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十三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1页
中考地理复习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十三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2页
中考地理复习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十三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3页
中考地理复习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十三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4页
中考地理复习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十三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第十三课时中国自然环境第1页第2页考点一中国地形(3年1考)(一)山脉纵横交织第3页第4页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北列A_____山脉,B_____山脉中列C_____山脉,D______

南列E______

东北-西南走向西列F_________,G_____山脉,H_____,I_______中列J_____山脉,K_____山脉东列L_____山脉天山阴山昆仑

秦岭

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巫山雪峰山长白武夷台湾第5页西北-东南走向M_____山脉,N_______山脉南北走向P_____山脉,Q_______弧形山脉R_________山脉,其主峰是___________祁连阿尔泰横断贺兰山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峰第6页作为主要地形区界限山脉第7页第8页(二)地形复杂多样第9页1.地形类型:有高峻①_______,辽阔②_______,广袤③_______,群山环抱④_______,起伏绵延⑤_______。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第10页第11页2.四大高原代号名称所属阶梯形态特征①_________第_____级阶梯地势高峻,_________②___________第_____级阶梯开阔坦荡,_____广布③_________第_____级阶梯沟壑纵横,_____广布④_________第_____级阶梯地形崎岖,_______广布青藏高原一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二草原黄土高原二黄土云贵高原二石灰岩第12页3.四大盆地代号名称所属阶梯形态特征⑤___________第_____级阶梯我国最_____内陆盆地,盆地内_____________沙漠,是我国最大沙漠,沙漠周围有大小不等______⑥___________第_____级阶梯第二大盆地⑦___________第_____级阶梯有“聚宝盆”之称,平均海拔最高⑧_________第_____级阶梯有“紫色盆地”之称,盆地西部_______平原有“天府之国”美称塔里木盆地二大塔克拉玛干绿洲准噶尔盆地二柴达木盆地一四川盆地二成都第13页4.三大平原:⑨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⑪_________________。5.三大丘陵:⑫_________、⑬_________、⑭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面积所占百分比大。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高原合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高原山地第14页山地与山区区分山地,同高原、平原、丘陵、盆地一样,是地球表面五种基当地形之一,其基本特点是海拔较高,在500米以上;顶部较陡,沟谷较深。而山区包含山地、丘陵连同较为崎岖高原。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1/3,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2/3。所以,二者存在包含关系。第15页(三)地势西高东低第16页1.地势三级阶梯阶梯名称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

______米以上_____、_____、_____阶梯界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

_____、______阶梯界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级阶梯多在______米以下_______、______4000高原山地盆地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高原盆地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500平原丘陵第17页讲:明确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界限及地形区分布特点关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是中考题中常见设题“雷区”。考生不但要明确阶梯界限,还要明确每一级阶梯主要地形类型。练:链接考法一T1第18页2.地势特点对我国影响(1)对气候影响:西高东低地势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深入内地,形成_______,有利于_______生产。(2)对交通影响: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_______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联络。(3)对河流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落差很大,_______资源极为丰富。海洋湿润气流降水农业东西水能第19页考点二中国气候(3年1考)(一)气候复杂多样1.气温分布第20页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第21页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第22页(1)冬季:最低气温在黑龙江_______,最高气温在_____省,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_______。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_______—_______—青藏高原东南边缘。(2)夏季:最低气温在___________(地形原因影响),其它大部分地域普遍_______。原因是夏季我国各地太阳高度较高,昼较长,地面得到热量较多;北方太阳高度即使比南方低,但越往北昼越长,所以夏季我国普遍高温。漠河海南很大秦岭

淮河青藏高原高温第23页讲: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方按纬度位置讲,我国气温最低地方应该在东北地域,但我国夏季最低气温却出现在青藏高原。原因在于,青藏高原即使纬度较低,但海拔高,致使夏季气温低。这提醒我们,影响气温分布原因不是唯一。练:链接模拟原创T3第24页2.温度带划分第25页依据各地___________(一年中≥10℃连续期内日平均气温总和)情况,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可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高原气候区。活动积温第26页3.降水分布中国年降水量分布第27页(1)空间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展现出从___________向_________递减规律。(2)时间分布:季节分配不均(_______季节多,_______季节少),年际改变大,轻易引发_____灾害。东南沿海西北内陆

夏秋冬春旱涝第28页4.干湿地域划分第29页(1)划分依据:_________,即一个地域年_________与_________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该地域就湿润;降水量小于蒸发量,该地域就干旱。(2)分布情况:我国东南部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西北部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干湿程度降水量蒸发量湿润区半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第30页(3)特点干湿地域年降水量天然植被湿润区______毫米以上______半湿润区

_________毫米森林草原半干旱区

_________毫米______干旱区______毫米以下荒漠草原、荒漠

800森林400~800200~400草原

200第31页第32页6.主要气候类型第33页我国东部地域为世界上经典_______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A_________气候、B___________气候、C_________气候;我国西北部分布着D___________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E_________气候。另外,我国一些高大山地,气候呈显著_________。季风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温带大陆性高山高原垂直改变第34页7.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有利影响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各种植物和农作物生长,为我国提供了丰富动植物资源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夏季高温,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北界,我国是水稻生长纬度最高国家不利影响季风气候轻易带来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及水旱灾害,影响人们生活和生产第35页(二)季风气候显著1.成因:我国地处亚洲_______,太平洋_______,海陆(热力)差异大。2.影响我国季风东部西岸第36页第37页季风类型风向源地特点冬季风西北风___________和_______一带严寒干燥夏季风东南风_______洋温暖湿润西南风_______洋西伯利亚蒙古太平印度第38页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季风区受_____季风影响显著,降水丰富。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分界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山脉—_____山—

_________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非季风区夏季风极难抵达,降水稀少,整年都比较干旱夏大兴安岭

阴山贺兰巴颜喀拉第39页我国季风区范围我国季风区是指夏季风能够抵达地域。第40页(三)多特殊天气特殊天气时间影响地域天气特征寒潮①_______大部分地域急剧②_______、霜冻、大风、雨雪等梅雨夏初③_________长时间连续降雨台风5~10月,尤以7~8月为多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狂风暴雨沙尘暴④_____北方地域和西北地域大风扬起地面沙尘,使空气变得混浊,能见度低冬六个月降温江淮流域春季第41页(四)多气象灾害1.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_________等。2.洪涝:中国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多发生于中国东部平原地域_______季。3._______: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一个自然灾害。沙尘暴夏、秋干旱第42页考点三中国河流(3年1考)(一)外流区为主1.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分类概念影响水量改变原因河水起源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河流季风和降水大气降水为主内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河流主要是气温高山冰雪融水第43页以下列图所表示第44页2.我国河流水文特征(1)外流河:①分布于东南部外流区;②夏季形成汛期(汛期最长河流是珠江);③汛期径流量占整年径流量60%~80%;④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域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普遍形成枯水期。(2)内流河:①分布于西北内陆;②河流水源不丰富,沿途多沙漠,蒸发和渗漏严重;③多为季节性河流;④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第45页我国面积最大湖泊是青海湖,属咸水湖,位于内流区;我国面积最大淡水湖是鄱阳湖,位于外流区。第46页(二)滚滚长江第47页1.概况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正源是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___________,全长6300多千米,流经①_____、②藏、③_____、④滇、⑤渝、⑥鄂、⑦_____、⑧_____、⑨皖、⑩苏、⑪沪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注入c_____海。各拉丹冬峰青川湘赣

东第48页2.主要支流:A雅砻江、B岷江、C_______江、D乌江、E___江、F_____江、G赣江。3.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4.上游:源头—湖北a_______,下游:b_____—入海口。

嘉陵汉

宜昌湖口第49页5.开发利用(1)“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占全国40%,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二分之一以上;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已建成葛洲坝、龚嘴、二滩等水利工程,最大是三峡水利枢纽。第50页(2)“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含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是工业中心,城市集中,运输需求量大;干流航线和多条铁路线、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与沿海,又联络南北广大地域。第51页(三)滔滔黄河第52页1.概况(1)发源地:黄河发源于A_____________北麓,呈巨大“几”字形,向东流经①_____、②川、③甘、④宁、⑤内蒙古、⑥_____、⑦_____、⑧豫、⑨_____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注入B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2)河段划分源头—_______—_______—入海口。

巴颜喀拉山青晋陕鲁

河口桃花峪第53页(3)水文特征上游:多峡谷、多支流、水量大且清澈。中游:多峡谷、多支流、多泥沙。下游:形成“地上河”,流域面积狭小。(4)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_______高原、_____高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黄土第54页2.黄河开发黄河上游河段峡谷众多,_________丰富,兴建了一系列水电站。水能资源第55页3.黄河忧患与治理河段问题成因治理方法上游气候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有凌汛降水少,过分放牧,植被破坏,宁夏、内蒙古纬度高,解冻迟造林种草,合理放牧,修建水库、水电站,疏通河道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疏松,植被遭破坏,多暴雨退耕还林、还草,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承包管理、修建水利工程第56页河段问题成因治理方法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改道,洪水泛滥;有凌汛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大量泥沙沉积于河道,河床抬高。山东比河南解冻迟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引黄清淤第57页考法一中国地形【考法解读】利用选择题形式,结合山脉走向图,考查中国地形相关考点,是潍坊地理中考中常见考法。第58页(·潍坊中考)读我国四条主要山脉走向图,回答1~2题。第59页1.图中四条山脉中,不属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限是()A.太行山B.天山C.昆仑山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