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_第1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_第2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_第3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_第4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精选PPT前言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定义为血小板减少症估计其发病率大约1/200002精选PPT定义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过去也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目前,更倾向于命名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避免使用“特发性”,而选择“免疫性”,以强调其免疫相关的疾病机制,仍保留ITP的缩写

3精选PPTAutoantibodymediateddestructionPlateletDestructionPlateletProductionT-CellmediateddestructionCinesDB,BlanchetteVS..NEnglJMed.2002;346:995-1008.关于ITP发病机理示意图2.血小板和巨核细胞有共同抗原性,抗血小板抗体同样作用于骨髓中巨核细胞,导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巨核细胞生成和释放均受到严重影响,使血小板进一步减少。1.在发病前常有病毒感染史,在病毒感染后,体内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附着于血小板表面,使血小板易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和破坏,使血小板的寿命缩短,导致血小板减少。4精选PPT血小板膜抗原血小板自身抗体血小板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5精选PPT儿童起病特点

项目儿童发病年龄任何年龄,1-4岁多见

性别男=女疾病起病急前驱病史常有前驱感染史转归>80%为急性6精选PPT临床表现自发性皮肤和黏膜出血为突出表现少数皮肤血肿鼻出血或齿龈出血胃肠道出血少见,偶见肉眼血尿青春期女性患者可有月经过多少数可有结膜下和视网膜出血颅内出血少见严重出血可致贫血肝、脾、淋巴结一般不大7精选PPT临床表现临床上严重程度判断主要根据临床活动性出血的表现,依次为:皮肤出血<黏膜出血<内脏器官出血<颅内出血皮肤瘀点、瘀斑越多,病情也相对越严重。血小板数量做参考8精选PPT临床表现70%-80%的患儿于急性发病后1-6月内缓解或痊愈,20%-30%的患儿呈慢性病程,大龄儿童尤其是青少年转为慢性的可能性较大。ITP病死率约为0.5%-1%,主要致死原因为颅内出血9精选PPT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血小板计数<100×109/L,出血轻重与血小板数多少有一定关系血小板<50×109/L时可见自发性出血血小板<20×109/L时可明显出血血小板<10×109/L时严重出血风险增加失血较多时可致贫血,白细胞数正常10精选PPT实验室检查(骨髓象)ITP骨髓象: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慢性ITP巨核细胞显著增多。幼稚巨核细胞增多,核分叶减少。核-浆发育不平衡,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其胞质中有空泡形成、颗粒减少和胞质量少等现象11精选PPT实验室检查(血小板抗体测定)主要是PAIgG增高,同时检测PAIgM和PAIgA测定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血小板内的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和GPⅠb/Ⅸ自身抗体等可提高临床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2精选PPT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无明显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反复查血小板计数<100×109/L;骨髓巨核细胞分类中以成熟未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为主,巨核细胞总数增加或正常;血清中检出抗血小板抗体(PAIgG、M及A);以上表现并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疾病即可诊断13精选PPT诊断

1、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

2、骨髓中巨核细胞计数正常或增多,有成熟障碍.成熟障碍主要表现为幼稚型和(或)成熟型无血小板释放的巨核细胞比例增加,巨核细胞颗粒缺乏,胞浆少.

3、临床有出血症状.

4、脾脏不肿大.

14精选PPT

诊断

5、具有以下四项中任何一项:(1)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2)脾切除有效;(3)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PAC3)或特异性抗血小板抗体阳性;(4)血小板寿命缩短.

6、排除其它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其他免疫性疾病以及药物因素等.

15精选PPTITP的分型新诊断的ITP:指诊断后3个月以内血小板恢复的所有患者持续性ITP:指诊断后3-12个月血小板持续减少的所有患者,包括没有自发缓解的患者或停止治疗后不能维持完全缓解的患者。慢性lTP:指血小板减少持续超过12个月的所有患者16精选PPT«

Acute

»ITPChronicITPONSETTime6monthsITP:phasesofthedisease12monthsChronicITPPersistentITPNewly-diagnosedITP3monthT012312T017精选PPT鉴别诊断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巨核细胞减少Wiskott-Aldrich综合征:是一种X-连锁隐形遗传的免疫缺陷性疾病,除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的表现外,常合并湿疹。易感染、血小板体积减小,常伴免疫功能紊乱。典型患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湿疹和免疫缺陷三联征过敏性紫癜:血小板计数正常18精选PPT鉴别诊断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细菌感染和病毒血症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化学药物、脾功能亢进、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恶性肿瘤侵犯骨髓和某些溶血性贫血等均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应注意鉴别19精选PPT

ITP治疗原则治疗只用于严重症状患者,而非所有患者目的是使血小板水平提高到安全水平,而非达到正常避免过度治疗计数>20×109/L即可20精选PPT治疗原则

儿童ITP多为自限性,治疗措施更多取决于出血的症状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13,51(5):382–3842.CooperN,Britishjournalofhaematology.2014,165:756-7673.刘文君等.关于"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的解读.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2):145-149治疗目的治疗目标2121精选PPT治疗(一般疗法)①适当限制活动,避免外伤;②有或疑有细菌感染者,酌情使用抗感染治疗;③避免应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④慎重预防接种

22精选PPTITP的一线治疗

血小板计数>20×109/L,无明显出血表现者,可先观察不予治疗。若伴有感染,需先控制感染,同时观察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血小板计数<20×109/L,或伴出血症状者,可进行以下治疗。《儿童ITP诊疗建议》23精选PPT一线治疗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抗体产生;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有抗体吸附的血小板24精选PPT一线治疗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2mg/Kg.d,分3次口服,疗程2-3周,一般不超过4周。出血严重者可用冲击疗法,以尽快提升血小板水平止血,常用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25精选PPT一线治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封闭巨噬细胞受体,炎症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结合与吞噬,从而干扰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血小板的作用在血小板上形成保护膜抑制血浆中的IgG或免疫复合物与血小板结合,从而使血小板避免被吞噬细胞所破坏炎症自身免疫反应,使抗血小板抗体减少26精选PPT一线治疗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IVIG能快速提高血小板计数,常用剂量0.4g/kg,ivgtt,连续5天。或0.8-1g/kg,ivgtt,必要时次日可再用1次27精选PPT急重症治疗血小板输注:因患儿血液循环中有大量抗血小板抗体,输入血小板很快被破坏,故通常不主张输血小板。紧急情况下需要高于平常2-3倍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同时予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少输入的血小板被破坏在血小板输注的同时给予大剂量激素和大剂量IVIG或静脉抗-D免疫球蛋白28精选PPT二线治疗对ITP一线用药无效患儿,必须对诊断重新评价,排除继发性ITP。值得注意的是一旦ITP的一线药物无效,多数二线药物的有效率也仅为20%~30%,有鉴于此,建议提出以下较多的药物,供临床医生酌情选择。主要用于持续性和慢性ITP29精选PPT二线治疗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注意避免副作用30精选PPT二线治疗

静脉输注抗-D免疫球蛋白用于RH+新诊断患儿治疗,主要作用是封闭网状内皮细胞的fc受体,其升高血小板作用较激素及丙球慢,但持续时间长常用剂量50-75mg/(kg·d)×(3~5)d。主要副作用:轻度溶血性输血反应和Coombs试验阳性31精选PPT二线治疗

抗CD20单抗(Rituximab)通过清除B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相关抗体产生,具有30-50%375mg/m2,静脉滴注,每周一次,×4次,32精选PPT二线治疗

脾脏切除:有效率约70%,但伴随严重感染的风险较大适应症:1)病程超过12月,PLT持续<20×109/L,尤其是<10×109/L,有活动性出血症状,内科治疗效果不好者,手术宜在6岁以后进行;2)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如颅内出血)输注血小板、大剂量丙球及激素治疗都不能使血小板尽快上升时。常规脾切除防治感染准备33精选PPT二线治疗

其他药物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和环孢素等,单药或联合化疗免疫抑制剂副作用较多,应用过程应密切观察达那唑:是一种合成的雄性激素,对部分病例有效。34精选PPT总结目前认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自身抗体产生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涉及病毒感染、抗血小板抗体产生、巨噬细胞吞噬或破坏血小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等。脾脏是破坏血小板的主要器官35精选PPT总结临床表现主要以自发皮肤和黏膜出血为主要特点。常见针尖大小皮肤出血点或瘀斑和紫癜,鼻出血或齿龈出血;少见:胃肠道出血、血尿、结膜下和视网膜出血;罕见:颅内出血少见(0.1%-0.5%

),是致使ITP预后不好的主要原因;脾脏一般不大。36精选PPT总结临床严重程度的判断主要以临床活动性出血的表现为主,参考血小板数量。骨髓是侵袭性检查,目的是帮助排除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继发性疾病,同时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