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教学目标

1.要培养学生独立通读课文,梳理文意的能力,引导学生借助文旁的批注进行思考。

2.揣摩品味精彩段、句、字,学会从细微之处把握鲁迅先生的人格风貌,理解作者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品味文章语言细腻的特点,体会课文在表达方面的妙处。

难点:把握鲁迅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对鲁迅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巧导入,比较身份引思考

1.比较作品,引出作者与鲁迅的关系。(PPT)

播放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断、《社戏》片段和萧红《后花园、祖父和我》片段,学生阅读体会萧红作品受到鲁迅先生的深刻影响。

明确:作者萧红与鲁迅先生的师生关系。

2.介绍作者,引出作品写作背景。(PPT)

萧红,原名张迺莹,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为了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在鲁迅先生的关爱和帮助下来到上海,与鲁迅一家结下深厚情谊。她是鲁迅先生精心培育的文学青年之一,受鲁迅影响很大。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在鲁迅先生逝世三周年时,写下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检查预习,掌握重点字词

1.读读写写

舀揩碟捆咳嗽调羹绞肉薪金校对草率

洗澡悠然吩咐抹杀疙瘩深恶痛绝不以为然

2.易错读音。

阖眼(hé)抹杀(mǒ)弄堂(lòng)间断(jiàn)调羹(gēng)

校对(jiào)瞿秋白(qú)揩桌子(kāi)深恶痛绝(wù)

3.重点词语。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要误用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三、自主阅读,梳理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段落之间的空隙。小标题可学生思考、讨论并概括,)

明确:

全文共14个片段(自然空行分开)

一(1):鲁迅先生的笑(鲁迅先生笑声明朗)

二(2):鲁迅先生的走路姿态(鲁迅先生走路轻捷)

三(3-13):鲁迅先生的待客之道(鲁迅先生热情待客)

四(14-17):鲁迅先生的风趣(鲁迅先生开玩笑)

五(18-23):鲁迅先生会心的微笑(鲁迅先生会心微笑)

六(24-26):鲁迅先生对读者的态度(鲁迅先生读青年读者的来信)

七(27-30):鲁迅先生对自己的手稿和用过的校样的态度(鲁迅先生不在意自己的手稿和用过的校样)

八(31-34):许先生每天都愉快忙碌着。

九(35-40):鲁迅先生观影让车

十(41-42):鲁迅先生的休息方式是读书

十一(43-54):鲁迅先生陪客人到下半夜,然后工作到日出

十二(55-59):鲁迅先生尝鱼丸

十三(60-62):鲁迅先生包书整齐

十四(63-66):鲁迅先生带病工作

小结:对于片段的概括可以是短语形式的小标题也可是完整句子形式的行为概括,但是语言表达一定要力求准确、简洁。

四、品析细节,把握人物

1.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小组挑选一个或多个片段进行批注,概括鲁迅的人物特点。学生思考,小组合作、讨论,课上交流:

如:单个片段:

①5段“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细节描写

结合旁批“剪影”,理解鲁迅一直思考着的形象

②12段“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细节描写

表现鲁迅对妻子的尊重和爱意,对厨艺不精的“我"的体恤和鼓励

多个片段:

①结合练习册上的2题,把与工作有关的片段放在一起分析:

对待青年很关心、很严厉,工作勤奋忘我。

②练习册3题,把有“笑”的细节片段放在一起分析: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小结:乐观爽朗、平易近人、体恤他人、幽默风趣、严谨认真、忘我工作

四、明晰关联,探究写法

1.本文有14个片段,看起来很琐碎,但可以对其进行整理归类。

学生思考,交流:

根据内容: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

鲁迅的身份:恩师、朋友、丈夫、父亲、作家

对待人、事的态度:对待朋友、对待青年、对待家人、对待工作、对待生活

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写妻子和儿子的事件侧面反映了鲁迅形象

2.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①更真实。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②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等许多感人之处。

③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

④更有表现力,即以小见大。文中许先生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3.为什么萧红在写鲁迅先生回忆录时还穿插描写了其他人物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描写鲁迅先生与其他人物的交往,烘托出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先生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的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段,令人信服。

五、课堂总结,明确所学

总结多件事写人阅读方法:

1.理清内容(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