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下册期 物理学习资料_第1页
初二年级下册期 物理学习资料_第2页
初二年级下册期 物理学习资料_第3页
初二年级下册期 物理学习资料_第4页
初二年级下册期 物理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

学习计划

八年级下册物理的学习尤为重要,它是物理学中难点章节“力学”的大本营,是中

考重难点所在,也是选拔考试的热点所在,占据考试比重的60%以上,更是高中物理继续学习

的基础。针对这一实际,本资料编排的思路是:对力学的初学者,本书在设计上首先是基本的

力学概念剖析讲解,在学生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力学原理做到理论联系实

际,从而融会贯通。另外在习题上注重趣味性、逻辑性、梯度性,使学生活用重点,突破难点。

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课时课题难度指数

第一讲力及力的描述★★

第二讲弹力★★★

第三讲重力★★★

第四讲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

第五讲摩擦力★★★★★

第六讲压强★★★

第七讲液体压强★★★★

第八讲大气压强★★★

第九讲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

第十讲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第十一讲压强浮力综合★★★★★

第十二讲功和功率★★★

第十三讲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四讲期末复习★★★

资料使用说明:

1.对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引导、归纳和总结,难度设置上注重了梯度。

2.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强化的同时,更加强了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建立。

3.对学生而言,由于假期是连续上课,要做到高效使用本资料,一定要做到积极主

动,特别要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及时练习巩固。

2

第一讲力及力的描述

一.力的定义

1,定义:«

注意:

(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理解。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4)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感知力的大小:

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

2.力可以。(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力的、、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四.力的表示

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

“三定”、“三标”、

1、当只要求画一个力的时候怎么画。

2、当要求画出物体受到的多个力的时候怎么画。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两个相互作用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力的作用虽然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C.不存在只给别的物体施加力,而自己不受力的物体

D.较大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较大

例2.(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z,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F,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B.匕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C.F,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

D.F?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

针对练习2.1.军哥用细绳拉着一个重物在她面上前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研究绳子对人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绳子,受力物体是人

B.如研究细绳对重物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绳子,受力物体是重物

3

C.如研究重物对细绳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重物,受力物体是绳

D.如研究细绳对重物的拉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重物

例3.(力的相互性)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

碰的“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以上说法都不对

针对练习3.1.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例4.如右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图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

针对练习4.1.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战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栏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针对练习4.2.乒乓球比赛中,有时会出现“擦网球”(如图),乒乓球擦网前后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

A.只改变了运动快慢

B.只改变了运动方向

C.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变化

D.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都不发生变化

例5.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

变,如果力的大小F,=F3=F4>F2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4)实验中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来得知。

4

针对练习5.1.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小王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使

一薄钢条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所示的形变。

甲乙丙T

(1)小王同学在做实验前必须先分析问题,并做出猜测。从小王同学设计的实验来看,他认

为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2)小王同学通过甲乙两次实验。比较实验现象,是为了脸证猜想:;

(3)要得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结论,小王同学须分析比较两次实验;

(4)小王同学能不能通过分析比较乙和丁两次实验的现象来得出结论?为什么?o

家庭作业:

1.如图所示的四位物理学家中,其名字被用作力的单位的(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3.在图(a)、(b)、(c)所示的三个情景中,其中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

动状态发生改变[选填“(a)”、或"(b)图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而图

(c)则表示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有关.

5

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鱼线对鱼杆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

B.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

C.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

D.脚用力踢足球时,能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6.如图所示,小强用双浆在水中划动游船,为了使船头向左转,他应采用下面什么方式划水()

A.左右浆同时向后划水B.左右浆同时向前划水

C.左浆向前划水,右浆向后划水D.左浆向后划水,右浆向前划水

7.漫画《谁先到终点》大船用船上的鼓风机吹帆做为动力,小船上的人用力划桨做为动力,假设无风且水

面静止,关于两船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大船大,受到的阻力大,所以后到达终点

B.大船上的帆与鼓风机连成一个整体,没有施力物体,所以不能前进

C.小船上的人虽然用桨划,但由于船小,所以后到达终点

D.由于不知道两船的速度,所以不能判断

8.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拉绳的力为F,,乙队拉绳的力为F”比赛结果甲胜乙负,若不计绳子的

质量,则E的匕的关系为()

A.F,>F2B.F,<F2C.F,=F2D.无法确定

6

第二讲弹力

知识点一:弹性和塑性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1)形状的改变:指受力物体的外形发生变化。

(2)体积的改变:指受力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

2、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有的物体能自动恢复到原状,这样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有的

物体不能自动恢复到原状,这样的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判断形变的类型,关键是看外力撤去后,物体的形状是否能自动恢复到原状,能的为弹性形变,不

能的为塑性形变。

3,弹性和塑性

弹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塑性: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弹性物质与塑性物质、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知识点二: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注意:有些物体的形变是非常微小的、人眼不能观察到,例如人压桌子时,桌子发生的形变。

2、弹力产生的条件:

一是两物体直接接触;二是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

3、对弹力的理解

(1)弹力是一种常见的力

(2)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3)对一个弹性物体来说,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其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弹性限度:当物体的形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撤去外力,物体不能自动恢复原状,这个值叫弹性限度。

4、弹力的三要素:

(1)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弹性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2)方向:与受力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一致(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且总是与接触面垂直。

(3)作用点:作用在施加外力的物体上,也可等效在接触面的一点上。

注:物体受到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而对阻碍它恢复原状的物体产生的力。

5、常见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1)压力: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2)绳的拉力:作用点在绳与被拉物体的接触点上,方向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3)支持力:作用点在支持物体物被支持物体的接触面上,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知识点三:弹簧测力计

1、构造:主要由弹簧、指针、刻度盘和挂钩等组成。

2、工作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3-

且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易错点:弹簧的伸长不是指弹簧被拉后的长度,而是弹簧被拉后的长度减

去弹簧原长。如图所示,弹簧的伸长不是口,应该是L2=L1—Lo

3、使用方法:

使用前:

(1)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能否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以检查指针、

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7

(2)认清零点(调零):测前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

零刻度线上。

(3)认清量程: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4)认清分度值:即使用前要认清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使用时:

(1)在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二条直线上。以免挂钩杆与外

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察。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3)记录数据要带单位

(4)待测的力(物体)一定要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一端,严禁倒挂。

【典型例题】

例题1、(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关于产生弹力的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必有弹力产生

例题2、(弹力产生原因)在一根轻绳的下端悬吊一小球,小球对轻绳有弹力,轻绳子对小球也

有弹力,关于这两个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对绳子的弹力,由于小球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作用于绳子

B.小球对绳子的弹力,由于绳子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作用于绳子

C.绳子对小球的弹力,由于绳子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作用于小球

D.绳子对小球的弹力,由于小球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作用于小球

针对练习2.1、一铁块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铁块和桌面受力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铁块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铁块并未发生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铁块发生了形变

D.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铁块发生了形变

例题3、(弹力有无的判断)如图所示,a的质量是2kg,b的质量是1kg。设接触面是光滑的,a和

b都静止不动,其中a受两个或两个以上弹力的有()

8

例题4、(弹力的方向)画出下列各静止物体的弹力(接触面光滑)

例题5、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大,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探究拉力和弹

簧伸长量的关系。表中数据是该同学在弹簧弹性限度内记录的实验数据。(g=10N/kg)

弹簧受到的拉力/N012345

弹簧总长度l/cm6.07.59.010.51213.5

(1)根据实脸数据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作出拉力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弹簧的伸长量等于总长减

去弹簧未挂钩码时的长度):

(2)当弹簧长度为8cm时,弹簧下端拉力为No

1、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

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度,大小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弹力大小无关。

例题6「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的拉力时其长为20cm,对其施加30N的压力时,其长为14cm,则该弹

簧的自然长度是多少?其劲度系数是多少?

针对练习6.1、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尼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人;改用大小为F2

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4。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F二F\A+E

4+A

「7i/2-z,A+A

9

针对练习6.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眉依其中尸为弹力大小,x

为伸长量,A■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0cm,则在弹力为5N时,弹

魅渡可能为

A.10cmB.15cmC.20cmD.25cm

例7.请你读出图左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图右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例题8、如图所示,将两只弹簧测力计A、B挂钩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地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当左边

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8N时,右边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及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分别是()

A.8N,8NB.8N,16NC.ON,16ND.16N,8N

针对练习9.1、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测力计,一根一端固定、另一端甲用手拉着,使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0N;另一

根弹簧测力计则由乙、丙两人一人拉一端,使弹簧测力计示数仍为100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拉弹簧测力计的力为200N

B.乙、丙两人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各为50N

C.乙、丙两人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各为100N

D.甲拉弹簧测力计的力为100N

【夯实基础】

1.小华归纳了一些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错误的是()

A.所测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

B.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C.弹簧测力计必须水平放置,进行物体受力的测量

D.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位置.

2.有一把弹簧测力计,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

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

A.4.2N;B.4N;C.3.8N;D.无法判断.

1

3.在图3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图3

4.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5.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

C.地球对月亮的引力

【拓展延伸】

6、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

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0123456

甲弹簧的长度/cm6.09.012.015.018.021.024.0

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01234S6

乙弹簧的长度/cm6.07.59.010.512.013.515.0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选填“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黄,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

则量程较大的是(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测力计。

1

第三讲重力

知识点一:重力的概念

1、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

2、物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重力的单位为N。重力的施力

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

3、重力的三个特点

(1)普遍性: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不论是地面上的,还是地面上空的,不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

(2)不等性: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不是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

个分力。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也吸引地球,且地球吸引物体的力与物体

吸引地球的力大小相等。

(3)非接触性:重力是非接触力,空中的飞机、树上的苹果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知识点二:重力的大小

重飒h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一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9.8牛/千克(N/kg)(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知识点三: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竖直向下的含义也可以理解为“垂直于水平面向下”或者认为重力的方向大致指向地心。

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位置无关。

区分竖直与垂直

2、应用:重垂线、水平仪

3、重力和质量比较

项目质量重力

区别概念

符号

量性

单位

大小与地理位置的

关系

计算公式

测量工具

联系

知识点四:重心

1、重1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2、对重心的七点认识:

(1)重心是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点。

(2)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3)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其重心的位置除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4)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一定都在物体上。如铁环。

(5)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在的位置、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6)有时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7)重心的高度影响物体的稳定程度,重心越高,物体的稳定程度越低。

3、确定重心的方法:

(1)悬挂法确定重心。(2)支撑法确定重心。

12

知识点五:重力的由来

1、牛顿的观点

2、万有引力

3、重力的由来: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例1.下表是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实验得到的数据:

实测物体质量m/kg重力G/N

物体10.10.98

物体20.21.96

物体30.32.94

(1)研究过程中,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和。

(2)分析表中实险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g=9.8N/kg,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发现在不同的地点掰直存在微小差异。

下表为部分地点的g值大小:

地点赤道广州上海北京莫斯科北极

g值大小9.7809.7889.7949.8039.8169.832

地理纬度0°23°06'N31°12'N39°56'N55°45'N90°N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

①g值最大的位置在O

②影响g大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练习2.1.下列图像中,能正确的反映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

例2.某同学的重量是490N,这个同学的质量是kg,如果这个同学到了月球上,他的质量是____kg

针对练习3.1.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

月球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kg

B.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100N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

13

例题3、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0g,则弹簧秤A的示数为

N,

B的示数为N.

针对练习3.1、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

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右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

计的示数分别是

A.1.0N和1.5NB.1.0N和0.5N

C.2.0N和1.0ND.2.0N和1.5N

OE

例4.(重力的方向)如图是描述她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

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针对练习4.1.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垂线来检查年

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是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

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

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

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

针对练习4.2.小明游览我市古迹文笔塔时,利用一根细棉线和一个小铁球,对一根立柱是否竖直展开实

脸探究,现象如图(甲)、(乙)所示。相对于立柱底端而言,该立柱顶端()

A.略向东南方向倾斜B.略向西南方向倾斜

C.略向西北方向倾斜D.略向东北方向倾斜

例题5.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这个物体上

B.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可能不在物体的中心

D.物体重心的位置一定会随物体形状改变而改变

针对练习5.1、把一条盘在地上,长为L的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向上提起,当绳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

升高了.

14

针对练习5.2、如图所示,一容器内盛有水,容器的下方有一阀门k,打开阀门让水从小孔慢慢流出,在水

流出的过程中,水和容器的共同重心将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针对练习5.3、如图所示的ABC是木匠用的曲尺,

的。D是AC连线的中点,E是AB的中点F禾8c的中点G连线的中点,则曲尺的重心在

针对练习5.4、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链条一半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另一半挂在桌边,如图中

(a)所示,此时链条的重心为C,.若在链条两端各挂一个质量为史的小球,如图中(b)所示,此时链条的

2

重心为C”若在链条两端和中央各挂一个质量为皿的小球,如图中(c)所示,此时链条的重心为&(C,、

2

C?、C3在图中均未标出).比较三个重心的高度h,、h?和hs的关系

()

A.h,=h2=h3B.h1<h2<h30.h|>h2>h3

例6.(1)均匀实心小球从斜面滚下过程中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此刻小球对

斜面的压力30N.

(2)图中的小球受到了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墙壁的支持力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

家庭作业:

1.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任何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B.地球上任何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D.因为g=9.8牛/千克,所以1千克就等于9.8牛

2.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B.

3.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为8N,则物体的重力为()

A.一定等于8NB.一定小于8N0.一定大于8ND.以上情况部有可能

15

4.一辆自重是5.OX10"N的卡车,装置着25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是300kg,行驶到一座立有限重标志(如

图所示)的桥前,问:

(1)这辆车总重多少牛?

(2)要想安全过桥需要卸下几箱货物?

(g取1ON/kg)10T

6、图甲为著名的厦门''怪坡",在怪坡上,“车倒爬,水倒流”,科学家实地测量却发现,95m长的怪坡

“坡顶”比“坡底”还要低1.6m,但受周围参照物的影响产生了错觉,由此可见,“眼见为实”有批

漏,科学测量明真相。

(1)水平仪放在水平面上时,重垂线位置如图乙(a)所示:放在怪坡上时重垂线位置如图乙(b)所示,此

时水平仪(选填“左”或“右”)侧偏高。

(2)图丙中,线段AB和线段CD的实际长度的大小关系为(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水平仪放在水平面上时,重垂线位置如图乙(a)所示:放在怪坡上时重垂线位置如图乙(b)所示,此

时水平仪(选填“左”或“右”)侧偏高。

(4)图丙中,线段AB和线段CD的实际长度的大小关系为(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7、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匀质长方形木块,长为I,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端面都与

桌边平行。A放在B上,右端有Wl伸出B外,为保证两木块不翻倒,木块B伸出桌边的长度不能超过()

8

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均匀正方体物块,边长为a,某人将其在地面上任意翻滚,但始终未离开地

面,则在翻滚过程中物块重心离地面的高度最大升高量为O

16

第四讲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

知识点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维持运动需要力吗?

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

动。即:物体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即:力是改变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

2、实验探究

提示:

(1)在水平木板上铺上毛巾:目的是改变阻力的大小,以便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毛巾、棉布只能铺在水

平木板上,不能铺在斜面上。

(2)让小车从斜面滑下:目的是给小车提供动力,让小车运动起来。

(3)观察滑行的距离:目的是利用滑行的距离比较小车速度减小得快慢,滑行距离越短,说明小车速度减小得快;

滑行距离长,说明小车速度减小得慢。

(4)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刚进入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验验结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大,速度减小得越慢。

如果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知识点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

到力的作用的时候,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2、理解:

一切:普遍适用,没有特例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一是该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状况;二是该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零。

总: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或: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

3、运动状态和力的关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若不受力,则运动状态不改变:反之,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

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4、两个注意点:

(1)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知识点三:惯性

1、探究

2、惯性:出勿体都有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

3、对惯性的四点认识:

(1)惯性的普遍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

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所处位置、受力情况等外

界因素无关。

(3)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区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

条件任何情况下有件件:物体不受到外力作用时

本质物体本身的属性描述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所遵循的运动规律

(4)惯性与力的区别

项目惯性力

性质不同惯性是物体自身的性质,与外界条件无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要素不同惯性只有大小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和作用点

表述不同应说“由于惯性”、“具有惯性”,不能说成“惯应说“受到力”“施加力”“在力的作

性力”“受到惯性”“受到惯性作用”等用下”等

17

4、惯性现象

(1)概念:物体由于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叫做惯性现象。

(2)惯性的利用:助跳、拍尘等

(3)惯性的危害及防止

5、解释惯性现象的六个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

(2)确认研究对象原来处在什么状态(运动还是静止);

(3)出现什么状况;

(4)其中的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受何种力,运动状态发生何种改变;

(5)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6)发生了何种现象(或造成了何种结果)。

【典型例题】

例1.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

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11

所示。

&巾木板««

R11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o

针对练习1.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根据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经验归纳总结出来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直接从实验中得出来的

C.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由实验得出,完全是通过单纯的逻辑推理得出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规律

针对练习1.2.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气球

B.来回摆动的钟摆

C.在草地上越滚越慢的足球

D.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例2.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自行车最后还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受到的缘故.若路面光滑,自行车将一直做匀速直

线运动,牛顿曾对此做过研究,并总结出定律.

针对练习2.1.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18

针对练习2.2.如图所示,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前倾.由此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静止B.突然开动C.匀速行驶D.突然刹车

针对练习2.3.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是常见的.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甲乙丙丁

A.中图中汽车突然起动时,人会后仰B.乙图中飞船返回舱落地前打开降落伞

C.丙图中离弦的箭继续飞行D.丁图中汽车撞车时,安全气囊打开

例题3、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如图,当车向右开动时,气泡将向运动;向右刹车时,

气泡将向运动,其原因是具有惯性.

一—————

二三三三W

针对练习3.1、摩托车作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该前轮先着地B.应该后轮先着地

C.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D.哪个车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19

二力平衡

知识点一:二力平衡的条件

1、现象探究:

2、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3、力的平衡:

(1)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2)二力平衡: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简称二

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注意:判断是否为二力平衡时,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

5、判断二力平衡的方法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

知识点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求力的大小和方向:

①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

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总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