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二部分中考专题提升专题五实验探究题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中考化学第二部分中考专题提升专题五实验探究题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中考化学第二部分中考专题提升专题五实验探究题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中考化学第二部分中考专题提升专题五实验探究题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中考化学第二部分中考专题提升专题五实验探究题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试验探究题第1页一、试验探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价二、试验探究题考查内容1.考查试验探究中提出问题或猜测能力。2.考查设计试验能力。3.考查对科学探究结果解释和语言表示能力。第2页三、试验探究题主要结构1.提出猜测假设:依据试验现象,从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物质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提出假设。2.设计试验方案:依据提出假设,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有效对比试验,验证假设合理性。

3.反思与评价:依据试验操作、装置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评价,能够从节能环境保护、操作方便、安全有效等方面进行分析。四、主要探究类型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探究。2.相关金属活动性探究。3.相关反应物过量造成物质组成改变探究。4.相关物质成份探究。第3页五、试验探究题主要解题方法解科学探究题要过“三关”:(1)审题关:要做到“三看”,即看题中化学过程,看题设条件,看要处理问题,这是解题前提。

(2)分析关:要做到“三想”,即想化学过程所包括化学概念或化学原理,想所给条件与所求问题关系,想有没有隐含条件。

(3)解答关:要做到“五要”,即设计试验进行探究时,原理要正确,试剂要易得,操作要简单,现象要显著,过程要环保。第4页试验探究一相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探究第5页一、氢氧化钠变质水蒸气二氧化碳

1.NaOH要密封保留原因

(1)吸收空气中________而潮解。

(2)吸收空气中__________而变质,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2NaOH===Na2CO3+H2O第6页2.存放不严密NaOH成份稀盐酸(1)没有变质:滴入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无气泡(或无白色沉淀)产生。氢氧化钙(或氯化钙)

(2)部分变质:加入__________溶液,目标是检验并完全除去Na2CO3,过滤,取滤液少许,滴入____________,变红色。

(3)全部变质:加入__________溶液,目标是检验并完全除去Na2CO3,过滤,取滤液少许,滴入____________,不变色。

3.除去NaOH中Na2CO3

杂质

边搅拌边滴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直至________________为止,过滤,得到NaOH溶液。氯化钙酚酞溶液氯化钙酚酞溶液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不再产生沉淀第7页二、氢氧化钙变质CaO水蒸气1.生石灰变质演变过程CaO+H2O===Ca(OH)2

生石灰化学式为________,它露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________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此性质,生石灰可作________)。生成熟石灰又继续与空气中___________反应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生石灰变质后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干燥剂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Ca(OH)2CaCO3第8页2.食品干燥剂CaO变质后成份检验(1)CaO:取少许样品溶于水,假如有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样品中含有CaO。温度升高(或放热、发烫)(2)CaCO3:另取样,直接滴加_______,假如有__________,则样品中含有CaCO3。稀盐酸气泡产生注意:因CaO对检验Ca(OH)2有干扰,普通不检验Ca(OH)2。第9页3.Ca(OH)2

变质情况稀盐酸酚酞溶液(1)是否变质:取样,滴入__________,有气泡产生,证实已变质;无显著现象,证实没有变质。稀盐酸

(2)部分变质:取样,加水溶解,滴入__________,变红色,证实含有Ca(OH)2;另取样,滴入__________,产生气泡,证明含有CaCO3,即部分变质。酚酞溶液稀盐酸

(3)全部变质:取样,加水溶解,滴入__________,不变色,证实不含有Ca(OH)2;另取样,滴入__________,产生气泡,证实含有CaCO3,即全部变质。 注意:因Ca(OH)2

微溶于水,则不溶于水滤渣不一定全部是CaCO3,可能有未溶解Ca(OH)2。第10页氢氧化钠变质探究

解题指导:相关氢氧化钠变责问题,其实就是考查氢氧化钠性质和碳酸钠性质,注意生成碳酸钠也呈碱性,因此,(1)不能用酚酞来证实其是否变质;(2)在证实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时,碳酸钠对是否存在氢氧化钠判断会有干扰。因此,要用过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先除去碳酸钠。第11页

[例1](年淮安)试验室有一瓶长久放置氢氧化钠固体(如图1所表示),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图1图2【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怎样?第12页【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轻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②CaCl2

溶液呈中性。③CaCl2+Na2CO3===CaCO3↓+2NaCl。【提出猜测】猜测Ⅰ:固体未变质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猜测Ⅲ:固体部分变质【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第13页同学小红小美小伍试验操作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

【进行试验】小聪同学取少许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它同学很快给予否定,否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深入得出结论,组内其它三位同学分别取小聪试验后溶液于试管中,进行以下表所表示试验。【试验结论】小红、小美试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于是他们都得出猜测Ⅲ正确。第14页

【反思评价】(1)老师指出,仅凭小红试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测Ⅲ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小美结论推测小伍试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怎样测定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质量分数?【试验原理】经过测定一定质量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体积来计算碳酸钠质量分数。第15页(2)操作中,以下情况不影响测定结果是______(填字母)。

【试验设计】小伍称取一定质量样品,按图2所表示装置进行试验(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水准管高度能够上下调整,量气管是带有刻度仪器)。【反思评价】(1)在试验中,若没有植物油,测定结果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A.试验前试管中有空气B.试验中水准管口有水溢出C.读数时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相平D.试验后生成气体在试管中仍有滞留...第16页

解析:[反思评价](1)检验氢氧化钠时,加入试剂不能引入OH-,不然会对氢氧化钠检验造成干扰,所以仅凭小红试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测Ⅲ正确。(2)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反应,碳酸钠再与盐酸反应,所以依据小美结论推测小伍试验现象是加入一定量盐酸后,才会产生气泡。[反思评价](1)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二氧化碳体积减小,所以若没有植物油,测定结果会偏小。(2)试验原理是生成多少二氧化碳,在搜集装置中就会体现多少二氧化碳,试验前试管中有空气,不会影响试验结果,第17页故A正确;试验中水准管口有水溢出,不会影响搜集二氧化碳多少,故B正确;读数时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相平,会产生气压差,造成二氧化碳体积不准确,故C错误;试验后生成气体在试管中仍有滞留,会影响搜集二氧化碳质量,故D错误。答案:[原因分析]2NaOH+CO2===Na2CO3+H2O

[进行试验]碳酸钠、氢氧化钠都显碱性

[反思评价](1)氢氧化钙引入了OH-,对氢氧化钠检验会造成干扰(2)加入一定量盐酸后,才会产生气泡

[反思评价](1)偏小(2)AB第18页氢氧化钙变质探究

解题指导:氢氧化钙变质题,相比氢氧化钠变质题要轻易得多,原因是生成碳酸钙是难溶物,不会对氢氧化钙存在判断造成干扰。普通只要取两次样品,分别加入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即可判断有没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第19页

[例2]淑平同学在某食品厂生产盒装饼干中,发觉盒内有一小包东西,上面标有“干燥剂”“主要成份是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为了提升自己试验探究能力,淑平决定对这包干燥剂展开探究。

(1)她将这袋干燥剂全部倒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触摸杯壁,感觉有点热。将其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物和滤液。

(2)联络到空气成份和CaO性质,她对白色沉淀物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假设1:是CaO和CaCO3

混合物假设2:是Ca(OH)2

和CaCO3

混合物第20页假设3:只有CaCO3假设4:只有Ca(OH)2其中假设________(填序号)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为了判断其它几个假设合理性,该同学继续进行试验:①取少许沉淀物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此可否定假设________。

②为了得到最终结论,她再取少许沉淀物放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许水振荡,静置后,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说明只有假设________合理。第21页(4)从此,淑平同学明白了:①“请勿食用”是因为该干燥剂吸水后含有________性且________(填“吸”或“放”)热。

②该干燥剂吸水后会变质,变质后物质可能是CaCO3。写出CaO变质生成CaCO3

最终一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空气中水分、氧气等能引发食品变质。普通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方法)等包装方法能够预防或延缓食品变质。第22页

解析:(2)假设1中氧化钙不可能存在,因为在溶液中它会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假设1不正确。(3)①加入盐酸有气泡生成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存在碳酸钙,故假设4

错误。②再取少许沉淀放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少许水振荡、静置后,滴入酚酞溶液显红色,说明形成了氢氧化钙溶液,故沉淀中有未溶解氢氧化钙存在,所以假设3错误。(3)①4②2答案:(2)1CaO+H2O===Ca(OH)2(4)①碱(或腐蚀)

②Ca(OH)2+CO2===CaCO3↓+H2O ③充气(如N2)包装、真空包装(或放干燥剂、脱氧剂等合理答案)第23页试验探究二金属活动性探究第24页一、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1.金属与酸反应(1)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金属,其活动性强于无气泡产生金属。(2)与酸反应放出气泡快金属,其活动性强于放出气泡慢金属。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能把另一个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其活动性强于被置换金属。第25页二、应用设计试验证实:Zn、Fe、Cu三者活动性强弱。1.金属放入酸中锌有大量气泡产生,铁有少许气泡产生,铜没有气泡产生,结论:Zn>Fe>Cu。第26页2.金属放入盐溶液中有以下两种方案,均可证实Zn>Fe>Cu。甲乙

(1)“两金夹一盐”:Zn、FeCl2

溶液、Cu,如上图甲。

(2)“两盐夹一金”:ZnCl2

溶液、Fe、CuCl2

溶液,如上图乙。第27页金属活动性探究

解题指导:关键是对金属与酸、盐反应性质要分别了解和掌握,并知道用酸或盐溶液比较出金属活动性强弱技巧和方法。第28页

[例题](年淮安)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认识金属性质有利于我们更加好地利用金属。

(1)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________性。

(2)小刚经过试验探究得知以下两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Ⅰ.铁和硫酸铜溶液Ⅱ.铝和硫酸亚铁溶液

①Ⅰ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铝、铜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29页

③小刚继续探究某未知金属X与铁、铜活动性强弱关系,设计了以下试验方案并对试验结果进行预测。以下试验方案及预测假如与事实相符,就能够判断出X、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次序有________(填字母)。

A.将X放入CuSO4

溶液中能反应B.B.将X放入CuSO4

溶液中不能反应C.将X放入FeSO4

溶液中能反应D.将X放入FeSO4

溶液中不能反应E.将X放入FeSO4

溶液中不能反应,放入CuSO4

溶液中能反应第30页

解析:(2)②依据小刚同学试验事实:铁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铝和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铝比铁活泼,综合可得Al>Fe>Cu。③A中将X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反应,说明X比铜活泼,但X和铁活泼性无法比较;D中将X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不能反应,说明X没有铁活泼,不过X和铜活泼性无法比较;其余均能够判断出活动性强弱次序。答案:(1)导电②Al>Fe>Cu(2)①Fe+CuSO4===FeSO4+Cu③BCE第31页试验探究三相关反应物过量造成物质组成改变探究第32页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成份判断1.一个金属与两种盐溶液反应

比如:向AgNO3、Cu(NO3)2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铁粉与AgNO3和Cu(NO3)2

都能反应,但根据优先反应原理(远距离先置换),铁粉先与AgNO3

反应,即Fe+2AgNO3===Fe(NO3)2

+2Ag,直至AgNO3

全部消耗再与Cu(NO3)2

反应,即Fe+Cu(NO3)2===Fe(NO3)2+Cu。依据以下数轴讨论:第33页铁质量范围滤渣滤液m(Fe)<am(Fe)=aa<m(Fe)<bm(Fe)=bm(Fe)>bAgAgNO3、Cu(NO3)2、Fe(NO3)2AgCu(NO3)2、Fe(NO3)2Ag、CuCu(NO3)2、Fe(NO3)2Ag、CuFe(NO3)2Ag、Cu、FeFe(NO3)2第34页2.两种金属与一个盐溶液反应

比如:向Cu(NO3)2

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和铁粉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锌粉和铁粉与Cu(NO3)2

都能反应,但依据优先反应原理(远距离先置换),锌粉先与Cu(NO3)2

反应,即Zn+Cu(NO3)2===Zn(NO3)2

+Cu,直至锌粉全部消耗铁粉再与Cu(NO3)2反应,即Fe+Cu(NO3)2===Fe(NO3)2+Cu。依据以下数轴讨论:第35页

3.归纳总结:碰到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判断金属与哪些盐反应,与哪些盐不反应(或哪些金属与盐反应,哪些金属与盐不反应);其次注意反应先后次序,越不活泼金属,越轻易从其盐溶液中被置换出来,即“远距离先置换”;最终利用数轴进行讨论。Cu(NO3)2质量范围滤渣滤液m[Cu(NO3)2]<am[Cu(NO3)2]=aa<m[Cu(NO3)2]<bm[Cu(NO3)2]=bm[Cu(NO3)2]>bZn、Fe、CuZn(NO3)2Fe、CuZn(NO3)2Fe、CuZn(NO3)2、Fe(NO3)2CuZn(NO3)2、Fe(NO3)2CuZn(NO3)2、Fe(NO3)2、Cu(NO3)2第36页

解题指导:(1)成份分析。①一定有成份:可溶性生成物且不再发生化学反应(不需要证实);②可能有成份:过量某一个可溶性反应物。(2)检验。用该物质性质去检验,但所选试剂不能对可能有成份检验造成干扰。第37页置换反应中反应物过量探究

[例1]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

和Cu(NO3)2

混合溶液进行了以下列图所表示试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成份进行了分析和试验探究。【提出问题】溶液A中溶质可能有哪些?第38页【作出猜测】【交流讨论】

不合理猜测是________(填标号),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探究】若猜测①成立,经过以下试验可确定固体B成份,请将下表填写完整。①只有Zn(NO3)2②Zn(NO3)2、AgNO3③Zn(NO3)2、Cu(NO3)2④Zn(NO3)2、AgNO3、Cu(NO3)2第39页试验步骤现象结论取少许固体B,滴加__________有气泡产生固体B成份____________,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金属活动性次序及其利用可知,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Zn应先与AgNO3反应后与Cu(NO3)2反应。因为锌粉量不一样,溶液A中溶质不一样,溶液中溶质可能是:只有Zn(NO3)2;Zn(NO3)2、Cu(NO3)2;Zn(NO3)2、AgNO3、Cu(NO3)2。由以上分析可知,不合理猜测是②。若猜测①成立,说明锌过量或锌恰好完全反应,固体B成份有两种情况,即Ag、Cu、Zn和Ag、Cu,加入稀酸能够确定固体B中是否含有Zn。第40页答案:[交流讨论]②Zn先与AgNO3

反应后与Cu(NO3)2反应,当有AgNO3

剩下时,溶质中一定含有Cu(NO3)2

[试验探究]稀硫酸(或稀盐酸)Ag、Cu、ZnZn+H2SO4===ZnSO4+H2↑第41页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过量探究

[例2](年昆明)在老师指导下,小乐同学探究金属和盐溶液反应时,发觉将钠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为了深入探究,小乐同学将充分反应后混合物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查阅资料】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②MgCl2溶液呈酸性。【分析与思索】小乐同学依据所学知识对产生气体和固体A进行判断。第42页(1)产生气体是________(填序号)。①CO2②H2③Cl2

(2)取A加入过量稀盐酸,A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A化学式是________。

【提出问题】滤液B中溶质成份是什么?猜测一:NaCl猜测二:NaCl、MgCl2猜测三:NaCl、NaOH猜测四:NaCl、MgCl2、NaOH小乐同学认为猜测____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第43页试验操作试验现象试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许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振荡,观察现象溶液____________猜测三不 成立步骤二:取少许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振荡,观察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猜测____ 成立【试验探究】【结论】在金属活动性次序里,钠不能将位于它后面金属从该金属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拓展】将钠与MgCl2

固体隔绝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钠能够从MgCl2

中置换出镁,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4页

解析:[分析与思索](1)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产生气体是氢气。(2)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镁沉淀溶于酸,所以A是Mg(OH)2。[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会与氯化镁反应,所以猜测四不成立;[实验探究]酚酞遇碱变红,由试验结论“猜测三不成立”可知滤液B中不含氢氧化钠,故滴加酚酞无显著现象;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镁沉淀,由试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可知滤液B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故猜测二成立。第45页答案:[分析与思索](1)②(2)Mg(OH)2[提出问题]四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试验探究]无显著现象[拓展]2Na+MgCl2

二2NaCl+Mg第46页试验探究四相关物质成份探究第47页一、溶液成份探究

主要考查金属、酸、碱、盐性质和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关于这部分包括知识点,前面已经有详细介绍,在此不重复列举。二、固体物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或化肥)成份探究主要考查物质物理和化学性质,包含颜色、气味、状态以及与酸、碱、盐等试剂发生反应性质等。第48页三、气体成份探究

这类探究题包括知识点有O2、N2、H2、CO、CO2等这些物质制法及检验,以及它们与氧气、水、碱溶液等反应产生特有现象。如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份探究、酒精和蜡烛等可燃物燃烧后产生气体成份探究、两种物质反应后产生气体成份探究等。四、不明产物成份探究

这类探究题,主要是对于各种物质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要熟悉,并能依据它们性质来检验、判别待测物质,探究所产生物质成份。第49页气体成份探究

解题指导:这类探究题较为复杂,试验产物有固体、液体或气体。主要依据产物性质提出猜测,设计探究方案,判断物质成份。假如要检验或判别成份是不熟悉,那么一般题目中会出现“查阅资料”“已知”主要信息点,此信息点一定要高度重视,它往往会成为解题关键。第50页

[例1](年宾客)某兴趣小组做了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实验后,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与锌粒进行试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为了验证该气体成份,该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得知: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与各种物质反应;SO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被酸性KMnO4溶液吸收。并进行以下试验:第51页(1)试验事实与结论:

①反应进行很快,观察到B处______________,D处无明显现象,证实产生气体是SO2。写出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继续进行一段时间后,D处气体能燃烧,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证实产生气体是H2

,产生该气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思与评价:

小明认为,工业上可用锌粒和浓硫酸反应大量制取硫酸锌溶液。小红认为不宜,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2页

解析:(1)①锌粒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品红溶液褪色;②伴随反应进行,浓硫酸逐步变为稀硫酸,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2)锌粒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是空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所以,为降低空气污染,试验室不宜用锌粒和浓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锌。第53页答案:(1)①品红溶液褪色Zn+2H2SO4(浓)===ZnSO4+SO2↑+2H2O②伴随反应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2)浓硫酸和锌粒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第54页固体物质成份探究

[例2](年泸州)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产物。已知:Na2O和CaO相同,能与水反应。请回答以下问题:第55页(1)按上图连接装置后,首先进行操作是_____________。(2)A装置用于制取CO2,用到玻璃仪器有长颈漏斗、导管和________。(3)试验中以下操作先后次序是________。a.点燃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中钠b.等燃烧终止并冷却后,停顿通CO2c.打开A装置中活塞,通入CO2

(4)D装置中观察到现象有: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和黑色物质。待钠充分燃烧,冷却,将管内生成固态物质移出,加水溶解,过滤得黑色固体和澄清滤液。试验证明:D中排出尾气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第56页①黑色固体在O2中灼烧,全部转化为气体,则黑色固体是________。②对白色固体有以下猜测:a.只有Na2O;b.只有Na2CO3;c.Na2O和Na2CO3

混合物。若猜想a成立,则Na与CO2

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猜测c成立,请设计试验验证产物中存在Na2O:取滤液少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思拓展:你对二氧化碳灭火范围有什么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7页

解析:(3)反应需要排尽装置内空气,再加热D处酒精灯。(4)Na2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若猜测c成立,则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先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除去碳酸钠,再用酚酞检验溶液酸碱性。答案:(1)检验装置气密性(2)试管(3)cab(4)①炭②4Na+CO22Na2O+C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再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5)钠、镁等活泼金属失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第58页

不明产物成份探究

[例3](年徐州)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气反应。甲乙第59页(1)按图甲装好药品、连好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A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