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分野及其特征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诗文分野及其特征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诗文分野及其特征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诗文分野及其特征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诗文分野及其特征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文分野及其特征诗歌及其特征散文及其特征1/26诗歌常识一、诗歌概念二、诗歌特点三、诗歌分类2/26诗歌与戏剧、散文、小说并列为四大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语言、充沛情感以及丰富现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精神世界。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称为诗,合乐称为歌。一、诗歌概念3/26古体诗(古风)近体诗(格律诗)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按字按句绝句七言律诗五言综合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七律中国古代诗歌4/26现在诗歌概念更为宽泛,除歌曲以外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都属于诗歌范围。5/26二、诗歌特点

1、以丰富感情反应生活。诗是一个“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艺术形式。受篇幅限制和形式约束,诗歌不能像小说、戏剧那样经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应生活,而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抒情诗自不待言,就是叙事诗也离不开感情。无情而叙事,是缺乏艺术感染力。6/26

2、诗是对生活高度集中与概括。小说、戏剧经过塑造人物形象反应生活;散文能够不受篇幅严格限制,自由灵活叙事、抒情、讲道理。诗,尤其是古代近体诗,不但篇幅短小,而且还要受韵律限制,所以,诗人在反应生活时经常选取现实生活中那些最能激起人们(首先是诗人自己)感情自然景物和人、事,进行高度集中与概括,形成饱含着思想感情、极富感染力详细境界(即诗境)。这种境界,往往是高度经典化了。二、诗歌特点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以后啊乡愁是一方矮矮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7/26

3、语言凝炼而富于形象性。诗是用语言向读者想象力提供形象,所以,诗语言必须凝炼而生动。这即使是因诗篇幅短小而不得不如此,不过,更主要是为了在有限篇幅中包含更深广生活内容,从而收到以少胜多,寓万里于尺幅艺术效果。二、诗歌特点8/26

4、富于节奏美与韵律美。诗节奏美与韵律美组成了诗音乐美。没有节奏与韵律,就不成其为诗。诗节奏是适应舞蹈和吟唱需要而形成。人感情起伏、波动和生活节奏张弛决定了诗节奏。所以,诗中轻松、欢快、沉滞、昂扬、舒缓节奏,就是诗人感情改变间接反应。二、诗歌特点9/26三、诗歌分类(形式)

(1)古体诗,包含古诗(唐以前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古风、新乐府。

10/26

(2)近体诗,包含律诗和绝句。(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唐代,民间词大都是反应爱情相思之类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被视为诗余小道。只有重视汲取民歌艺术优点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含有朴素自然格调,洋溢着浓厚生活气息。三、诗歌分类(形式)11/26以脂粉气浓烈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词作则开拓一个新深沉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感染。到了宋代,经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影响,而典雅雕琢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民间格调。而词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三、诗歌分类(形式)12/26词,大致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词,其格调是典雅委婉、曲尽情态;如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三、诗歌分类(形式)13/26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他把词从娱宾遣兴天地里解脱出来,发展成独立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辽阔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情趣来看,像“大江东去”之类豪放派作品更易于接收。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三、诗歌分类(形式)14/26三、诗歌分类(题材)

(1)怀古诗怀古诗普通是思念古代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叹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集中描绘乌衣巷现况;对它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感叹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所以它即使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个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15/26

咏史怀古诗鉴赏首先要搞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咏史怀古诗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它内容特点:表示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感叹,暗含对现实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疾苦,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16/26

(2)咏物诗

咏物诗是经过对独特事物赞赏,来表示自己精神品质或理想。

咏物诗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一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惯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如王安石《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17/26

(3)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如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格调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18/26这类诗抒情上经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经常是白描、衬托。

内容范围:普通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山水田园诗主题有三类: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示自己决不一样流合污高洁品格。19/26

(4)战争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诗,发展到唐代,因为统治者重武轻文,而且战争频繁,加之盛唐那种昂扬奋进时代气氛,于是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20/26

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如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基本主题:建立功业渴望;保家卫国决心;山河沦丧痛苦;久居边关乡愁;塞外生活艰辛和连年征战惨烈;报国无门怨愤和归家无望哀痛。21/26(5)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久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发浓浓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尤其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22/26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艰辛、寂寞以及对故乡、亲人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丈夫思念,表示对战争厌恶或勉励丈夫建功立业情怀;二是表示对出门在外丈夫思念,表示女子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处境怨恨,表示对自由和幸福生活向往。如,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23/26

(6)送别诗

古代因为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尤其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所以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主题。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24/26因各人情况不一样,故送别诗所写详细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重在写离愁别恨,有重在劝勉、勉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