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河北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河北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河北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河北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河北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水的沸腾 B.烧制陶瓷

C.蜡烛熄灭产生的白烟 D.胆矾的研碎2.口罩之下,天使的战“疫”烙痕让人心疼。图中相关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铝合金眼镜框 B.橡胶弹力耳绳 C.聚丙烯纤维布 D.塑料防护眼镜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过滤

C.滴加液体 D.取少量液体4.以下这波基本实验操作,能让我们打出

的是(

)A.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完后,一定要清洗,然后放回原瓶中

B.熄灭燃着的酒精灯的方法,可以用灯帽盖灭,也可以用嘴吹灭

C.在过滤浑浊的天然水时,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漏斗内的液体,以达到快速过滤的目的

D.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往管口,移近火焰,移开拇指,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5.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A.冰、干冰、CO2 B.碳酸钠、纯碱、NaCO3

C.氧化钙、消石灰、6.“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乙是两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

A.两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

B.水变成水蒸气,分子体积变大

C.图乙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和“〇”7.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烧杯中的水:既可以提供热量又可以使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

B.试管中的水:作为反应物,探究水的组成

C.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D.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O28.“含氟牙膏”中的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氟属于金属元素 B.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

C.氟的质子数是9 D.氟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成氟离子9.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A.把一根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B.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铁中加热,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银白色,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C.向氢氧化镁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10.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处理步骤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对应的作用是吸附杂质 B.②对应的作用是沉淀过滤

C.③对应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D.①处发生了化学变化11.2020年对于华为来说是严冬,在美国的打压下“中国芯”麒麟9000芯片可能成为麒麟高端芯片的“绝版”。20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奋起之年,中国!一定要造自己的芯片!提升“中国芯”的性能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中国芯”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X的化学式为2CO B.该反应制得的粗硅是纯净物

C.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该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2.塘沽五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其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水溶液呈______性(填“酸”、“中”或“碱”).

(2)气体B的化学式是______.

(3)第③步,加入一定量的溶液C,烧杯中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溶液D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则溶液D中的溶质是______.

(5)实验最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指示剂除外).13.根据图文回答问题。(1)烹调食物所用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 (填化学式),观察到火焰是黄色或橙色时,需将灶具的空气通风口调_____ (填“大”或“小”)。(2)清蒸鱼富含_____ (填“油脂”或“蛋白质”)。(3)聚乙烯能制成薄膜,因为它具有_____ (填“热塑”或“热固”)性。废弃塑料不回收会造成_____污染。(4)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表演活动,演员穿着高2.35米,重量仅有20斤的熊猫木偶服饰进行轮滑表演(如图所示)受到全球瞩目。图中标识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铜丝线用于连接LED灯,主要是利用其_____;铝合金是制作熊猫木偶的材料之一,主要是利用其_____的性质。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4.模拟酸雨形成的流程如图所示。硫在单质气体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通常情况下C为无色液体,B、C、D是氧化物;E、F和X都是酸,G是白色沉淀。试填空:

(1)E的化学式为: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注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选用装置E收集氧气,其优点是_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3)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______装置和D装置,试管口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当观察到______时即可开始收集氧气,加热药品前使试管均匀受热的具体操作为______。当D中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璃片______(填“磨砂”或“光滑”)一面盖住集气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铁丝下端系火柴的作用是______,发现铁丝并未燃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5)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则氧气由______(填“a”或“b”)端通入。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16.同学们对一包放置在外面一段时间的“504双吸剂”固体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氧化铁会与盐酸反应,反应后溶液颜色呈黄色,方程式为Fe2O3  +6HCl  =2FeCl3  +  3H2O

2.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的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

3.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氧化钙会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方程式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将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并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有______、______

石灰水变浑浊的方程式______【实验质疑】通过甲同学的实验,猜想中物质不能确定有无的是______、______。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7.用“侯氏制碱法”制取的纯碱中常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雯同学称取该样品5.6g加入到烧杯中,再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至100g时,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为103.4g。求:

(1)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g。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写成a%的形式,其中a保留一位小数)

(3)100g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A、水的沸腾,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烧制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蜡烛熄灭产生白烟,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胆矾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A

【解析】解: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B、橡胶弹力耳绳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不合题意;

C、聚丙烯纤维布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不合题意;

D、塑料是一种合成材料,不合题意。

故选:A。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答案】B

【解析】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答案】D

【解析】解:A、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故选项说法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过滤浑浊的天然水时,不能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漏斗内的液体,以防止损坏滤纸,故选项说法错误。

D、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往管口,移近火焰,移开拇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若听到轻微的爆鸣声,说明氢气较纯,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滴瓶上的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答案】D

【解析】解:A、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选项错误。

C、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式为NaOH,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

6.【答案】C

【解析】解:A、在甲的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水变成水蒸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图乙变化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水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

B、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C、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

D、根据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水分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依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图示依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7.【答案】C

【解析】解:A、热水的作用是使铜片上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烧杯中的水使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既可以提供热量又可以使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A正确;

B、实验中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试管中的水作为反应物,能探究出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B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的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集气瓶中的水主要是吸收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逸出后污染空气,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C错误;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通过测量倒吸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可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可燃物燃烧条件进行分析。

B、根据实验中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的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通过测量倒吸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可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8.【答案】C

【解析】解:A、氟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氟的质子数是9,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液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氵”字旁。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D、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答案】D

【解析】解:A、把一根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铁钉中的碳等不与酸反应,但固体不会完全消失,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铁中加热,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向氢氧化镁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氧化镁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镁难溶于水、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答案】D

【解析】解: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导味,故①对应的作用是吸附杂质,A正确;

B、超滤膜能起到过滤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B正确;

C、紫外线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故③对应的作用是杀菌消毒,C正确;

D、①处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③处有新物质生成则发生了化学变化,D错误。

故选:D。

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水的净化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答案】D

【解析】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反应前后硅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氧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碳原子是2个,反应后也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X的化学式是CO,选项A错误;

B、该反应制得的是粗硅,仍然还有杂质,属于混合物,选项B错误;

C、反应前硅元素化合价是+4,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是0,即反应后化合价降低,选项C错误;

D、物质夺取氧的性质是还原性,碳夺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表现出了还原性,选项D正确。

故选:D。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以及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化学方程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答案】碱

CO2

Na2CO3+Ca(OH)2=CaC【解析】解:(1)碱性溶液遇到石蕊变蓝,A溶液一定呈碱性;

(2)氢氧化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使石蕊变蓝,最后加入溶液D后生成了气体B,且溶液变为红色,所以可以判断气体B为:CO2;

(3)碳酸钠溶液可与氢氧化钙或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4)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由于溶液D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该酸是盐酸,其溶质为:HCl;

(5)最后溶液显红色,说明盐酸过量;若溶液C是氢氧化钙,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滴加D有气体,说明碳酸钠是过量的,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盐酸均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实验后所得溶液含有的溶质为:NaCl、HCl.

故答案为:(1)碱;

(2)CO2;

(3)Na2CO3+Ca(OH)2=CaCO13.【答案】(1)CH4;大

(2)蛋白质

(3)热塑;白色

(4)【解析】(1)天然气主要组分为甲烷,化学式为CH(2)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清蒸鱼富含蛋白质;(3)聚乙烯可以成薄膜,说明其有良好的热塑性,而热固性是指高温时不熔化;聚乙烯制得薄膜为白色,不容易降解,所以根据其颜色,将其堆积不能回收使用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4)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铜丝线、铝合金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LED灯是通电后发光,用铜丝将电流引导至LED灯中,利用铜丝的导电性;熊猫木偶服饰重量仅为20斤,说明利用了铝合金密度小性质,让这个庞然大物质量如此小,可以容易穿戴移动。14.【答案】H2SO3

SO【解析】解:(1)硫在单质气体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所以A是氧气,B是二氧化硫,通常情况下C为无色液体,B、C、D是氧化物;E、F和X都是酸,G是白色沉淀,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所以D是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所以C是水,E是亚硫酸,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亚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所以F是硫酸,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所以G是硫酸钡,X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E的化学式为:H2SO3;

(2)反应①是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④是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化学方程式为:SO3+H2O=H2SO4;

(4)反应⑥是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

故答案为:(1)H2SO3;

(3)SO3+H2O=H2SO4;

(4)BaC15.【答案】锥形瓶

水槽

收集的氧气较为干燥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气体已收集满

A

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用酒精灯的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

磨砂

正放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引燃铁丝

集气瓶里氧气量不足,铁丝太粗、或铁丝表面有铁锈或刚点燃火柴马上就将铁丝放入集气瓶中等等(合理即可)

a

【解析】解:(1)①为锥形瓶;②为水槽;

(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可选用装置E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其优点是收集的氧气较为干燥,氧气可以支持燃烧,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气体已收集满;

(3)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可选择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择装置D排水法收集,故可选A装置和D装置;

试管口的棉花的作用是分子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当观察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即可开始收集氧气,加热药品前使试管均匀受热的具体操作为:用酒精灯的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进行预热;当D中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磨砂一面盖住集气瓶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铁丝下端系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发现铁丝并未燃烧的原因可能是:集气瓶里氧气量不足,铁丝太粗、或铁丝表面有铁锈或刚点燃火柴马上就将铁丝放入集气瓶中等等(合理即可);

(5)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则氧气由a端通入。

故答案为:(1)锥形瓶;水槽;

(2)收集的氧气较为干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气体已收集满;

(3)A;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用酒精灯的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磨砂;正放;

(4)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引燃铁丝;集气瓶里氧气量不足,铁丝太粗、或铁丝表面有铁锈或刚点燃火柴马上就将铁丝放入集气瓶中等等(合理即可);

(5)a。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分析;

(3)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分析;

(4)根据铁丝燃烧的实验分析;

(5)根据万用瓶的使用方法分析。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6.【答案】Fe2O3

CaO

稀盐酸

CaCO3

Fe

CO2+Ca(OH【解析】解:【作出猜想】铁粉锈蚀会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故填:Fe2O3;

【实验探究】(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说明固体溶于水放热,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aO;故填:CaO;

(2)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将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并得到浅绿色溶液,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和Fe;故填:稀盐酸;CaCO3;Fe;CO2+Ca(OH)2=CaCO3↓+H2O;

【实验质疑】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他们的理由是: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实验中也没有证明是否含有氢氧化钙;因此通过甲同学的实验,猜想中物质不能确定有无的是17.【答案】2.2

【解析】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0g+5.6g−103.4g=2.2g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的HCl的质量是y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73

44

x

y

2.2g

10644=x2.2g

73y=442.2g

x=5.3g

y=3.65g

则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5.3g5.6g(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分。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下列古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多食水果和蔬菜,给人体补充维生素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变质

C.焙制糕点时加入小苏打作发酵粉 D.向易变质食品的包装袋中充入氮气3.很多小盆友把“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误当做行为准则。但是在化学世界里,这个“套路”有时候是正确的。例如“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说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以下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燃性——火箭发射

B.活性炭——吸附性——除臭剂

C.甲烷——可燃烧——清洁燃料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霓虹灯4.下列各组气体目前均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的是(

)A.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 B.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5.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广告词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枇杷膏,精选优质枇杷熬制,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矿泉水,清澈透明,甘甜润喉,是真正的纯水

C.∗∗老酒,好水酿好酒,酒香引客来

D.加了∗∗催化剂,不反应也会反应6.科学家研究发现,某地区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中硫酸盐含量迅速升高。硫酸盐形成的过程中,有一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这种反应属于(

)

A.置换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以上都不是7.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区别,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B.铁丝和铜丝:观察颜色

C.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碳酸氢铵和食盐:加热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其pH能达到8

C.将pH试纸伸入某溶液中测定其pH

D.某溶液的pH=10,向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后,溶液呈红色9.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利用酸碱指示剂变出漂亮五环。把指示剂甲基橙(化学式CHN3SO3A.碳酸钠溶液呈酸性 B.碳酸钠溶液与乙酸混合产生气泡

C.把甲基橙加入石灰水中呈红色 D.甲基橙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0.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灭火的原理与方法B.对生活常识的认识①烧杯罩灭蜡烛−隔绝氧气

②森林起火设置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③高压水枪灭火−降低着火点①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预防CO中毒

②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油污

③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C.对性质与用途的D.对概念的理解①因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

②因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③因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表面的铁锈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A.A B.B C.C D.D11.下列图示与相应的文字描述相符合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点燃镁条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密闭容器里燃烧红磷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D.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2.如图转化关系中,A、B、C、D、E、F、G、H是初中化学前两个单元中的常见物质,A为暗紫色固体,B、G为黑色固体。E、F均为无色液体。反应④表示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请写出物质符号:C______;H______。

(2)请写出符号表达式:②______;③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3)写出③反应的现象为______,实验中需将夹持的坩埚钳由上而下______(填“缓慢”或“快速”)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4)固体B在反应②中的作用是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将一根光亮的细铁丝均分为三份,绕成相同的形状用如图所示装置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究.请回答: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4分钟后观察:C处铁丝依然光亮,D处铁丝表面灰暗,E中铁丝依然光亮.说明铁生锈主要与______有关.

(3)D、E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14.某工厂在加工产品时会产生许多含少量铁屑的铜屑废料。某校甲、乙两个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欲从中回收铜。

(1)请你利用化学方法帮助甲小组的同学设计一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______。(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并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实验原理)

(2)乙小组的同学利用物理方法--磁铁吸引铁屑,不仅回收了铜,还得到了副产品铁屑224g(假设为纯净)。那么,在工业冶炼中要得到这么多的铁,理论上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多少克?

(3)除了铜和铁能分别得到回收,你还能评价一下甲、乙两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吗?(至少两条)______。

(4)甲、乙两组同学回收的铜由于储存不当,一段时间后表面出现了许多绿色物质。经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铜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请根据铜绿的

组成推断,铜变成铜绿时,空气中的15.某品牌苏打饼干的配料和营养成分如表,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配料营养成分(每100g)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洋葱粉、食用盐、碳酸钙、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香葱、酵母、麦精、食用香精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钙2017kJ

8.5g

21.0g

63.5g

500mg

280mg说明:饼干制作的烘焙过程中,配料中的碳酸氢钠全部受热分解转化为碳酸钠,而碳酸钠不分解。

定性判断饼干中的有关成分。

取一小包饼干,研碎后放入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得到待检液。项目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①淀粉的检验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碘水,观察到溶液______饼干中含有淀粉②碳酸盐的检验另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饼干中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交流讨论]

饼干中的______元素可减少人体骨质疏松、畸形、佝偻病的发生,有利于人体健康。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填字母)。

a.原料中是否含有氧元素b.原料的产地c.实验装置是否容易装配

d.实验条件是否容易控制e.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可靠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可选用图1中C、D发生装置,D与C相比优点是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______(填装置序号)。

(4)实验室制取氯气。

资料:通常情况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能与金属、非金属、水、氢氧化钠溶液等反应。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

①图2中H处为制备氯气的装置,应该选择图1中的______(填装置序号)。

②M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7.将25克含杂质的石灰石放入盛有2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刚好完全反应后,烧杯内各物质的总质量为216.2克(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1)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多少克?

(2)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1.【答案】D

【解析】解: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描述的为光的现象和瀑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描述的为淘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答案】B

【解析】解:A、多食水果和蔬菜,可以给人体补充维生素,利于人体健康;

B、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会损害人体中的蛋白质,不利于人体健康;

C、焙制糕点时加入小苏打,能使糕点疏松多孔,对人体没有危害;

D、向易变质食品的包装袋中充入氮气时,能够防止食品变质,利于人体健康。

故选:B。

A、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甲醛能够破坏蛋白质;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作食品保护气.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3.【答案】A

【解析】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可以作为火箭发射的助燃剂,选项A错误;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选项B正确;

C、甲烷具有可燃性,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属于清洁燃料,选项C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作霓虹灯,选项D正确;

故选:A。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4.【答案】A

【解析】解: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

A、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均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故选项正确。

B、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均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氮气属于空气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成分,均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均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但现阶段不把二氧化碳作为空气的污染气体,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所涉及的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空气污染指数作为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重要内容,了解包括的各个项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5.【答案】C

【解析】解:A.任何物质都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故A错误;

B.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C正确;

D.催化剂只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不会使原先不反应的反应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任何物质都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进行分析;

B.根据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进行分析;

C.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进行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6.【答案】D

【解析】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两种化合物,但没有交换成分,不是复分解反应,也不是置换反应、化合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本题较为简单,了解反应的特点和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7.【答案】C

【解析】解:A、肥皂水在硬水中泡沫较少,在软水中泡沫较多,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B、铁丝是银白色的金属,铜丝是红色的,颜色不同,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符合题意;

D、碳酸氢铵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氯化钠不分解,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A、根据肥皂水在硬水和软水中的现象不同进行分析;

B、根据铁丝和铜丝的颜色不同分析;

C、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氢铵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分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在鉴别物质时,选用的试剂和方法需要在被鉴别的物质中出现不同的现象.8.【答案】D

【解析】解:A、pH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可能大于或等于7,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某溶液的pH=10,大于7,显碱性,向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后,溶液呈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B、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始终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答案】B

【解析】解: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A错误;

B、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碳酸钠溶液与乙酸混合产生气泡,故B正确;

C、甲基橙能使碱性溶液变黄色,所以把甲基橙加入石灰水中呈黄色;

D、甲基橙中的元素质量比为:C:H:N:S:O:Na=12:1:42:32:48:23,所以甲基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

B、根据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甲基橙能使碱性溶液变黄色进行分析;

D、根据甲基橙中的元素质量比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答案】C

【解析】解:A、①烧杯罩灭蜡烛是隔绝氧气,正确;②森林起火设置隔离带是清除可燃物,正确;③高压水枪灭火,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着火点;错误;故A不完全正确;

B、①.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错误;②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油污,正确;③食醋与氯化钠不反应,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因此可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正确;故B不完全正确;

C、①因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正确;②因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正确;③因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所以可用于除铁表面的铁锈;正确;故C完全正确;

D、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错误;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盐酸反应,错误;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正确;故D不完全正确;

故选:C。

A、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除油污的原理以及食醋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解答;

D、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选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有一项归纳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是正确、快速解答此类题的捷径。11.【答案】D

【解析】解: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镁与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中有氧气参与,则反应后生成固体质量变大,当反应结束时固体的质量达到最大值,故选项图像错误。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到一定温度高锰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但最终剩余固体中锰酸钾、二氧化锰中均含有氧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像错误。

C、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温度恢复至室温,压强逐渐减小,最终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压强又恢复至常压,与反应前相等,故选项图像错误。

D、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较大,反应速率较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两种碳酸钙的质量相等,则最终产生的CO2的质量相等,故选项图像正确。

故选:D。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压强逐渐减小,进行分析判断。12.【答案】K2MnO4

CO2

H2O2→MnO2H【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C为锰酸钾,化学式为:K2MnO4;H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反应②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MnO2H2O+O2;反应③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2→点燃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3)反应③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中需将夹持的坩埚钳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样做可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防止中上部氧气逸出;

(4)固体B为二氧化锰,反应②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1)K2MnO4;CO2;

(2)H2O2→MnO2H2O+O2;C+O2→点燃CO2;化合反应;

(3)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缓慢;使木炭和氧气充分反应,防止中上部氧气逸出;

(4)催化作用。

A、B、C、D、E、F、G、H是初中化学前两个单元中的常见物质,A为暗紫色固体,可推出A为高锰酸钾,B、13.【答案】

氧气和水

氧气的浓度

【解析】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2)C、D、E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主要与水和氧气有关.

故答案为:氧气和水.

(3)D、E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氧气的浓度,氧气浓度越大,铁生锈速度越快;

故答案为:氧气的浓度.

(1)根据A中的药品写出化学方程式;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3)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和D、E中不同的现象分析.

铁生锈的条件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就成为经常考查的内容,同学们对于铁生锈的条件一定要了然于心.14.【答案】向废料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到铜;Fe+H2SO4=FeSO4+H2【解析】解:(1)由于铁能和酸反应,铜不能和酸反应,可以用稀硫酸除去铁,得到铜;所以方案为:向废料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到铜;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2)设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

160

112

80%x

224g

160112=80%x224

x=400g

故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400g

(3)比较二种实验方案可知,甲方案需要消耗其它原料,乙方案不需要;甲方案操作步骤较复杂,乙方案操作比较简单;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铜绿中含有铜、氧、氢、碳四种元素,致使铜变成铜绿的物质除氧气外,应该还有水和二氧化碳;

(5)保护金属资源常见的方法有:对废旧的金属要回收进行再利用;采取合理方法防止金属生锈;开发具有金属特性的合成材料替代金属。

故答案为:(1)向废料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铜;Fe+H2SO4=FeSO15.【答案】变蓝

CO32−【解析】解:①实验结论含有淀粉,淀粉遇到碘会变蓝,因此看到溶液变蓝;

故答案为:变蓝。

②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且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二氧化碳,符合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性质,但是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加工过程碳酸氢钠全部转化为了碳酸钠,所以此时只能说明含有碳酸根;

故答案为:CO32−。

[交流讨论]人体缺乏钙元素会出现钙质疏松、畸形、佝偻病,而根据配料可知饼干含有钙元素,因此可以防止人体骨质疏松、畸形、佝偻病的发生;

故答案为:钙。

①考查淀粉与碘变色规律;

②根据碳酸氢根碳酸根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性质回答此题;

[交流讨论]16.【答案】分液漏斗

b

CaCO3+2HCl=CaCl2+CO2↑+H2O

【解析】解:(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故填:分液漏斗;

(2)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原料的产地;故填:b;

(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D与C相比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故填:CaCO3+2HCl=CaCl2+CO2↑+H2O;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E;

(4)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因此选用A装置;M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污染;故填:①A;②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污染。

(1)17.【答案】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200g−216.2g=8.8g

(2)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25gx

8.8g

10044=【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酸钙和HCl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a-23Cl-35.5Ca-40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1.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中,航天食品的研制和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八宝粥B.压缩饼干C.绿茶D.酱牛肉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泥水

B.量取液体

C.胶头滴管吸取液体

D.闻药品气味

3.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明矾杀菌消毒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通常情况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C.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D.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5.科学家在积极寻找洁净的新能源过程中,发现了氨气燃烧能释放出大量的热且产物对环境没有污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没有变化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氧化物6.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去除二氧化锰中混有的氯酸钾加热B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C去除CaCl2溶液中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钠D鉴别碳粉与氧化铜分别滴加稀硫酸A.A B.B C.C D.D7.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一小块未打磨的铝片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下列猜想不正确的是()A.0~t1阶段,可能是铝表面有层氧化膜B.t1~t2阶段,可能是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使速率加快C.t2~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浓度减小导致速率减小D.t3时刻,铝片一定有剩余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各项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垃圾分类处理,倡导资源再利用B.应用高效、结晶的能源转换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C.夜间排放钢厂的废气,并加高排放废气的烟囱D.改进燃煤脱硫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9.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硫粉在O2中燃烧B.倾倒二氧化碳C.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D.判断溶液的酸碱性10.化学与技术、能源、医药、生产都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化学与医药:用氢氧化钙作补钙剂B.化学与能源: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C.化学与技术: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人造卫星天线D.化学与生产: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11.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复合肥:硝酸钾、磷酸铵、尿素 B.合金:黄铜、青铜、氧化铜C.混合物:空气、石油、大理石 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橡胶12.“证据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B.氯化钠、碳酸钙等盐中都含金属元素,所以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C.人体所需元素摄入不足,不利于健康,则所需元素摄入越多越好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中阴离子都为氢氧根离子,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氧气经压缩可以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体积变小B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水结冰分子停止运动DCO有毒,CO2无毒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同1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木条复燃二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