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页目录命题点1质量守恒定律了解与验证

命题点2质量守恒定律应用命题点3微观反应示意图命题点4基本反应类型判断命题点5化学方程式意义及书写命题点6相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第2页命题点1

质量守恒定律了解与验证

(年1考,年2考,

年4考)知识梳理一、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年3考)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质量总和。2.实质:总和第3页3.化学反应前后各种量改变六个“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______不变元素____不变、元素质量不变微观原子____不变原子____不变原子____不变总质量种类种类数目质量第4页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元素化合价可能改变【尤其提醒】质量守恒定律使用时注意事项:(1)“化学反应”是前提。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是化学改变,不适合用于物理改变。(2)“参加反应”是基础。概念中明确指出是“参加反应”第5页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参加反应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如蜡烛燃烧剩下石蜡不算在内。(3)“质量总和”是关键。不论是参加反应物质,还是反应后生成物质,计算时不能遗漏任何一项,气体也应考虑在内。(4)“质量守恒”是目标。此定律只适合用于质量守恒,不包含体积守恒、分子数守恒等。第6页二、质量守恒定律验证1.药品选择质量守恒定律只应用于化学改变,不能应用于物理改变。所以选择药品需要能发生化学反应。2.试验方案及装置(邵阳24,衡阳12B)第7页3.试验原理及现象试验A: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小气球变得更瘪。试验B:原理是Fe+CuSO4FeSO4+Cu;试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C: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指针右偏。4.试验结论及分析(反应前质量记为m1,反应后质量记为m2)4P+5O22P2O5点燃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Na2CO3+2HCl2NaCl+H2O+CO2↑第8页试验A:m1=m2,参加反应物质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质量_____。试验B:m1=m2,参加反应物质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质量_____。试验C:m1>m2,因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整天平_____质量降低,天平指针右偏。之和左盘之和第9页5.试验改进试验C:使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所表示。

试验视频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第10页6.试验分析(湘潭24,衡阳33)(1)质量守恒定律适合用于_________,不能应用于________。(2)所选化学反应,反应现象要显著(说明必定发生了化学反应)。(3)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反应来进行试验,则反应必须在_________中进行。(4)任何化学反应都恪守______________。造成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原因:有反应物或生成物展现不一样状态,化学改变物理改变密闭容器质量守恒定律第11页其质量没有计算在内(如:参加反应或反应生成气体质量);反应装置_______不好,使得部分物质进入或逸散,造成质量发生改变。气密性第12页1.(株洲十五中月考)化学反应前后,以下各项一定不变是()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数目;④元素化合价;⑤元素质量;⑥物质总质量A.①②⑤⑥B.①②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巩固练习第13页【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物质总质量不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元素化合价可能改变,故选A。【答案】A第14页2.(邵阳模拟)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向盛有2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小试管内注入20g硫酸铜溶液,如图所表示,放于天平上称量,此时天平平衡。然后将试管内药品倒入烧杯内(试管不取出),恰好完全反应,试依据要求,回答以下问题:第15页(1)写出试验过程中观察到一项试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结束后,天平指针会__________(填“偏左”“偏右”“不发生偏转”之一)。(3)试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质量_____。(准确到0.1g)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uSO4+2NaOHCu(OH)2↓+Na2SO4不发生偏转35.1g第16页1.(邵阳4题2分)据报道,科学家创造了一个“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A.氧元素B.氧气C.氧化物D.水湖南五年中考【解析】物质在发生化学改变前后,元素种类不会改变,月球土壤发生反应能生成氧气,说明月球土壤中含有氧元素。【答案】A第17页2.(邵阳24题2分)用以下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到达目标是()第18页【解析】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硝酸钾与氯化钠不反应;镁条燃烧后质量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这三个试验不能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铁与硫酸铜反应,不会生成气体,可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答案】D第19页3.(湘潭24题4分)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主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化学反应前后必定没有改变是___(填字母序号)。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总质量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B第20页(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固体质量改变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______________质量。2Mg+O22MgO点燃参加反应氧气第21页(3)试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试验现象如图2所表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生成物扩散到空气中第22页【解析】(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均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变,物质总质量不变;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改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故选B。(2)镁条燃烧是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氧化镁质量等于参加反应固体镁和氧气质量和,若固体质量改变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参加反应氧气质量。(3)经过观察可知,镁条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说明一部分生成氧化镁扩散到了空气中,所以造成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点燃第23页命题点2质量守恒定律应用(年13考,年11考,年13考,年11考)知识梳理应用1推断某反应物,生成物元素组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应用2推断未知物化学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数目均不变)。应用3推断物质化学计量数或其之比(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物质总质量、原子数目均不变)。第24页应用4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改变及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质量(参加反应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各物质质量总和)。第25页巩固练习1.(长沙)某市空气受到SO2严重污染,环境保护部门马上派出飞机喷洒X粉末,快速降低空气中SO2含量,该过程发生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化学式是()A.H2OB.Na2CO3C.CaOD.CaCO3第26页【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与数目不变,列表分析以下:元素种类CaSOC已知生成物22122反应物02602X2062X化学式CaCO3【答案】D第27页2.(兰州)把一定质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质量以下,则以下说法中错误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7.62.00.20反应后质量(g)3.2X5.80.4A.X=0.4B.丁一定是单质C.甲和乙是反应物D.反应中甲、丙发生改变质量比是11∶14第28页【解析】对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质量降低是反应物,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质量不变是催化剂或不参加反应杂质。甲是反应物,降低4.4g。丙是生成物,增加5.6g。丁是生成物,增加了0.4g。再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质量为1.6g,即剩下2.0g-1.6g=0.4g;此反应表示式可表示为甲+乙→丙+丁。乙物质剩下0.4g,即X=0.4,A正确;丁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错误;从以上分析可知,甲和乙是反应物,C正确;反应中甲、丙发生改变质量比是4.4g∶5.6g=11∶14,D正确。【答案】B第29页湖南五年中考1.(永州17题2分)将16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6gA完全反应后生成12gC和8g

D,则参加反应A与B质量比是()A.1∶1B.2∶1C.3∶1D.4∶1【解析】依据描述,可写出反应表示式:A+B→C+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B质量=12g+8g-16g=4g,故参加反应A与B质量比为4∶1。【答案】D第30页2(常德11题2分)某有机物6.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第31页【解析】该有机物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17.6×=4.8g,生成水中氢元素质量为10.8g×=1.2g,两种元素总质量为4.8g+1.2g=6.0g,恰好与燃烧有机物质量相等,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该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即该有机物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答案】B第32页3.(益阳15题3分)某物质X与O2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X+3O22CO2+2H2O。以下说法中错误是()A.X化学式为C2H4

B.X含有可燃性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X是一个有机物

点燃第33页【解析】置换反应是指一个单质和一个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个单质和另一个化合物,此反应中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C错误。【答案】C第34页命题点3微观反应示意图(年6考,年8考,年7考,年3考)知识梳理微观反应示意图解题策略:第35页(1)抵消化学反应前后相同物质(即由相同小球组成,且结构也相同物质)。(2)若小球代表原子已知,则能够依据反应示意图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若小球代表原子未知,则依据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配平,然后依据反应特征判断基本反应类型。(3)依据化学方程式或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和个数、分子种类和个数是否发生改变。(4)利用化学反应中小球移动判断化学反应实质。第36页巩固练习1.(昆明)如图为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球代表同种原子。以下说法正确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分子在化学改变中不可分第37页【解析】依据反应微观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均为“

”、“

”,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变,A错误、C正确;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比为2∶1,B错误;该反应中分子“

”、“

”分裂成为“

”、“

”两种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组成新分子“

”,分子在化学改变中可分,原子在化学

改变中不能再分,D错误。【答案】C第38页2.(哈尔滨)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2)此改变前后发生改变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反应为化合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后图形氯分子和参加反应氢分子反应生成另一个分子两种分子第39页【解析】图示中,反应前后都有氢分子,说明实际参加反应氢分子只有一个,另一个氢分子没有参加反应。(1)一个氯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组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反应后有两个氯化氢分子。(2)消除没有参加反应氢分子后可知,反应前分子为氢分子和氯分子,反应后分子只有氯化氢分子,但氢原子和氯原子没有改变,故改变前后氯分子和参加反应氢分子发生了改变。(3)从微观角度,反应前存在两种分子,反应后只有一个分子,所以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第40页湖南五年中考1.(株洲12题2分)如图为两种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一个小球代表一个原子)。以下说法中正确是()A.图示中共有三种单质分子B.图示产物为混合物C.图示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再分D.图示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第41页【解析】分析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图示中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个化合物(2个分子),A、B错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C错误;该反应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特点,属于化合反应,D正确。【答案】D第42页2.(衡阳7题2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一样元素原子,以下各项中对图示模型了解正确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个单质D.参加反应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第43页【解析】依据“

”、“

”分别表示不一样元素原子,可知“

”、“

”表示单质,“

表示化合物。分析图示模型可知:该反应由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个化合物,符合“多变一”特点,属于化合反应,A错误;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B正确;参加反应两种物质均为单质,C错误;参加反应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D错误。【答案】B第44页3.(益阳18题6分)某反应微观示意图以下(其中“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回答以下问题:(1)示意图中表示单质化学式为___;(2)示意图所表示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O22CO+O22CO2点燃化合反应第45页命题点4基本反应类型判断(年7考,年9考,年6考,年6考)知识梳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个物质反应由一个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反应一个单质与一个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个单质和另一个化合物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反应第46页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形式A+B+…→CC→A+B+…A+BC→AC+BAB+CD→AD+CB特征多变一一变多单换单双交换,价不变第47页湖南五年中考1.(邵阳10题2分)分析如图所表示化学改变微观示意图,判断其反应类型属于()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第48页【解析】由图示可知,反应物为一个化合物,生成物为一个单质和另一个化合物,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特征,故选C。【答案】C第49页2.(张家界11题2分)化学反应有不一样分类方法。关于对以下反应分类错误是()(1)8Al+3Fe3O44Al2O3+9Fe(2)C+O2CO2(3)NaOH+HClNaCl+H2O(4)CaCO3

CaO+CO2↑A.(1)属于复分解反应B.(2)属于放热反应C.(3)属于中和反应D.(4)属于分解反应高温点燃高温第50页【解析】(1)是一个单质与一个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个单质与另一个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A错误。(2)反应特点为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应是碳燃烧,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B正确。(3)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C正确。(4)反应特点为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D正确。【答案】A第51页3.(郴州15题2分)如图,碳和碳化合物转化关系:,其各步转化基本反应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A.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C.复分解、化合、分解、置换D.分解、置换、化合、复分解高温第52页【解析】从左到右C+2CuO2Cu+CO2↑,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是置换反应;CO2+H2OH2CO3,“多变一”,是化合反应;Ca(OH)2+H2CO3CaCO3↓+2H2O,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是复分解反应;CaCO3CaO+CO2↑,“一变多”,是分解反应。B正确。高温高温【答案】B第53页命题点5化学方程式意义及书写

(年9考,年14考,年12考,年14考)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式子。2.意义和读法知识梳理意义读法(以S+O2

SO2为例)质方面式子表示________、________和反应条件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点燃反应物生成物第54页意义读法(以S+O2

SO2为例)量方面微观反应物微粒和生成物微粒________比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分子个数比为1∶1∶1宏观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相对______关系每32份质量硫与32份质量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二氧化硫点燃分子个数质量第55页3.化学方程式书写(1)书写标准①要以_________为基础。②要恪守_____________,等号两边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2)书写步骤(以红磷燃烧为例)客观事实质量守恒定律第56页(2)书写步骤(以红磷燃烧为例)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标明化学反应标注产物把短线改为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二查是否配平三查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四查反应条件是否标明。化学式配平条件状态等号1112131415写标配查第57页巩固练习1.(上海)氯酸钾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是()A.2KClO32KCl+O2↑B.2KClO32KCl+3O2C.2KClO32KCl+3O2↑D.2KClO32KCl+3O2↑MnO2MnO2MnO2MnO2【答案】D第58页2.(河南)以下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是()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SO2+H2OH2SO4B.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C2H5OH+3O2

2CO2+3H2O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NaHCO3+HClNaCl+CO2↑+H2O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Ca(OH)2+2NaNO3Ca(NO3)2+2NaOH点燃第59页【解析】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是H2O+CO2H2CO3,A错误;天然气主要成份是甲烷,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应是CH4+2O2CO2+2H2O,B错误;氢氧化钙和硝酸钠交换成份后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所以二者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工业上制取烧碱化学方程式应是Na2CO3+Ca(OH)22NaOH+CaCO3↓,D错误。点燃【答案】C第60页湖南五年中考1.(衡阳13题2分)以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不正确是()A.用胃舒平[主要成份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症:2Al(OH)3+3H2SO4Al2(SO4)3+6H2OB.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排放污水:Ca(OH)2+H2SO4CaSO4+2H2OC.用烧碱溶液处理炼铜厂用黄铜矿(CuFeS2)、辉铜矿(Cu2S)

炼铜排出废气中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

+H2OD.新使用铝桶或铝壶,浸水部分变黑:2Al+Fe2(SO4)3Al2(SO4)3+2Fe第61页【解析】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需考虑:应用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包含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标注是否正确)。胃酸主要成份是盐酸,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症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A错误;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排放污水:Ca(OH)2+H2SO4CaSO4+2H2O,B正确;用烧碱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C正确;新使用铝桶或铝壶,浸水部分变黑:是因为铝和水中硫酸铁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2Al+Fe2(SO4)3Al2(SO4)3+2Fe,D正确;故选A。【答案】A第62页2.(长沙42题6分)按照要求写出以下反应化学方程式:(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2)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2+O22H2O点燃HCl+NaOHNaCl+H2O【解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条件是点燃,注意配平;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第63页3.(长沙42题6分)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熟石灰。在生活中,人们用石灰浆粉刷墙壁,粉刷后墙壁在空气中生成碳酸钙而变得坚硬,起到保护墙壁作用。请写出上述三个改变中任意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O3CaO+CO2↑高温CaO+H2OCa(OH)2[或Ca(OH)2+CO2CaCO3↓+H2O]第64页命题点6相关化学方程式计算(必考)知识梳理1.计算依据:质量守恒定律。2.计算步骤(以100g碳酸钙高温分解产生CO2质量为例)设依据题意设未知数解:设高温分解100g碳酸钙能够得到CO2质量为x未知数普通设x,y,z等小写字母,且字母后面不写单位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CaCO3

CaO+CO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高温第65页找找出已知量和待求量关系CaCO3CaO+CO2↑10044100g

x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且与对应化学计量数相乘列列出百分比式已知量应为纯净物质量且应带单位求求解x=44g计算结果要带单位高温第66页答简明地写出答案答:高温分解100g碳酸钙能够得到CO2质量为44g。不能漏写第67页1.(长沙)试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下溶液和滤渣为68.4g。求:(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质量为____g;(2)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巩固练习1.6第68页(2)解:设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6832x1.6gx=3.4g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答: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MnO2

×第69页2.(益阳)某化学小组将稀盐酸滴入一定量碳酸钙样品(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中制取CO2。产生CO2质量与滴入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表示,请回答:(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1)该试验最多制得CO2质量为____g。(2)计算所滴加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要求有计算过程)4.4第70页(2)解:设样品中碳酸钙完全反应时消耗HCl质量为xCaCO3+2H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