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先学后教教案(全册)1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先学后教教案(全册)1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先学后教教案(全册)1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先学后教教案(全册)1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先学后教教案(全册)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1相交线

[学习目标]

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

2.会根据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5.1.1相交线(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

2.会根据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2-3练习前的内容.)

①回答“探究”中的问题并填空白;

②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思考对顶角为什么相等.;

③注意例题的解题步骤和格式.;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检测题

四、先学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

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伊下面就比一比,看谁

能正确运用

2.检测题: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

(1)图中有几对对顶角?分别是哪些

(2)NAOD邻补角是_______________-B

(3)如果NA0D=35°,则NBOD、NBOC、/A0建别绘£三少度?

分别让3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做.K°C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这3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更

正)

(二)讨论:

评(1):对顶角找得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对顶角满足的两个条件:①

有一个公共顶点.②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师板书).

评(2):邻补角找得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邻补角满足的两个条件:①

有公共边②一个角的一边是另一角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教师板书).【注意

NAOD邻补角有两个,不要漏。】

评(3):ZBOD求得对吗?引导学生说出:邻补角互补.NBOC、ZAOC求得对

吗?引导学生说出:对顶角相等.再问对顶角为什么相等.引导学生说出:同

角的补角相等.

教师拓展引申:A.

(1)N1的对顶角是----------

CD

B

E

(2)Z1的邻补角是

(三)归纳:1分钟识记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

六、课堂作业

(-)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82

选做题:P97

思考题:P98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5.1.1垂线(1)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直、垂线的概念并会表示两条直线垂直.

2.理解垂线的性质,会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垂线(师板书),我们要达到两个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目标

(-)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直、垂线的概念并会表示两条直线垂直.

2.理解垂线的性质,会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3—P4)

①结合图形理解两条直线相交成多少度是互相垂直,如何表示两条直线垂直.

②回答“探究”中的问题思考过一点如何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能画几条.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检测题.

四、先学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理解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

看谁能正确运用……。

2.检测题:P51、2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自由更正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三名同学的板演,能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

(二):讨论:A

评1:(1)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对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360°4-4=90°.(D

当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90°时,

我们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师板书垂直的概念)B

(2)如何来表示这两条直线垂直?

引导学生回答:AB1.CD垂足为点。或CD_LAB或a_Lb或bla.

评2:

三条垂线画得对吗?如何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引导学生说出(1)落(2)移(3)画

注意事项:(1)垂线是一条直线(2)垂足的位置{a…上b…外(过点P

作线段AB的垂线,其实就是线段AB所在直线的垂线)}(3)画出垂线后,

不要忘记标出垂线的符号。

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多少条?引到学生说出:过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师板书)。(这一点可以在直线上也可以在直线外)。

六、当堂训练

(-)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

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85

选做题:P83、4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5.1.2垂线(2)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线的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2.理解并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5.1.2垂线2,我们要达到两个目标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指导理解垂线的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2理解并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P5-6练习前

①结合“探究”,回答“思考”中的问题.理解垂线的性质2垂线段最短;

②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

③在“思考”中作出垂线段,量出图上距离,根据比例是1:100000计算出水渠

的长度.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理解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

能正确运用。

检测题:

P6练习

补充:(1)点B到直线AD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

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

(2)在线段DA、DB、DC中最短

在线段BA、BE、BD中最短。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这三名同学的板演对吗?能发现错误并能更正的请举手。

二讨论:

评:(1)AB边最长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

①点A可以看作是直线BC外一点,垂线段ACVAB(理由________);

②点B可以看作是直线AC外的一点,垂线段BC<AB即AC边最长(理由

_______).

教师板书: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评补充题:

(1)填的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强调点到直线

的长度一垂线段的长度.

(2)估计问题不大.

师生共同完成“思考题”

1分钟识记知识点

六、当堂训练

必做题:P86;P910

选做题:P1012

七、教学反思

5.L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识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2.会正确地判断两个角之间的位置关系.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师

板书)

二、出示目标

(-)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识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2.会正确地判断两个角之间的位置关系.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出示自学自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6-7练习前).

①结合图形分清哪条直线是截线、被截线,理解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的

概念;

②结合图形回答“云图”中的问题;

③注意P7例题的解题格式和步骤.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

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

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71

分别让2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做.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这2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更

正)

(二)讨论:

评:1.(1)图中的同位角找得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N1和N5分别在被截线a,b的同一方,并且都在截线c的

同侧.

同位角:①被截线的同一方;②截线的同侧.——“F”型(师板书)

让多名学生说N1和N5、N3和N7、N2和N6、N4和和8为什么是同位角?

(2)图中的内错角找得对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N3和N6都在被截线a,b之间,并且都在截线c的两侧.

内错角:①两条被截线之间;②截线两侧.——“Z”型

让多名学生说N3和N6、N4和N5为什么是内错角?

(3)图中找得同旁内角对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N4和N6都在截线a,b之间,并且都在截线c的同侧。

同旁内角:①被截线之间②截线同侧.

让多名学生说为什么N4和N6、N3和N5是同旁内角?

(三)拓展:

提问:Z3的同位角是;内错角是;同旁内角

是o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11(2)

格式:N4和是同位角,它们是直线—和—被直线所截。

5.2.1平行线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理解平行公理及推论.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讲诉: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5.2.1平行线,我们要达到两个学习

目标,请看投影。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学习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理解平行公理及推论.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2T3练习前)

①回答P12“思考”,理解平行的概念,会表示两直线平行,思考在同一平面

内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②回答P13“思考”,理解平行公理及推论.

如有疑问,立即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理解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

看谁能正确运用。

2、检测题:P13练习(三名学生板演)

补充:1.判断正误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一定平行。(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三名同学的板演对吗?能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

手。

(二)讨论:

评1:(1)判断的对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师板书)(强调在同一平面内)

(2)判断的对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教师板

书)(强调在同一平面内)

评13:练习

(1)图画得对吗?(估计问题不大)

经过点P还会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B平行吗?

引导学生说出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

平行。(师板书)强调经过直线外一点,区别于垂线的性质,讨论为什么点不能在

直线上。

(2)图画得对吗?(强调E点的位置)

如果在直线CD上再找一点,过这个点作AB的平行线MN,那么EF喝MN

的位置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

互相平行。即如果EF//AB,MN//ABo

1分钟识记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平行公理及推

论。

六、当堂训练

(一)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基训P125、6

思考题:基训PH1—4

(二)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5.2.2平行线的判定(1)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能正确应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和判定方法2.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5.2.2平行线的判定(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z

1.理解并能正确应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和判定方法2.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3-14)

①回答P13“思考”,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②回答P14“思考”,思考由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如何得到判定方法2的.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谁会正确运用平行线的两个判定方法判定两直线平行.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

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

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151

补充:

2、直线a,b被直线c所截,Zl=72°,N2=108°。说明a〃b的理由?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这三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

2.讨论、归纳

评1:(1)由NCBE=NA可以得到直线AD〃BC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NCBE和NA是直线AD,BC被直线AE所截得到的同位角。利

用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直线AD〃BC(师板书: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由NCBE=NC可以得到直线DC〃BC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NCBE和NC是直线CD,AE被直线BC所截得到的内错角。利

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师板书)

评2:N1和N2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还需要找另一个角及N3。

引导学生说出两种证明方法:

(1)找N1的同位角,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找N1的内错角,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六、当堂训练

(-)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17:4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5.2.2平行线的判定(2)

[学习目标]

1.会用两种方法说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

2.体会一题多解的解题思路.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平行线的判定2(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会用两种方法说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

2.体会一题多解的解题思路.

自学指导

(-)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出示自学自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5)

①会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说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并写出过程;

②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说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并写出过程;

③注意例题的解题格式和步骤,思考还有其他的方法说明b〃c吗?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的运用平行线的3个判定,判断两直线平行。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

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

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16下2

P16上2

(分别让两位同学上堂板演,其余同学在位上做.)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这2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

2.归纳、总结

评1:(1)(2)略

评(下)2:答案正确吗?(估计问题不大)

引导学生说出NABC,NBCD是直线AB、CD被直线CB所截的同旁内角。

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师板书)

评(上)2:引导学生说出3种证明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177P15例(另一种方法证明)

思考题:P175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5.3.1平行线的性质(1)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会区别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L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会区别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出示自学自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9-20的内容.

①按P19“探究”中的要求度量后填空,理解平行线的三个性质;

②填P20“思考”中的空白,并会仿照其格式写出由性质1或性质2推出性质

3的过程;

③注意例题的步骤和格式.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6分钟后,比谁能又快又好的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

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

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21:练习1、2(求N2、Z3,一位同学做,求N4一位同学做,

分别让两位同学上堂板演,其余同学在位上做.)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这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

2.归纳、总结

评1:(1)N2求得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对顶角相等.

(2)N3求得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教

师板书).

(3)要求N4,你有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回答有两种:

①N3+N4=180°,根据的是补角的定义.

②N4=N1=54°,根据的是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③/4=/2=54°,根据的是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教师板书)

评2:(1)问NADE和NB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引导

学生回答:是直线DE和直线BC被直线AB(或直线DB)所截,所以D

E〃BC,利用的是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ZC=ZAED=40°,对吗?为什么?利用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回

答:利用的是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区别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的判定:因为—内错角相等,所以—//—.

同旁内角互补

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的性质:因为—//

所以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六、课堂作业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23:3

选做题:P21:2

补充题:已知N1=N2=7*°,Z3=88°,求N4的度数。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5.3.1平行线的性质(2)

[学习目标]

1.会灵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识记平行线的4个判定和三个性质.

二、学生自学

1、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

2、检测题:P24:8

补充题:已知/B=65°,ZBAC=70°ZDAC=45°求NC的度数。

分别让两位同学上堂板演,其余同学在位上做.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三、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这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

2.归纳、总结

评P24:8(1)用式子表示的正确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运用的是平行线的判

定2

8(2)用式子表示的正确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运用的是平行线的判定1

补充题:NC求的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解思路:

(1)要求NDAC的度数,要利用平行线的性质2,即求AD〃BC

(2)如何求AD〃BC,要利用平行线的性质3,即NDAB+NB=180°(强调学生的解

题步骤)

四、课堂作业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21:2

补充题:已知Nl=N2=70°,Z3=88°,求N4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y

七、教学反思

5.32命题、定理

学习目标

1、理解命题和定理的概念.

2、会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性质、判定、定义,这些命题都

是真命题,那什么是命题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5.3.2命题、定理.本节课的学习

目标是:(请看投影)

二、指导自学

为了顺利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投影: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21-22练习前).

①结合例子理解命题的定义,会把一个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②理解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做出检测题.

三、学生自学

1、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

2、学生练习:检测题P22练习

补充题:

1、下列是命题的是()

①对顶角相等.②答案A是正确的.③若a=b,则a+c=b+c.④画射线

BC.⑤这条边长等于多少?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①同角的补角相等。

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③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④若N1=N2,Z2=Z3,则N1=N3

分别让两位同学上堂板演,其余同学在位上做。

四、更正、讨论、归纳、总结

1、自由更正

请同学们认真看堂上板演的内容,如果有错误或不同解法的请上来更正或补充。

2、讨论、归纳

评讲2(1):命题假设的对吗?为什么?怎样找一个命题的假设?引导学生回答:

“如果”后接的部分是假设(师板书)

(2)命题的题设正确吗?为什么?他没有“如果……那么……”的形式该怎么办

呢?如何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引导学生回答:题设——已知

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来的事项。

评补充题:

1、答案正确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命题的条件是什么?

(1)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2)对某件事做出了判断。

2、“同位角相等“是真命题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画图说明:

五、课堂作业

必做题:P24:11

补充题:

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等角的补角相等。

六、教学反思

5.4平移(1)

[学习目标]

1、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5.4平移(l)o(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过渡语:要达到什么学习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明确学习目标的请举手,好!请大家参照自学指导立即紧张地自学.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27—29例题前)

①思考平移后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图形平移后,对应点的连线有什么关系;

如有疑问,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理解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

看谁自学得好.

2.检测题:P30:1、4、3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这三名同学的板演?能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

(二)讨论:

评4: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由于光线是平行的,这时这个影子可以看做是由这个

图案平移得碰此所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师板书)平移后

什么都没变相同。你能举出一些平移的例子吗?

评1:认为“T”对的请举手?认为“TT”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TT”是由“T”平移后得到(师强调要找最小单位)

认为“N”对的请举手;认为“M”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对吗?(估计问题不大)

评3:三角形ABC平移的对吗?点A、B、C的对应点分别是什么?与线段AM

平行且相等的线段有哪些?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教师板书)。

图中还有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吗?

引导学生回答:平移后4ABC的三条对应边也是平行且相等的。

第二次看书,结合检测题再次看书理解识记平移的性质。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基础训练P241、2、3、4、6、8、9

选做题:基础训练P255、11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5.4.2平移(2)

[学习目标]

L会简单的平移作图.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图形的平移。图形平移后,对应点

的连线平行且相等,那么如何将一个简单的图形进行平移呢?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学习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会简单的平移作图.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29例题)

①注意例题的分析部分.

②根据找点B,的方法,能确定点C'的位置.

③画出AA'B'C.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理解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

看谁能正确运用..

2.检测题:检测题:如图,平移AABC,使点C移动到点C,,画出平移后的三

角形AA'B'C.

.C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这三名同学的板演对吗?能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

(二)讨论:

评:要平移AABC第一步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连接CC'(师板书)(虚线连

接)

第二步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作平行线,师板书问为什么要作平行线呢?引

导学生说出对应点的连线平行.引导学生说出分别过点A、点B作CC'的平行线.

(虚线连接)AA'〃BB,〃CC'(师板书)

第三步干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在直线上截取BB,=AA,,CC,=AA,,为

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平移的特征:对应点的连线相等.AA'=BB,=CC'(师板书)

下一步该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连接A,,B',C'.画图结束后还应注意什

么?引导学生说出要说明哪个三角形是原三角形平移后得到的.(实线连接)

拓展:AA'B,L是aABC平移得到的,平移的方向是,平移的

距离是;当aABC向右平移2cm,则AB边的中点M向右平移了多少cm?

强调:平移是整个图形移动。

六、当堂训练

(-)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1.如果AABC沿着北偏东450方向移动了2cm,D是AB的中点,那么D

沿移动了cm.

2.平移四边形ABCD,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四边形A'B,C'6.

A'

B

D

选做题:P31:7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第五章小结

复习目标:

1.复习基本概念,形成知识体系.

2.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平行线的性质,并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说理.

复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同学们,第五章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我们来做个小结.把书翻到P34,结合

“知识结构图”把概念、定理搞清楚,回答“回顾与思考”中的问题,不会的抓紧

时间翻到前面再看看.

7分钟后,比谁的检测题做得又快又好.

二、指导检测:

复习目标的达到,从认真做检测题开始,下面,请看检测要求.

检测指导

1.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2.把字写端正,步骤写完整;

3.在十五分钟内完成.

预祝大家出色完成任务!

三、学生检测,教师巡视

A:P35:2、6

B:学生检测,教师巡视,搜集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第二次备课.

四、板演、更正答案:

A:分别让三名同学上堂板演,有错误,鼓励其他同学更正.

B:对改(下面,比谁能在2分钟内对改完,不出错)

五、讨论:

1.独立更正:

2.小组讨论:(自己不能独立更正的题,小组解疑)

3.可能出现错误,需要集体讨论:(会了的小组帮助不会的小组解疑,若没有不同

答案的且正确的,肯定答案,不讨论.如果有不同意见的,让同学讨论.)

可能出现错误需讨论的有:

2(1):估计问题不大,只说答案即可.

2(2):有两种解法

方法一:设Nl=x°,则N3=1.5x°,方程x+1.5x=180

列这个方程的根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N1和N3互为邻补角,所

以它们的和是180°.

方法二:设Nl=x°,则N3=(180-x)0

列方程3x=2(180-x)师强调x=72°(X)

列这个方程的根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已知条件2N3=3N1.

评6:(1)NDAB+NB=180°对吗?估计问题不大,注意强调解题的步骤要规范.

(2)AD〃BC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B〃CD吗?对,为什么对?错,为什么错?让学生讨论出由已知条件不

能证明AB〃CD,所以是错误的.

归纳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说一说解

类似题时该注意哪些问题?

六、课堂作业

必做题:

思考题:

七、教学反思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6.1.1有序数对

[学习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

2.会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讲述:同学们,我们去电影院时,手中拿着几排几号的号码牌时,怎样

才能对号入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序数对(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请

看投影)

二、出示目标

(-)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

2.会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出示自学自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39-40练习前)

①结合“思考”和“云图”中的问题,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

②思考有序数对怎样表示固定的位置.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会正确运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位置.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

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

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40:练习.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这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

2.归纳、总结

评:(1)用磁钉描得点能从甲到乙吗?(估计问题不大)

(2)来看这些点:①所有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街.②所有

点的第二个数字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巷.③这些点是用什么来表示的呢?引导

学生说出有序数对.④什么是有序数对呢?引导学生说出: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

数对.(师板书)⑤(2,5)和(5,2)在同一位置吗?引导学生说出:它们表示

不同的两个数,因为顺序不相等.教师强调L顺序2.数对,并画出重点符号.⑥对

于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怎样用有序数对表示它们呢?引导学生说出(a,b).教

师强调:用小括号括起来,中间用逗号隔开.

(3)你还有用其他的有序数对表示从甲到乙处的路线吗?让一个学生摆出磁

钉,另一位同学用有序数对描述从甲到乙的路线.(教师要规范学生的读法)

(4)这样的两个点能表示从甲到乙的路线吗?为什么?(估计问题不大)

你班级座位为例,让学生用有序数对描述位置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P44:1---------------

选做题:<《基训〉>P34-35

七、教学反思

6.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一)

[学习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纵轴、坐标的概念.

2.会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6.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板书).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请看投影)

二、出示目标

(-)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纵轴、坐标的概念.

2.会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出示自学自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40练习下面至P42“思考”)

①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指出横轴、纵轴和原点;

②结合P41图6.1-4,,思考如何找点A的横坐标、纵坐标,如何用有序数对

表示点的坐标;

③填P42页空白,想一想“思考”中的问题.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8分钟后,比谁会正确运用有序数对来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

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

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43:练习1.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这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

2.归纳、总结

评:(1)一起评横坐标写得对不对?若对,为什么?若错,为什么错?让学生讨论

出横坐标如何找,并板书:(横坐标:由该点向X轴做垂线,垂足在X轴上的坐标).

(2)一起评纵坐标写得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纵坐标的找法,并板书:

(纵坐标:由该点向Y轴做垂线,垂足在Y轴上的坐标).

(3)原点。的坐标是什么?给出几个x轴上的点,让学生说坐标,x轴上的点

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给出几个y轴上的点,让学生说出坐标,y轴上的点有什么

特点?

(4)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坐标时,应注意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横坐标在前,

纵坐标在后,用括号括起来,中间用逗号隔开.

(5)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6)指明说,任意点的坐标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P45:3.

选做题:P45:6.

七、教学反思

6.L2平面直角坐标系(2)

[学习目标]

1.会判断点的坐标在哪个象限.

2.能根据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的坐标.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继续来学习6.1.2平面直角坐标系(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学习目标是什么?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会判断点的坐标在哪个象限.

2.能根据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的坐标.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大家按照指定认真自学。

(-)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42“思考”下面至P43练习前)

①思考四个象限中横坐标、纵坐标各有什么特点;

②仿照例中找点A的方法,描出点B、C、D.E的坐标;

③解答P43“探究”中的问题.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6分钟后,比谁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四、先学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

(二)检测

1、过渡语: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会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同学请举手?好,下

面就比一比,看谁能仿照例题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432.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自由更正

请同学们认真看堂上板演的内容,如果有错误或不同解法的请上来更正或补

充。

(-)讨论、归纳

评:1、描点

这些点描的对吗?我们先来看这个点L(-5,-3)

第一步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在x轴上找出表示-5的点,也就是:在x轴上

找出表示横坐标的点(师板书)。

第二步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在y轴上找出表示纵坐标的点(师板书)

第三步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过两个点分别坐x轴、y轴的垂线。

第四步干什么?描点,写坐标。

2、象限

点R在第几象限?这个象限的点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横坐标大于0,纵

坐标大于0.师板书:第一象限(+,+)

同理评出第二、三、四象限、及这些象限点的特点。

第二现象(-,+);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师板书)

点M(4,0)在第几象限?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

限。(师板书)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45:5、7

选做题:P45:4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6.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学习目标]

会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地理位置.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6.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会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地理位置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出示自学自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49—50)

①想一想“思考”中的问题;

②回答P50“云图”中的问题;

③仿照例子用坐标描出其它各点的位置.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6分钟后,比一比,看谁会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四、先学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