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情境互动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情境互动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情境互动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情境互动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情境互动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一课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1/41请思索:

(1)你知道材料所盛赞“三种东西”是什么吗?(2)解读图文信息,分析中国科技创造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怎样贡献?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三项结果时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和状态,第一个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2/41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创造对世界文明发展贡献。难点:中国四大创造对世界文明发展贡献。重点:中国四大创造及其应用。3/41主题一纸创造

【思索】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而出现了什么重大创造?提醒:材料中木简重而且阅读不便,西汉时期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创造了造纸术。《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4/411.背景(1)在纸创造之前统计信息、书写文字材料①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陶器、青铜器、铁器②布、帛(2)缺点。①书写比较麻烦,而且不易携带、收藏和流传;②书写、携带都方便,不过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5/412.过程:(1)西汉出现植物纤维纸(我国当前发觉最早纸)。(2)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105年)。材料: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名称:蔡侯纸优点:原料易得,造价低廉,质地轻薄,方便携带。6/413.传输:(1)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技术和设备造纸。(2)之后,造纸术传往欧洲。4.影响:造纸术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使信息统计、传输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进步,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7/41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认为此新。

—傅咸《纸赋》【合作探究】蔡侯纸原料主要是什么?结合材料探究蔡侯纸有什么优点?提醒: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特点:原料易得,造价低廉,质地轻薄。8/419/41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材料所述内容认识正确是()A.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

B.毕昇改进后提升了印刷效率C.是书写材料一次革命

D.宋元时期开始向外传输2.利普斯(德)在《事物起源》一书中写道:“中国人……造纸知识伴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开端。”这段材料表明造纸术西传()A.改变了欧洲人阅读方式

B.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兴起C.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D.消除了人们对宗教迷信CC

【对点训练】10/41主题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思索】材料中“针盘”指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提醒:指南针;宋代普遍应用于航海。南宋《梦粱录》记载:“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11/411.方向测定技术进步:(1)战国:“司南”。(2)北宋:《武经总要》中,提到一个指南鱼;《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制作指南针技术。(3)南宋:《事林广记》中,记载木刻指南鱼和指南龟。(4)清代:罗盘。12/41(1)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主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发展意义尤其重大。2.指南针传输: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3.指南针技术应用意义:(2)指南针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就世界范围来说,指南针创造和应用,为哥伦布发觉非洲航行和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确保。13/41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针14/41

提醒:促进了远洋航行,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必要条件。假如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指南针和船尾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大部分梦想。——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合作探究】结合材料探究,指南针对西欧文明有何贡献?15/41《梦粱录》记载:“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书于()A.战国B.汉代C.唐代D.宋代2.《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记载:“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材料所描述这一创造传入欧洲所产生重大影响是()

A.促进了文艺复兴兴起

B.加速了文化进程C.促进了地理大发觉

D.引发了工业革命DC

【对点训练】16/41主题三火药创造和使用

【思索】材料中“创造”指是什么?提醒:火药传入欧洲,推进了欧洲火药武器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铁盔铁甲、几乎是无懈可击骑术、使用长矛、长枪或刀剑——这种贵族对平民所含有优势终于全部都消逝了;而摧毁对人类自由和对他们真正平等最终这道障碍,却是因为最初一眼看去似乎是在威胁着要毁灭整个人类这么一个创造。17/41

1.火药创造历程:(1)实践经验:炼丹制药;冶金实践。(2)知识积累:

①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②《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主要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认识,为火药创造准备了条件。③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18/412.火药应用:(1)唐末至宋初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火炮。(2)北宋时还创造了火箭、火球、火蒺藜。(3)明朝时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3.影响:(1)改变人类作战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2)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主要武器。19/41古人在吟咏春节时曾留有许多脍炙人口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就是其中经典诗句。诗中所描绘现象最早出现于()A.战国B.东汉C.唐朝D.北宋2.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为“世界上惟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神秘主义”。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是()A.活字印刷术创造

B.纸创造C.火药创造

D.指南针创造CC

【对点训练】20/41主题四印刷术进步【思索】宋代在“信息革命”方面详细表现是什么?提醒:活字印刷术创造。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时代,有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21/411.进步历程:(1)早期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2)北宋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3)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并创造了转轮排字盘。(4)明代中期出现了铜铅铸金属活字。2.印刷术对欧洲产生影响:(1)推进了欧洲印刷术进步。(2)推进了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出现准备了条件。22/41印刷于公元868年《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印刷品。

它于1907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现为大英博物馆所藏。23/41北宋时期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毕升活字印刷术创新“新”在哪里?含有什么优点?三省:省时、省力、省钱新: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思维点击】24/41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提醒:促进人类文明传输,推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合作探究】结合材料探究,印刷术对西欧文明有何贡献?25/41四大创造对世界文明重大影响。(1)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推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火药在欧洲应用和发展,推进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3)指南针使用,促进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开始将世界连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整体。【拓展延伸】26/411.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学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书中记载当初创造应该是()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2.《梦溪笔谈》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对材料中“活版”了解正确是()A.活版在四大创造中出现最晚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是木活字D.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CA

【对点训练】27/41主题五中国古代科学思想

【思索】材料认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主要特点是什么?提醒:强调实用技术忽略抽象科学。中国最早发觉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周期……张衡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中国古代数学偏重“算”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实规律理念。28/411.进步性:(1)孔子提倡“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又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观点都是符合当代科学标准。(2)中国古代思想中考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关系,是有合理意义。2.不足:

(1)儒家重视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主题,对于自然探求和技术总结,没有给予充分重视。(2)比较重视总坚固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29/41假如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航行日志时,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航程是如此艰难波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驶出中世纪港湾后,它即使易桅换桨,可又面对着险恶风云和那般多激流险滩。提醒:(1)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科技创造一直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2)明朝中后期到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创造落后于世界其它国家。【合作探究】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有何改变?30/411.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

B.含有含糊性,无法证伪C.缺乏学术自由

D.过分崇敬权威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当然成绩突出,但“这些结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经验工艺水平上,在理论上一直贯通着天人合一思想,以变幻莫测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荒诞不经反科学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在存真C.含有很强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BA【对点训练】31/41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渐趋衰落原因(1)渐趋腐朽、衰落封建制度,是根本原因。(2)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固有分散性和狭隘性。(3)科技人员地位低下,影响着主动性。(4)推行闭关锁国对外政策。(5)明清统治者实施文化专制政策。(6)科技体系结构不合理。(7)统治阶级从根本上对科技不予重视。(8)科举制度扼制了科技发展。【拓展延伸】32/41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书写材料演变(秦汉、西汉、东汉)雕版印刷术(作品)活字印刷术(创造、改进)方向测定技术进步(战国、北宋、南宋)创造(实践经验、知识积累)应用(唐末到宋初、北宋、明)四大创造创造、改进、应用传输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表现33/411.“四大创造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信仰、任何星象影响或任何征服者伟业所起作用都要大。”培根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创造()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C.造成宗教信仰弱化D.遏制殖民扩张开展B34/412.柳治微《中国文化史》载:“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出于宋之馆阁矣。”上述现象出现主要原因是(

)A.造纸术突破

B.科举制完善C.印刷术发展

D.图书买卖兴盛C35/413.1620年英国王室重臣弗朗西斯•培根在其《新工具论》中指出:“观察创造结果、影响及其动力是一件有益事,在此基础上,没有什么能比那在古代鲜为人知四大创造更能说明问题。”按此说法,以下最能表达作者意图是()A.四大创造直接促进了中国社会转型B.四大创造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深远C.任何科技创造结果都是有益D.四大创造自古以来享誉世界B36/414.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课时,不但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相关,所利用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取得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经学方法相一致。这说明()A.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神学迷信色彩B.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研究与创新C.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D.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D37/41【学习思索】1.鲁迅在《电利弊》一文中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