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轮复习历史单元检测(五)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_第1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单元检测(五)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_第2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单元检测(五)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_第3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单元检测(五)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_第4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单元检测(五)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五)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如图漫画《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升”,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漫画中的“人民政协”()A.具有人民民主性质B.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C.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D.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解析:选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与材料中“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相符,故A项正确;1949年政协召开只是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错误;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与材料中“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949年不符,故C项错误;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才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故D项错误。2.1949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稿案时,有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共同纲领》,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对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当时()A.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认识B.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C.《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D.中国共产党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解析:选B从材料及所学知识来看,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前途实际上是有清醒认识的,就是建立社会主义,故A项错误;此时,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彻底完成,因此此时来提出实现社会主义为时尚早,故B项正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和效力,故C项错误;右倾是保守思想,而如果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应该是属于“左”倾思想,故D项错误。3.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推知()中共党员民主党派无党派工人农民解放军归国华侨少数民族妇女人数668274284100636030177147比例54.48%22.85%23.16%8.16%5.14%4.89%2.45%14.43%11.99%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性质B.全国人民代表主要是由政协推选产生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解析:选D根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无法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性质,故A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主要是由选举产生,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故C项错误;表中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的广泛性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人民民主原则,故D项正确。4.1954年宪法的文本表述中,条文中尽量没有用“为、时、应、得、其、凡”等字,而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字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没有实际意义,也都去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1954年宪法具有灵活性的特点B.1954年宪法具有严谨的宪法结构C.有利于民众对宪法的理解和拥护D.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解析:选C材料中尽量不用“为、时、应、得、其、凡”等文言字,不能说宪法具有灵活性,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对宪法的用词的评价,并未涉及宪法结构,故B项错误;材料中将“为、时、应、得、其、凡”等字,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主要是便于民众对宪法的理解,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宪法的原则,故D项错误。5.下表为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表,表中的三个时期法制建设的共同点是()时间段制定或修订的主要法律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1982年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0世纪90年代初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合伙企业法、价格法……1997年至今证券法、反垄断法、行政复议法、侵权责任法、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社会保险法……A.完善法律程序 B.突出社会立法C.维护国家统一 D.注重经济立法解析:选D材料表格列举了新时期所通过的法律制度,没有涉及法律程序,故A项错误;从表格内容来看,所制法律内容多,涉及各个方面,无法体现突出社会立法,故B项错误;维护国家统一不是每个时期都要考虑的因素,故C项错误;从表格中的法律名称来看,与经济相关的法律居多,故D项正确。6.学者高建等认为,它的实施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点推进的基础性工程。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来华访问时,在西安现场观看了与之相关的活动并和那里的村民们进行了座谈。“它”指的是()A.基层民主制度B.“一国两制”方针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解析:选A材料中“基础性工程”“社会主义民主”“村民们进行了座谈”说明是1998年实行的基层民主制度,故A项正确;“一国两制”方针主要解决港澳台问题,故B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涉及的是民族问题,故C项错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是基础性工程,故D项错误。7.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我国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1956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D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解析:选D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1956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的标志是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是在1956年,故C项错误;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表明两岸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故D项正确。8.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A.推动了中国外交走向成熟B.促使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的形成C.实现了亚洲国家友好合作D.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缓和解析:选D“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故A项错误;“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的形成”是新时期外交的主要目标,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此次会议为日内瓦会议,故C项错误;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合理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故D项正确。9.从1950年到1951年,新中国不仅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同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四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促成上述外交成就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是()A.“一边倒”意识形态外交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解析:选C“一边倒”指的是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提出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C项正确;“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0.1973年2月,毛泽东会见基辛格时说:“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说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土耳其、欧洲。”这是著名的“一条线”外交战略,其提出的主要背景是()A.苏联成为中美共同对手B.中美已抛弃意识形态分歧C.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D.中美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解析:选A1973年2月,毛泽东提出“一条线”外交战略,材料信息“……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土耳其、欧洲”说明此时中美、中日关系缓和,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重要背景是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成为中美共同对手,故A项正确;虽然中美关系改善了,但是两国意识形态的分歧依然存在,故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美国实力下降但是美国依然是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故C项错误;中美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故D项错误。11.1979年初,邓小平在美访问期间,会见了大多数美国内阁部长、议员、州长、市长,以及企业、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重要人士。对媒体人士也来者不拒,对记者的提问均予以答复。邓小平的这些做法旨在()A.传递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B.表达对美国新闻自由的赞赏C.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D.肯定美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解析:选C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邓小平对美国新闻自由的态度,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时间可知中国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结合材料邓小平访美期间的表现得出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美国现代化建设及邓小平的态度,故D项错误。12.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A.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解析:选D材料中不仅有中国与俄罗斯、欧洲、金砖国家的伙伴关系,还有与美国的新型大国关系,故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不是对材料的全面概括,故A项错误;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表述过于笼统,不能体现出材料中的主旨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中国外交没有体现以联合国为中心,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致力于与美国、俄罗斯、欧洲和金砖国家等重要大国和国际集团构建友好关系,反映出中国努力构建大国之间的稳定均衡关系,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材料二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材料三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6分)(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6分)(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4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阶段特征。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4分)解析:第(1)问,新中国的成立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前提,列举建国初的三大政治制度驳斥这一谬误。第(2)问,据材料二省略号分层,抓住第一、三个省略号之间的内容概括原因;抓住关键词“依法治国”概括政策。第(3)问,材料三反映的是基层民主制度,结合所学归纳其特点。第(4)问,结合所学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中概括特征和认识。答案:(1)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2)原因: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策略:依法治国。(3)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特点:广泛性、直接选举等特点。(4)特征:初建;曲折;发展完善。认识: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民主政治建设依据国情;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等。(言之有理即可)14.一个国家的外交和内政存在着彼此联动、相辅相成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推行这一政策不仅有意识形态的共性,也有实际的考虑: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需要依靠苏联的援助和保护,以防止像布尔什维克革命后发生在西伯利亚的那种西方列强的干预。毛泽东前往苏联寻求一项友好同盟条约。斯大林给予一项军事同盟和3亿美元的贷款,并答应派遣专家帮助中国进行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建设。——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后来的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政策尽管都包含着维护国家主权的目的,但也成为一些周边亚洲国家对新中国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开始建立对中国的包围圈,在中国周边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增加驻军和建立军事同盟,这对新中国构成了长期的威胁。……1951年朝鲜战争局部化的趋势出现后,中国领导人在2月间认为,经济建设成为中国的“中心任务”,经过22个月的准备,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在此形势下,过于突出意识形态的外交政策调整势在必行。——牛军《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历史含义》材料三有学者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中国超越意识形态的外交战线和强化意识形态的内政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回答:(1)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