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4 文言句式-人教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1页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4 文言句式-人教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2页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4 文言句式-人教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3页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4 文言句式-人教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4页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4 文言句式-人教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对点练24文言句式(时间:35分钟分值: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下宗周 宗:宗庙,社稷B.登彼西山兮 彼:那C.不知其非矣 非:错误D.我安适归矣 安:哪里A[A项,宗:归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②项王按剑而跽曰B.①扶而去之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①以暴易暴兮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D.①遂饿死于首阳山 ②暂得于己A[A项,均为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不译。B项,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动词,到……去。C项,介词,拿,用;介词,因为。D项,介词,在;介词,引出对象。]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左右欲兵之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B.王无罪岁C.燕赵之收藏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B[B项和例句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例句“兵”译为“杀死,杀掉”,B项,“罪”译为“怪罪”。其他三项均为动词活用作名词,分别译为“恩惠”“收藏的财宝”“到达的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5分)译文:(2)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5分)译文:[答案](1)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2)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道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参考译文】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齐不肯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并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向东进兵去讨伐商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战马的缰绳谏诤说:“父亲死了不去安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想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道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殷商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道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他们)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词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野菜。以暴臣取代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的。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哎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他们)饿死在首阳山。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李承之,字奉世,性严重,有忠节。从兄柬之将仕以官,辞不受,而中进士第,调明州司法参军。郡守任情骫法,人莫敢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守怒曰:“曹掾敢如是邪?”承之曰:“事始至,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守惮其言。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召见。神宗语执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详,非他人所及也。”改京官。察访陕西,时郡县昧于奉法,敛羡余过制。承之曰:“是岂朝廷意邪?”悉裁正其数。迁集贤殿修撰,擢宝文阁待制,为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枢密都承旨,出知延州,入权三司使。蔡确治相州狱,多引朝士,皆望风自折服。承之为帝言其险诐之状,帝意始悟,趣使诘竟。迁龙图阁直学士,恳辞,乞授兄肃之,曰:“臣少鞠于兄,且兄为待制十年矣。”帝曰:“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选自《宋史·李承之传》,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当循三尺之法矣 循:遵循B.时郡县昧于奉法 昧:违背C.臣少鞠于兄 鞠:抚育D.蔡确治相州狱,多引朝士 引:避开D[D项,引:牵连。]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eq\b\lc\{(\a\vs4\al\co1(①从兄柬之将仕以官,②蒙辞以军中多务))B.eq\b\lc\{(\a\vs4\al\co1(①悉裁正其数,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eq\b\lc\{(\a\vs4\al\co1(①承之为帝言其险诐之状,②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D.eq\b\lc\{(\a\vs4\al\co1(①臣少鞠于兄,②虽才高于世))A[A项,①②皆为介词,用。B项,①代词,那些;②代词,自己。C项,①介词,向;②动词,是。D项,①介词,表被动,被;②介词,比。]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A.群贤毕至B.而其见愈奇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D.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C项和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例句“下”译为“安排”,C项,“樵”译为“砍柴”。A项,贤:形容词作名词,有德行有才能的人;B项,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D项,雾: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郡守任情骫法,人莫敢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5分)译文:(2)帝曰:“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5分)译文:[答案](1)郡守恣意歪曲法律,没有人敢违逆他,唯独李承之毅然与他竭力争辩。(2)皇帝说:“你们兄弟孝敬友爱,足以勉励(世人改善)风气习俗。肃之也应该升职。”于是一起任命了他们(兄弟二人)。【参考译文】李承之,字奉世,性情严谨稳重,有忠贞的气节。堂兄李柬之将要给他官做,他推辞不接受,而是考中进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郡守恣意歪曲法律,没有人敢违逆他,唯独李承之毅然与他竭力争辩。郡守发怒说:“属官敢这样吗?”李承之说:“事情刚开始,您好自为之就算了,既然已经安排给司法部门,那就应当遵循法律了。”郡守忌惮他的话。熙宁初年,被任命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以被皇帝召见。神宗对执政大臣说:“李承之谈论制置司的事情很详尽,不是别人能比得上的。”改任他为京官。察访陕西,当时郡县不遵奉法令,征敛余利超过制度规定。李承之说:“这难道是朝廷的旨意吗?”都裁断改正了那些数额。升任集贤殿修撰,提升为宝文阁待制,担任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枢密都承旨,出京担任延州知州,入朝代理三司使。蔡确处理相州案件,牵连很多朝廷中的官员,他们听到风声都自动屈服。李承之向皇帝进言蔡确险恶邪僻的情况,皇帝的心里才明白,督促使臣去追问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升任龙图阁直学士,他恳切地推辞,请求授给兄长李肃之,说:“我从小就受兄长的抚育,而且兄长担任待制之职已经十年了。”皇帝说:“你们兄弟孝敬友爱,足以勉励(世人改善)风气习俗。肃之也应该升职。”于是一起任命了他们(兄弟二人)。[教师备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湛曰:“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兄子济往省湛 省:探望B.意甚爱之 意:意思,含意C.然力薄不堪苦 堪:忍受,承受D.谷食十数日 食:喂养B[B项,意:心中。]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 ②弃甲曳兵而走B.①因共谈《易》,剖析入微 ②蒙故业,因遗策C.①步骤不异于济 ②乃设九宾礼于廷D.①其俊识天才乃尔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D项,均为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是、就是。A项,连词,表因果;连词,表修饰。B项,副词,于是;动词,因袭、沿袭。C项,介词,表对象,和;介词,在。]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A.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会盟而谋弱秦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D.稍稍宾客其父C[C项和例句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句中“异”译为“认为……奇异”,C项,“小”译为“认为……小”。A、B两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愚笨”“使……削弱”。D项为名词的意动用法,译为“把……当作宾客”。]★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5分)译文:(2)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5分)译文:[答案](1)(王济)对王湛说:“叔叔拿这个干什么呢?略微看过一点没有?”(2)现在在车道上直行,怎么能区分马的胜负呢?只有在靠近蚂蚁洞口的小土堆旁(比试才行)啊。【参考译文】王湛,字处冲,是太原人。隐藏着自己的品行和才能,没有人知道他,即使是兄弟宗族也认为他是个傻子,只有父亲王昶对他另眼相看。王昶死后,他在坟墓旁边结庐居住,哥哥的儿子王济前往探望叔叔王湛,看见床头有《周易》一书,对王湛说:“叔叔拿这个干什么呢?略微看过一点没有?”王湛笑着说:“身体不好的时候,偶尔看一下罢了。今天应该和你说说了。”于是共同谈论《周易》,剖析得十分深微,(巧妙的言辞、奇特的理趣)是王济所没有听说过的,王济感叹其深刻而难以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