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1页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2页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3页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4页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建构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科学立法法治社会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为什么)(内容)(要求)怎么做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良法善治越千年第一篇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共性)法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唐不准吃鲤鱼明武宗时期禁止百姓养猪、杀猪清不准研究天文2.作用: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有何作用?古代法律有什么特点?秦律:随意乱扔垃圾,处黥刑汉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杀牛与杀人同罪1.本质:为统治阶级服务,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维护阶级统治。注意:法律不是人类社会的伴生物3.法的产生产生: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属于历史范畴)统治反抗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制定法律、建立监狱、法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阶级产生国家(统治工具)“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出自《礼记》,其含义是:对于经过教化的士大夫、贵族,在平时就需要用礼仪多加约束,而在犯法时需保留其尊严,使用不那么鄙陋的刑罚;而对于未教化的百姓,在平时无需注意太多的礼节,而在其犯法时需要严格遵守刑罚标准。4.法律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特点古代社会:人治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1)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判刑举例∶事例一∶【某好心人收留一不堪主人虐待而逃亡的奴隶】→定刑∶【死刑】事例二∶【奴隶主将奴隶伤害致死】→定刑∶事例三∶【贵族打死贵族】→定刑∶事例四∶【奴隶不承认主人是自己的主人】→定刑∶【无罪】【赔款】【割除双耳】(2)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

欧洲启蒙运动中,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提出了坚持人生而平等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拿破仑法典》: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思考:人治vs法治vs法制?法治4.法律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特点知识拓展:人治vs法治vs法制人治法治法制个人或者少数人因掌握社会公共权力,以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等物质与精神手段,对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其他成员进行等级统治的社会体制。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是动态意义的词,重在治理。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强调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是静态意义的词,重在制度。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探究问题:春秋战国由礼乐治天下变为法治天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西周建立后,周公以礼乐治天下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中华因称礼仪之邦。

但到春秋时期,农业技术进步,促使平民逃离井田,开垦私田,平民得以机会读书,从而成为新兴势力,他们与落魄贵族、退役武人等合流,被称为“士”阶层。随着“士”阶层日益壮大,君主们开始逐渐倚重这群在本国没有根基和资本,必须全力依附于君主的人才,这些人的地位和荣誉取决于君主的奖惩,也因此存在足够的动力与君主相配合改革朝政以强化君权,更好的服务于诸侯争霸的需要。周朝封建礼乐制度的崩坏。变法成功后,礼乐治天下转为以法治天下。决定性因素: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奴隶社会,不会制定出保护科技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法;在大工业时代之前的社会,不会制定出保护自然环境的环境法。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思想上层建筑5.法的决定性因素6.法的历史类型原始社会中没有形成法律。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法美国《独立宣言》资本主义法魏相李悝《法经》封建制法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奴隶制法(1)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①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行为;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②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2)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①制定: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立改废各种法律;②认可:赋予已经存在的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3)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①强制力:法院、检察院、监狱、军队、警察;②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的制定侧重程序法的认可侧重内容7.法的特征·材料一: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李金早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材料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材料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议学提示:运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知识,这三则材料体现了法律具有怎样的特征与职能?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名词点击社会规范:是指调整人与人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主要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职业规范等。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法律行为要求,如国家宪法、税法等。职业规范:人类在社会活动从事某种职业时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要求。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伦理行为的要求,如伦理准则等。社会规范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案例一:某地国家安全局破获了一起向国外情报机构提供我国军事保密资料的重大间谍案,两名被告人因犯间谍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案例二:一农户与当地一家粮油公司签订了小麦收购合同后,双方因款项支付发生争议并诉诸法庭。人民法院根据合同法关于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数额支付价款的规定,判决粮油公司向农户支付购粮款。政治职能: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社会职能: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思考:结合案例,说说法的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区别与联系。8.法的职能政治职能社会职能区别内涵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表现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犯罪活动和其他犯罪活动,惩办改造犯罪分子

①维护社会公平;

②管理社会生产;

③提供社会服务;

④维护公共秩序适用主体法的政治职能的对象主要是敌人处理人民与敌人的矛盾法的社会治职能的对象主要是人民协调人民内部的矛盾联系①政治职能是法的作用的核心,决定社会职能;社会职能是政治职能的基础和体现,二者是统一的。②法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人类法律文明的进步促进了法学思想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1.法的起源:2.法的本质:3.法的作用:4.法的发展:5.法的决定性因素:6.法的类型:7.法的特征:8.法的职能:知识小结: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古代:人治;近代:法治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本质特征)

①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②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③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第二篇中国的法治建设(个性)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云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此后,礼乐治天下转变为以法治天下。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天下大乱……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外儒内法,以维护封建专制。唐朝: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唐律疏议》,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明朝:《大明律》适应形势发展,注重了经济立法,扩大了民法的范围。中华法系成为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儒家为基,礼法结合)清朝:一开始就面临尖锐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形势﹐故《大清律》对于危害满清统治和专制皇权的反叛大逆等罪的刑罚﹐较明律为重(1)含义: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2)发展过程:①春秋战国:开始制定成文法。②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③唐朝时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代表性法典《唐律疏议》(3)地位:中华法系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中华法系的形成知识拓展法系一般认为,凡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形成一种传统或派系的各国法律就属于同一个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世界五大法系大陆法系中华法系鸦片战争后,为改变国家民族命运,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但最终归于失败。议学提示:为什么近代移植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却失败了?这对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有何启示?①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③坚持党的领导是法治建设取得成就的根本保证。(在我国,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体)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结合视频和课本内容,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1)有法可依: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国家各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2)良法善治: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①体制保证: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保证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②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③公正司法: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在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同时,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将人权保障贯穿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人权法治保障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最基本的人权(3)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人权保障)人权

主权<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视频简介《劳动法》规定,一般每日加班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延长工时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人社部和最高法院已明确“996”和“007”工作制都违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开启法治建设新纪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初步奠定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法治建设揭开新篇章。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1949年1954年1982年1999年2004年2014年2018年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我国宪法进一步完善。通过《民法典》,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这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华民族正在民主与法治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努力开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4)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知识小结:中国的法治建设1.中华法系的含义、形成发展、意义含义: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形成发展:春秋战国、两汉、唐朝、近代意义: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新中国法治建设原因: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成就:①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法可依、良法善治)②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体制保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③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真实、广泛)④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课堂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产生发展特点本质作用起源古代近代决定因素类型中国的法治建设发展历程法治建设成果的原因成就古代近代当代中华法系学以致用1.自从有了法律以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成了现实。2.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最高统治者的个人利益和意志。3.行政机关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4.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解析】×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判断并说明理由【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解析】×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解析】×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5.西汉时期,中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宗法结合。6.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经济职能。7.制定和实施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8.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法的思想出现在原始社会初期9.法律体现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10.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为人权法治化保障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证。【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制定成文法;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判断并说明理由【解析】×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社会职能【解析】×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解析】×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解析】×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解析】×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为人权法治化保障提供了坚强保证。中华法系源远流长,经历数千年产生、发展、转型的过程,而迄未中断,沿革流变非常清晰。下列能体现“中华法系源远流长”的是()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并发布法律②儒家思想在唐朝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③唐朝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④中华法系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中华法系从未中断,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并发布法律,并于唐朝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①③入选。儒家思想在西汉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②不选。中华法系,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④不选。B

课堂练习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法治理论和法治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集中表现为()①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完备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