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3-2_第1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3-2_第2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3-2_第3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3-2_第4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3-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3-2

(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总题数:42,分数:42.00)

1.大吞噬细胞包括

•A.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B.巨噬细胞、单核细胞

•C.巨噬细胞、肥大细胞

•D.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E.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吞噬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其中单核/巨噬细胞体积通常要比中性粒细胞大。

2.下列细胞因子的英文缩写错误的是

•A.白细胞介素-IL

•B.肿瘤坏死因子-TNF

•C.干扰素-MCF

•D.集落刺激因子-CSF

•E.红细胞生成素-EPO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干扰素的英文为interferon,缩写为IFN。

3.瑞特染料包括

•A.伊红与亚甲蓝

•B.伊红与丙酮

•C.煌焦油蓝

•D.苏木素

•E.沙黄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也-)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组成。

4.不属于恶性组织细胞形态学特征的细胞是

•A.异常组织细胞

•B.巨核细胞

•C.淋巴样组织细胞

•D.单核样组织细胞

•E.吞噬性组织细胞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巨核细胞是正常骨髓细胞。

5.AIDS患者外用血中CD4/CD8比值一般是

•A.>2.5

•B.>2.0

•C.>1.5

•D.>1.0

•E.<1.0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正常情况下CD4/CD8为1.7±0.3,如果比值VI,表示免疫状况不佳,比值越低,细胞免疫缺陷越

严重。

6.粒红比值减低最常见的疾病是

•A.化脓性感染

•B.溶血性贫血

•C.类白血病反应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在本题的5个选项当中,只有溶血性贫血的粒红比值减低。

7.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为

・A.专性需氧,无芽胞、有鞭毛

•B.专性厌氧,无芽胞、有鞭毛

・C.专性需氧,无芽胞、无鞭毛

•D.专性厌氧,无芽胞、无鞭毛

・E.兼性厌氧,有芽胞,有鞭毛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结核分枝杆菌为专性需氧,无芽胞、无鞭毛,抗酸阳性菌。

8.不属于遗传性红细胞内在缺陷的疾病是

・.A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PNH

・C.G-6-PD缺陷症

•D.HbH病

•E.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唯一的获得性的红细胞膜缺陷所致的溶血病。

9.手工法计算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需要已知

•A.RBC的值和HGB的值

•B.HCT的值

・C.HGB的值

•D.RDW的值

•E.MCH的值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根据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公式:MCH=Hb/RBC»

10.不属贫血形态学分类范围的是

•A.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贫血形态学分类包括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低色素性贫

血。

11.两种生物一起生活,以下哪种叙述指寄生

•A.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B.双方彼此受益

•C.双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D.双方均不受益

•E.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自然界中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为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生活场

所,这种关系(现象)称为寄生关系(现象)。寄生关系中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其

中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动物称为寄生虫。

12.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缺乏

•A.维生素即和(或)叶酸

•B.铁

•C.锌

•D.ATP

•E.口卜咻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原料叶酸和(或)维生素B%缺乏,使有核红细胞DNA合成障碍而引起

的贫血。

13.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做出血时间测定

•A.常规术前筛查出血性疾病

•B.怀疑VWD

•C.怀疑血管性出血性疾病

•I).血小板与血管壁协同止血缺陷

•E.一期止血缺陷筛查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

14.ABO血型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体抗原

•C.独特型抗原

•I).隐蔽的自身抗原

•E.异嗜性抗原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人类的同种异型抗原主要有:HLA抗原、ABO抗原、Ig的同种异型抗原、Rh抗原。

15.能够通过除菌滤器,在人工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型微生物是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支原体

•D.细菌

•E.真菌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支原体是•类无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态性,能通过除菌滤器,在人工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

核型微生物。

16.俗称大肠杆菌的细菌属于肠杆菌科中哪一菌属

•A.肠杆菌属

•B.志费菌属

•C.沙门菌属

•D.埃希菌属

•E.耶尔森菌属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大肠埃希菌俗称大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属,是人类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

17.抗原刺激后最先出现

•A.IgA

•B.IgD

•C.IgE

•D.IgG

•E.IgM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抗原刺激后最先产生的抗体为IgM,该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

18.副溶血性弧菌抗原结构为

•A.仅有0抗原

•B.仅有H抗原

•C.有0抗原和H抗原

•D.有0抗原、H抗原和K抗原

•E.有0抗原和K抗原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副溶血性弧菌具0抗原、H抗原、及K抗原,以。抗原定群,以0抗原、K抗原组合定型。

19.不属于红细胞破坏增多所致的贫血是

•A.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B.珠蛋白生成隙碍性贫血

•C.G6PD缺陷症

I).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E.巨幼细胞贫血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巨幼细胞贫血病人是因缺乏维生素或叶酸。

20.血细胞从原始到成熟的形态演变中,错误的是

•A.淋巴系细胞胞质颗粒从无到有

•B.粒系细胞胞核从规则圆形到分叶状

•C.红系细胞胞质颜色从蓝色到红色

•D.单核系细胞核形从圆形到不规则形

•E.红系细胞胞体从小到大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在血细胞发育从原始到成熟的形态演变中,细胞胞体从大到小(巨核细胞例外)。

21.脑膜炎奈瑟菌革兰染色描述正确的是

•A.革兰阳性链球菌

•B.革兰阳性杆菌

•C.革兰阳性双球菌

•D.革兰阴性双球菌

•E.革兰阴性杆菌

(分数:1.00)

A

B

C

D

E

解析:脑膜炎奈瑟菌革兰染色阴性,呈双肾排列。

22.白血病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分型是

•A.临床分型

•B.形态学分型

•C.免疫学分型

•D.细胞遗传学分型

・E.分子生物学分型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白血病MICM分型中以细胞形态学分型为最基础最重要的分型,其他分型是此分型的补充。

23.尿液中吞噬细胞来自血液中的

•A.红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依据尿液吞噬细胞的来源得知:尿中吞噬细胞包括来自中性粒细胞的小吞噬细胞和来自组织细胞的

大吞噬细胞。

24.醋酸AS-D蔡酚酯酶染色阳性,被氟化钠抑制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中幼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幼红细胞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在本题的5个选项当中,只有单核细胞细胞醋酸AS-D禁酚酯酶染色阳性且被氨化钠抑制。

25.关于单克隆抗体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特异性强

•B.纯度高

•C.高度的均一性和可重复性

•D.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E.可无限供应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单克隆抗体理化性状高度均一,抗原结合部位和同种型都相同,生物活性专一,特异性强,纯度

高,有效抗体含量高,无效蛋白含量少,易于实验标准,化和大量制。

26.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的细菌是

•A.表皮葡萄球菌

•B.腐生葡萄球菌

•C.溶血葡萄球菌

•D.金黄葡萄球菌

•E.里昂葡萄球菌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血浆凝固酶是金黄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与其致病力有关的侵袭性酶。其作用是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

在菌体表面沉积和凝固以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试验中可使血浆发生凝固。

27.正确的骨髓纤维化叙述是

A.不属骨髓增生性疾病

•B.无贫血和脾大

•C.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

•D.血涂片无幼稚细胞

•E.早期血小板减少,晚期增多

(分数:1.00)

B

C

D

E

解析:骨髓纤维化血片中可见有核红细胞,多为中、晚幼红细胞,大小不均,可见嗜碱性点彩和多染性红

细胞及泪滴样红细胞。

28.同种动物不同个体间,一个个体细胞进入另一个个体时引起免疫应答,此类抗原称为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自身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外源性抗原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同种异型抗原是指来自同种生物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

29.关于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哪项是正确的

•A.传染源、传播途径、老年人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患者、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动物、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传染源、媒介昆虫、易感人群

(分数:L00)

A.

B.J

C.

D.

E.

解析:寄生虫病在一个地区流行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3个条件通

常称为寄生虫病流行的3个基本环节。

30.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外周血5叶核中性粒细胞大于

•A.1%

•B.2%

•C.3%

•D.4%

•E.5%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跳则称为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为造血物质缺乏、脱

氧核糖核酸减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

31.梅毒螺旋体属于哪种螺旋体属

•A.疏螺旋体属

•B.密螺旋体属

•C.钩端螺旋体属

•D.短螺旋体属

•E.脊螺旋体属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

32.刃天青指示剂在厌氧状态时呈现何种颜色

•A.蓝色

•B.白色

•C.粉红色

•D.绿色

•E.黄色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刃天青指示剂常用于厌氧培养时指示无氧状况,是一种氧化还原指示剂,方法是把定量刃天青试剂

加入到5nli被检标本中,培养15min后观察颜色从蓝到红到无色的改变,为无氧状况。

33.关于寄生虫宿主类别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终宿主

•B.中间宿主

•C.传染宿主

•D.储存宿主

•E.转续宿主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宿主的种类包括终(末)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和转续宿主,不存在传染宿主这种说法。

34.正常人血液中不存在的凝血因子是

•A.Ca2'

•B.TF

•C.FVI1I

•D.FDP

•E.FX1I1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

35.川型超敏反应又称为

•A.迟发型

•B.速发型

•C.免疫复合物型

•D.细胞毒型

•E.细胞介导型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山型超敏反应是抗原抗体结合形成中的大小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上,激活补体

引起的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36.关于氯醋酸AS-D蔡酚酯酶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

•B.浆细胞呈阳性反应

•C.活性随粒细胞的成熟而增强

•D.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的部分原始细胞呈阳性

•E.氯醋酸AS-D蔡酚酯酶是单核细胞特异性酯酶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在本题的5个选项当中,只有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符合题意。

37.最不可能出现在溶血性贫血的检查结果是

•A.血清结合珠蛋白增高

•B.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

•C.网织红细胞增高

•D.脾大

•E.外周血中出现晚幼红细胞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各种溶血性贫血,包括血管内或血管外多见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

38.墨汁染色法检查新型隐球菌时,光学显微镜下所见菌体外一层肥厚的透明圈是该菌的何种结构

•A.荚膜

•B.鞭毛

•C.菌毛

•D.芽胞

•E.核糖体

(分数:1.00)

A.V

B.

C.

I).

E.

解析:新型隐球菌具宽厚荚膜,荚膜不易着色,故墨汁染色法检查新型隐球菌时,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菌体

外一层肥厚的透明圈极即为荚膜。

39.分子量最大的IS是

•A.IgG

•B.IgM

•C.SIgA

•D.IgE

•E.IgD

(分数:LOO)

A.

B.J

C.

D.

E.

解析:IgM为五聚体的抗体分子。

40.有关细菌的细胞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胞浆内有多种完整的细胞器

•B.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

•C.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无核仁

•D.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繁殖

E.染色体由DNA和组蛋白组成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细菌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无核仁,染色体为单个裸露的DNA分子,无有丝

分裂,缺乏完整的细胞器,有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可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存。

41.下列哪个细菌不属于肠杆菌科

•A.肺炎克雷伯菌

•B.黏质沙雷菌

•C.奇异变形杆菌

•D.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E.鲍曼不动杆菌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鲍曼不动杆菌属不动杆菌属,菌体为革兰染色阴性球杆状,成对排列,也可单个存在,无芽胞、无

鞭毛,为专性需氧菌。

42.人工培养下列哪种细菌时,需数天或数周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

•A.大肠埃希菌

•B.无乳链球菌

•C.表皮葡萄球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肺炎克雷伯菌

(分数:1.00)

A

B

C

D

E

解析: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最快的分裂速度为18h一代。在固体培养基上,一般需2〜6周才能长出

菌落。

二、(总题数:3,分数:4.00)

•A.血液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B.血液单核细胞显著增高

•C.血液异型淋巴细胞显著增高

•D.血液淋巴细胞持续显著升高

•E.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分数:1.50)

(1).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可见(分数:0.50)

A.V

B.

C.

D.

E.

解析: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血液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见(分数:0.50)

A.

B.

C.J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