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十 小说阅读专项练 群文阅读 红色革命小说(二)(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高三语文试题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十 小说阅读专项练 群文阅读 红色革命小说(二)(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高三语文试题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十 小说阅读专项练 群文阅读 红色革命小说(二)(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高三语文试题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十 小说阅读专项练 群文阅读 红色革命小说(二)(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高三语文试题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十 小说阅读专项练 群文阅读 红色革命小说(二)(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高三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阅读专项练·群文阅读·红色革命小说(二)一、(2019·日照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罗霄山徐向林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激烈巷战。村民们都躲到了罗霄山上,一双双惊恐、焦虑的眼睛,将目光投向山脚下的田野和村庄。罗霄山海拔并不高,山势呈环状绵延,恰好将山村环揽在怀中。这也导致小山村的偏远和交通不便,但也正因为罗霄山的拱卫,当大山外面的世界硝烟四起时,小山村的村民们仍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清贫,却也安宁。两天前,一支在淮海战役中被击溃的国民党残军,慌不择路地窜进了罗霄山下的小山村。他们还没来得及喘气,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某部独立营就追击而至,将山村团团围住,他们的战斗目标是歼灭这支残军。国民党残军退无可退,他们是国民党军嫡系部队,没人敢提投降二字,他们只得困兽犹斗、拼死相抗。双方的短兵相接打得很艰苦,丁营长预计三个小时结束的歼灭战,结果打了五个小时还是没打下来。负责正面主攻的二连长老于急红了眼,他请示丁营长:“咱们用迫击炮轰他娘的。”丁营长在前沿阵地举着望远镜,朝村里看了一会儿,口气坚定地说:“不许开炮,绝不能毁了老乡的房子!”“那咋办?”老于不断摩拳擦掌,劲儿却没地方使。“村子西面有个开阔地,咱们开个口子,放他们出来,再伺机歼灭。”丁营长说。口子一开,占据村子的国民党残军蜂拥而出,争先恐后地往开阔地带跑。他们刚出村子,二连长老于就率部堵住了村口,封住了残军的退路。战斗再度打响。残军被前后夹击,双方都明白,暴露在开阔地上的这支残军,已成了刀俎下的鱼肉,被歼灭是迟早的事。然而,战端刚开,村里突然窜出了六头山羊,估计是受了枪炮的惊吓,从隐藏地跑了出来,它们一头扎进了剑拔弩张的战场,光打圈,并不往远处跑。子弹是不长眼睛的,如果继续打下去,这六头山羊将一个活口也不会剩下。山羊窜出来后,丁营长立即下令停火。他亲自拿着扩音喇叭,对国民党残军喊话:“为了老乡们的山羊,我们可以放你们一马,你们自己选个方向逃跑。谁要是开枪打死或打伤一头山羊,我对你们绝不会手软,要你们以血偿血!”残军的几个军官经过一番商量,他们提出了条件:往罗霄山上跑。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跑出了罗霄山,解放军仍会对他们穷追猛打,而跑进山林茂密的罗霄山,兴许还有一条活路。丁营长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老于不甘心地说:“让他们逃上山,几乎就没有歼灭的可能了。”但丁营长没理会他,他命令已下,就不能再更改。国民党残军开始往山上跑,但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刚爬到半山腰的国民党残军,竟然纷纷掉了头,又往山下跑。到了山脚下,他们向解放军举起了白旗,正式投降。原来,村民们用石头在半山腰上封堵了上山的路。有人想攀爬过去,村民们居高临下,举起石头朝他们猛砸。领着国民党残军投降的,是一个团长。他长叹了一口气,对丁营长说:“没想到你们这么得民心,在这个偏远的穷山村,村民们都支持你们。”丁营长心里明白,这个山村,过去从来没有红色部队进驻过,村民们的选择,完全是自发性的。若干年后,罗霄山下的这座村落,成了远近闻名的山羊养殖致富村,村里盖起了许多小别墅,连城里人都经常开车过来度假。这一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进了村史纪念室,他在罗霄山解放战役的展板前久久伫立。讲解员告诉他:“当年,是解放军保住了小山村,也是解放军,保全了村里仅有的六头种羊,现在的山羊,都是当年种羊的后代。”听完讲解,老人嘴角露出了微笑,这微笑,是他在给几十年前的自己点赞。那时的他,做出了一个正确的抉择。因为,他就是当年率部投降的那个团长。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二段写村民们都躲到了罗霄山上,这为后文村民们封堵上山的路并用石头猛砸败逃的国民党残军埋下伏笔。B.“预计三个小时结束的歼灭战,结果打了五个小时还是没打下来”,是因为这支国民党残军战斗力强、拼死相抗。C.小说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塑造了解放军丁营长、于连长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让人觉得真实可敬。D.罗霄山下的这座村落成为远近闻名的山羊养殖致富村,巧妙地呼应了前文战斗过程中解放军保护六头山羊这一情节。【解析】选B。B项,“是因为这支国民党残军战斗力强、拼死相抗”错误,由文章“丁营长在前沿阵地举着望远镜,朝村里看了一会儿,口气坚定地说:‘不许开炮,绝不能毁了老乡的房子!’”可知,是解放军不想毁老百姓的房子。2.小说写战斗过程跌宕起伏,请简要概括其跌宕之处。(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丁营长在前沿阵地举着望远镜,朝村里看了一会儿,口气坚定地说:‘不许开炮,绝不能毁了老乡的房子!’”可知,包围了村庄中的国民党残军,却不能开炮。由“然而,战端刚开,村里突然窜出了六头山羊,估计是受了枪炮的惊吓,从隐藏地跑了出来,它们一头扎进了剑拔弩张的战场,光打圈,并不往远处跑”可知,将残军放至开阔地歼灭,却出现了羊。由“原来,村民们用石头在半山腰上封堵了上山的路。有人想攀爬过去,村民们居高临下,举起石头朝他们猛砸”可知,残军逃至罗霄山,却遭到村民猛砸,只得回到山脚下投降。答案:①包围了村庄中的国民党残军,却不能开炮。②将残军放至开阔地歼灭,却出现了羊。③残军逃至罗霄山,却遭到村民猛砸,只得回到山脚下投降。(每点2分)3.小说结尾写白发苍苍的老人参观村史纪念室,这一情节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本题时,要看前面的情节(包括标题)是否有伏笔暗示、结尾对主题的拓展与深化、情节突转造成的艺术效果、结尾对人物形象的丰富、结尾提供给读者的想象空间等角度进行分析。“当年,是解放军保住了小山村,也是解放军,保全了村里仅有的六头种羊,现在的山羊,都是当年种羊的后代”等句可体现文章“爱护百姓、热爱和平”的主旨。“听完讲解,老人嘴角露出了微笑,这微笑,是他在给几十年前的自己点赞”,此句可知白发老人成为村民致富的见证者,丰富了小说内容,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那时的他,做出了一个正确的抉择。因为,他就是当年率部投降的那个团长”,此句可看出老人就是当年率部投降的团长,造成了情节突转的艺术效果。答案:不多余。①白发老人成为村民致富的见证者,丰富了小说内容,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②点出老人就是当年率部投降的那个团长,情节安排巧妙,颇具匠心。③升华了爱护百姓、热爱和平这一主旨。(每点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 彭大刷子张爱国彭大刷子本名彭敬贤。在九潭镇,说一个人有本事,就说他“有一把刷子”。彭大刷子确实很有“刷子”。那年夏天,九潭镇遭受大涝。入冬,人们纷纷逃荒。彭大刷子却把一家老小安顿在家里,自己光着两手去了百里外的省城太原。十天后,彭大刷子挑着两袋粮食回来了,半袋留家里,其他的送给镇上逃不了的老弱病残。有人问他怎么弄来的,彭大刷子胸脯一拍:“你们只管吃,我自有刷子!”于是,“彭大刷子”在九潭镇叫开了。彭大刷子在太原城用的什么“刷子”?进城那天,彭大刷子碰上一个玩把戏的,就跟着看了一下午。次日一早,彭大刷子竟然堂而皇之地开起了自己的把戏场子,什么滚刀山、下火海、口吐火蛇,一个个玩得溜儿熟。彭大刷子又人高马大,国字脸棱角分明,说话字正腔圆,有磁性,有感染力。太原城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每天追着看,还不断拿钱砸他。就这样,彭大刷子每每在太原城玩上几天把戏,就往九潭镇送一回粮食,再回城接着玩。一天,彭大刷子正玩着把戏,一伙土匪骑着马闯过来。彭大刷子都跑了几丈开外,却见一个骨瘦如柴的小男孩傻站在原地,于是他一个飞身迎上,抱着小男孩从马蹄间滚了出来。彭大刷子把小男孩送回家——哪里是家?就是街角一个临时搭建的小窝棚,棚里还有一个老人。彭大刷子一问,老人是东北人,日本人占领了东北,他一家八口一路逃向关内,到了太原就剩下了爷孙俩。彭大刷子丢下一把钱要走,老人却拉住他:“恩人救命之恩,老汉陨首难报。若不嫌弃,老汉愿以祖传手艺相赠……”一听说手艺是制刷子,彭大刷子哈哈大笑:“老人家,九潭镇都叫我彭大刷子,若有幸承教,在下则名副其实也。”同样半天工夫,彭大刷子就把破竹、制板、造型、磨光、钻孔、选鬃毛、栽毛固根、剪平修齐等一整套制刷手艺,掌握得门儿清。灾害过后,彭大刷子回家开起了九潭镇第一家制刷作坊。彭大刷子的刷子,刷毛是上等猪鬃,不断裂,不变形;毛根蘸了松树脂,不松动,不脱落。彭大刷子还将黑白淡红、淡黄的猪鬃搭配起来,在刷面上点缀出双喜聚宝盆、花鸟虫鱼等各式图案。彭大刷子的刷子,不仅是日用品,还是艺术品。九潭镇的人都买疯了。日本人围攻九潭镇那天,一名中国守军副官找到彭大刷子,要买一千把刷子。彭大刷子问要这么多做什么。副官说,他们发现每次战斗前,用刷子将战马的毛刷几遍,战马就精神抖擞,战力大增。彭大刷子胸膛一拍,向副官保证三天内一把刷子不少。副官问多少钱。彭大刷子立马变了脸,擂着胸膛:“兄弟们在前线拿命与鬼子干,如果要钱,我彭敬贤还是中国人吗?还是人吗?”副官热泪盈眶,给彭大刷子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三天制一千把刷子,彭大刷子完成不了,就发动全镇的人,手把手地教。老婆有点想不开:“我们家好不容易有了这门手艺,一旦镇上的人都会了,我们以后吃什么?”“我就不说国难当头大家与小家的话了,单说将来,等我们把日本人撵进大海,九潭镇人人制刷,家家卖刷,将是一番何等景象?”彭大刷子静静地看着远方,“等天下太平,我彭大刷子要让我九潭镇成为刷子镇,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来我九潭镇买刷子。”三天后,当彭大刷子将一千二百把刷面上呈“中国必胜”的刷子送去时,中国守军全体将士整齐列队,向他敬礼。不久后,虽然九潭镇军民誓死抵抗,但九潭镇还是沦陷了。鬼子们也不知哪里得来的消息,要彭大刷子先制一百把“大日本皇军”的刷子给他们试试。彭大刷子摁了摁胸口,点了头。九潭镇的人不干了,骂彭大刷子“日本狗”“狗汉奸”,连老婆孩子也骂他。彭大刷子不吭声,连夜上了一趟山,回家后把自己关进作坊里,制刷子。几天后,当日本兵看到二三百把精美的“大日本皇军”刷子时,拍着彭大刷子的肩膀,哈哈大笑。然而第二天,日本兵就端着枪嗷嗷大叫地冲进彭大刷子家——那些“大日本皇军”的刷子在马身上才刷了几下,就掉了色,成了“大呆王”。不仅如此,刷毛上还不知道被彭大刷子用了什么,凡是被刷过的马,皮肤红肿瘙痒,溃破流脓,焦躁不安,毫无战斗力。令日本兵恨得牙痒痒的是,彭大刷子已带着一家人上了五台山,参加了游击队。如今,彭大刷子彭敬贤已去世三十年,九潭镇也早已成了他当年梦想的刷子镇,九潭镇依然传颂着他的故事,并且把一切坏人叫作“大呆王”。(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彭大刷子”和“彭敬贤”——绰号和本名为开头,两者反差鲜明,目的是表现主人公既粗犷豪放又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格的特征。B.水涝、土匪、逃向关内、日本人围攻九潭镇等细节构建了小说的时间框架,营造了一个内忧外患的乱世氛围,为主人公的英雄形象提供了时代背景。C.小说结尾看似与主要情节无关,但照应了文中“我彭大刷子要让我九潭镇成为刷子镇”,同时也说明彭大刷子的精神长存于家乡,深化了小说的主旨。D.小说语言既有口语化倾向,如“门儿清”“把日本人撵进大海”“嗷嗷大叫”等,也有一定的古典色彩,如“陨首难报”“若有幸承教,在下则名副其实也”。【解析】选C。C项,“小说结尾看似与主要情节无关”错误,结尾有“九潭镇依然传颂着他的故事,并且把一切坏人叫作‘大呆王’”,其实是点出了主要情节的后续,不能说与主要情节无关。5.小说塑造彭大刷子这一形象时多处使用对比,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题干明确说明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使用了对比,考生就要抓住小说中体现对比的地方,如彭大刷子和乡亲的对比,他与妻子的对比,乡亲对他的态度和他自己的做法的对比等,每一处对比都要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点。答案:①家乡人们纷纷逃荒与彭大刷子将一家老小留在家里,自己去百里外的太原找粮食回来救济老弱病残的乡亲形成对比,体现彭大刷子有魄力,重乡情;②彭大刷子为完成一千把刷子的任务将自己的技艺传给全镇的人,与妻子认为这样做会抢走自己的饭碗形成对比,表现了彭大刷子的无私与爱国精神;③乡邻亲人对彭大刷子的指责怒骂和彭大刷子的默不作声、闭门制刷形成对比,体现了他隐忍负重、深沉睿智的性格。(每点2分)6.有人说,该小说在文学上具有鲜明的传奇色彩,请你先说说“传奇”在文学上的特点,再具体说明这个特点在该小说中的具体表现。(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