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临床化学)-试卷13_第1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临床化学)-试卷13_第2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临床化学)-试卷13_第3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临床化学)-试卷13_第4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临床化学)-试卷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化学)-试卷13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31,分数:62.00)

l.Lichtuitz首先采用“phljpszjhx”作为教科书名公开出版是哪一年

(分数:2.00)

A.1915年

B.1918年V

C.1901年

D.1931年

E.1941年

解析:解析:1918年,Lichtuitz首先出版了《phljpszjhx》专著。

2.关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叙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分数:2.00)

A.研究人体生理的基础学科V

B.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边缘学科

C.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时生理生化过程的一门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D.分析机体健康时体液或组织样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一门医学技术学科

E.分析疾病时体液或组织样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一门医学技术学科

解析:解析:临床生物化学是以化学和医学为主要基础的边缘性应用学科,也是检验医学中一个独立的主

干学科。

3.临床生化检验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分数:2.00)

A.揭示疾病基本原因和机制

B.诊断特异性疾病

C.为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筛选试验

D.监测疾病的病情及辅助评价治疗效果

E.以上都正确V

解析:解析:ABCD都正确。

4.phijpszjhx检验发展的特点

(分数:2.00)

A.自动化

B.试剂的多样化

C.方法学的标准化

D.床边检验的兴起

E.以上都正确V

解析:解析:phijpszjhx检验发展的特点在技术方面达到了自动化,试剂的多样化,方法学的标准化;

在内容方面有床边检验的兴起和分子生物的应用等。

5.phijpszjhx的基本作用是

(分数:2.00)

A.阐述有关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

B.阐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C.开发应用phijpszjhx检验方法和技术

D.对检验结果及其临床意义做出评价V

E.以上都正确

解析:解析:Phijpszjhx的基本作用是阐述有关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化变

化;开发应用phijpszjhx的检验方法和技术,对检验结果及其临床意义做出评价。

6.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

(分数:2.00)

A.是最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J

B.可分为HbMa,HbAlb,HbMc,HbAJd

C.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

D.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常规监测指标

E.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解析:解析: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是较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

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常规监测指标,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更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

是糖化终末产物。

7.糖酵解的脱氢反应步骤是

(分数:2.00)

A.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B.3-磷酸甘油醛一磷酸二羟丙酮

C.3-磷酸甘油醛一1,3二磷酸甘油酸V

D.1,3二磷酸甘油酸f3-磷酸甘油酸

E.3-磷酸甘油酸一2-磷酸甘油酸

解析:解析: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和NAD'的还原,由3—磷酸甘油醛脱氧酶催化,生成1,3二磷酸甘

油酸,产生一个高能磷酸键,同时生成NADH用于丙酮酸的还原。

8.肝脏能利用下列多种由葡萄糖转化来的物质,除外

(分数:2.00)

A.甘油

B.乳酪

C.核糖

D.酮体V

E.脂肪酸

解析:解析;肝脏有合成酮体的酶系,所以是体内合成酮体的唯一器官,但肝脏不能利用酮体。

9.下列代谢过程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是

(分数:2.00)

A.肝糖原分解

B.肌糖原分解V

C.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

D.糖异生作用

E.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解析:解析:糖异生的关键酶之一为葡萄糖-6-磷酸酶,而肌肉缺乏此酶而不能将肌糖原异生为葡萄糖。

10.WHO推荐的OGTY试验给受试者口服的葡萄糖量是

(分数:2.00)

A.75mg

B.150mg

C.75gJ

D.100g

E.150g

解析:解析:在进行OGTT试验时,WHO推荐的给受试者口服的葡萄糖量是无水葡萄糖75g。

11.下列描述为2型糖尿病的特征的是

(分数:2.00)

A.胰岛素释放试验为低水平

B.空腹胰岛素可正常、稍低或稍高,服糖后呈延迟释放J

C.空腹血糖降低,血浆胰岛素/血糖比值大于0.4

I).每天胰岛素分泌总量40〜50u

E.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解析:解析:2型糖尿病的特征为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胰岛素抵抗。

12.糖酵解过程中催化Imol六碳糖裂解为2mol三碳糖第步反应的酶是

(分数:2.00)

A.磷酸己糖异构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醛缩酶V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烯醇化酶

解析:解析: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果糖.6.磷酸;磷酸果糖激酶催化6-磷酸果糖

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催化1,6-果糖二磷酸分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

甘油醛),而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在磷酸丙糖异构酶的催化作用下相互转化:烯醇化酶催化2-磷

酸甘油脱水生成具有高能磷酸键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3.胰岛素的作用不包括

(分数:2.00)

A.促进糖的氧化

B.促进糖变脂肪

C.抑制糖异生

D.抑制血糖进入肌肉、脂肪组织细胞内J

E.促进肝葡萄糖激酶的活性

解析:解析:促进糖进入肌、脂肪组织细胞内,而使血液中的糖浓度下降是胰岛素的作用。

14.血糖测定时最佳的抗凝剂为

(分数:2.00)

A.枸檬酸钠

B.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C.肝素

D.草酸钠

E.草酸钾.氟化钠V

解析:解析:用于血糖测定最佳抗凝剂为草酸钾-氟化钠,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可以防止血糖被分解,另

一方面又不干扰试验。枸檬酸钠适用范围:止血学检验、血沉、输血保养液;草酸钠适用范围:止血学检

验;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适用范围:血细胞分析;肝素适用范围:标本为全血的检验项目和多种生化项

目,但不能抑制标本中糖代谢。

15.胰岛细胞瘤时血中出现

(分数:2.00)

A.C肽水平降低

B.C肽水平升高4

C.C肽水平正常

D.胰岛素原水平降低

E.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解析:解析:胰岛细胞瘤时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C肽水平升高。

16.糖酵解过程的终产物是

(分数:2.00)

A.丙酮酸

B.葡萄糖

C.果糖

D.乳糖

E.乳酸V

解析:解析:葡萄糖酵解最终生成的产物是乳酸,最终仍需在有氧状态下彻底氧化为水及二氧化碳.

17.不经糖异生途径可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

(分数:2.00)

A.甘油

B.丙酮酸

C.乳酸

D.乙酰CoA7

E.生糖氨基酸

解析:解析:乳酸、甘油、丙酮酸等三碳化合物以及生糖氨基酸均是可以进行糖异生的非糖物质,乙酰

CoA只能进入三竣酸循环分解,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

18.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时,易发生溶血性贫血的生化机制是

(分数:2.00)

A.磷酸戊糖途径被抑制,导致磷酸戊糖缺乏

B.缺乏NADPH使红细胞GSH减少J

C.GT5-PD进入糖无氧分解途径,生成丙酮酸和乳酸

D.G-6-PD转变成G-1-P合成糖原

E.缺乏NADPH使红细胞GSH增加

解析:解析: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时,红细胞无氧糖醉解障碍,导致NADPH缺乏,从而使维持胞膜功

能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而易导致溶血。

19.糖酵解过程中NADH的代谢去路为

(分数:2.00)

A.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J

B.经。-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C.经苹果酸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D.2-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

E.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合成1,6-双磷酸果糖

解析:解析:B、C、D、E均不是糖酵解过程。

20.糖异生过程中代替糖酵解中的己糖激酶催化相反的生化反应的酶是

(分数:2.00)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段激酶

B.果糖二磷酸酶

C.丙酮酸竣化醵

D.葡萄糖-6磷酸酶V

E.磷酸化酶

解析:

21.下列胰岛素对糖化代谢影响的论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促进糖的异生V

B.促进糖变为脂肪

C.丙酮酸竣化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磷酸化酶

解析:解析:促进糖的异生是指非糖物质转化为糖,血糖浓度升高,所以是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错误论

述。

22.1分子葡萄糖无氧酵解时净生成儿分子三磷酸腺甘(ATP)

(分数:2.00)

A.1

B.2V

C.3

D.4

E.5

解析:解析:1分子的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可净生成2个分子三磷酸腺甘(ATP),此过程全部在胞浆中完

成。

23.饥饿一天时血糖的主要来源途径是

(分数:2.00)

A.肠道吸收

B.肝糖原分解

C.肌糖原分解

D.肾小管重吸收

E.糖异生J

解析:解析:饱食状况下,肝储存糖原。空腹状态下,肝糖原分解释放出血糖。饥饿时,肝糖原几乎被耗

竭,糖异生成为肝供应血糖的主要途径。

24.B半乳糖甘酶的底物是

(分数:2.00)

A.邻苯二胺

B.四甲基联苯胺

C.ABTS

D.对硝基苯磷酸酯

E.4.甲基伞形酮-8-D-半乳糖甘V

解析:解析:B半乳糖普酶的常用底物是4-甲基伞形酮-B-D-半乳糖昔,产物为高荧光强度的4-甲基伞形

酮,其敏感性较HRP高30〜50倍,但测量时需用荧光计。

25.以下有可能是健康成人的糖耐量试验(OG-H)检测结果的是

(分数:2.00)

A.空腹血糖6-7mmol/L

B.口服葡萄糖30-60分钟达坡高峰J

C.葡萄糖峰值>10mmoL/L

D.2小时血糖水平在7-8mmol/L

E.血糖峰值<10mmol/L

解析:解析:正常糖耐量:空腹血糖<6.Immot/L,口服葡萄糖30-60分钟达最高峰,葡萄糖峰值<

11.Immol/L,2小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26.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可用于反映机体血糖平均水平的时间是

(分数:2.00)

A.2〜3周7

B.4〜5周

C.6~7周

D.8〜9周

E.10〜14周

解析:解析:血清蛋白在高血糖情况下同样发生糖基化。由于清蛋白的半衰期为17〜19天,故测定糖化

血清蛋白可反映2〜3周的血糖平均水平。

27.调节糖原合成与分解代谢途径的主要方式是

(分数:2.00)

A.反馈调节

B.负协同调节

C.正协同调节

D.甲基化与去甲基化调节

E.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调节J

解析:解析:糖原合成的关键酶(糖原合成酶)和糖原分解的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酶)在本身磷酸化与去

磷酸化时,活性改变,从而调节糖原的代谢。

28.IV型糖原累积症的生化特征主要是缺少

(分数:2.00)

A.分枝酶V

B.脱枝酶

C.变位酶

D.糖原合成酶

E.糖原磷酸化酶

解析:解析:糖原累积病的每种形式都是由于糖原代谢的一个特异性酶缺陷,而使糖原储存在肝脏或骨骼

肌,最常见的I型糖原累积症就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