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招贴画_第1页
初中美术教案招贴画_第2页
初中美术教案招贴画_第3页
初中美术教案招贴画_第4页
初中美术教案招贴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招贴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感受招贴作品的艺术美,初步懂得招贴画的基本分类和艺术风格、创作的基本知识

(2)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知识,设计一幅招贴画;

教具准备:

1、PPT课件2、铅画纸、彩色铅笔

教学重点:

招贴画图形的选择与构图

教学难点:

学生对招贴画设计基本要素的掌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一段自然灾害的画面,感受环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

重要性。

教师:刚才大家是通过教师剪辑的一个画面知道表达的主题,那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我们平时要

获知一些事情除了这种媒体形式外,还能以什么方法获知?(学生讨论:用何种方式表达保护环境的

重要性,引导学生回答到本课主题——招贴设计)

学生:通过教师引导正确回答。

二、看画、师生互动阶段

教师:给学生看准备好的招贴画图片,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招贴画的图片,在看的同时,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招贴画?

学生:回答什么是招贴画。

教师:总结概念:招贴画是紧密联系社会活动与文化、商业活动的画种,又称为宣传画、海报、

广告画。

招贴画以题材分类可分为:公共招贴和商业招贴两大类,公共招贴以社会公益性问题为题材,例如纳

税、戒烟、优生、竞选、献血、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和平、文体活动宣传等等;商业招贴则以促销

商品、满足消费者需要之内容为题材,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商业招贴也越来越重要,越来

越被广泛地应用

(分析课本及图片一,讲解欣赏多媒体课件上招贴画)k

招贴画制作的步骤。

1、审题:准确把握表现内容的关键

2、选取形象:寻找与内容相吻合的艺术形象

3、组合构图:严格考虑招贴画的三个组成部分,组成有机的构图

4、色彩设计:选取符合表现内容的画面色调、标题、文字部分的色彩

5、选取制作方法:剪贴、喷绘、拓印、手工绘制等(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

以由教师规定制作方法)

6、制作:

三、议画(学生学习阶段)

接上一环节学生在欣赏了一定量的招贴画设计作品,感受招贴画作品的艺术美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

翅膀,共同探讨招贴画怎样画?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鼓励中学习大胆创作。

教师:出一简单题目,让学生就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来画张招贴,(每组挑选一个代表,比一比、赛一

赛)因为时间有限只要求学生画大致内容即可

学生:评出画的最好的一幅,讲讲为什么?

教师:点评,引出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A、画面B、标题(主要构成)

C、文字(辅助说明)

教师:略带讲解招贴画常见的艺术风格:1、写实2、妆饰3、抽象4、漫画

四、画画(学生实践阶段)

教师:请我们同学设计一幅招贴画。就保护环境这一主题。

五作业展评:

(学生自评与互评)

教师收起儿组学生作品(好、中、差各一件)让大家评一评。

从以下几方面来评:

1.主题的表现

2.图形的创意

3.画面的构图

六、课后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用电脑设计一张招贴画。

查波罗什人是16—18世纪时期的俄国哥萨克人在乌克兰的组织,他们大多是从地主奴役下逃出

来的农奴,有常备军两万多人,勇敢善战,杀富济贫,顽强不屈。土耳其苏丹王曾写信规劝他们归顺

于土耳其帝国,这些哥萨克勇士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决不归降,于是他们就拟一封信给苏丹王。

查波罗什人是16—18世纪时期的俄国哥萨克人在乌克兰的组织,他们大多是从地主奴役下逃出

来的农奴,有常备军两万多人,勇敢善战,杀富济贫,顽强不屈。土耳其翘王曾写信规劝他们归

顺于土耳其帝国,这些哥萨克勇士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决不归降,于是他们就拟一封信给苏丹王。

这幅画所描绘的正是写回信时的情景,人们用嘲笑挖苦土耳其王的语言,逗得众人大笑不止。

画中所有的人都在笑,但是由于画中人物地位、出身、个性不同,笑的姿态和神情也各不相同,可

以说是一幅人类笑的百科全书。画家为了创作这幅作品,走访了查波罗什人生活过的地方,不仅研究

他们的史料,还画了许多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道具和饰物,借以展现俄罗斯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文明

传统。列宾在画面前景突出描绘两个背向观众的人物,在他们的背后和腰间配有许多小道具,这种精

微的配物既反映查波罗什人热爱生活富有生活情趣,也深刻包含一个哲理,即俄罗斯的哥萨克人有

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整体地向世人展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形象

——他们是不可征服的。列宾在谈到这幅画的构思时曾说过:“我们的查波罗什人使我高兴的地方就

是自由,他们创造了平等的兄弟友谊来保卫自己的信仰和人格的最高品格。这些小股民族的勇士们

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保卫欧洲抵御东方的控金直,而且倾情地哈哈取笑东方掠夺者的高傲。

列宾(1844—1930年),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画家,他以其无比丰富的创

作和卓越的表现技巧,把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到高峰。列宾出生在哈尔科夫省丘吉耶夫村-

个屯垦士兵家庭,自幼酷爱绘画,少时画过圣像画,19岁时为报考美术学院来到彼得堡,先随克拉

姆斯柯依学画,20岁时考取了美术学院,在学院里受到严格的绘画基础训练。学习期间经常参加克

拉姆斯柯依组织的“星期五晚会”活动,结识了进步文化人,阅读到进步文艺作品,接受了民主主义影

响,和克拉姆斯柯依、斯塔索夫等亲密往来,通过他们受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启蒙文艺思想影响,

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观。1871年以《睚离儿女的复活》这一宗教题材画获学院金奖并出国留

学。1873年作为留学生访问了欧洲许多艺术胜地,文艺复兴的美术并没有使列宾满足,在给斯塔索

夫信中还发泄了对拉斐尔作品的不满。他在国外学习三年,回国后定居莫斯科,从事绘画创作活动。

列宾非常关心俄国的革命和解放运动,他和俄国民主主义革命者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和感情。但是

他不赞成民粹派的空想。列宾是一位全能的绘画大师,他不仅是肖像画家,而且是最杰出的风俗画家、

历史画家,他以写实的艺术手法直接描绘革命者题材,塑造了--群革命家和觉醒了的大众形象。他的

写实主义绘画技巧已炉火纯青。他自己说过:“在绘画上我的主要原则是,要按原样画素材。对我来

说,色彩笔触、笔法技巧等已不是问题,我所执着追求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对象的本来面貌。”像他这

样充满生气的作品在世界绘画中也不多见。在他的作品中一切物象都沉浸在空气和光线之中,都统一

在微妙的色彩调和之中,每件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构图,独特的色调。形体和色彩,素描与绘画的有机

统一,使他的作品充满无限的生命力。他曾被伦勃朗和印象派吸引,尔后又崇拜委拉斯开兹和哈尔斯。

晚年的列宾作品中很少看到他早年的那种战斗姿态。他开始寻求新的创作道路,听从托尔斯泰的

教导,对纯粹艺术发生了兴趣,与斯塔索夫分道而行了。列宾晚年对社会政治问题感到厌倦和迷惘,

从而使他走进了脱离现实的纯艺术之中。

王式廊《血衣》作品赏析

王式廓创作素描《血衣》是呕心沥血,绞尽了脑汁。素描《血衣》从1950年酝酿到1959年完成雌花

费了10年时I司。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也不过用了8年。利用10年时间创作一件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

是首例。由此,我们不得不折服王式廓强烈的精品意识和严肃的创作态度。1953年完成第一稿时,并没有

血衣情节,1954年他受连环画启发,画面上才有了血衣这个中心结构。1973年王式廓为把《血衣》画

成油画.带病到河南巩县再度深入聒为I飒酎统材,壬塘愀农村、力利

工地进行写生,工作起来总是废寝忘食,在短短的29天里,他画了74幅画。为了崇高的艺术事业,他

是拼上命了。因为他知道失去的时间太多了,所以要争分夺秒,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据人们回忆,

在1973年5月22日这一天的下午6时,王式廓正在画农民双头象的时候,“他脸上冒汗,手也发抖,突

然昏迷过去。从此再也未醒过来。”王式廓带着遗憾走了,留给后人的是一笔精神财富。画家用了毕生的

精力,以凝重的笔触表达了亿万农民在为自己的生存权而抗争的宏伟场面。就这样,他为着崇高的艺术事业,

献上了62岁的宝贵人生。画家以生命为代价对艺术的完整性作出了不懈的追求,他深入到姗中,为她出

的创(何媒万》函水他瓯硼飒堵X形象可以说,他是在大量的农民肖像写生中,经过不断的加工,

提练、酝酿了《血衣》的人物。

主题:《血衣》这件著名作品是画家王式廓于1959年起倾毕生精力却未曾最后完成的杰作.《血衣》

再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时农民斗争地主时的场面。

《血衣》构图宏大,全画以举血衣的妇女为中心,把庞大的人群组织在瞬间情节的绘画高潮中,多

层次却主次分明,显示了画家把握大场面构图的能力。那手持亲人血衣的妇女,手在颤抖,脚已发软,

身体扭曲,几乎昏倒,一腔深仇大恨,尽在悲痛欲绝之中;

那手拿字据的老农,劳动了一辈子的双手粗大有力,创造了无数财富,但又一贫如洗,反而欠下一身

债;那双目失明的老妈妈,眼眶深陷,满腔凄楚,欲哭无泪,她太想见到翻天覆地的外部世界了

作品人物形象典型,刻画细腻,生动感人,活生生地刻

画出了封建制度下中国农民的命运。

《血衣》艺术风格质朴、浑厚,画家通过自己对艺术形象强烈鲜明的感受,对人物造型的准确的把握,

以精湛的艺术技巧,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出来,达到认识和表现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

一,形似与神似的统一,表现与再现的统一。《血衣》中,无论是双目失明的母亲,持血衣控诉的妇

女,持字据的老汉,残废者或是青年民兵等等,每一形象,画家都进行了真实的描绘,都鲜明地洋溢

着作者对主人翁的深厚同情和热爱,对于这些受侮辱,受损害的善良农民的悲惨遭遇的不平。作品中,

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在生活中遭受过巨大不幸的妇女,她的痛苦,哀伤和愤怒,都在形象的动态中表现

出来。人物再现的真实,更揭示出人物内心世界。更加表现出她久经磨难的经历和刚毅的性格。画家

从现实主义出发,用黑白对比的手法,奔放粗犷的线条,对人物细节的虚实处理达到了画面真实与现

实真实的统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与内心世界浑然一体。

《血衣》是时代的产物,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重要瞬间,废除封建、半封建剥削

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彻底改变了中国亿万农民儿千年来的命运,成为中国人民革

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作品所着力把捉的是土地改革运动中,受剥削、压迫最深的雇农、贫下中农刚刚

发动起来,与地主展开斗争的关键时刻,这一特定的历史时空中,作品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斗地主的

场景,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在沉郁

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

艾轩.

国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现任北京市政府高级文艺职称评审

委员,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主任,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1947年11月11日出生,浙江金华人。艾轩风格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