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思考_第1页
高校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思考_第2页
高校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思考_第3页
高校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思考_第4页
高校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个人所得税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随着国情的变化不断优化。新个税法实施后,对税务主管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金税四期的背景下,高校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工作变得更加复杂,高校开展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在税法的要求下对各项涉税工作进行合理规划,以达到降低税务负担的目标。一、相关概念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是按照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包括居民和非居民,结合税法的要求,在开展纳税的过程中采用事前规划的方式,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实现降低税负负担目标的行为。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税务机关在进行个人所得税征管时,要面对海量的纳税人和收入信息,长期以来税务机关针对自然人的征管能力缺失,加上征管任务庞大,征管压力不言而喻。在金税四期的背景下,税务机关扭转了长期以来没有和银行、工商、社保等部门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换机制,导致税务信息的获取效率大打折扣。随着“互联网+税务”的发展以及金税四期的落地,税务机关的征管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工作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实现对个人所得税的有效筹划,才能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税务负担最小化。二、高校税收筹划面临的问题(一)职工对筹划的主体没有准确把握,各个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关于个人所得税纳税的统筹规划,许多老师只是片面地认为这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其实不然,各职工薪酬项目的管理权限,分散在高校不同的二级职能部门。国家统一标准的工资项目由人事部门管理,科研方面的奖励由科研部门管理,住房补贴方面的项目由后勤管理部门管理。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但又各自为政,高校这种内部机构的设置按照职能权限划分会导致部分职工薪酬项目的管理权限和项目资金执行权限分离,也就是说,项目管理部门往往不是项目资金发放的部门。个税的筹划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各职能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只关心自己权责范围内的事务,相互之间统筹协调不是很及时。而财务部门作为薪酬发放部门只有在资金发放环节才能够取得薪酬项目的相关信息。信息获取相对滞后,使得部分薪酬不能按月归集,造成一段时间以后集中发放薪酬的现象,给财务部门的纳税筹划工作带来困难。(二)纳税意识不强,纳税观念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一定的税收筹划,以提高教师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但对税收政策没有全面的把握,高校财务部门岗位设置中也缺少对纳税筹划业务进行专业岗位配置,很多纳税筹划的方法并不完全符合税法政策规定的要求,更有甚者,有些人员纳税意识淡薄,处理涉税业务与税法政策背道而驰,给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税务风险,同时,也给单位和个人带来了不必要的信誉成本。因此,我们应该进行筹划研究,根据政策要求,提出合理、合法、可行的方法,以缓解筹划不当带来的税收风险。(三)收付实现制原则与高校收入发放方式矛盾由于高校的特殊性,根据教学安排,高校教师在非寒暑假期间安排的课时较多,而在寒暑假期间安排的课时较少,收入分配不均。现行税制采用现金收付制原则,在这种情况下,非寒暑假期间适用的税率会很高,而寒暑假期间的税率很低,导致税率忽高忽低的情况。(四)存在“一刀切”现象由于财务人员精力有限,测算每个人具体收入问题需要很多时间。例如在安排年终奖收入和平时工资收入税务筹划问题上,不同人员不能具体对待,不能因人而异,往往顾此失彼,由于年终奖只能一次使用,在界定年终奖范围的问题上,一般从收入发放的类型进行划分,而不能从个人发放角度进行划分,造成税收筹划不是很全面。例如有的学校将奖励性绩效作为年终奖,有的学校将科研奖励作为年终奖发放,则对职称高和科研收入多的老师节税效果明显,而平时承担教学任务多的老师在平时发放得多,因此需要思考如何通过税务筹划对年终奖和平时工资收入进行合理分配。(五)对收入种类划分不清对所有收入一般都是以工资薪金形式计税,没有严格区分校内监考、试卷评审、学术讲座等劳务报酬所得和发表、出版图书等稿酬所得。假设当月按照劳务报酬、稿酬等收入计税都没有达到费用扣除标准800元不用扣税,而不加以区分都算作工资薪金收入,会造成教工多扣税,利益受损。特殊情况下,当工资薪金收入加上这些本不该归集的劳务报酬、稿酬等收入时候,正好跨越了一级税率区间,造成税负更大,教工损失也加大。因此,必须按收入类别严格归集收入所得属性,避免教工不必要的损失。另外,退休人员按照税法规定只有工资所得免税,取得的课时费等应按劳务报酬计税,有时单位不加以区分,都按工资薪金计税,存在一定的税务隐患。(六)补发工资造成收入发放不均衡高校由于新进教职工存在到岗时间和工资发放时间不同步,职称职务变动,工资一年普调一次等情况,故在一个月需补发以前多个月的工资。而个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工资实际发放的当天,若当月执行,个税适用税率必然畸高;若延后执行进行分摊,则又会有拖欠工资之嫌,资金时间价值成本,如果能合理分摊,则会大大降低纳税成本。三、工资薪金所得的筹划方法(一)合理规避年终奖的无效区间年终奖采用的是全额累进税率,在课税对象级距的临界点附近,税率和税负会呈现跳跃式的上涨,如果不予以适当规避,会造成多发一元钱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陡然增加的现象出现。从而大幅增加教职工的纳税负担。(二)月工资和年终奖之间的筹划通过以上分析,对于如何将工资薪金收入与年终一次性奖金收入之间的合理合规分配是高校税收筹划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年终奖计税全年只能使用一次,因此在实际发放过程中,对于高校来说,因为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很难面面俱到,由于在安排人员经费预算时无法经验预测一些非经常性项目发生的时间、金额和发放对象,故提前理想筹划每位教职工月工薪和年终奖之间发放比例和金额相当困难。本文提出开发一个信息系统,根据学校需要向软件开发商提出定向开发个性化需求,利用计算机系统自动预警设置,各类收入超过临界点自动提醒,从而弥补人工统计测算工作量大,而且统计不准确的弊端。实际操作时,人事部门和各个发放部门首先要将全年可预估发放数据上报财务部门,由于税法规定收入采取收付实现制,只有当月发放数据才计税,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税收筹划。系统可分成三个子系统:即收入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工资模块、收入管理模块、收入申报模块、税金模块等部分构成)、网上查询系统和收入申报系统。工资模块主要核算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等。收入管理模块数据来源渠道有线下和线上两种,线下可以手工输入或批量导入各类收入,线上主要是教工网上申报的各类不定期零星收入。收入管理模块数据记账后可实时传送至网上查询系统的收入板块。收入申报模块主要结合网上收入申报系统使用,网上申报系统初始化设置好各类子收入类别后,可以按照校内和校外两种属性进行申报,校内职工按工号,校内学生按学号,校外按身份证号,并且同一个人无论是否同一批次都只能按照工号学号优先,身份证号次之的优先级次录入系统,避免同一个人既按工号又按身份证号申报,统一纳税口径,维护税法的统一性、严肃性。系统自动按照各个子收入对应的税法的大类别进行分类,即按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收入等予以归集,审核人员对于免税的收入(如政府特殊津贴等)进行筛选过滤,申报数据按批次号在此模块反映,申报批次状态分为已审核、未审核两种,当批次状态显示为“已审核”提示后确认该批次,确认后的批次收入分类别进入收入管理系统。所有模块数据在网上查询系统均可显示,职工可查询工资,劳务等发放情况。包括时间、摘要等。网上查询模块可查询所有模块数据并可打印。由于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已事先经由人事部门根据职称职务的情况核定好按月发放,这部分相当于固定收入,故而不需要筹划,直接放入工资模块。而奖励性绩效、科研奖、教学质量工程奖、第13月工资、由于职称职务变动等一次性补发的工资和平时一些零星不定期申报的收入(如课时费等)不能事先确定发放金额,相当于变动收入,将其放入收入管理模块待发放其他收入栏目。个人所得税税率如表1所示。表1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具体操作方式2021年1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2023年年底之前,年终奖可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如年终奖10万元,100000/12=8333元,适用10%税率。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年终一次性奖金纳税筹划的方法。在新个税法下,年终一次性奖金可以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也可以直接并入当年所得,两种方式给高校带来了纳税筹划空间。当全年综合所得收入适用的税率比年终奖一次性奖金适用的税率高时,就应该通过一次性发放年终奖的方式降低综合所得税率。对于高校而言,一般中低收入群体扣除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后,可能根本不需缴税或者缴纳少量税款,可以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高校内部不同层级人员的年终奖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税务筹划时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筹划。在新个税法中工薪被纳入综合所得,高校不同职称教师导致工资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应用新个税的“累计预扣法”计算职工应扣缴个税。方案一,对高职高薪进行个税筹划时可考虑每档级距的税收临界点。高校的高级职称一般是教授,根据工作量各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差异很大。例如,经济学院教授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超工作量奖励等全年收入总和为26万元,全年可扣除额(三险一金、儿女教育支出等)为10万元,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6万元,全年应纳税额=160000×20%-16920=15080元。方案二,工资分成两部分发放,可将该教授的全年奖励性绩效在年终一次发放16000元(160000元-144000),全年工资各月发放12000元(144000元/12月)。则教授全年工资应纳税额=144000×10%-2520=11880元,教授年终奖金应纳税额=16000×3%=480元。通过一部分放入综合所得,另一部分放入全年一次性奖金中,实现节税。2.注意规避年终奖临界点和使用好月薪税率表中的各个级距区间上限发放年终奖月份时候,确定好年终奖范围后导入收入管理模块待分配年终奖收入菜单。系统会根据学校确定好的年终奖范围对其进行纳税筹划,本系统会自动分析在新个税法下,年终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和直接并入当年所得两种方式的纳税差异。自动根据当年职工两种计算方式下的税负进行计算,当年终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下税负较低,则年终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当年终一次性奖金直接并入当年所得下税负较低,则年终一次性奖金直接并入当年所得。教工可以根据网上查询系统查询到待发放年终奖收入以及应采用何种计税方式。所有操作均由系统自动完成,不需要教职工进行筹划。3.年终一次性奖金筹划的技术路径年终一次性奖金最优分配如表2所示。表2年终一次性奖金最优分配表在新个税下,年终一次性奖金有纳税筹划空间。此处探讨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扣除五险一金、60000元免征额及个人专项年扣除额后的应纳税所得额。①当0<X≤36000(3%税率),年终奖只能扣除1个月的速算扣除数,计入综合所得扣除力度大。②当36000<X≤72000(10%税率),计入综合所得的金额为36000元,剩余的X-36000元计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全部所得额均适用最低档的3%税率。③当72000<X≤144000(适用10%税率),36000元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剩余的计入综合所得(适用税率10%)④当144000<X≤300000(适用20%税率),144000元单独计税、其余并入工薪所得计税的税负,与年终奖发36000元而其余并入工薪所得计算的税负一致。令36000元计入奖金,X-36000元计入20%税率档次的综合所得,则有以下恒等式:(X-36000)×0.2-16920+36000×0.03=(X-144000)×0.1-2520+144000×0.1-210解得:X=203100在新的个人所得税下,个人所得税从逐项收入支付到综合收入,减少了税收筹划的空间。因此,如果我们想对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进行税收筹划,可以利用税率差异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和筹划。四、关于个税筹划的几点建议(一)将部分收入转换成职工福利支出通过将部分收入转换成职工福利支出,可以降低教工的名义收入,增加其税后实际可支配收入。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提供交通便利。如免费提供班车上下班或报销一定交通费用。(2)提供住房和购房便利。如为新进教师提供周转房或为职工购房提供一定期限和限额的住房贷款,每月从工资中扣除本息,这样就可以减轻了教师还贷的利息负担。(3)提高教师的办公条件,如为教师配备办公用品。(4)为教师提供一定额度的图书资料费和通信费等。(二)充分运用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由于高校的特殊性,除依照税法统一规定免征的收入外,如按照国务院规定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和按照国务院规定免征的补贴、津贴;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支付给干部职工的安置费、退休费、离退休工资、离退休生活补助费等,还有一些特殊的优惠,比如长江学者奖金、特聘教授奖金、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学校在计算工资收入时,要充分考虑并充分运用这些优惠政策。(三)满额各类专项扣除和其他扣除住房公积金、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职业年金等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缴付的都可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如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职工最高缴费率是本人工资的12%,但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实务中,按照各类专项扣除和其他扣除的最高缴费标准缴纳。(四)以家庭为单位合理调配各类专项附加扣除增加的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作为新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后的一大亮点,为合理合法筹划个税提供了比较好的操作空间,其中子女教育费、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费、重病医疗费等,可按税法规定从一方或双方家庭成员中扣除。由于适用于每个家庭成员的税率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家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