二)专利权质押融资与其他质押融资的区别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两大类,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专利权质押被界定为权利质押。由于动产质押与权利质押的客体不同,且专利权自身独特的属性又使其与其他权利大不相同,这使得专利权质押与其他质押存在较大的区别。第一、公示方式不同。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权利质押需要签订书面合同,办理质押登记,质权自登记之日起设立,权利质权的设立以登记为公示方式。动产质押不需要登记,但是在订立合同以后,出质人要转移交付动产,动产质权自交付之日起设立,以交付为公示方式。第二、质押标的不同。专利权质押与动产质押的最大区别在于质押对象不同。专利权质押的客体只是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它往往不能直接被人们所感知。动产质押的标的则是有形财产,能被人看得见、摸得着,在生活中人们能够直接被感知到的实体物。第三、标的价值稳定程度不同。如前文所述,专利权的价值对专利权质押融资效果的影响很大,专利权的价值具有不稳定性,影响其价值的因素很多,价值评估也较为困难,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专利权质押融资的难度。动产以及除知识产权以外的其他权利质权的价值都较为稳定,价值评估也相对容易,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质押融资的效果。第四、承担的风险不同。专利权质押存在许多风险,如价值变动的风险、效力风险、归属风险、价值评估难、处置难等风险。加之,专利权质押融资制度尚不完善,这些风险无疑加大了专利权质押的难度,使质权人承担巨大的风险。动产质押中动产价值波动很小,并且相关质押制度已较为完善,基本不会存在价值不稳定、处置难、价值评估难等风险,相对专利权质押来说风险较低。31032(三)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模式随着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四种主要的模式:直接质押模式、间接质押模式、混合型质押模式、担保+回购模式。直接质押模式以北京市为代表是一种以银行创新为主导,市场化的质押融资模式。企业可以直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专利权质押融资,由律所、资产评估机构、担保公司为出质的专利权提供法律风险评估、价值评估和相应担保,在此模式下由政府负责为融资企业提供贴息优惠和财政支持,这样一来企业便可减少融资成本。在这种模式涉及的主体较多,一旦面临风险,资产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担保公司便要对其所负责的部分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银行的责任,降低了银行所承担的风险。间接质押模式主要是在上海浦东发展起来的一种政府主导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在此模式中银行与企业并不直接发生联系,而是由政府作为中介为二者建立联系,由政府资助的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企业以其合法拥有的专利权为该中心提供反担保,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浦东知识产权中心等第三方机构对质押的专利权进行价值评估。在此模式下,政府既是担保主体又是评估主体,并提供贴息支持且承担主要风险。混合型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主要以武汉市为主,它即吸收了直接质押模式中企业可以直接向银行申请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做法,又模仿间接质押融资模式,引入了“武汉科技担保公司”作为专业的担保机构,从而分担银行的风险。“担保+回购”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由天津市于2016年率先提出。该模式的创建主体是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与企兴科易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其中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负责提供担保,专利权回购的任务则由企兴科易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来承担,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机构对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接受度,进一步保证了银行等金融机构质权的实现,促进了天津市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发展。(四)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法律风险概述不同种类的财产在进行质押融资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风险,专利权也不例外。专利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质押融资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其价值不稳定所带来的风险,而且还要面对法律规定不明确和制度不健全所带来的法律风险。目前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效力风险。我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四条规定,知识产权中财产权出质后,出质人不得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出质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此法条内容较为模糊,只能从中看出,专利权质押融资后的专利许可必须要经过质权人的同意,质权的效力可以及于出质后的许可行为,但对于专利权质押融资后质权的效力是否能够及于质押前的许可仍然无法界定。如果按照此项规定,将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效力扩大理解到质押之前的许可使用,用质押前的许可使用所得收益来提前清偿或提存,这确实有助于质权人质权的实现,但这样对出质人来说并不太公平,对于需要大量资金来促发展的企业来说一定程度上反而会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如果出质人与债务人不是同一主体,出质人为第三人时,如果将质权效力及于出质前的许可行为,则对第三人极为不公平,这将损害第三人的利益,从而会影响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整个效益;当企业使用专利权进行质押融资之后,企业对该专利权进行后续改进,质权效力是否还能及于后续改进技术,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四十四条相关规定无法推出。在现实中,一般的做法是以合同约定为基础,当合同未达成一致时,按照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由当事人协商达成补充协议。但是,专利权的后续改进结果并不是一定的,有些专利在后续改进之后,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并没有达到质变,改进的范围还在原有的技术之内;有些专利在后续改进之后发突破了原有的技术,达到了质变;还有一种情形是专利权后续改进技术并非由出质人自己完成,而是由出质人在质押前许可使用该专利技术的第三人完成的。基于这些复杂的情况,质权效力是否应该及于后续改进技术,也应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的一概而论。当后续改进技术还在原有的技术范围内,质权的效力在当事人的协商下及于后续改进技术并不会过于影响当事人的权益,但是当后续改进技术已经突破了原有的技术,或者是由第三人完成后续改进此时如果将质权效力及于后续改进技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当事人的权益,后续改进技术一旦突破原有的技术,原有的专利可能会迅速贬值,这在定程度上损害质权人质权的实现,若将效力及于后续改进技术这对出质人和第三人来说并不合理,可能会增加专利权质押融资过程中的风险。第二、归属风险。根据我国《专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专利权被知识产权局授予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法律规定,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专利权无效。从此可以看出,已经授予的专利权也有可能面临被宣告无效的风险。专利权必须要满足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三个实质条件,被质押的专利一旦被任何主体认为不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就会面临被宣告无效的风险。所以,企业在使用专利权进行质押融资过程中,质押的专利权若被宣告无效,企业则会丧失该专利权,质权人的质权也随之丧失,这会极大地增加质押合同当事人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企业在进行专利权质押中,可能会出现出质人与专利权人不一致的情形。当企业想要拓展融资渠道,可能会与其他专利权人进行协商,用他人的专利权为自己出质担保,由企业来偿还贷款。在此种情形下,如果企业作为债务人,事先未对他人提供的专利权的权属情况做充分了解,提供该专利权的主体也作为详细说明或者未说明真实情况,冒然地进行专利权质押融资,一旦该专利权出现权属纠纷,必然会影响到质押融资的继续进行,可能还会使债务人和质权人面临巨大的损失,增加债务人与质权人所承担的风险。14704二、专利权质押融资的立法与实践现状176(一)立法现状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七十五条第三款首次将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纳入权利质押融资对象的范围,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作为质押融资对象,为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996年由国家专利局颁布的《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专利权质押合同的登记部门为中国专利局”,第三条规定:“专利权质押地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合同自向国家专利局办理登记之日起生效。”此外,还规定出质人必须是法定的专利权人。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解释进一步规定:“专利权质押后,未经质权人同意擅自转让或者许可使用专利权的行为无效”;2007年我国颁布了《物权法》,其中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并可依法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可以出质”,正式确立了我国专利权质押制度;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以专利权出质的,当事人应该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之日起设立,可以看出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采取登记生效主义,除此之外还规定了以专利权进行出质的,出质人未经质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出质人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出质的专利权所得的价款,应该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改并重新出台了《专利质押登记办法》,将登记客体由“质押合同”改为“专利质权”,规定国家知产局必须在七日内对专利权质押登记申请作出决定,对审批时间和审批手续等进行了改进,简化了专利权质押的登记流程。经过两次修订的《专利法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了专利权质押的设立、当事人需要提交的相关文件以及登记程序。2001年由财政部出台的《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做出定义并对无形资产的的评估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做了总体规定,但对专利权价值评估未作专门规定;2004年由我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财政部进行发布的《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对我国资产评估的基本程序、主要资产类型以及资产评估师的基本职业要求作了更为细致的规范;2006年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的行为,该通知要求资产评估机构在进行资产评估业务时应该充分考虑知识产权的特性,严格遵循有关的准则和规范;2017年财政部根据新《资产评估法》制定了《资产评估基本准则》,同时授权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发布《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来进一步规范专利权质押融资的价值评估。因为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加之《担保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对专利权质押的规定并不是很具体,为了加强相关法律在各地区的适用,推动地区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发展,各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与本地区情况相适应的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地方性法规及相关政策,例如北京知产局出台的《关于促进专利权质押和专利项目贷款的暂行办法》、上海浦东区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资金操作细则》等。13640(二)实践现状自专利权质押融资制度正式确立以来,至今已有二十年,虽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3年北京市科净源环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商业银行官员支行进行专利权质押融资,成为北京市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开端。2004年,湖南八方药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永州市冷水滩区支行进行了专利权质押融资。鉴于北京与湖南的成功案例,2008年专利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同年上海市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以其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向工商银行上海张江支行进行质押融资,成为上海市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开端。自试点工作展开以后,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便开始加速发展,各地方政府都开始为专利权质押融资探索新出路,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鼓励本地区的企业进行专利权质押融资。为了提高专利权质押融资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其效益,厦门市在2017年建立了我国首家“知识产权特色支行”。为减轻专利权质押融资的负担,促进安徽省专利权质押融资的进一步发展,安徽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一种政府补贴模式。北京市海淀区为了降低专利权质押融资的风险,提高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可接受度,在2016年用政府联合民间机构的方式建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处置资金池”,为融资企业提供风险补偿。为分担专利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北京市政府于2018年出资设立了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并鼓励私人担保机构参与担保,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上海市则引入了保险制度;芜湖市则建立了由县(区)财政部、县(区)政策性担保机构、合作银行、省担保集团、民强担保集团五大主体按一定比例承担风险的多主体风险分担机制。至今为止,这些试点地区还在不断地为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发展探索新的途径,在促进地本区利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顺利发展的同时也在带动全国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整体发展。三、专利权质押融资的主要法律问题分析(一)专利权质押融资的主要法律问题1.立法分散、制度不完善整个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存在不足,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内,并未对专利权质押融资做出专章规定,与其相关的规定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性文件之中。虽然《担保法》、《物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对专利权质押融资做了规定,但是这些规定都较为笼统,不够具体,后来国务院颁布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专利权质押登记办法》两部行政法规,也只是对专利权质押融资登记方面做出了进一步调整,对于实体权利的保护、专利权价值评估、争议解决方面都没有明确规定。由于,没有完整统一的法律制度,也没有高层级的法律供各地详细参照,各地区政府不得不对专利权质押融资的相关事宜做出各自的指导意见和地方性政策,这就导致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规定杂乱,对同一事项的规定标准不一致,实际适用效率低,地方规定相互矛盾容易产生纠纷,这无疑增加了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实施难度。此外,专利权价值评估工作需要极强的专业性,价值评估的结果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质押融资的结果,但是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的专利价值评估制度体系,各个地方的专利评估机构可能存在资质不合格、专业性低、权威性低等问题,相关从业人员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也没有一套完整的从业人员行规细则。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立法分散,法律层级低,实际指导性低,缺乏统一的、完善的法律制度,缺乏完整的价值评估制度,对于一些重要问题还存在立法空白,不能对专利权质押融资做出有效保护,无法保障专利权质押融资的顺利发展。2.专利权质押的法律定位不合理专利权质押为权利质押是目前我国法学界的主流观点,并且我国现有的法律也将其规定在权利质押之中。此种观点产生的依据是:专利权符合质押对标的物的实质要求。\t"/report/c771f2c9-9f29-4c69-934c-2132a4b81731/html/resultFrame"专利权属于动产,具有财产性和交换价值,因此专利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应属于权利质权。但是,根据我国《担保法》和《民法典》对专利权质押的规定,专利权质押担保的公示方式并不是转移占有标的物,而是由当事人向专利权质押登记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即可,质权人并未实际控制专利权,出质人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专利权,这一点与抵押制度极为相似。抵押就是抵押人与抵押权人订立书面抵押合同,不转移占有标的物。是否转移占有标的物是质押与抵押的根本区别,基于此问题就有部分学者开始对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定位提出新的观点,有学者认为,把专利权质押完全认定为质押的观点有失偏颇,将其理解为抵押可能更为合理;也有学者还指出,应将其置于质押与抵押之间;还有学者认为,基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知识产权担保的法律属性该如何认定应该由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自己来规定,不应放在传统的民法担保制度中。专利权质押中确实既包含了质押制度的内容,也包含了抵押制度的内容,更类似于一种混合式的担保,是一种极具特点的担保形式。所以将专利权质押继续理解认定为质押,可能不再能继续有效地解决问题,适应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3.专利权质押的登记制度不合理质押登记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为两类,登记生效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我国在专利权质押融资采用登记生效主义,即质权在当事人向专利质押登记主管部门登记之日起生效。当时立法者采用登记生效主义,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早期的立法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保护当事人以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注重保护质权人的权益,注重交易安全。但是,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立法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原有的立法目的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专利权质押融资的登记制度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学界在专利权质押融资登记制度如何选择方面的进行了激烈讨论。有学者指出,经济发展带动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发展,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之下,专利权质押融资如果继续沿用登记生效主义反而会增加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融资效率;也有学者指出,现阶段的登记审查手续过多、程序繁琐,使得当事人和相关部门的负担都较重,严重影响质押融资效率,阻碍该项业务的大规模开展;还有学者认为,专利权质押融资应该依据应该采用登记对抗主义,依据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设立质权国家无干涉的必要。但也有学者指出,目前登记生效主义虽有缺陷,但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交易安全,登记对抗主义虽然能提高交易效率,并确保交易安全,但是在它之下产生的质权关系只及于双方当事人,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当事人的风险负担,也不利于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发展。这两种模式都各有利弊,如何在当前进行合理的选择也是对专利权质押来说极为重要。四、域外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模式及借鉴意义(一)日本专利权质押融资最早起源于日本,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主要是以“日本政府投资银行(DBJ)”开展的“知识产权贷款担保”业务为主。DBJ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综合性政策金融机构,日本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基本都在该银行中完成。在日本,企业要进行专利权质押融资时,被质押的专利权必须要经过金融机构的价值评估和审查,只有经过这一步骤后DBJ才会给企业发放质押融资贷款。为了分担DBJ在专利权质押融资中所承担的风险,保障质权的实现,日本政府还建立了政策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以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来共同构成信用担保体系,其中担保协会负责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担保公司负责为企业提供再担保,一旦出现无法偿债的情况,便由担保协会进行清偿,清偿后有权要求担保公司承担部分赔偿。日本的专利权质押融资制度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由政府建立政策性银行和政策性担保机构,尽力地保障贷款授信额度和贷款力度上的稳定性,减少质押融资过程中的风险,为专利权质押融资提供良好的配套措施和发展环境。所以,我国在促进专利权质押融资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日本相关做法,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同时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政策性的银行和专业担保机构,更好地地为企业进行专利权质押融资提供帮助。(二)美国美国的知识产权起步早、发展快,整个知识产权体系已经较为完善,其专利权担保融资制度也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美国将专利权担保规定在动产抵押之中,并采用灵活的登记对抗主义,注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简化登记程序,这为美国专利权担保融资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条件。美国专利权担保融资能够良好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们建立了完善的专利权担保融资担保机制。在美国,专利权担保融资模式是由美国政府中小企业管理局(SBA)和民间私人公司M-CAM共同推进的。SBA不仅为融资企业提供大量的咨询信息,促进担保主体间的信息互通,并且联合金融机构制定专利权担保贷款标准,在部分情况下还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SBA的这些做法,即促进了美国专利权担保制度的发展,又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了融资困难的问题。M-CAM则建立了知识产权融资保证收购价格机制,在该机制的作用下,M-CAM可以在贷款机构实现抵押权时将专利权以预定的价格进行收购,这样即使是企业无力偿还贷款,贷款机构也可以避免因专利权无法及时处置而带来的风险。M-CAM公司的知识产权融资保证资产收购机制,极大地减轻了融资机构所承担的风险,促进了专利权担保的顺利发展。同时,美国还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为知识产权交易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平台,完善了专利权质押融资的相关配套制度,并推出了知识产权保险制度,进一步降低了专利权担保融资的风险,保障了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益。在美国专利权担保融资制度中,即发挥政府的作用,也凸显了私人知识产权公司在知识产权担保业务中的价值,在政府和民间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建立起完善的专利权担保机制,采用灵活的登记制度,简化专利权担保融资的程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融资的效率,为专利权担保融资业务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美国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担保机制为完善我国担保机制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其采用的登记对抗主义制度,对解决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制度不合理的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三)瑞典在瑞典,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的也较为完善。瑞典为了促进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发展,在其《专利法》中直接对专利权质押做出了专章规定,对专利权质押融资的质押对象、登记的效力、登记程序、优先权规则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形成了完善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法律体系。在质押标的方面,瑞典还将专利申请权也纳入了专利权质押标的的范围,更好地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更好地促进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大规模发展。瑞典对专利权质押进行专章规定,并建立起涵盖程序性和实体性的专利权质押体系,对解决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立法分散、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五、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一)完善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的立法我国目前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法律制度,不管是在立法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确实还有很多不足。我们想要尽快改变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实践困境,则首先要解决立法层面的问题,只有完善立法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1.厘清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法律定位在立法层面的众多问题中,首先需要解决是厘正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法律定位,只有进一步厘清其法律定位才能更好地指导立法工作。在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中将专利权作为担保进行融资的方式认定为质押,但是学界对于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法律定位产生了很大的争议,上文中也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综合分析上文中提到的学者的观点,专利权质押融资确实既有抵押的内容,也有质押的内容,但是与二者都不完全相像,所将其认定为质押或抵押都有并不合理,有失偏颇。对于此问题,本文认为可以将专利权担保融资在我国《专利法》中进行专门规定,亦或者是将整个知识产权担保制度在《知识产权法》或《担保法》中做出专章规定,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认定专利权担保融资的法律定位,更好地服务于实践。2.改登记生效主义为登记对抗主义目前,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的登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发展。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并不太理想确实需要采用登记生效主义来保障交易安全,保障质押融资当事人的权益。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影响专利权质押融资交易安全的问题也不断得到改善,如果再继续沿用登记生效模式,将会增加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成本,增加当事人的负担,影响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效率。所以,当前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发展的任务应该转变为简化融资流程、提高融资效率,促进该项业务的大力发展,从而促进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所以,改用登记对抗主义对于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发展更为有效,质权自质押合同订立之日设立,极大地节约了融资时间,降低了融资成本。对此,本文认为采用登记对抗模式更符合我国现阶段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发展,更符合实际的需要。3.制定统一的立法和适用标准目前我国并未建立起完整独立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法律制度体系,也没有高层级的法律供各地详细参照,想要进一步加强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发展,就要尽快解决专利权质押融资立法混乱、分散的问题。对于此问题,我国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高层级的专利权担保融资法律制度,细化具体程序和实施细则,填补立法空白,进一步明确专利权在质押过程中的效力以及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建立统一的适用标准,加强法律的现实指导性,更好地为企业进行专利权质押融资提供法律依据,规避法律风险,进一步促进专利权质押融资的良好发展。(二)质押双方加强事前审查、明确责任分担目前我国专利权质押融资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是效力风险和归属风险,对于这两大法律风险的规避措施,本文认为除了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以外,当事人应该积极加强事前审查。对于专利权质押的效力风险的规避,银行等金融机构一定要做到谨慎细致,在签订质押融资合同前,对将要质押的专利权的实际情况作充分审查,重点审查该专利权上是否有转让和许可使用的记录,企业也应该积极配合银行等机构的审查详细的提供专利权的真实信息、使用情况以及企业的发展企划等信息,如果专利权在质押之前就已被许可使用,企业和银行则应该在合同中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企业的发展企划约定好质权的效力是否能够及于出质前的许可使用。如果出质人以债务人一致,因为企业的疏忽或者是故意隐瞒专利权真实情况和真实发展企划以致于发生无法偿还贷款严重损害到质权人的质权的,此种情形下质权人可以要求将质权的效力及于出质前的许可行为,以出质前的许可使用的收益提前偿还债务或者提存。若质权人未尽到注意义务或者出现出质人与债务人不一致的情形,如果将质权效力及于出质前的许可使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责任或者损害第三人的利益,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不宜将将质权效力及于出质前的许可使用行为。至于专利权质押质权的效力是否应及于后续改进技术,最重要的是要看后续改进技术对原专利技术的影响,以及是否由第三人完成后续改进技术,如果后续改进技术突破原专利技术而发生质变,可能会导致原专利迅速贬值影响质权的实现,此种情况下,可以将质权效力及于后续改进技术以确保质权的实现。若后续改进技术由第三人完成,则不宜将质权效力及于后续改进技术,否则会损害第三人利益。对于专利权归属风险,当出质人与专利权人不一致时,质押融资的各方主体应该对专利权的归属情况、法律状态进行严格的审查,尤其是出质人应该提供真实准确的权属信息以确认专利权的实际权属情况。为避免风险的发生可以在签订合同时进行约定,一旦有发生权属不清的可能时质权人可以要求专利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对于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的风险,专利权是否能够被授予主要就看专利权是否符合实用性、创造性、新颖性这三个实质条件,若不符合专利权便会被宣告无效,所以对于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的风险,最好的范防范措施就是将专利权取得的三个实质条件纳入对专利权的价值评估的标准,在订立合同时进行严格的审查。(三)建立多主体的风险分担机制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对于这一点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和日本的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模式。美国和日本的专利权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