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614社会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1页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614社会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2页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614社会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3页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614社会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4页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614社会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2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中央财经大学605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1年中央财经大学605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中央财经大学605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0年中央财经大学605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9年中央财经大学605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09年中央财经大学605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8年中央财经大学605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08年中央财经大学605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7年中央财经大学60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2007年中央财经大学60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

论考研真题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

论考研真题

中央财经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丛

2.逆向社会化

3.情感性互动

4.参照群体

5.社会性别

6.社会运动

7.《社会分工论》

8.拟剧论(戈夫曼)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2.简述社会网络的功能。

3.简述推动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

4.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

5.简述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

6.简述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

看法。

2.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分析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

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央财经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丛

答:文化丛,又称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

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

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例如,迎宾活动可以看成是一个文化丛,

这个文化丛包含着许多文化特质,诸如检阅仪仗队、奏国歌、鸣放礼炮

等。文化丛是相关文化元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逻辑进行整合的产物,相关

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符合逻辑的文化元素的堆放

并不能形成文化丛,也不能发挥作用。

2.逆向社会化

答:逆向社会化,又称反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

给长辈的现象。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

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

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

长辈。

3.情感性互动

答:根据互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质,可将社会互动分为情感性互

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情感性互动,是指家庭、亲密朋友等初

级群体中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人类社会互动中最常见、与人的社会生活

关系最密切的互动过程。

4.参照群体

答:参照群体,是指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参照群体并非某一

(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

的参照对象。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但是,有时候参

照群体并非与所属群体同类。根据成员的不同参照需要,会形成不同的

参照群体。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不同时期有可能发生变化。参照群体

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因此

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5.社会性别

答:社会性别,指作为社会与文化的构成,通过社会化而学习到

的、与两种生物性别相关的、对于一整套规范的期望,以及落实了的行

为。它是对以往社会学界所认为的性别角色是一种“先赋角色”、一种先

天的、生物的、第一性的角色规范的重构,这种重构强调:“性别”是社

会结构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所造成的,是多元的、可变的。

6.社会运动

答:社会运动,是指一种以集体认同和团结为基础,以非制度性和

超制度性手段为主要行动方式,而且组织性比较好、持续时间比较长

的、追求某种社会变革的集体努力。社会运动发展的趋势是组织化和一

体化,不同于以往的隔离与零散状态,组织化的和一体化的社会运动更

具有社会影响力,它超出时空、阶级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使得社会运动

吸引更多的力量参与,更能达到社会运动的初衷。

7.《社会分工论》

答:《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的第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其写作的

主要目的是为劳动分工正名,寻找引发社会失范状态的真正原因。在该

书中,涂尔干详细地分析了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和引发的社会后果,他

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或工业社会的出现,既不像是孔德所说的那样是人

类知识进步的结果,也不是像经济学家们所说的那样是人们长期以来不

断追求劳动生产率或增加物质幸福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于“社会容

量”(即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密度”(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

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

8.拟剧论(戈夫曼)

答:拟剧论,是指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

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

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

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戈夫曼运用了“剧

本”、“观众”、“表演者”、“角色”、“前台”、“后台”、“面具”、“道具”等

戏剧用语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按照戈夫

曼的观点,社会生活之所以井然有序,是因为存在着社会互动的规则。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答:角色失调,是指角色扮演中出现的社会角色内部或角色之间的

矛盾、失调等现象。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角色距离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

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的情况为

角色距离。

(2)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的发生分为三种情况:

①一个人承担多种角色时,不同角色的期望之间发生矛盾、对立或

抵触,如一位妇女作为经理可能忙于事业,但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社会角

色期望她在家庭生活上应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

②不同的人所扮演的相对角色之间发生矛盾,如丈夫与妻子、父母

与子女、邻居之间、顾客与服务员、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冲突等。

③一个人承担同一角色时存在的矛盾,一般称之为角色紧张,如一

名学生,按照角色要求应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但可能又因为

不想让别的同学感觉难堪而不积极表现,这时他(她)就会经历角色紧

张。

(3)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

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在社会变迁中,当一种新角色初次来到社会上时,社会还没有来得

及对它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角色承担者本人不清楚,其他人对这

一新角色的看法也有分歧,角色不清便由此产生。只有通过长期互动,

当社会为它规定了明确的规范后,这种角色不清才能清除。

(4)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

盾的现象。人们在一生中随着年龄和多方面条件的变化,总会依次承担

多种角色。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

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

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

(5)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

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

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

按照角色失败的结果,通常可将角色失败分为两种情况:

①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例如,夫妻双方的矛盾发展

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最后以离婚告终,离婚后,双

方的夫妻角色便停止了。

②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

的。如父母的角色是负有教育子女的义务的,当某一对父母的子女不但

没有好学上进,反而堕落为犯罪分子时,这对父母虽然仍处在父母的角

色上,但他们的角色扮演已被证明是不成功的。

2.简述社会网络的功能。

答: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

的关系体系,其功能主要表现为正、负两个方面:

(1)社会网络的正功能

①社会资源获取功能

人们可以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资源,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研究表

明,网络关系在求职过程中相当重要,甚至有人说得到一份工作“关键

不在于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认识哪位有权力的人士”。例如,中国的农

民工在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过程中,往往通过其传统的亲缘和地缘社会

网络获取信息与寻求帮助。

②组织管理辅助功能

根据社会网络的嵌入性观点,基于网络的社会关系在几个方面会影

响经济交易,如影响对信息与机会的获得,减轻与交易或企业相关的风

险和不确定性等。

③日常生活联系功能

社会网络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社会支持功能,如亲友网、聊

天网、社会支持网等方面的研究都证明了这方面的功能。各种网络能为

其成员提供各种支持和保障,包括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情感和精神方

面的。从这方面而言,社会网络本身就是目的,而不再是工具。

④社会网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够提供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

信任和化解风险等。一些较为宏观的研究,涉及经济、文化、政治与社

会等多方面,例如,分析社会网络与民主、社会网络与经济增长、社会

网络与技术、制度创新等,都表明了社会网络的重要作用。

(2)社会网络的负功能

①建立和维护社会网络是有代价的,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②社会网络有局限性,人们过分依赖社会网络的时候,网络反而限

制了人们获得信息的其它机会与渠道,因为社会网络会排斥圈外人。

③从宏观层面看,由于社会网络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各类社会组

织通过社会关系网寻求社会资源,若干社会网络的强势关系还可能形成

利益集团和联盟,导致对社会资源的垄断,从而扩大分裂,造成冲突,

带来社会整合问题。

3.简述推动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

答:由于制度规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制度的影响也有一定的惯

性,所以,制度规范系统形成之后,并不总是自动地发生变迁,而是需

要动力来促进制度的变迁,推动或影响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国家

国家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制度规范的提供者;国

家为各种社会经济组织提供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国家是意识

形态创建的主体,意识形态虽不是具体的制度规则,但它是社会基本制

度的构成基础。

(2)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是指人们按照集体共同目标的要求而采取一致的行动,

是集体成员为达到共同目标而选择合作性的行动。奥尔森认为,影响或

阻碍集体行动的突出问题便是“搭便车”行为。“搭便车”行为,是指集体

中的个人选择不合作的行为,但又获得了与其他成员相同的收益。

就制度变迁而言,一个新的、高效率的制度框架,能否对一定社会

群体发挥作用,关键在于群体成员是否可以在制度创新和选择上达成集

体行动,即采取合作。集体行动的实现,既是制度变迁的动力,同时也

受制度安排的影响。

(3)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是指在设计、制定、实施和维护制度过程中所需要支付

的各种成本或费用。交易费用理论是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视角来考察制

度变迁的。如果制定、实施和维持一项制度的成本降低,其净收益无形

中得以提高,那么,社会对这种制度的需求也就自然增强,制度变迁的

动力也就提高了。

4.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

答: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

位的移动。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社

会流动,常常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社会流动按其本身的性质来说,

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结构性流动,其二是非结构性流动。

(1)结构性流动,是指经过社会革命或其它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

分层结构发生的根本变化。在这种变动中,各个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

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2)非结构性流动,则是指在常规状态下社会分层结构所发生的变

化。它是在一个社会的基本分层框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某些社会成

员的阶级、阶层地位发生的变化。在这种流动中,一些人从较低的层次

上升到较高的层次,另一些成员则由较高的层次下降到较低的层次。非

结构性流动有以下三种类型:

①垂直流动

垂直流动可以分为两种,即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影响向上流动的

原因主要有两个:

a.工业化水平;

b.教育的发展程度。

在一个社会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一

些笨重的、危险的体力劳动逐步由机器来承担,同时,又会创造出一些

条件较好的职业,如看管机器、处理信息等,这就为向上流动创造了条

件。

②水平流动

水平流动,是指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横

向流动。同一水平线,是指两种职业在收入、地位、名声等方面基本相

同。

③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流动。这种流动既可能是垂直流

动,也可能是水平流动。代际流动,是指一个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流

动,即子女从父亲所在的阶层向别的阶层流动。

5.简述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

答: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定义上看

礼俗社会,又称作“共同体”,是指以农耕畜牧为业的传统社会;法

理社会,又称作“社会”,是指现代工业化社会。

(2)从规模上看

礼俗社会规模小,而法理社会规模较大。

(3)角色、分工与社会关系不同

礼俗社会分工与角色分化较少,家庭为社会核心单元,占统治地位

的是个人的或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法理社会拥有复杂的分工与角

色分化,经济的、政治的、职业的等社会组织取代了家庭的核心地位,

非个人的、不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居于统治地位。

(4)社会控制手段不同

礼俗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主要受到习俗、传统的制约,具有很强的

同质性;法理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主要是受正式的规章制度、法律等约

束,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6.简述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乌尔里希·贝克指出,现代性已经发生断裂,20世纪后半叶之

前的现代社会是古典工业社会(阶级社会),它已经被一种新的社会形

式—风险社会所取代。与阶级社会不同,风险社会关注的是如何避免、

减弱、改造或疏导在发达的现代性中系统地产生的风险和威胁。

总体上而言,风险社会是指世界风险社会。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

要观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风险社会的理论要素

贝克从八个方面阐述了风险社会的理论要素:

①风险的定义关系。风险并不指被引发的危害,风险概念表述的是

在安全与毁灭之间一个特定的中间阶段的特性。在这个阶段,对风险的

感知决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风险的感知和风险不是不同的东西,而是

相同的东西。

②风险概念扭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作为对未来的威胁和

诊断,风险拥有并发展出一种与预防性行为的实践联系。风险意识的核

心不在于现在,而在于未来。在风险社会中,过去失去了它决定现在的

权力。它作为当下的体验和行为之原因的位置被将来所占据,即被那些

并不存在的、被建构的和虚构的东西所占据。

③风险陈述不仅仅是事实的陈述,也不仅仅是价值的陈述。相反,

它们要么同时是两者,要么是居于两者之间的某事物,可以说是一

种“数学化的道德”。作为一种数学计算的程序,风险直接或间接地与文

化定义以及一种可接受的或不能接受的生活标准相关。

④在现代性早期,风险和对风险的感知是现代性中占统治地位

的“控制逻辑”的“无法预期的后果”。那些在现代性第一阶段中驾驭(社

会)思想和(政治)行为的关于安全与控制的解释在全球风险社会中正

在失去其真实性。在风险范畴的帮助下,试图对未来拓展得越多,它就

越脱离我们的控制。在世界风险社会中不再可能使风险外化。风险社会

的主要问题是:在人为的不确定的状况下如何做出决定。这种人为的不

确定状况不只是知识基础不完全的结果,而是更多的知识往往意味着更

多的不确定性。

⑤与风险社会和人为的不确定性相联系的风险概念,是指一种独特

的“知识和无知的合成”,它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在经验知识基础上的

风险评估(例如交通事故);另一层是在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或行动。在此意义上,人为的不确定性概念具有双重指涉。

第一,更多和更完善的知识正在成为新风险的来源。

第二,风险由无知(不知)所构成。在现代性的第一阶段,无知通

常被理解为“尚未知道”的知识或“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的知识,即理解

为潜在的知识。无知的问题从其对立面——知识(存在于生活世界的未

被言说的确定性)中得到了理解。而在现代性的第二阶段,认识的无能

变得更重要了。而这种认识的无能不是选择的对错与否或瞬间的疏忽问

题,而是不同的专家团体的主张相互冲突的问题,即是高度发达的专家

理性的产物。在这种“不知”不断增长以及无知随着现代化知识接踵而来

的背景下,“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决定”这一问题凸现出来。

⑥新的风险类型同时是地区性的和全球性的,或“全球地区性的”。

在风险社会的世界中,控制逻辑从内部崩溃了。风险社会是一个潜在的

政治社会。风险社会理论并不是主张或鼓励在风险和人为的不确定时代

里恢复控制的逻辑。

⑦关注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的争论以及知识与影响之间的区分上。

这种区分对于理解世界风险社会所面对的“不确定的全球风险”是非常重

要的,因为影响的含义并不必然地和起因的含义相联系。同时,危险的

传递与运动经常是潜在的、内在的。这种社会无形性,意味着与其他的

诸多政治问题不同。

⑧世界风险社会的概念与一个自然与文化间明确差异的缺失的世界

相关。贝克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超出二分框架思想的混合世界

中。“混合”世界的概念对于理解新事物是必要的但非充分的。与其

说“混合”是一个正概念,还不如说它是一个负概念。它以某种方式表达

了它不是什么—不是自然,不是社会等,但是它确实没有表达它是什

么。贝克建议克服支配我们思想的“不”、“超越”和“后”。

(2)风险社会的治理机制

在新的风险社会中,应该建立起双向沟通的“双向合作风险治理模

式”,在政府、企业、社区、非赢利组织之间构筑起共同治理风险的网

络联系和信任关系,建立起资源、信息交流与互补的民族内部平台,在

各民族政府之间突破国界构筑起共同的治理风险的国际网络(如预警灾

害通报)和国际间的信任关系。过去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风险

治理机制已不能适应“世界风险社会”对风险治理的要求,因为全球化在

增大对国家提供的保障和管理风险方面需求的同时,也降低了国家有效

地发挥这一作用的能力。与此同时,由于人类大量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

动的力量得不到跨国性机制的有效约束,当出现了超越民族国家的地区

性和全球性风险时,缺少有效的世界性的机构来弥补这个“权力真空”。

因此,建立风险治理的国际合作机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

看法。

答:(1)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

段:

①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正好处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平稳,特别是在“一五”期间,随着国家社会主

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农村人口被大量地吸收进城市和工矿区,有力地推

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1957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15.4%。

②第二阶段(1958年—1965年)

1958年开始实行“大跃进”,导致城市人口非正常地急剧上升,从

1958年的1.0721亿人迅速上升到1960年的1.3073亿人,其间城市化水平

亦从16.3%猛升到19.8%。以后,我国被迫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压缩城

市人口,动员进城的人口回乡参加农业生产。这样,到1965年,城市人

口回落到1.017亿人,城市化水平下降到14%。这一阶段,城市人口大

起大落,起伏很大。

③第三阶段(1966年—1978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总体而言处于停滞不前状态。特别是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到很大破坏。这12年间,城市非农业

人口增长率仅相当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由1966年的13.4%

下降到1978年的12.5%。

④第四阶段(1979年以后)

中共中央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

政策,推动了生产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开始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2)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①城市化道路的理论主张

城市化道路,在中国有特定的含义,主要是指以什么类型城市为主

实现城市化。我国官方对城市类型的划分是: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为大

城市;20万~50万人口的城市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的为小城市

(镇)。在我国,关于城市化道路的理论主张有以下几种:

a.小城镇重点论

小城镇重点论认为,我国应当主要依托小城镇来实现城市化。我国

不能照搬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在中国要将多数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

口,依靠现有的城市根本不可能,新建城市也存在许多现实困难。因

此,应通过发展面广、量大的小城镇来加速城市化的实现。

b.中等城市重点论

中等城市重点论主张选择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走

西方发展大城市的道路,客观条件不允许,也容易出现现代城市病;而

在农村就地实现城市化,由于传统农业社会惰性力太强,阻力太大,同

时自然条件也不允许。只有采取“中间突破、带动两头”的办法,即有计

划地建设和发展中等城市,才能解决我国的城市化问题。

c.大城市重点论

根据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城市化的现

阶段,必须选择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模式。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

具有突破人为控制的自然冲动,以人口向大城市的聚集为基本模式;而

在工业化基本实现后,城市化则表现为集中度相对分散化。中国目前尚

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第一阶段,不具备分散发展小城镇的条件。

d.并举论

进入90年代以后,上述观点在继续交锋的同时,也出现了相互取长

补短的趋势。“并举论”,即我国的城市化应当走大、中、小城市(镇)

并举的道路的观点,便是在分析以上各种观点利弊基础上提出来的。

以上观点各有道理,又都存在一定缺陷。比较而言,“并举论”似更

具合理性,更符合城市化的国际惯例,但鉴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

济体制与城乡分割政策,旧体制与政策的滞后效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

除,改革只能循序渐进,这就必然对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产生

影响。

②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总体上来说,我国城市化面临城市化水平不高、发展滞后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虽然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造成的,如农产品的价

格偏低等,但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耕地面积的比

例关系以及在这样的人地比例下形成的规模过小的经营方式。作为这个

问题的背景,除了现实中无法改变的人地矛盾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经

历了少说几十年、多达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之后,大部分农业劳动力向

城市中的工业转移的任务并没有实现,城市化的过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

的过程,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仍然滞留在极为有限的耕地上。城市化的

滞后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b.内需不足

城市化滞后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量农民被甩在工业化的过程之

外。这是一种分裂的工业化。于是,当工业开始大规模生产耐用消费品

的时候,突然发现没有能够消费这些产品的大量消费者。

c.城市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大

从50年代以来,政府通过户籍制度等政策控制了农村人口转入城

市,这些政策明显地延滞了城市化进程。此间,60年代的疏散、下放城

市人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对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有直接影响。

d.城市化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出较大差异,东部及沿海

地区的城市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较高,内地则发展缓慢。另外,大城

市、特大城市数量多,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这使得在城镇人口中,大

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

③我国城市化发展契机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会成为快速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契机。目前,我国

有许多行业的产值已经在世界上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这无疑是为我国提

供了一次加速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迅速实现工业化的机会。中国成

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会对我国加速实现城市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分析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答:(1)我国网络互动的社会实际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互动的重要媒介,也形成

了新的人际关系形式—“网缘关系”,使社会互动方式等各个层面都发生

了革命性的变化。

①BBS

BBS是bulletinboardsystem的英文简写,中文翻译为电子布告栏、

电子公告板或网络论坛。BBS中的内容可以是文字、超文本、音像、动

画或视频等等。在BBS空间中,可以通过发帖和回帖而在发帖人和回帖

人之间形成互动关系。

②网络聊天工具

网络聊天工具是与BBS相比,同步性更强的网络互动方式。常见的

网络聊天工具如QQ、MSN、飞信等等。通过这些网络聊天工具,人们

不仅可以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互动,还可以通过参与聊天群,与自己

具有某种共同性的人形成互动圈子。

③博客与微博

博客,又称网络日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文章

的网站。博客作为一种新的方式,可以展示自己的某个方面的空间,也

可以通过博客进行沟通交流,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亦可以进行学习交

流。

微博平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连接网络的平台,在任何时间、任

何地点即时发布信息,其信息发布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的报刊和网络媒

体。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已发展到3亿多。随着网

络微博的迅速发展和影响的日益广泛,许多传统主流媒体以及政府部门

也都纷纷开通微博,以适应网络化时代社会管理的新形势与挑战。

④手机

手机属于移动通信设备,现在已成为人们互通信息的重要媒介。而

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手机功能的不断扩展更新,手机已成为集通

信、照相和摄像、录音和上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小型全能型工具。特

别是可上网手机的发展和普及,使手机扮演了掌上电脑的角色,手机邮

箱、手机QQ、手机飞信、手机微博等功能的广泛普及,大大拓展了人

们社会互动的方式、对象和内容。

(2)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影响分析

现代交通和传媒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互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

是互联网的兴起,使人际交往超越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使个体有可能与

世界任何角落的人互动。

①网络互动的特点分析

a.网络互动的超时空性

有了数字网络后,人们可以实现跨国界、跨地区的即时互动,使人

们身体“缺场”的交往取代了身体“在场”的交往。网络除了能够使人们实

现跨越空间的即时互动外,还为人们实现非即时性、非在场的互动提供

了便利,即在网络中互动双方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对方发出的

互动信息做出互动反应。由于人们可以不必去任何地方就能做许多事

情,以前那些用于聚会交流的地方对人们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网络等互动媒介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社会面对面、以直接口头互动和

书面文字互动为主的社会互动方式,使互动摆脱了即时性限制,使人们

摆脱了熟人关系和基于亲缘、业缘等传统关系的社会互动,能够在更大

范围内以“趣缘”等为纽带形成新的社会互动关系。另一方面,数字化网

络也使人们在远离原来居住的社区后,仍然可以与其家乡和亲人保持密

切的联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一种“电子支持的礼俗社会”。

b.网络互动的匿名性和符号性

在网络空间中,成员的身份可以是匿名的,不仅交往以符号为中

介,而且网民可以把自身化为符号,可以随意地选择进入虚拟社区的标

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突破性别、年龄、种族等各种现实身份的区隔。

网络互动的匿名性为人际互动创造了更多自由的空间,使人们在一定程

度上摆脱了现实社会中真实身份的羁绊和社会规范的约束与限制,可以

相对自由地表达意见。

c.网络互动的自由、自治性

网络沟通的超时空性、匿名性和符号性等特点,使得传统社会中的

权威地位和等级属性很大程度上被消解,使得人们有可能成为同一虚拟

社区的平等成员,共享社区文化、信息资源、人际资源,共同参与社区

主题设定、社区内容的充实以及社区规则的制定。网络社会互动的自

由、平等、自治的特点与环境,也有助于促进成员为社区建设积极贡献

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②网络互动的影响分析

如上所述,网络给社会互动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但不容忽视的

是,与此同时它也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a.网络化并没有带来人们之间平等、自由地利用网络技术与平台

进行沟通与互动,相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分

化,也造成了在网络利用方面的分化,这种“数字鸿沟”又成为新的社会

分化的基础。因此,政府需要在网络公共服务方面加大投入,以缩

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公平。

b.网络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日常社会交往造成了

冲击。如使得一些人远离现实交往而沉溺于网络互动,网络交往中的诈

骗等网络失范行为增加等。另外,如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网络微博,在推

进信息公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十分明显,如过

度的“人肉搜索”与曝光对个人隐私的侵害,不实的信息迅速而广泛地传

播造成公共信任危机等。因此,网络社会管理也成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

理的时代课题。

c.网络的便捷性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使现代人没有必要进行面对

面的交流,这种情况也使人们失去了亲临现场从而增强相互接触、相互

了解、建立信任以及进一步交往的机会。

d.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涉及人与自动化系统和计算机的互动,而不

是人与人的直接交往,从而可能会造成社会成员越来越自我隔绝,责任

感和社会信任感也可能会下降。网络交往的超时空性似乎扩大了人们交

往的对象和范围,但有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新皮层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

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所以,从互动的角度看,

无论一个人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但能频繁交流的也就

150人左右,其它多数链接实际上毫无意义。

总之,网络等新媒介只是拓展了社会互动的时空范围和互动方式,

使得社会互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网络互动不会代替人们面对面的互

动。因为,在以间接交往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中,个体更渴望接近,

面对面的情境会提供互动各方更多的信息,远比电子交流要丰富得多,

面对面的交流能更好地表达诚意和促进相互间的理解。

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

论考研真题

中央财经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社会学理论(614)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震惊

2.代差

3.非正式制度

4.社会资本

5.阶层性贫困

6.无讼(费孝通)

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8.安全阀机制(刘易斯·科塞)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互动的四个维度。

2.简述社会角色的类型。

3.简述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4.简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

5.简述晏阳初的“愚贫弱私论”。

6.请结合社会学理论解释“远亲不如近邻”包含的道理。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我国城乡社会流动的现状,分析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

2.试述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及后世对其发展,并对当前我

国的社会分层状况进行分析。

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

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央财经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社会学理论(614)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震惊

答: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

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文化发展的一个巨

大动力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

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地区之间也会发生。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无善恶之

分,但对文化震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处理不当可能发

生盲目排外,得当的话则可以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2.代差

答: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

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

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

象。代差是社会文化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异”,是下一代对上一代文化

的扬弃。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代差两方

中的任何一方,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非正式制度

答:非正式制度,又称非正式约束、非正式规则,是指人们在长期

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行

为准则,包括价值信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道德伦理、意识形态

等。在非正式制度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他不仅可以蕴涵价

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性,而且还可以在形式上构成某

种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

4.社会资本

答:社会资本是指当一个人拥有某种持久性的社会关系网络时,这

种社会关系便成为他实际或潜在拥有的资源。社会资本既取决于他可以

有效调动的关系网络的规模,也取决于网络中各个成员所拥有的资本

(经济的、文化的与符号的)的容量。

5.阶层性贫困

答: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

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

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不足、缺少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导致竞

争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

6.无讼(费孝通)

答:“无讼”一词源自孔子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

乎。”《论语颜渊》意思是我审判案件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的

目标在于使人们不争讼。无讼现象是在古代中国很有影向法律诉讼观

念,甚至时至今日它还在广大的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着。简言之,就是

说,人们在发生纠纷时不主张利用诉讼法律来解决问题,而是利用传统

的伦理道德等观念来调节协调。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

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

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

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是推行法律和法庭,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

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的代表作,这本书是韦伯

对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精神进行详细分析的伟大著述。这本书通过自由劳

动之理性组织、法律、行政机构、理性主义等中介变量,层层分析,阐

述宗教伦理这种神秘的力量如何产生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

精神气质,论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亲和性。

8.安全阀机制(刘易斯·科塞)

答: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即在不毁坏社会结构的前提

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它也是科塞用以

证明冲突具有正力能的有力例证。科塞发现敌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

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

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

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互动的四个维度。

答:互动的维度分析是对互动本身的构成进行分析,即要找到一些

具体的指标来描述特定互动的状态。一般来说,互动有下列四个维度:

(1)社会互动的向度

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主要包

括:情感关系;地位关系和利益关系。情感上的亲疏爱憎与地位上的尊

卑,是人际互动的两个最基本向度,情感向度上遵循回报性,地位向度

上遵循互补性。

(2)社会互动的深度

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可以从

互动双方利益关联的大小、情感投入的大小、互动延续的时间长短和互

动规范的复杂程度等几方面来分析互动的深度。

(3)社会互动的广度

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有些互

动局限于特定的领域,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有些互动则涉及很多方面,

互动方式上较为灵活。

(4)社会互动的频度

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寡。互动频度的差别往往影

响到人际关系的深浅和好坏。综合考察社会互动的四个维度,可以了解

互动双方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

2.简述社会角色的类型。

答: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社会角色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

括:

(1)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可以将社会角色区分为先赋角色和自

致角色。

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

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比如人的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就

属于先赋角色。先赋角色是个人后天社会行为的基础,无法随意更改。

自致角色又称成就角色、自获角色,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

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2)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

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

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

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

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

(3)根据角色所追求的目标,可以将角色区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

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

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

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

角色。

(4)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可以将角色区分为自觉

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

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

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

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不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

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3.简述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答:非正式群体既有正功能,也具有负功能,主要表现为:

(1)正功能

①对工人来说,非正式群体的正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由于经常性、重复性的工作以及苛刻

严格的纪律导致工人产生厌烦和疲劳,而非正式群体则可以缓和或减轻

这种症状。

b.获得非正式地位的机会。在非正式群体中可以满足工人对地位

的需求,以弥补在正式结构中的地位渴望。

c.情绪反映的充分表露。它缓和了工人角色中情感中立和普遍主

义原则所带来的紧张。为工人提供了另一种表露人格的渠道。

d.提供独立的机会。非正式群体可以为工人提供“独立”和“自由发

展机会”。非正式群体有助于工人在科层制的管制下获得更多的自由和

独立。

②非正式群体除了对其成员有积极意义之外,对管理工作本身也有

它的正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非正式群体以它的灵活性发挥着作用,

通过初级关系直接找到当事人办理相关事宜。

b.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当管理者意识到组织存在非正式群体

时,他们就可以依靠非正式渠道来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也可以创造出宽

松友好的工作氛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c.提高工作满意感。正式结构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个人的某些意

愿会被束缚,而非正式群体则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有

助于提高满意度。

(2)负功能

非正式群体的负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抵制变革。非正式群体成员基本喜欢维持现状,反对变革,对组

织提出的任何变革措施都采取一种抵制或者是部分抵制的态度。因此,

群体成员往往会抵制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因为新技术的应用就意味着

生产效率的提高,新的工作标准和定额数量的提高,由此就会有某些成

员被解雇,这是群体成员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②目标冲突。当组织成员处于正式目标与非正式群体目标发生矛盾

时的一种情形。一个组织成员很难同时完成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因

此,组织内既然不可避免地出现非正式群体,那么正式组织结构与非正

式群体的目标就不可能总是协调一致,它们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差别,管

理者的工作就是要尽量缩小这种差别,使之减少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程

度。

③遵从行为问题。非正式群体的规范本是为了劝说成员遵守非正式

群体目标,但由于群体内部的和谐气氛,使群体成员越来越少地考虑个

人愿望,常常是不假思索、不加权衡就附和群体的意见,他们也就不愿

再去接受正式规范的约束了。

④谣言问题。谣言或小道消息之所以能在非正式群体内部传播,是

因为组织的正式沟通渠道在信息传送过程中出现不畅的结果。那么在非

正式群体内部,人们就会在事件信息里人为地填补未知的部分,从而形

成所谓的谣言或小道消息。

4.简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

答: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有:

(1)组织控制手段

组织控制就是指某一具体的社会组织运用组织指令、组织规章对该

组织内成员或构成该组织的各个亚组织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的一种方

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①组织指令

组织指令是指地位较高的一级组织对其下属组织的组织行为进行调

节和制约的规范性文件或口头指示。

②组织规章

组织规章是指组织内部为调节和制约其成员在组织内的行为而制定

的一系列强制性规定。党纪、校训、厂规、守则等都是组织规章的具体

形式。

(2)制度控制手段

人际互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组织生活只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主要

方式之一,组织行为也只是人们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之一。主要包括以

下几种形式:

①政权

政权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力形式,

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机构——政府。

②法律

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控制手段,它是由国家制定或

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规范体系。

(3)文化控制手段

①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是指人类共同创造并共同遵从的,涉及人伦关系和次序及

善恶、是非、正义和非正义评价的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的总和。

②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代代相传并自觉

遵从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③信仰信念

信仰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非现实力量或某种价值体系无限信服和崇

尚,甘愿受其支配甚至为之献身。信仰信念的典型形式是宗教信仰和主

义信仰。

④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指多数人对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件发表的有一定倾向

的议论、意见及看法,简称舆论。

5.简述晏阳初的“愚贫弱私论”。

答: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平民普编都具有“愚、贫、弱、私”四大疾

病,这是定县调查研究的结论。

所谓“愚”,是指那时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知识,甚至目不

识丁,他们普遍认为读书只是“读书人”的事,与普通老百姓无关,他们

中80%以上都是文盲。所谓“贫”,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贫困,

不少人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所谓“弱”,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

无庸讳辩的“东亚病夫”,人民的生死存亡只得付之天命,所谓科学治

疗、公共卫生根本谈不上。所谓“私”,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不能团

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和公民常识,可说是“一盘散沙”。

因此,主张“以文艺教育以救愚,以生计教育以救穷,以卫生教育

以救弱,以公民教育以救私”使农民人人都成为“有智识力、生产力、强

健力和团结力”的新民。

6.请结合社会学理论解释“远亲不如近邻”包含的道理。

答:这一问题可以从齐美尔关于社会互动的距离的理论得到解释:

(1)在齐美尔看来,互动的形式、事物的价值等至关重要的问题,

都和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相对距离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说,是

由相对距离所决定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那些通过努力并且只有通

过努力,才会得到并且能够得到的东西。

(2)他在《货币哲学》中提出了一条关于事物价值的根本原则,即

事物的价值是由其与行为者之间的距离确定的。

①一个事物如果与人的距离太近或太远,都将变得毫无价值。例

如,如果一个人发现一个距我们一亿光年的完全由黄金构成的星球,由

于其距离过于遥远,我们无法到达那个地方,因而,这个星球对我们毫

无价值。

②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空气是我们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但由于

离我们太近,太容易获得,因而也没有什么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是那些通过努力并且只有通过努力,才会得到并且能够得到的东西。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我国城乡社会流动的现状,分析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

答: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

个地位的移动。广义的社会流动就是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

社会流动常常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1)从影响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因素分析:

①个人条件

以不同形式的个人条件作为职业录用标准对于社会垂直流动具有不

同影响。以先赋条件为标准的社会往往形成封闭分层体系。以自获条件

为职业录用标准则有助于促进自由流动,打破各层次之间的人为壁垒,

形成开放型分层体系。

②社会条件

社会条件的影响主要集中表现为社会就业制度和社会职业声望两个

方面:

a.就业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选择(人力资本)和个人关系(社会资本)在

择业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积极推动着社会流动。

b.职业声望观

职业声望评价是依据社会成员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所作的主观

评价,将各个职业按高低顺序加以排列。职业声望观受职业功能、职业

环境、职业待遇以及文化传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可以反映各个职业吸

引力的大小,从而引发人们谋求特定职业的内在欲望,由此影响着职业

配置和社会流动。

(2)对策性建议:

当前我国的社会流动现状是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民工

在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时,存在的一定的融入问题,主要包括:身份认

同、文化适应、社会歧视、城市生活适应以及现有的社会政策对农民工

城市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对策举例)

①完善现有社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

益。

②对农民工群体开展技能培训,以自获条件作为职业录用标准是机

会平等原则的体现。农民工获取了相当的职业技能以后,有助于促进自

由流动,打破各层次之间的人为壁垒,形成开放型分层体系,造成整个

社会范围内人才循环和流动的生动局面。

③城市居民要改善对农民工群体的态度,不歧视农民工。为农民工

开展社会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试述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及后世对其发展,并对当前我

国的社会分层状况进行分析。

答:(1)马克斯•韦伯创立了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

①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

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a.韦伯将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视为阶级,认为阶级是指

一批在经济状态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群。其阶级差别主要是货币

量的差别,与马克思的阶级概念不同。

b.声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社会的评价从肯定

到否定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声誉地位即指人们在这一阶梯中所处的

位置。

c.权力地位则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的。

所谓权力,意味着为实现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

权力分层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

②三个标准之间的关系:

a.在一定条件下,三个标准可能相互强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b.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它们之间并不必然地

存在因果决定关系;

c.三者重要性不一样,特定社会情势常常将某一个属性推到突出

地位上。

③韦伯分层模式的特点:

韦伯的分层方法和以往社会学家的分层方法的区别是:

a.采用多元分层标准;

b.采用了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

c.引进了主观分层标准。

(2)对当前我国的社会分层状况进行分析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中

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包括两个重大的社会转变过程:其一是从农业的、

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

社会的转变;其二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

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同时并进,形成相互推动的趋势,是现阶段中

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

①现代化转型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这一进程得到全面推进,中国日益加速地融入世界

性现代化潮流。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主要体现着技术和经济的合理化

趋势,即基于计算的对经济效率的合理追求。它对社会阶层化的影响表

现在以下方面:

a.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劳动分工体系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

化,推动着原有职业结构的不断改变: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产品

生产者向服务行业转移,增加了一批劳动强度较低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新

兴职业,非体力劳动者的比例不断上升。

b.新兴职业要求自获性成就,因而更加依赖于教育和训练。类似

的职业将获得大体相同的报酬。教育、职业声望及收入之间的联系日益

紧密,社会经济综合地位(SES)构成社会分层的基本指标。

c.职业结构的改变,有可能催生出一个日益庞大的中间阶层,使

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从而最终缓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稳

定。

d.职业体系日趋开放,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扩大,从而能够依照经

济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总起来看,由于现代化以科技和效率为导向,在现代化推动下,教

育系统成为重要的职业分配机制,整个社会的职业一般会出现结构性向

上流动趋势。

②经济体制转轨对我国分层结构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生了由中央计划经济体

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一变化构成研究我国当前社会分层的重要

背景。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实质是变革原有的权力结构以及社会资

源的占有、分配关系,因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利益结构的重大调

整。

a.我国的经济转轨是由国家主导的、渐进的、和平的改良过程。

国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从而形成一种多种经济

成分并存的“混合体制”。

b.自上而下的市场化转轨意味着市场并不是由经济关系的发展而

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政治权力的干预下创造出来的。在这种市场化转轨

中,权力阶层可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

又是具有自身特殊利益取向的行动者。

c.“混合体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再分配”体制中

的主要成分如所有制形式、产权关系、户籍制等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下

来,仍然是影响社会分层的制度性要素。

d.市场化导致“体制外”经济成分逐渐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

扩展,出现了“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社会分层化过程中

发挥着重要影响。

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研究的若干问题

当前社会分层研究中,下述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社会精英的构成

问题,即谁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当前的中国社会有中间阶层吗;中间

阶层的走向问题,即中间阶层能否成为我国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主体;弱

势群体问题;阶层范畴与阶级概念的关系问题。

2012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

论考研真题

中央财经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社会学、人口学

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

社会学理论(满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堕距

2.先赋角色

3.科层制

4.城市化

5.越轨行为

6.《自杀论》

7.差序格局(费孝通)

8.印象管理理论(戈夫曼)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化的基本类型。

2.简述初级群体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简述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4.简述马克斯·韦伯划分的社会行动类型。

5.简述“我看人看我”(费孝通语)所体现的社会学理论观点。

6.简述古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比较经济改革前后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特点的变化,并分析产

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试结合集合行为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现阶段我国“群体性事

件”发生的原因和化解办法。

2012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

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央财经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社会学、人口学

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堕距

答:文化堕距,指的是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

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

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一般说来,总

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

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所产生的差距就是文化堕距。

2.先赋角色

答: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

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

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先赋角色是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上所做

的区分。先赋角色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社

会流动很少,人们的很多角色都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因而是先赋的,

如职业角色、阶级角色等。自工业化社会以来,一些原来属于先赋的角

色发生了变化,如职业角色、阶级角色等都不再主要是由先天决定的,

而主要是由人们后天获得的。

3.科层制

答:科层制是指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

职的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它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也

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科层制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从理想

类型的角度提出的概念,其特征包括:第一,明确的分工。科层制把从

事的活动以正式规定的职责形式固定落实到人。第二,明确的职权等

级。组织中的职位权力遵循层序的原则,即下一级职务接受上一级职务

的管理和监督。第三,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在任何情况下,组织成员

都要遵循一整套抽象的规章制度,目的在于求得组织各部门之间活动的

协调一致。第四,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在处理公务时,成员应

按规则办事,保证工作按正式确定的方式进行。第五,量才用人。科层

制招聘人员按技术资格录用,并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承担某一职务的

人员应保证其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第六,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

不依附于个人。这就使组织管理者在更替过程中,并不影响组织的正常

运转,保证了组织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4.城市化

答: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

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

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

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亦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

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我国不

少学者根据中国实际,将城市化称为“城镇化”

5.越轨行为

答:社会越轨,又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

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

行为。社会规范的功能是制约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和规定社会活动

空间,它本身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由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社会

成员自身素质及阶级地位的差异性,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偏离或违反

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6.《自杀论》

答:《自杀论》是涂尔干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涂尔干运用

他自己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书中所阐释的科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一

个具有重要道德意涵的社会问题的典型范例,涂尔干对社会现实的道德

关怀和他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科学主张在这本书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结

合。在该书中他通过对自杀现象的分析来说明社会现象与社会整合之间

的关系。涂尔干讨论了三种自杀类型。第一是利他性自杀,即牺牲个人

而维护社会和群体的共同原则或共同利益。第二是利己性自杀,利己性

自杀是对个体地位和价值过分强调、在社会现实中又难以兑现的条件下

发生的。第三是失范性自杀。当人们在动荡不安中失去某些原有道德观

念或价值原则支持,很多意想之外的事情不断地在现实中发生,并且个

人在原有观念系统中形成的选择受挫时,失范性自杀就会较多出现。涂

尔干在机械社会向有机社会的进化过程中,在个人地位、利益同社会整

合力度强弱的矛盾关系中,展开自杀问题的研究。研究自杀现象是研究

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问题的一种具体层面,根本目的是要揭示怎样才能

获得一种稳定而健康的社会团结。

7.差序格局(费孝通)

答:差序格局是费孝通用来描述中国人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

同水面上泛开的连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

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

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

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

8.印象管理理论(戈夫曼)

答:印象管理是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在头脑中所具有的具体

目标是什么,也不管他达到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

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

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

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

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化的基本类型。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

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

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

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

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社会化的类型一共有五种:

(1)初始社会化。初始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

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

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初始社会化主要

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

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比如,学

生在大学里进行的大量学习都是为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

备,这种学习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

期。

(3)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

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

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比如,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官员都要重新学

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这就是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

会化。

(4)逆向社会化。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

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

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

规范给长辈。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就是逆向社会化。在传统

社会中,逆向社会化很少见。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速度快,知识更

新速度也快,一些成年人往往跟不上形势,他们要想不落伍,就必须接

受逆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

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

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革面,

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的、强制性的。而其他某些形式的再

社会化,比如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方

式,这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却不是负面的;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

化环境以后,可能也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种再社

会化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负面的,反而可能是主动的、正面的。

2.简述初级群体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答: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

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1)初级群体的衰落表现在:①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

不断发生转移;②初级关系日趋松懈;③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

亡。

(2)初级群体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初级群体的衰落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

②初级群体的衰落,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

③初级群体的衰落与初级关系的淡化,标志着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

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

现组织目标。

④初级群体的衰落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

制的难度,并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