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第七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页1882年1907年1914年6月

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7月底1916年凡尔登战役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形成三国协约形成

时空观念第2页【中外对比】世界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1.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2.交战双方:“三国同盟”(败)与“三国协约”(胜)3.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4.影响:给人类带来灾难,改变欧洲格局,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1.新文化运动开展2.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帝制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第3页

面对面”过“考点

考点1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识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组员国德国(关键)、奥匈帝国、意大利英国(关键)、法国、俄国(湘潭.26)形成[岳阳.52(1);邵阳.17](1)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结成军事同盟;(2)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1)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2)19,英法协约签署;(3)19,英俄协约签署。三国协约最终形成。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后果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激烈争夺,战争危机日益严重,一场世界性战争如箭在弦。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4页

考点2

第一次世界大战(识记、了解)[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时间:197月底~1911月(历时4年多)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2)直接原因: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和反抗。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6月,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一突发事件对和平组成了严重威胁。(郴州.27;怀化.16)交战双方:同盟国与协约国暴发:19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随即参战,大战暴发。暴发地点:巴尔干半岛(火药桶)主战场:欧洲战场(西、东、南三条战线),以西线和东线为主,西线是关键。第5页重大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19,最为惨烈,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首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日德兰海战。结束:19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性质:一场非正义掠夺战争。影响:(1)几个帝国主义大国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而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2)这次大战摧垮了德国、奥匈帝国、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减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娄底.47)

第6页

(3)推进了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促使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4)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5)使用新式武器:坦克、毒气、远程大炮、空中飞机、海上战舰等,造成了重大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但客观上推动了科技发展。(邵阳.16)启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惨痛代价让我们明白了和平是当前各国人民共同关注大事之一,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心声。(株洲.18)第7页

拓展提升【归纳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影响。(1)政治上,因为民族资本主义深入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深入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展准备了阶级条件,同时,因为战后列强无视中国主权,中国人民反帝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经济上,因为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短暂发展,但伴随大战结束,列强重新加紧了对中国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再次受到压制。(3)思想文化上,科学与民主思想深入在中国传输,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输启迪了人们开创民主革命新道路,对中国民主革命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第8页【拓展设问】怎样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进了世界历史进程?(1)一战大大减弱了帝国主义国家力量,摧垮了俄、德、奥匈等帝国主义国家,即使是战胜英、法等国也被减弱了。(2)一战期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战影响和十月革命推进下,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也出现了高涨局面。(3)一战对军事技术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带动了民用科技发展。第9页

材料研读材料

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域15亿人口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把研制新武器投入战场。飞机、坦克、毒气首次使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