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后感写作方法

一.读后感写作基础知识:1.读后感,顾名思义,先“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2.读是基础:文章首先要读。在读中领悟要义。感是重点,抓准感点,拓宽论证。读后感一定要联络本身以及身边实际。3.读后感基本结构:

叙议联结

1/18一“叙”:概述原文。“叙”并不是把原文照抄一遍,而是在读懂基础上,把原文基本内容或精神实质概括地写出来。例《拔苗助长》“叙”:

古代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禾苗不长,就把禾苗拔高了一些。结果,他拔高禾苗不但没有长高,反而全部枯死了。

2/18二“议”:在叙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一点来议论,提出自己看法或主张。“议”可分两步,第一步可对原文告诉人们东西分析一下。比如《拔苗助长》故事,读后就能够提出问题:苗拔高了,为何都死了呢?因为根扎在土里,才能吸收养料和水分。现在拔起来了,破坏了它生长规律,自然就死了。第二步就将从这个故事得到启示引申到其它事物中去,找到事物发展中一些道理,从而提出全文论点:事物发生发展都有它自然规律,顺应了它,事物就能发达兴旺,违反了它,就会事与愿违、受到处罚。这么议论就透过事物表面现象,抓住了内在事理,经过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议论,原文主题被揭示,读后感受也就深化了。

3/18三“联:联络实际仍以《拔苗助长》为例:想拔苗助长这么好心办坏事,违反规律遭处罚人在现实生活中还少吗?有家长望子成龙,一天到晚,唠唠叨叨,逼着孩子读书,孩子玩一会儿也成了大逆不道,结果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效果很差。个别家长催孩子学习,甚至把孩子打昏了,这些事情不都和拔苗助长人犯了一样错误吗?注意:读后感一定要联络本身以及身边实际。联络实际就要联络社会生活实际,联络人们思想实际,这么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东西来。情真才能打感人;感实才有说服力。假如只是泛泛而谈,空发议论,或者只谈身外之事,自己思想不沾边,这么读后感是难以写深刻。

4/18四“结”:

就是得出正确结论。读后感在议论和联络实际时,实际上也得到了结论,但在文章结尾时,还要归纳一下,重申一下正确结论。这么既使文章完整,又能够使主题突出。《拔苗助长》结尾:总之,“拔苗助长”违反了事物运动发展改变内在规律,必定对事物发展起消极妨碍作用。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愿天下父母亲切莫拔苗助长!5/18叙议6/18联议7/18正反8/18结9/18忠言逆耳利于行

——读《召公谏厉王弭谤》有感

国王暴虐,民“不堪命矣”,于是“谤王”,王不认为鉴,反而“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致使国人敢怒而不敢言,“道路以目”,国王最终落个“三年乃流于彘”下场。这是《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中所讲一个故事。我们不禁要问:假如当初厉王虚心听取召公劝谏,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则何至于落个“流于彘”下场?读罢文章,忆昔想今,深感俗语“忠言逆耳利于行”说得有理。10/18

这不禁又使我想起《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一样是对待大臣劝谏,当年齐威王就善于虚心采纳邹忌提议,让群臣吏民广泛进谏,最终到达“几年之后,虽欲言而无可谏者”——齐国国力强大、社会长治久安良好局面。一个“流于彘”,丢失国家;一个政治修明,国力强盛。对待进谏态度不一样,结局也显著不一样。想当今,我们有些国家干部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眼前片刻之虚荣,面对群众批评或意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自认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是眼里没有群众经典表现,是个人虚荣心在作怪。这种干部到头来,因其眼里没有群众,群众眼里也就没有他;小则害了自己,大则害了集体,害了党,害了国家!11/18

其实,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群众批评或意见,有时表面上看起来会使领导者或决议者丢失脸面,可时间一长,它所带来正面效应是显著。战国时代齐国强大是这么,秦国采取商鞅变法提议终究提升了秦国综合国力是这么,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次因其广泛吸收员工提议、及时摄取当今科技信息而使微软企业快速崛起更是这么。

话说到此,我不禁想说,朋友,听一听身边忠言吧,它会使你拥有群众,拥有事业,更会使你变得高尚,使你头顶天空变得尤其晴朗。

12/18训练一:针对下面一则消息内容作点评,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畅,不超出20个字。(4分)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最近出版《病榻杂记》中称:“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这三顶桂冠指是民间封给他“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称号。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是北京大学终生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教授。尊称其为“大师”,是社会各界对季羡林先生学术成就必定。可是季羡林先生却说:“真正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项背,不过是个杂家。”点评:季羡林身为大师,却谦虚、淡泊,令人敬仰。季羡林学富五车,而为人淡泊,是真正大家。真正大师不但学识渊博,更淡泊名利,谦虚为人。13/18

训练二:某省某高校一名历史专业硕士,日前在该省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求职时,竟当场跪倒在院长面前。一样事情还发生在该省女子大学校长办公室里。两起硕士生下跪事件,引发社会各界热议。请你就硕士下跪求职一事写一个简短新闻评论。(不超出80字)14/18在竞争日益激烈今天,求职确实不是一件轻易事,可不论怎样,尊严总是一个人立身之本。“男儿膝下有黄金啊”,为求职而下跪,丢弃了一个人最起码尊严,实为可耻!

能不能被单位录用凭是个人才能与优点,作为一个高学历学生,竟然用下跪来求职,未免太没志气了。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怎能够出卖自己灵魂来寻求一份职业?

乞丐都有乞丐尊严,不食嗟来之食。堂堂硕士竟然为求一份工作而下跪,他们尊严何在?人格何在?15/18面对当今就业难现实状况,许多高校学生不但没有采取有效方法处理职业问题,反而用下跪来博取他人同情以谋取职业,这不但欺侮了学生形象,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屈膝是莫大耻辱,为了寻求职业竟不顾自己人格尊严,这是高学历人才悲伤,是教育界悲伤,更是我们中国人悲伤!16/18日前,两硕士生为求职而跪倒在领导跟前,这不能不引发我们深思。他们行为将中国几千年来文人清高葬送在本应有黄金膝下,而且他们用自己尊严换来工作行为又有谁会看得起?

人膝盖何其宝贵,怎么能说跪就跪呢?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何须摇尾乞怜?人讲就是骨气,有骨气才能顶天立地。像这种硕士恐怕也只有被社会淘汰份了。17/18

硕士生下跪首先让人感到如今年轻人就业确实困难,压力太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