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当代中国对外关系1/36〔课标引领〕1.了解新中国建立早期重大外交活动,了解和平共处五项标准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正当席位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重大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主要影响。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域性国际组织中主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当代化建设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努力。2/36〔主干线索〕建国早期,新中国面对当初阵垒分明、复杂多变国际局势,决定在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遵照三个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清扫洁净屋子再请客”。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标准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20世纪70年代,伴伴随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使得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中美关系缓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正当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等,尤其是中美关系改进,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随即,包含日本在内近30个国家纷纷与台湾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帝国主义孤立中国局面彻底结束了。3/3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适应新形势发展和需要调整战略,主动走出去,主动参加联合国和地域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为维护世界和本国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4/36〔学法提议〕(1)中国外交政策发展演变过程及成就。(2)中国外交政策及成就深受两极格局发展演变影响,在分析时,宜与当初国际关系发展基本趋势联络,以加深学生对中国外交政策及成就了解。5/36第1课新中国早期外交6/367/36本课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取得外交成就。图示:8/361知识梳理2疑难探究3拓展深化4随堂演练5课时作业9/36知识梳理10/36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历史背景(1)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国际:正值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__________阵营和以______为首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2.新中国外交政策一直奉行__________和平外交政策。资本主义苏联独立自主11/363.新中国外交基本方针(1)“另起炉灶”:新中国不认可________政府建立一切旧屈辱外交关系,而要在新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平等外交关系。(2)“一边倒”: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__________阵营一边。国民党社会主义12/36点拨提醒:1.新中国成立早期实施“一边倒”外交方针13/362.“一边倒”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标准(1)“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一边倒”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目标是为了捍卫新中国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国家利益。(3)“清扫洁净屋子再请客”:去除__________在中国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独立和主权。帝国主义14/36思维拓展1: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本质区分?三大外交政策实施有何重大意义?区分:旧中国反动政府实施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人民政府实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意义:三大外交政策宣告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终止,从此我国彻底告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屈辱外交。15/364.新中国早期外交成就(1)举行开国大典次日就同______建立外交关系,随即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家建交。(2)1949年12月,________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乘专列前往莫斯科访问。(3)1950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一行出访苏联。次月,中苏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联毛泽东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6/36二、和平共处五项标准提出1.背景(1)1953年______停战后,国际担心局势趋于缓解。(2)国内即将展开大规模__________,需要和平国际环境。(3)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2.过程(1)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______代表团时首次提出。(2)发展:__________年周恩来,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申明中,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标准。朝鲜经济建设印度195417/363.内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标准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成熟。和平共处基本准则18/36三、走向国际舞台1.日内瓦会议(1)目标:为和平处理朝鲜和__________问题。(2)进程:①召开:__________年4月至7月,中、苏、美、英、法及相关国家出席会议。②转折:在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顿敌对行动提出了六点建设性意见,推进了会议进展。③结果: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________协议》。

印度支那1954日内瓦19/36(3)意义:①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______身份参加主要国际会议。②缓解了______和世界担心局势。大国亚洲20/362.万隆会议(1)背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不停高涨。(2)进程:①召开: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出席会议。②特点:是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国家参加亚非国际会议。③议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__________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④贡献: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___”方针,受到了赞扬和拥护。殖民主义国际问题求同存异21/36思维拓展2:求同存异中“同”、“异”各自表现在哪些方面?(3)结果:经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形成了亚非人民友好合作“__________”。万隆精神22/36疑难探究23/36『史料』材料一中国一百年来外交史是一部屈辱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本质,要有独立精神,……。——周恩来《新中国外交》(1949年11月8日)材料二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给予认可,或修改,或重订。——《共同纲领》主题新中国早期外交方针政策24/36材料三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屋内……等屋内清扫清洁、洁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1949年2月毛泽东与米高扬谈话25/36『思索』(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制订出怎样外交方针?(2)材料二反应是新中国哪一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意义?(3)材料三反应了新中国哪一外交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而提出?26/36『提醒』(1)新中国有必要制订出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在平等基础上发展与各国间关系。(2)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实施“另起炉灶”外交政策。意义:该政策处理是怎样对待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外交,它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地位。(3)政策:反应了新中国成立后“清扫洁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政策。问题:这个政策是处理怎样对待以美国为首资本主义国家外交策略。27/36拓展深化28/3629/36〔对点训练1〕(·湛江)1953年,周恩来总理宣告:“我们相信不一样制度国家能够和平共处……我们愿意同一切愿意维持和平关系国家恢复和建立贸易关系,发展和平经济。”周总剪发表此番言论目标是(

)A.提倡求同存异,以处理国际争端 B.冲破欧美封锁,改进外贸局面C.实施一边倒,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D.寻求盟友,应对中苏关系恶化B30/36【解析】

“求同存异”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孤立,新中国为了改变这种不利情况,所以提出了材料中观点,故B项正确;据材料中“我们相信不一样制度国家能够和平相处”,所以与“一边倒”不符,故C项错误;中苏关系逐步恶化是50年代中后期,故D项错误。31/362.和平共处五项标准特点、意义特点:(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标准既适合用于社会制度相同国家,也适合用于社会制度不一样国家;既适合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合用于发达国家;既适合用于国家间政治关系,也适合用于国家间经济关系。(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标准不是一成不变,它是不停发展,在不一样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一样时代内容,其内涵也伴随时代发展而不停得到充实和丰富。32/36(3)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标准符合当代国际关系中民主精神,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主要政治基础,它提出与利用,是国际关系中一大创举。(4)平等性:强调全部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该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表达了国家间关系应该遵照平等性标准。33/36意义:①和平共处五项标准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②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标准经受住了时间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其一,它提供了相同或不一样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正确指导标准;其二,它指明了和平处理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有效路径;其三,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促进了南北关系改进和发展;其四,它为推进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主要思想基础。34/36〔对点训练2〕(·郑州)习近平在回顾新中国外交成就中某项外交标准时说:“这是国际关系史上重大创举,为推进建立公正合理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新期待,也表达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国际法治精神。”最主要是因为该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