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1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2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3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4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题)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卿、大夫、士者,图事之臣也,不任贤,无以治天下之事”。这表明殷周时期()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现象B.家国同构的政治特色C.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关系D.世袭和选贤同时并存2.秦汉时期,朝廷因俗而治,在边疆地区实行一种与内地郡县基本一致而又有所区别的行政区划制度,建立“属国”、“道”等行政机构,确保疆域完整。由此可见,这一举措()A.使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B.完善了郡国并行制度C.标志着君主专制开始确立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注释《十二铜表法》时曾指出:“最著名之《十二铜表法》包括两个法令,其中之一是消除任何为个人利益而违反法律的行为,另一个则是禁止判决罗马公民以死刑,唯在公民大会的除外。”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代表了贵族意志B.彰显了个人利益至上C.维护了公民利益D.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4.1866年,美国国会推出的宪法第14条修正案(1868年批准)规定:美国公民出生后的身份依据不再是当时所在州,而是美国国土。从此美国公民身份直接与联邦绑定。这一规定()A.强化了对公民的监控力度B.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推动了国家认同观念发展D.修正了邦联制原则的弊端5.民国初年,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数百个号称为“党”或“会”的政党或政治派别,如“中华民国联合会”“统一党”“统一共和党”等等。民国初年党派林立反映出()A.不同社会阶层严重对立B.政党政治逐渐趋于成熟C.国民急切希望参政议政D.统一成为时代发展潮流6.1927年11月,井冈山根据地成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2月,井冈山区及其附近地区均为工农革命军掌握,遂川、宁冈工农兵政府相继成立。这些革命斗争()A.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B.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C.建立了与国民政府全面对峙的政权D.探索了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发展7.《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论断()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是对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C.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D.揭示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8.2020年年初,新任武汉市委书记在“抗疫战争”取得一定成果时公开提出要对武汉人民进行“感恩教育”,感恩党中央和政府。消息一出,全国哗然,在一片抨击声中,最后他不得不暗自撤回这“感恩令”。这主要是因为“感恩令”现象()A.背离了“主权在民”原则B.破坏了中央集权原则C.违背了“社会契约”精神D.践踏了自由平等权利9.1990年,时任外交部长的钱其琛出席联合国第四十五届大会。会议期间,他川流不息地分别会见了60多个国家的外长或领导人,阐述了中国对海湾问题的立场,不赞成大国对海湾地区的军事卷入。这主要体现出中国政府()A.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B.坚定反对美国构建单极世界C.努力推进大国国际合作D.重建冷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10.关于“中间地带(美苏中间的国家或地区)"的构想,毛泽东在1946年8月6日首次提出。新中国成立后一度不用这个概念。1955年万隆会议后,毛泽东重新提出“中间地带”的外交战略。这种变化()A.着眼于“一边倒”外交的需求B.利于新中国外交环境的改善C.促使西方孤立中国外交失败D.助推“求同存异”方针的发展11.当今世界,美国代表的西方世界,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正在走向终结,而中国或者东方、南方的新兴国家正在崛起。由此可知,当今世界()A.国际秩序日趋混乱B.霸权争夺更加的激烈C.地区冲突不断加剧D.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12.有学者指出:美国在享受自主的同时又强调群体的意义,把清教徒式的宗教精神与物质崇拜相结合,极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又主张世界文化的“美国化”,同时国内也充斥着多元化的少数族裔诉求和冲突。据此,该学者认为美国()A.社会已经完全撕裂B.种族主义问题严重C.文化具有矛盾性质D.实行单边主义政策13.西汉晁错提出“贵粟”政策,凡是向官府缴纳粟米的百姓,国家根据其所纳粮食的多少,授予其高低不等的爵位或免除其刑罚。文帝接受并实行了这一政策,商人们竞买爵位,国家粮储大增,农民的生活亦有改善。这说明西汉()A.粮食生产虚假繁荣B.商人垄断了粮食买卖C.政府重农而不抑商D.农民劳动积极性下降14.江南松江府崇明县“(乾隆二十年)核计崇商买米之数不过二十余万石,(乾隆四十年)近则递年加增,已买至三十余万石”。到清后期,崇明县“民间食米,皆仰给于上江(今安徽等地)”。这一变化说明()A.江南农业生产日益衰退B.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C.重农抑商政策逐步松弛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15.下表所示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国民收入统计状况摘要。由此可推知,当时英国()时间最富有者的比例财富占国民收入的比例1801年1.1%25%1848年1.2%35%1867年2%40%A.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B.民众生活状况日益恶化C.工业革命滋生贫富分化现象D.自由主义思潮正在流行16.16世纪,世界新旧大陆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与外贸增多,白银出现跨洲际流动,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该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B.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C.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迅速发展D.白银成为西欧社会上层的追求17.表2所示是关于同治、光绪年间洋务派的重大活动。据此可知()表2时间重大活动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设电报局并请修铁道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A.洋务运动有利于国防近代化B.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C.洋务运动涉及的领域较单一D.“实业救国”思想成为时代潮流18.19世纪末,外国资本被允许在中国投资设厂,国人和部分企业家对各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看得更为清楚,从“实业振兴”到“棉铁主义”,“重工”逐渐从“重商”的话语体系中摆脱出来,这一转变的出现()A.说明重商思想发生根本变化B.反映出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C.优化了国民经济的结构比例D.推动了清末民初的工业化建设19.1998年,国务院将“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并于2003年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开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将“计划”改为“规划”。这反映了我国()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社会经济快速发展C.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突破D.对外开放逐步扩大20.1964年,国家计委提出“三五计划”初步设想:第一,大力发展农业,基本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第二,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尖端技术;第三,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该设想()A.延续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策略B.是否定十多年经济建设经验的结果C.推动了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D.是党积极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的成果21.下表是20世纪初无锡部分乡村秀才的人生境遇简表。这说明当时()蒋标以算学、汽学两科中生员。废科举前任高小算学教习、小学校长,后任荣巷女学教员,人民国,以经商为主。张时良24岁以数学第一名中生员,后任江南格致书院数学总教授。人民国,历任万安市学务委员、董事等职。俞家振21岁中生员,1907年肄业于江湾蚕桑学校、苏州法政学堂,任无锡自治筹备参议员。人民国,任县议事会议员、省立育蚕试验分所所长、县公署第四科科长等职。A.科举考试以选拔实用人才为主B.传统的社会阶层流动方式改变C.废除科举使底层士人失去生计D.地方政权的民主建设成就突出22.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刊登文章,一字之差使人顿生换了人间之慨!这说明()A.民国时期民众思想观念有所变化B.陈独秀号召新青年追求男女平等C.女子开始普遍走出家庭,步入社会D.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移风易俗的法令23.《国家工业复兴法》是由联邦政府提出企业与政府合作,依靠工业的自治和自律来复兴工业的一次实验。1935年,最高法院在审理“谢氏兄弟家禽公司诉合众国”案中,裁定《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根据其制定的各项行业法规立即被废除。《国家工业复兴法》被废除反映了()A.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B.企业与政府合作出现裂痕C.美国即将走出经济危机D.自由主义观念仍影响深刻24.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几乎所有行业都低迷,但好莱坞的电影却乘势腾飞,热闹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希望,出现一批家喻户晓的明星。这一现象体现了()A.民众购买力提高B.政府注重扶持娱乐业C.经济的快速发展D.民众逃避现实的心态25.有学者说:“‘新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宽松显而易见,但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使用权,并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外贸、重工业和运输业。”这反映出苏(俄)联()A.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建立B.进行了经济政策的根本调整C.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趋势D.恢复了资本主义的市场模式26.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据此可知,苏联()A.工业化建设要满足国防的需要B.抓住国际机遇加快工业化C.极力抵制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D.工业成就得益于人们奋斗精神27.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同柬埔寨首相、蒙古国总统会谈会见,同俄罗斯等外国领导人通,向韩国等国家的领导人致电慰问,分享防疫、抗疫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这主要说明当前我国()A.疫情防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B.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C.医疗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D.积极应对重大卫生突发事件28.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首次出现贸易逆差,1984年,美国贸易逆差增加到1687亿美元。作为应对之策,美国对日本采取强制自愿出口限制、加征反倾销税和惩罚性关税、发动汇率战等综合性手段打压日本产品出口,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美国对欧盟也采取了相应措施。美国的这些做法()A.是为缓解经济危机采取的必要举措B.体现出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矛盾与利益冲突C.是以贸易手段维护经济和政治霸权D.用所谓公平的国际规则重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29.唐代书法艺术“尚法”,积极浪漫且感性,楷书、草书多样发展,法意相参;宋代书法艺术“尚意”,向内收敛,消极沉静,理性,行书大兴,以闲适为主调,意趣兼备。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A.政局变动的频繁B.书法技巧的成熟C.理学思想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发展30.王阳明与弟子之间的问答集《传习录》中最有名的一句话“满街皆是圣人”,在王阳明看来,无论是庶民还是圣人都有同样的心,但是他们都在私欲前止步,毫不怀疑圣人的权威性。而16世纪后半期的思想家李贽却把圣人的权威看作是问题,论述“夫圣人亦人耳……不能无势力之心;虽盗跖,不能无仁义之心”(《道古录》),努力把圣人平民化。两者思想的共同点是()A.提倡平民的个性解放B.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C.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D.体现反对君主专制主张31.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和艺术家可以接近的不仅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有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后者曾促进了物理学和数学研究。这表明,文艺复兴()A.不再以宗教为主要题材B.坚持追思怀古的创作原则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D.构建自然和谐的理性社会32.据学者研究,杜甫在唐代诗坛的地位不高,其诗歌在当时流传也不广泛。北宋中期,以王安石、苏轼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推崇杜甫,认为其诗寄托着深痛沉郁、忧国忧民的意志,蕴含着义理和法度。因此,杜甫的地位迅速提高,被誉为“诗圣”。这反映了北宋中期()A.文学艺术繁荣B.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社会矛盾尖锐D.崇文抑武风气浓厚33.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A.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B.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D.促进了启蒙运动的产生34.有学者评价16—17世纪的科技革命时认为,“科技革命使得自基督教兴起后的每件事情都相形见绌。它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降低到这样的程度,就好像它们只不过是几段插曲,只不过是中世纪基督教内部的嬗变”。该学者意在强调()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历史局限性B.中世纪基督教蕴含着现代精神C.科技革命推动社会转型的重大意义D.科技革命否定了宗教神学体系35.据学者研究,严复号称是国内最懂西学之人,归国之后,官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却一直要为一个举人的名义,在福建和京师两地奔波,参加考试。直到科举被废,也没有考上。这主要可以用来说明()A.近代化历程的艰难B.科举制度的不合理C.西学与中学差异大D.教习职位的地位低36.1922年,梁启超指出:“如今‘新文化运动’这句话,成了一般读书社会的口头禅。马克思差不多要和孔子争席,易卜生差不多要推倒屈原。这种心理……虽然流动的方向和结果,现在还没有十分看得出来,单论由静而动的那点机势,谁也不能不说他是进化。”梁启超认为,当时中国()A.进步与反动的思想斗争激烈B.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C.社会思潮出现多元并存局面D.社会进化思想已成时代共识37.梁启超推崇墨子的“兼爱”,认为这才是社会正义、平等、进步之所在;孙中山也认为“墨子所讲的‘兼爱’与教会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可知两者都()A.倡导复兴传统道德文化B.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C.关注治国理念的本土化D.主张托古改制宣传革命思想38.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下列口号或学习内容按阶段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伸民权”“设议院”②师夷长技③文学革命④创立民国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39.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提出:“一完全自治之县,其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每县地方自治政府成立之后,得选国民代表一员,以组织代表会,参预中央政事。”由此可见孙中山主张()A.直接民主B.主权在民C.三权分立D.民生主义40.1919年12月,《新青年》公开宣布:我们相信真的民主政治,必会把政权分配到人民全体,就是有限制,也是拿有无职业做标准,不拿有无财产做标准……对于一切拥护少数人私利或一阶级利益,眼中没有全社会幸福的政党,永远不忍加入。这表明当时部分知识分子()A.否定财产私有的合理性B.主张深入推行政党政治C.反思西方民主政治制度D.宣扬民主科学启发民智二、材料阅读(共40分)41.(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和批准,使美国从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使邦联一举变成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应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授权缔结或所应缔结的条约,均应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宪法为美国缔造了一个崭新的政府体制,为美国建立了一整套民主制度,第一次把联邦制、分权制、制衡制和人民主权等启蒙思想家的抽象理论变成了现实,保证了美国政局的稳定。对于联邦的权力基础和来源问题,宪法采用了一种创造性的方法来处理,启用“人民”这个现实而又抽象的政治群体作为联邦政府的权力基础。用人民作为联邦的权力基础和权力来源,这就转换了美国的国家性质。——据杨鹏飞《美国1787年宪法的成就与其缺陷疏漏及弥补》材料二清王朝沿袭历代,以六部“经理庶政”处理国家之事。清代承袭明制,六部之上设有内阁。清初以来,设立世袭的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议政王大臣承充办理军国大事,议政王大臣会议则是实权机构,凡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商定。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之召,承旨遵办,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摘自于王思治《从清初的吏治看封建官僚政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体现了哪些政治理念或思想。(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前期中央政治机构的制度性变化,概括指出当时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7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16世纪,江南市镇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一个个人口稠密、商店林立、经济繁华的市镇涌现。其中,专业市镇占绝大多数,如松江府的朱泾、枫泾。据清人记载,“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市镇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中心、工业中心,手工作坊主及其雇佣的工匠是其人口的重要部分。——摘编自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材料二在强行进入的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下,上海等口岸城市的近代经济畸形发展,其与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日渐突出。有的口岸城市甚至超越集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于一体的传统城市。近代商办企业绝大多数集中于东部沿海,至1949年,东部沿海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70.2%。——摘编自吴松弟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等材料三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对外开放,1980年在广东、福建设立经济特区。此后,对外开放逐步深化。90年代初,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央依然决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做出了以上海开发为标志的一系列深化对外开放的决策。上海日益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的新飞跃。——摘编自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江南经济发展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代以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及原因。(9分)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几千年来,伟大的伦理与宗教传统已经构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精神图景。尽管在不同的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乏(之)间甚至内部存在矛盾与冲突,但是,大势所趋,人类试图跨越种种分界线,追求相互接触和交流的努力从未休止。事实上,正是这种不同伦理和价值系统的相遇相通给人类的文化、思想注入了生命力。文明对话以人类文明的多元性为前提,它承认平等与差别。如果没有平等,就没有共同的基点;如果没有差别,就没有沟通的必要。当平等成为对话的基础时,差别将使这种为对话付出的共同努力具有令人向往、必要和富有意义的成果。——摘编自杜维明《文明对话的话境:全球化与多样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论题明确、具体,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历史答案一、单选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CCCDBA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CDACADA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ADDCADCCB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CCACACBCBC1.【答案】D【解析】“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说明当时存在嫡长子继承制,“不任贤,无以治天下之事”说明贤能之臣在当时得到任用,故选D项;A项与“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不符,排除A项;商代还未出现家国同构的政治特色,排除B项;C项与“不任贤,无以治天下之事”无关,排除C项。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朝廷因俗而治,在边疆地区实行一种与内地郡县基本一致而又有所区别的行政区划制度……确保疆域完整”可知,秦汉时期在边疆地区建立的“属国”、“道”等行政机构,与郡县基本一致,因此能够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又因俗而治,顺应当地风俗,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故选D项;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秦代并没有实行郡国并行,排除B项;秦统一六国后就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3.【答案】C【解析】消除任何个人和机构的特权(除公民大会外),禁止判决罗马公民死刑,这些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维护公民利益,故选C项;“其中之一是消除任何为个人利益而违反法律的行为,另一个则是禁止判决罗马公民以死刑,唯在公民大会的除外”,表明不是代表贵族意志,代表的是公民意志,排除A项;彰显个人利益至上与材料强调《十二铜表法》维护公民利益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十二铜表法》维护公民利益,没有体现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排除D项。4.【答案】C【解析】1866年的修正案加强了美国公民和国家的联系,这有助于推动美国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故选C项;材料并未论述对公民的监控问题,排除A项;材料论述的是美国公民身份的认定依据,并未体现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B项;对邦联制弊端的修正是《1787年宪法》规定的联邦制原则,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数百个号称为‘党’或‘会’的政党或政治派别”可知,民国初年,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成立政党或政治派别,结合所学,政党是社会中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活动分子,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民国初年党派林立,表明国民急切希望参政议政,故C项;民国初年党派林立与不同社会阶层严重对立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民国初年,党派才刚刚兴起,尚未成熟,排除B项;根据所学,“中华民国联合会”“统一党”“统一共和党”等党派的基本宗旨是巩固全国统一,建设完全共和政治,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6.【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1927年11月,井冈山根据地成立第一个红色政权,1928年2月,井冈山及其附近地区工农革命军掌握,遂川、宁冈工农兵政府相继成立,这些革命斗争逐渐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也探索了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的方式,故选D项;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排除A项;1930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对根据地的“围剿”,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正式建立与国民政府相对峙的政权,排除C项。7.【答案】B【解析】据材料“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故选B项;此材料内容是《共产党宣言》的一部分主张,但不是其发表的意义,排除A项;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是阶级斗争观,排除C项;材料观点客观描述了社会发展的本质,而不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8.【答案】A【解析】据材料“新任武汉市委书记在‘抗疫战争’取得一定成果时公开提出要对武汉人民进行‘感恩教育’,感恩党中央和政府。消息一出,全国哗然,在一片抨击声中,最后他不得不暗自撤回这‘感恩令’”,武汉市委书记感谢党中央和政府,对武汉人民进行“感恩教育”,实际上违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来源,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故选A项;材料主要强调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与中央集权关系不大,排除B项;“社会契约”主要体现在宪法层面,排除C项;自由平等强调人民的权利,而材料强调的是权力来源,排除D项。9.【答案】A【解析】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材料中“出席联合国第四十五届大会”“分别会见了60多个国家的外长或领导人”相符,故选A项;材料中“对海湾问题的立场”不等于单极世界,以偏概全,排除B项;“60多个国家”,没有这么多大国,排除C项;材料中“对海湾问题的立场”不等于冷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以偏概全,排除D项。10.【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间地带(美苏中间的国家或地区)”,是指不依赖美苏、不受美苏控制,1955年万隆会议之后,中国迎来了与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建交的热潮,有利于中国摆脱美苏的控制,发展“中间地带”的外交战略,故这一变化加强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往来,有利于中国外交环境的改善,故选B项;“一边倒”政策是指中国倒向苏联控制的社会主义阵营,与材料中“中间地带(美苏中间的国家或地区)”的构想不符,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中国先后与17国建交,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孤立中国的政策,排除C项;“求同存异”方针是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的促进大会圆满成功的方针,与材料“1955年万隆会议后,毛泽东重新提出‘中间地带’的外交战略”不符,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据材料“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正在走向终结,而中国或者东方、南方的新兴国家正在崛起”可知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选D项;据材料“走向终结……正在崛起”说明国际秩序正在转型,而不是日趋混乱,排除A项;据材料“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正在走向终结,而中国或者东方、南方的新兴国家正在崛起”反映的是多极化发展,而不是争夺霸权,排除B项;据材料“中国或者东方、南方的新兴国家正在崛起”可知多种力量兴起,不等于出现地区冲突,更不能说明冲突加剧,排除C项。12.【答案】C【解析】由题干中的“在享受自主的同时又强调群体的意义”、“极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又主张世界文化的‘美国化’”、“国内也充斥着多元化的少数族裔诉求和冲突”等信息可得,美国文化具有自相矛盾的特征,故选C项;A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美国社会仍然作为一个整体有序的存在,排除A项;题干中只有“国内也充斥着多元化的少数族裔诉求和冲突”能够体现出种族主义问题,所以B以偏概全,排除B项;题干提到的是美国自身文化的特性,而不是美国对外政策,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指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贵粟”表明政府重农,不抑商与材料中“商人们竞买爵位”相符,故选C项;“贵粟”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材料中“国家粮储大增”是真繁荣,排除A项;商人只是“凡是向官府缴纳粟米的百姓”的一部分,排除B项;“贵粟”政策导致农民劳动积极性提高,排除D项。14.【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乾隆二十年时崇商买米不过二十余万石,乾隆四十年时已买至三十余万石,清后期,崇明县民间食米大都仰给予安徽等地,这说明崇明县越来越多依赖市场购买粮食,体现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故选D项;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不能说明农业生产衰退,排除A项;农产品的商品化与农家副业的地位无关,排除B项;清朝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且材料内容与政府经济政策无关,排除C项。15.【答案】A【解析】据表格信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至1867年,最富有者的财富占据了国民收入的40%,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反映出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故选A项;民众生活状况日益恶化属于表象,不属于本质,排除B项;贫富分化属于表象,不属于本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当时的经济思想,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从材料“世界新旧大陆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与外贸增多,白银出现跨洲际流动,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涉及的是经济作物、外贸、白银、世界市场等经济名词,结合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推动了新航路开辟,欧洲出现商业革命、世界市场雏形等新的经济现象,故材料现象的根源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故选C项;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的表现是欧洲对外贸易的商品数量和种类增加,对贸易的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材料中的现象是商业革命的表现,与问题“该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不符,排除A项;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是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材料时间“16世纪”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仅体现了白银在洲际的流动,还体现了经济作物、外贸和世界市场等经济名词,故白银成为西欧社会上层的追求不是材料现象的根源,排除D项。17.【答案】A【解析】由材料“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设电报局并请修铁道”、“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了造船厂、电报局、学堂等,有利于国防近代化,故选A项;材料只提及洋务派的部分活动,不能说明是近代化的开端,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洋务运动涉及不同的领域,排除C项;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提出“实业救国”的思潮,排除D项。18.【答案】D【解析】据材料“‘重工’逐渐从‘重商’的话语体系中摆脱出来”可知,19世纪末工业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棉铁主义”说明重工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些推动了清末民初的工业化建设,故选D项;A项“根本变化”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否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程度有关,材料中的转变与此无关,排除B项;国民经济的结构比例指的是各个产业之间的轻重比例,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C项。19.【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国家计划委员会名称的变化,以及把“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体现出我国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令性计划色彩逐渐减弱,指导性的规划特点明显,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以宏观调控为主,取代计划指令,故选A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但体现不出材料中国家机构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变化特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名称和指导经济发展的“计划”变为“规划”,没有涉及经济结构的调整,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国家机构和指导经济发展的名称的变化,没有涉及对外开放,排除D项。20.【答案】D【解析】据材料“1964年,国家计委提出‘三五计划’初步设想:第一,大力发展农业,基本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第二,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尖端技术;第三,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可知三五计划试图协调农业同以国防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是党积极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的成果,故选D项;60年代国民经济进行经济调整,注重协调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60年代经济调整是巩固经济建设的成果而不是否定,排除B项;60年代经济体制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21.【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从20世纪初无锡部分乡村秀才的人生境遇简表中可以看出,这些人一般以新学考中生员,然后在大中小新式学堂教书,而蒋标在民国时以经商为主;张时良成为市学务委员、董事;俞家振担任议员、科长等职务,这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的剧变影响了这些秀才的人生境遇,职业选择更加多元化,并非传统社会中只要通过科举考试就成为官僚阶层的一员,故选B项;材料反映这些乡村秀才的人生境遇,与科举考试选拔什么样人才无关,排除A项;科举考试废除后,科举士子职业选择更加多元化,并非失去生计,排除C项;材料反映乡村秀才的职业发展,与地方政权民主建设无关,排除D项。22.【答案】A【解析】据材料“天下兴亡,匹妇有责”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后女性地位得到重视,传统男尊女卑的观念向男女平等转变,故选A项;新青年的说法源于陈独秀领导的开始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此时尚早,排除B项;《民立报》重视女性社会作用的文章难以反映女子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的现实情况,排除C项;《民立报》的文章非政府法令,排除D项。23.【答案】D【解析】“提出企业与政府合作”的法案被废除说明反对国家干预,自由主义影响深刻,故选D项;最高法院的裁定是正常的履职行为,该法是国会通过的,体现对立法权的制约,排除A项;企业与政府合作出现裂痕是对现象的概括,不符合“反映”,排除B项;该法案被废除跟美国即将走出危机无关,排除C项。24.【答案】D【解析】由材料“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几乎所有行业都低迷,但好莱坞的电影却乘势腾飞”可知经济危机蔓延,人们为了缓解精神压力步入影院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的心态,故选D项;经济危机期间购买能力降低,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政府的扶持,排除B项;经济危机期间经济萧条,排除C项。25.【答案】C【解析】由材料“新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宽松显而易见,但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使用权,并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外贸、重工业和运输业”可知新经济政策加强对土地使用权和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这些举措有利于苏俄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方式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故选C项;高度集中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不是根本调整,并未改变社会主义的属性,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只是利用商品和市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并不是全面恢复资本主义市场模式,排除D项。26.【答案】A【解析】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满足国防的需要与材料“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相符,故选A项;国际机遇,与材料中“资本主义包围面前”不符,排除B项;“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材料强调的是抵制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侵略而非经济危机,排除C项;材料“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是强调工业化的资金来源,排除D项。27.【答案】D【解析】由材料“习近平主席先后同柬埔寨首相、蒙古国总统会谈会见,同俄罗斯等外国领导人通,向韩国等国家的领导人致电慰问,分享防疫、抗疫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可知中国与国际社会携手抗疫,用实际行动支持国际抗疫,说明我国积极应对重大卫生突发事件,展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故选D项;材料并未提及中国的防疫措施,不能体现出中共的疫情防控水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应对疫情而非发展外交关系,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出中共的医疗改革成就,排除C项。28.【答案】C【解析】据材料“美国对日本采取强制自愿出口限制……等综合性手段打压日本产品出口,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可知,美国这些做法带有强权色彩,目的是保护本国利益,是以贸易手段维护经济和政治霸权,故选C项;这些做法违背了正当贸易原则,并非必要举措,排除A项;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B项;据材料“强制”“打压”等词可知,这些做法并非是公平的国际规则的体现,排除D项。29.【答案】C【解析】由材料“宋代书法艺术尚意,向内收敛,消极沉静,理性,行书大兴,以闲适为主调,意趣兼备”可知宋代书法艺术相较于唐代书法,更加内敛和理性,这是受到宋代理学思想,强化道德修养的影响,故选C项;政局变动频繁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宋代书法追求理性,不能体现出书法艺术的成熟,排除B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艺术家更进一步表达个性,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30.【答案】B【解析】据材料“无论是庶民还是圣人都有同样的心,但是他们都在私欲前止步,毫不怀疑圣人的权威性。而16世纪后半期的思想家李贽却把圣人的权威看作是问题”,可知王阳明强调要控制私欲,李贽则强调正当的私欲,这是由于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两者从不同的角度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而提出的主张,故选B项;王阳明不提倡个性解放,排除A项;王阳明和李贽都没有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排除C项;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中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排除D项。31.【答案】C【解析】据材料“学者和艺术家可以接近的不仅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有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后者曾促进了物理学和数学研究”可知文艺复兴即促进了思想解放又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兴起,故选C项;据所学文艺复兴的主要题材依然是宗教,排除A项;据所学文艺复兴的本质是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展开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追思怀古只是形式而非原则,排除B项;据所学理性社会是启蒙运动的追求,排除D项。32.【答案】C【解析】北宋时期社会贫富差距大,人民生活困苦,阶级矛盾尖锐,而文人推崇杜甫的诗,理由是“认为其诗寄托着深痛沉郁、忧国忧民的意志,蕴含着义理和法度”,实际上是借以表达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感慨和反思,故此推动杜甫地位的提高,故选C项;从材料可知文人推崇杜甫的理由是杜甫的诗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的特点,没有涉及其他文学艺术的代表,不能体现出文学艺术繁荣,排除A项;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以后,与材料“北宋中期”时间不符,排除B项;崇文抑武风气会推动文人地位的提高,但与材料中北宋文人“认为其诗寄托着深痛沉郁、忧国忧民的意志,蕴含着义理和法度”而推崇杜甫诗作的内容不符,排除D项。33.【答案】A【解析】据材料“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可知近代自然科学影响了近代思想,故选A项;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只反映了部分材料信息即“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排除B项;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材料没有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明了近代自然科学对部分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不能扩大为对启蒙运动的作用,排除D项。34.【答案】C【解析】文中“科技革命使得自基督教兴起后的每件事情都相形见绌”体现了科技在社会转型方面的巨大作用,故选C项;文中没有强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局限性,排除A项;文中没有体现中世纪的基督教蕴含现代精神,排除B项;文中体现了科技的作用但没有体现否定神学体系,排除D项。35.【答案】A【解析】据材料“严复号称是国内最懂西学之人,归国之后,官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却一直要为一个举人的名义,在福建和京师两地奔波,参加考试。直到科举被废,也没有考上”,可知严复虽然最懂西学,但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说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近代化历程艰难,故选A项;材料“严复号称是国内最懂西学之人”“直到科举被废,也没有考上”只能说明考试内容不合理,不能充分证明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排除B项;材料强调严复重视科举考试,并不是西学与中学的差异,排除C项;严复参加科举考试的原因不是因为教习职位低,而是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排除D项。36.【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1922年,梁启超指出,在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孔子、易卜生、屈原同时存在,虽然不知道这种心理流动的方向和结果是什么,但由静而动的变化,就是进步,这说明梁启超认为当时的中国是文化多元并存,故选C项;梁启超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思想文化现状,但并未定性为进步或反动,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多种思想文化的并存,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排除B项;多种思想文化的并存发展体现了进化,但并非进化成为时代共识,排除D项。37.【答案】B【解析】墨子的“兼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梁启超和孙中山将之与社会正义、平等、进步和教会所讲的“博爱”联系起来,这是赋予传统文化以近代的时代内涵,故选B项;梁启超和孙中山将墨子的“兼爱”与社会正义、平等、进步和教会所讲的“博爱”联系起来,不是为了复兴传统道德文化,而是要宣传改良和革命思想的需要,排除A项;题干中提到的社会正义、平等、进步和教会所讲的“博爱”不属于治国理念,排除C项;梁启超和孙中山是为了宣传其制度变革的需要而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以借鉴的东西,来减少宣传的阻力,二人不都主张托古改制,也不都主张革命,排除D项。38.【答案】C【解析】①“伸民权”、“设议院”是19世纪末维新派在维新变法时期提出的口号;②师夷长技,最早是鸦片战争之后林则徐、魏源提出的,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也采用了师夷长技的口号;③文学革命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④创立民国是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按阶段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④③,选择C项符合题意。39.【答案】B【解析】据材料“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选国民代表一员,以组织代表会,参预中央政事”反映孙中山主张国民享有选罢官员、参与中央政事的权利,说明孙中山坚持实现民众的政治权利,故选B项;“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得选国民代表一员,以组织代表会,参预中央政事。”体现代议制民主和直接民主相结合,排除A项;三权分立指中央最高权力一分为三,通常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制衡,排除C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材料强调的是民权而非民生,排除D项。40.【答案】C【解析】据材料“真的民主政治,必会把政权分配到人民全体……对于一切拥护少数人私利或一阶级利益,眼中没有全社会幸福的政党,永远不忍加入”可知当时知识分子反思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故选C项;材料中“不拿有无财产做标准”没有否定财产私有的合理性,排除A项;材料“眼中没有全社会幸福的政党,永远不忍加入”可知谈论是否加入政党,而不是推行政党政治,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民主政治,排除D项。二、材料阅读41.【答案】(1)特点:①联邦体制,集权中央;②三权分立,互相制衡;③宪法至上,人民主权;④通过修正案,加以完善。(3分,任意三点可得满分)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反对封建专制,主张民主共和;倡导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国家契约论,人民主权论。(3分,答出3点即可)(2)变化:从延续明朝六部内阁制,保留传统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后来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军机处。(1分)不同之处:①性质不同:美国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分)中国是封建主义政治制度。(1分)②政体不同: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立法、司法和行政权相互制衡;(2分)中国是君主专制制度,军机处为皇帝决策的执行机构。(2分)【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使邦联一举变成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第一次把联邦制……变成了现实”可知,联邦体制,集权中央;据材料一“第一次把……分权制、制衡制……变成了现实”并结合所学美国共和制确立的知识可知,三权分立,互相制衡;据材料一“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应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授权缔结或所应缔结的条约,均应为国家的最高法律”“第一次把……人民主权……变成了现实”可知,宪法至上,人民主权;据所学美国共和制确立的相关知识可知,美国国会此后对1787年宪法进行过多次修正,因此其特点还包括通过修正案、加以完善。第二小问思想,据材料一“第一次把……启蒙思想家的抽象理论变成了现实”并结合所学启蒙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