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二单元教案_第1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二单元教案_第2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二单元教案_第3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二单元教案_第4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二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心小学导学案☆

年级六⑷学科数学单元全册

课题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

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本册教材的结构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

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它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

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

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学习内容

本册实验教材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

分析

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

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经过前面五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学会了整数、小数的加减乘

除。分数的加减法。在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解决问题、统计、数学广角等领域都已涉足。

学情分析

但少数学生对于计算还不熟练,抽象力发展滞后,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尚有困难,缺

乏综合分析能力。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

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

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

学习目标

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

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

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难点: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

学习重难点

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分数乘、除法、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解决问题。

五、圆12课时

一、分数乘12课时

1、圆的认识2课时左右

二、位置与方向(二)3课时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三、分数除法11课时

3、圆的面积5课时左右

1、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4、扇形1课时左右

学习时数2、分数除法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整理与复习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左右

四、比4课时

六、百分数(一)9课时

七、扇形统计图2课时

八、数学广角一数与形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中心小学导学案☆

年级六学科数学章(组)一

学习内容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

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

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

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

单元内容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与整数、小数的计

分析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

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同时也不再呈

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

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

供更多的空间。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如,分数乘法计算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内容,

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区别。但它的学习与整数乘法和分数的意义、

性质有紧密联系。分数乘法就是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导入分数乘整数,再扩展到分数乘分数。

单元学情

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也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运用多

分析

媒体手段,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分数乘法计算。同时

注意在练习中安排应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或学生身边的问题,体会计算是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

些简便计算。

3.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

学习目标

系。

4.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开展探索、讨论与交流,理解计算算理,归

纳计算法则,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5.让学生在解决相关的问题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难点: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

乘法。

学习时数12课时

备课分工

课题主备人

分数乘以整数

分数乘以分数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解决问题

☆中心小学教学案☆

年级六学科数学章(组)

学习内容教材第2页例1练习一1〜3。

学习内容本节课安排了例1和相关练习,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

分析整数的计算法则。

学生已经学会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把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进行牵引,因为整

学情分析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学生对此是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又通过

分数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探究出了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

学习目标些简便计算。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他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展示互动

方法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数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根据题意说出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173333

(2)计算:—1-----1------1-------1-----=

666101010

2、引出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分数乘整数

L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2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9

2

(1)分析演示:题中的:“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意思什么?(每人吃了整

9

个蛋糕的楙2)

2

(2)确定标准量(单位“1”)和比较量。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机,是把整个蛋糕看作标准量(单位

“1”);把每人吃的份数看作比较量。

(3)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

222

(4)根据题意列出加法算式一+—+—

999

观察引导: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2

(5)比较§x3和12X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x3是分数乘整数,12X5是整数乘整数。

9

(6)概括总结:

(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2x3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士2的和学生计算,教师板书:2+2+2。提示:

999

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孕=乌=六(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

993

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99

2

(3)概括总结: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3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9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工2x3是用分数2上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

99

分母不变。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

2

后让学生将-x3按简便方法计算。

9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2)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3)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

四、全课小结。

作业设计一

课本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

分数乘法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y

22-2^-2-^2^2^27^2x362

口3「豆+豆+豆-g9~~9~~3

☆中心小学教学案☆

年级六学科数学章(组)一

学习内容教材第3页例2,做一做。

学习内容本节课安排了例题2和相关练习,是教会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几分之几”就表示“求

分析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们在三年级对''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已经有很坚实的基础,而“一个数乘以几分

学情分析

之几”就是“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一个延伸,以此为铺垫,学生们很容易掌握。

1、通过直观操作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学习目标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

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学习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方法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数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创设情境,探究整数乘分数

1、借助情境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1桶水有12L。3桶共多少L?12桶是多少L?14桶是多少L?

(1)理解题意,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X数量=总量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3桶水共多少L?12X3

12桶是多少L?12X1214桶是多少L?12X14

(3)探究每道算式的意义

12义3表示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

12是一半,12X12表示12L的一半,也就是求12L的12是多少。

12X14表示求12L的14是多少。

发现:一个数乘分数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解决问题。

2、完成做一做

一袋面粉重3kg.已经吃了它的,吃了多少千克?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

3、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塞中,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其中男生做了总数的。一班男生做了多

少件?

(分析:男生做了总数的,是把“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看作单位“1”,把总数15件平均分

成5份。男生做的占其中的3份。)

4、归纳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练习:29X6=12X34=310X4=

观察巡视学生是否先约分再计算。在约分时,是否有学生将分子与分子约分,为什么只能将整数与分

数的分母约分。

6、说一说下题错误的原因是()

X3A、整数与分子约分了

51B、整数与分子相乘了

=X3C、整数与分母相乘了

三、巩固练习,反馈提高

L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这道题是有关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练习。

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在教材上填一填。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

的。

2.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读题充分理解题意,再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3.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3题。

这道题是运用所学的分数乘法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加深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的同时,又

可以巩固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4.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题。

先学生独立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作业设计

练习二第3、4题。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12X3

想: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

12X-

2

想:求12L的一半,就是求12L的,是多少。

2

12X1想:求12L的工是多少。

44

☆中心小学教学案☆

年级六学科数学章(组)

学习内容教材第3—4页例3,做一做1〜3,练习一4〜7。

学习内容本节课安排了例题3和相关练习,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分析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学生们在上节课已经掌握了分数乘以整数的方法,所以学习本节课通过迁移、类推、归

学情分析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

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学习目标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

学习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学习重难点

学习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动

方法

学习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数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生说说下面算+的意义,再计算

1737

WX5=9X5=2X,=25X-=

(2)同学们每小时清理草坪20平方米,照这样计算,;小时清理草坪多少平方米?

二、探索新知

李伯伯家有一块七1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上,种玉米的面积占3士。

255

1.问题一: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提问: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示呢?

(实际上就是求,公顷的工是多少公顷,列示是:1x1,)

2525

(2)探究的计算方法。

25

①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表示一公顷,先画出它的工,表示,公顷。

22

②再涂出,公顷的工。

25

11

/号的亏?公顷

:1;1

1

।I!1

■■41

■1

1

引导理解:求工公顷的工是多少公顷,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

252

③观察交流。

观察手中的长方形纸,想一想,公顷的_1是多少公顷,你是怎么想的?

25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得出:求1公顷的工是多少公顷,就是把工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

252

1公顷平均分成(2X5)份,取其中的1份,Bp-Xl=-=—„板书:1x1==-=—(公顷)

2x52x510252x510

2.问题二: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3

⑴学生独立列出算式:-X-

25

1313

⑵提问:“上X二”等于多少呢?你能用颜色表示上的三吗?

2525

⑶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L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

作业设计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2、练习一4〜7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⑴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11X11,八h、

X(公顷)

252x510

⑵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31x33,八问、

—X——------=一(公顷)

252x510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中心小学教学案☆

年级六学科数学章(组)一

学习内容教材第5页例4,做一做1〜3,练习一8〜13

学习内容本节课安排例题4和相关练习,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掌握

分析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学生们在前几节课对本知识点已经掌握很好,通过本节课再次学习,更加熟练进行分数

学情分析

乘以分数的计算,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

1、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计

算的能力。

学习目标

2、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难点;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学习方式

引导、观察、探究、交流、展示互动

方法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数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算一算

3……22173

—X30^12X—=-x-—x-

535384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1)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匕千米/分。

10

4

2、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工。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45

(1)阅读理解。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组织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得出:

①乌贼的速度是二0千米/分。

10

②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9二千米/分的4一。

1045

(2)列式解答。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949x4362八、

x———(km)

104510x4545025

(3)启发思考。

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

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4)交流讨论。

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

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即:

3、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1)理解题意:a、提取题中已为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速度:乌贼的速度是高9千米/分错误!未指定书签。错误!未指定书签。

时间:30分钟

所求问题: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9

(1)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乘法计算,列式为而X30

(3)学生独立解答,约分:二x3O=乙亭=27(km)

1010

Qg

(4)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板书:—x30=—x30=27(km)

1010

强调:分数和整数相乘,整数可以和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

4、试一试。

94

二x二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约分。)

1045

5、小结。在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一、8--13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94_9x4_36

x—(km)

1045-10x45-45025

949x42

___义___________________(km)

1045-10x45—25

*X3O=27(km)

☆中心小学教学案☆

年级六学科数学章(组)

学习内容分数乘法练习课

学习内容本节专门为分数乘法安排了一个练习课,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分析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学生们已经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学习目标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学习重点: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方法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数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旧知。

(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并回答问题。(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学生回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

乘。)

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做一些和分数乘法有关的练习吧!

二、课堂练习

1、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3题。

777

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的相关练习。每年上升50年就上升50个也就是一二X50;100

100100100

77

年就上升100个一m,也就是——X100.

100100

777

——x50=—(米)一xl00=7(米)

1002100

2、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题。

这道题是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

据是什么.

]33339

(1)-x-=—(吨)(2)-x-=—(吨)

45208432

3、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6题。

这是道改错题。第1个算式错在将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约分,第2个算式错在将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计

算混淆,把约分后的分子与分子相加,分母与分母相加。教学时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哪里?还可

以结合学生平时易犯的错误,让学生纠正。

44x4_16

(错)订正:4x-(错)订正:—x-=—x-=—

77710510525

4、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7题。

这道题是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交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是否可

以进行约分,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3、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

5?

据统计,2011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m,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部。我国人

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分析题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黑,是将“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当成单

位“1”,把“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当作比较量

(2)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求一个数的儿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这个题用

乘法解答。

(3)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想法和结果。

6、出示教材第7面“练习一”第9题到第13题。

这6道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数乘法问题,题目中涉及到许多课多知识,这些练习不仅可以加深

学生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

视野,增长见识。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卷并理解题目,然后再独立解答,最后组织交流汇报。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解决了许多分数乘法的问题,大家有哪些收获?

长江作业练习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练习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展,是将“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当成单位“1”,把“我国人均

耕地面积”当作比较量

☆中心小学教学案☆

年级六学科数学章(组)

学习内容教材第8页例5,做一做,练习二1〜4。

学习内容本节课安排了例题5和相关练习,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

分析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们在五年级已经很好的掌握了约分的方法,并且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也能很熟练地进

学情分析行约分,但都是整数之间的约分,而本节课过渡到小数和分母之间的约分,其实是整数之间

约分的一个延伸,很容易掌握。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难点: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学习方式

引导、观察、归纳、总结

方法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数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面各题。

3〜23154

-x115C21x--x—=-x——

535385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0.43.51.25---

854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士。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

4

长2.4分米。

(1)、提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松鼠欢欢

的身体长2.Idirio

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确定单位“1”,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可知,应把“松鼠欢欢的身体长”

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所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1dm的j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

列式为2.1><彳

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3)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以把士3化成小数。汇报交流

4

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2-lxr^xrl(分米)

小数化成分数:

3

分数化成小数:2.1x-=2.1X0.75=1.575(分米)

4

3、解决问题二。

(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2)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再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

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和分母约分:2.4x23=24x32=1.8(分米)

44

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是后

进行全班交流。(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

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

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

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

再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看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

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教材第8页“做一做”。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分数

(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3

分数化成小数:2.IX-=2.1X0.75=1.575(dm)

4

(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小数和分母约分:2.4x=3=2.4x±3=1.8(分米)

44

☆中心小学教学案☆

年级六学科数学章(组)

学习内容教材第8页例6、例7,做一做1〜2,练习一5〜11。

本节课安排了2个例例题6和例题7,和相关练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懂得分数混合

学习内容

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知道整数乘

分析

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学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学生在四年级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乘法的几种运算定律,在五年级学习小数乘法时,又进

一步加强,所以在观察、迁移、尝试学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学生们自然而然地能把整数

学情分析

乘法的运算定律运用于分数乘法的运算中,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

性。

1、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

算的计算。

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