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三周语言文字运用 名篇名句默写 文化常识小题基础天天练13_第1页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三周语言文字运用 名篇名句默写 文化常识小题基础天天练13_第2页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三周语言文字运用 名篇名句默写 文化常识小题基础天天练13_第3页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三周语言文字运用 名篇名句默写 文化常识小题基础天天练1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题基础天天练13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儿时的我脑子里是有①的:水生桥,桥生水;无桥之水和无水之桥,皆为残疾。二者,天然即②,仿佛唇齿,仿佛伴侣。也可以说,水是桥的魂曲,桥是水的情书。这③的姻缘,不仅是我稚时的天真,也是几千年的风物常态。《说文》云:桥,水梁也。一句话奠定了桥和水的组合关系。先人搭桥,最早以木,故落“乔”音。山涧遇一独木,即显示此处并非④。桥是不脱水的,一定要以水为床,一定要娶水才行。这部爱情,这门婚事,又是怎么散伙的呢?桥之背叛,还是水的嫌弃?我想,更多还是水的早逝吧。许多古老的桥仍在,以碑的名义,曝晒于滩壁。而水已遥远,像传说,像呜咽的风。桥,不再波粼荡漾,不再烟笼袅袅,不再青苔漉染,不再垂柳映月。剩下的,是皴裂的沧桑,是枯石的寂寞,是风化的煎熬,更是鳏寡孤独。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定势耳鬓厮磨天造地设空谷足音B.定式耳鬓厮磨天造地设人迹罕至C.定势水乳交融琴瑟和谐空谷足音D.定式水乳交融琴瑟和谐人迹罕至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地上涨,这一现象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①?研究发现,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②。纳木错地处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气温升高后,特别是冬季气温加快上升,冻土开始融化。这些融化的水也会注入地势较低的纳木错湖中,造成湖水水位上涨。通常情况下,③。然而,研究表明,在水位上涨的那几年,纳木错地区的湖水的蒸发量相比之前反而减少了。归根结底,这种情况是气候变化导致的。因此,关注气候,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意义非常重大。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答:5.请用四个关键词提取这段话的主要信息。答: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的《观沧海》中,与“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意思相近的诗句是:“,。”(2)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句子,由此联想到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是:“,。”(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认为“财富获取要符合礼义原则,否则对自己没有丝毫好处”的句子是:“,。”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2)屈原《离骚》中的“,”两句表现了诗人坚持高洁志行不怕千难万险,九死无悔的忠贞情怀。(3)荀子在《劝学》中以螃蟹作为反例,它虽有六跪和二螯,然“,”来阐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两句,通过女主人公的自我表白,写出了她嫁给氓后,一天到晚劳苦活儿都干不完的辛劳。(2)《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进言,宫中府中都是一体的,“”,不应该有什么不同;“”,使内外刑赏之法不同。(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两句,再现了当年刘裕收复中原、大举北伐的恢弘气势。三、文化常识9.下列对重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指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祓除不祥,祈福消灾。B.“靡有朝矣”(《氓》)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朝”字含义不同。C.阴阳,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汉阳”等。D.“性行淑均”(《出师表》)与“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两句中的“行”字含义不同。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中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B.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C.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始于秦,完善于汉,东汉以后刺史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D.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司”即“主管”“管理”。1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除,指任命官职,如“授”“拜”也是指任命官职。B.弱冠,指男子20岁,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C.丁内艰,是古代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D.至顺,是元文宗的年号,帝王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元贞”“延祐”“仁宗”“至正”。小题基础天天练131.B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处,“定势”,确定的发展态势。“定式”,长期形成的固定的方式或格式。此处语境是指儿时的我脑子里是有长期形成的固定的方式的,所以应该用词语“定式”。②处,“耳鬓厮磨”,两人的耳朵和鬓发互相接触,形容亲密相处(多指小儿女)。“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结合后面“仿佛唇齿,仿佛伴侣”可知,此处形容亲密相处,所以应该用成语“耳鬓厮磨”。③处,“天造地设”,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琴瑟和谐”,比喻融洽的感情(多用于夫妇)。此处形容“姻缘”,应该用成语“天造地设”。④处,“人迹罕至”,指荒凉偏僻,少有人到的地方。“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此处语境是指此处并非是少有人到的地方,所以应该用成语“人迹罕至”。2.答案:剩下的,是枯石的寂寞,是风化的煎熬,是皴裂的沧桑,犹如鳏夫寡娘。3.答案: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桥”和“水”的关系比喻成“爱情”“婚事”,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美妙的关系。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追问无水之桥的原因时,用“背叛”“嫌弃”将“桥”和“水”人格化,很形象地让人联想爱情、婚姻破灭的责任方,很有表现力。③比喻加拟人修辞的运用,与上下文所用手法一致,语言风格一以贯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这部爱情,这门婚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桥”和“水”的关系比喻成“爱情”“婚事”,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美妙的关系。“又是怎么散伙的呢?桥之背叛,还是水的嫌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追问无水之桥的原因时,用“背叛”“嫌弃”将“桥”和“水”人格化,很有表现力。结合上文“桥是不脱水的,一定要以水为床,一定要娶水才行”和下文“我想,更多还是水的早逝吧”可知,比喻加拟人修辞的运用,与上下文所用手法一致,语言风格一以贯之。4.答案:①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②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③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水体蒸发量加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根据“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地上涨,这一现象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填入一个询问原因的问句,即“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②处,根据“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后文讲“造成湖水水位上涨”,此处需要填入冰川融化后水的去向,即“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③处,根据“然而,研究表明,在水位上涨的那几年,纳木错地区的湖水的蒸发量相比之前反而减少了”,此处需要填入的是“通常情况下”的情况,根据后面转折的内容“纳木错地区的湖水的蒸发量相比之前反而减少了”分析,此处填入通常情况下,水蒸发的相关信息,即“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水体蒸发量加大”。(注意字数限制)5.答案:纳木错湖水上涨、冰川融化、冻土融化、蒸发减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根据“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地上涨,这一现象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分析,主要讲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地上涨这一现象,压缩为“纳木错湖水上涨”。根据“研究发现,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分析,主要讲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压缩为“冰川融化”。根据“纳木错地处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气温升高后,特别是冬季气温加快上升,冻土开始融化”分析,主要讲气温升高,冻土开始融化,压缩为“冻土融化”。根据“然而,研究表明,在水位上涨的那几年,纳木错地区的湖水的蒸发量相比之前反而减少了”分析,纳木错地区的湖水的蒸发量相比之前减少了,压缩为“蒸发减少”。6.答案:(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7.答案:(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8.答案:(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陟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